吳天麗
(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
王卡苗族服飾文化
吳天麗
(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摘要:貴州省福泉市高坪鎮(zhèn)王卡村的王卡苗族是苗族眾多支系中的一個——小花苗,王卡苗族的服飾是王卡苗族同胞在生存、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產物,其具有審美價值和使用價值,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王卡苗族同胞的文明發(fā)展可以參照其服飾。王卡苗族服飾是在其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中,基于其特有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適應與理解,再融匯精神追求而慢慢形成的。
關鍵詞:王卡苗族;服飾;地域;使用價值;審美
王卡村位于貴州省福泉市高坪鎮(zhèn),距城區(qū)60余公里,是一個封閉少數(shù)民族村,全村2471余人全是苗族。該村地理環(huán)境特殊,山高谷深,路途遙遠且陡峭,至今有的村組尚未通車,行人“無從下腳”,車輛更是“望路興嘆”。在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候許多王卡村民穿上華麗的傳統(tǒng)服飾,徒步走上集市參加節(jié)日,載歌載舞向更多人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正是由于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與世隔絕”,王卡村獨特的苗族服飾傳統(tǒng)工藝得以完好保留,并且不為世人所熟知。
1王卡苗族服飾與地理關系與使用價值
1.1王卡苗族是苗族眾多支系中的一個——小花苗,自稱為“朦”。由于王卡苗族地理環(huán)境獨特,經常需要爬山,下田勞作,因此服裝以寬松為主,男子上裝為左衽盤扣裝,下裝為直筒褲,無扣無拉鏈,僅以一條帶子束之。女裝的下裝也是較為方便的百褶及膝裙,冬季時分在裙內穿一條褲子即可御寒。高山上面晝夜溫差大,因此王卡苗族的女裝上衣為兩層,再大面積地繡上該地區(qū)獨特的花紋,上衣的防風性能就會好得更多。為了勞作方便,圍腰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王卡苗族生活的貧困,導致她們自身清潔的不便,因此她們都會在頭上包一方巾,將頭發(fā)藏于方巾內,以防灰塵。
1.2王卡苗族上裝十分花哨,上面刺繡著五顏六色的紋樣,在山間勞作和在路上行走時顯得十分醒目,也給山中毒蛇、毒蟲等以警示,以達到保護自己的作用。在貴州多數(shù)地區(qū)桑麻等植物覆地面積廣,因此很多少數(shù)民族擁有自己織麻布的手藝,又因為麻布有透氣性好,吸汗等作用,王卡苗族服飾的面料多為麻類,隨著工業(yè)的進步,現(xiàn)在也開始使用價格低廉且性能良好的化纖面料制作服裝的外層,內層仍然使用麻布。
由此可見,王卡苗族服飾成為今日的款式都是在長期生活勞作中的歷史選擇,與其地理環(huán)境和使用價值密不可分。
2王卡苗族服飾的共同文化心理
2.1王卡苗族服飾歷史悠久,具體出現(xiàn)的時間無相關記載,在人們長期生產、生活中傳承、變異、發(fā)展至今,是王卡苗族文明的產物。隨著王卡苗族服飾的形成,伴隨著王卡苗族人民經歷的漫長歷史文化過程。由于地理環(huán)境和生產力水平低下等限制,王卡苗族服飾廓形簡單,裝飾手法單一,但是王卡苗族婦女通過自己的一雙巧手,運用單一的裝飾手法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樣的紋樣,形成了其特有的紋樣歷史。在世世代代相互影響和傳承下,被記錄下來,逐漸形成了王卡苗族服飾共同文化心理。也因此出現(xiàn)了他們共同的民俗活動,更造就了他們豐富多樣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
2.2每年的正月初十、二十、三十,王卡村會聯(lián)合其他縣的苗族同胞在王卡村舉辦大型的“蘆笙會”,屆時,場面會十分盛大,熱鬧非凡。在每年的正月十七,王卡村都要舉辦斗牛節(jié)活動,活動當天會有特色的蘆笙舞、山歌等民族活動。每年5月10日這天,王卡村會舉辦“殺魚節(jié)”。
3王卡苗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服飾追求的基本功能中包含了審美價值,從遠古人類服飾的生產到現(xiàn)代服飾的發(fā)展變化,都離不開人類追求、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的心理驅動。王卡苗族服飾毫無例外的也受到該民族審美觀念和意識的深刻影響。王卡苗族有自己的顏色偏好,鮮亮的紅、黃、綠、紫、藍等是王卡苗族婦女喜愛的顏色,她們大面積的在上衣上運用這些色彩,并在色彩搭配上面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造詣,色彩艷麗卻不是協(xié)調,刺繡有疏有密,且有留白。上衣的底布全部是黑色,體現(xiàn)了王卡苗族同胞對黑夜的崇敬。王卡苗族服飾皆遵循相同的對稱法制,王卡苗族同胞在服裝、服飾的審美心理上,嚴格遵循對稱法則和形式美感,所以他們的服飾原始藝術意味濃厚。他們在兩袖都會有一塊一樣的繡片作為裝飾,衣身繡片上的圖案大都也是左右對稱。
參考文獻:
[1]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年鑒社.2005年貴州鑒.貴陽:貴州年鑒社出版,2005.
[2]熊克武,傳統(tǒng)文化保護與苗族文化社區(qū)發(fā)展.貴陽:苗學研究,2006.
[3]艾晶,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貴陽:貴州民族研究,2006.
[4]楊娟國.苗族服飾:符號與象征.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5]楊正文,苗族服飾文化.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
中圖分類號:K8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288-01
作者簡介:吳天麗(1992-),女,布依族,貴州省福泉市人,設計學研究生,單位:西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研究方向:產品造型與包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