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瑾
(山西省長治市潞安礦業(yè)集團王莊煤礦第一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中的美術教學活動
陳 瑾
(山西省長治市潞安礦業(yè)集團王莊煤礦第一幼兒園)
幼兒是天生的藝術家,只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他們會給我們展示一個多彩的世界。幼兒的美術教學活動可以使幼兒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進而用多樣的方式表達他們眼中的美。美術活動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開展適合幼兒的美術活動有利于幼兒釋放天性,展示個性。
美術活動;幼兒;興趣
幼兒的思想天馬行空,不可捉摸,他們對于世界的認識和對美的感受有成年人難以企及的想象。在教學中,如何讓幼兒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是每一個美術老師追求的教學目標。
1.注重教學結果,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幼兒的情感體驗和表達需求等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過于追求教學的目的性,只重視對幼兒技能的培養(yǎng),缺乏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不能及時體察幼兒的情感變化及需求。
2.教學呈現(xiàn)沒有關聯(lián),教學秩序混亂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美術設計是基于教學中主題活動的,美術設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就導致美術活動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缺少關聯(lián)性,美術活動結束后缺乏后續(xù)性,美術活動之間沒有主次、強弱的層次性。
3.教學方法單一,扼殺幼兒的想象力
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喜歡用已有的經(jīng)驗和教學方式教導學生,從而形成所謂的示范教學,正是這種簡單粗暴、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扼殺了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缺乏自主創(chuàng)作的能力。
4.教學材料單一陳舊,缺乏創(chuàng)意
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每學期除了彩筆、油畫棒、折紙、陶土,再無其他材料,單一的材料限制了美術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幼兒在這種幾年如一日的教學中失去了對美術的興趣。
由于上述種種教學弊端,使幼兒在美術的世界里失去興趣,對美術不能有所認識,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提高。我國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凡屬人種都有圖畫之貢獻,凡屬幼兒都有繪畫之興趣。繪畫是口語的先導,表達美感之良器。”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使幼兒喜歡上美術并應用美術表達心之所想,心之所悟呢?為此,我借助我校開設的“美術趣味教育的實踐及應用”平臺,逐步探索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使幼兒在美術教學中獲得樂趣,有所收獲。
1.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教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做才能使幼兒對美術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愿意投身到美術活動中來呢?我認為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1)通過設置疑問引起幼兒的興趣
幼兒階段的好奇心非常強烈,他們總有問不完的為什么,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特質反問幼兒,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探索欲。比如,在教授中班的孩子進行形狀的訓練時提問幼兒:“你們喜歡什么樣的形狀?是圓形,還是正方形,或者是五角星?”幼兒們回答:“我喜歡圓形,它像圓圓的棒棒糖,看見就想咬一口?!薄拔蚁矚g正方形,它像我家的玩具柜。”“我喜歡五角星,那是解放軍叔叔帽子上的徽章,閃閃發(fā)光?!庇變簜冊诨卮鹣矚g的圖形時與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喜歡的事物相聯(lián)系,抓住了圖形的特征,并深入地理解了各種圖形在生活中的不同應用。通過設問可以使幼兒積極自主地參與到教學中,主動推動教學的進程,在無形中激發(fā)出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2)創(chuàng)設輕松快樂的游戲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做到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比如,在教授“紙的魅力”這一主題時,我請到了班上兩位幼兒的家長,他們其中一位擅長折紙,另一位則是剪紙達人。紙張在他們的手中變成了鼓著大眼睛的青蛙、神氣十足的大公雞、擁有美麗翅膀的蝴蝶、靈巧可愛的小鹿……看著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幼兒們發(fā)出了一聲聲驚奇的贊嘆,并對接下來的動手環(huán)節(jié)躍躍欲試。通過這個活動,我將家長請到幼兒中來,既可以使幼兒有一種親切感,還可以使他們感受到美術就在我們身邊,它離我們并不遙遠。
2.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削弱教師的示范作用,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避免講得過多,做得過多,而應該想方設法讓幼兒參與到教學中來,以幼兒活動為主,教師引導為輔。
在美術活動中常常會用到很多不同的教具,教師在準備教具后,幼兒對于授課的教具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對于教具沒有由衷的喜歡,為此,我在授課時針對下節(jié)課所要開展的授課內容請幼兒給出他們自己的意見,我在匯總了幼兒的意見后挑選出具有創(chuàng)意并易于獲得的教具,征得幼兒同意后共同進行材料的準備活動,在下次的授課中幼兒用自己挑選的材料完成課題,他們的想象被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尊重幼兒的意見,幼兒對主動參與活動有一種我是主角的感覺,對于第二天的授課抱有極大的熱情和期望,這幫助幼兒建立起求新求變的創(chuàng)作思路,教學目標順利達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示范作用雖然可以使幼兒快速地掌握技能技法,但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對于美術授課缺乏探索的樂趣。針對這個問題,我在授課時盡量少做示范或者不做示范,用引導啟發(fā)的方式鼓勵幼兒自己摸索,在經(jīng)歷了動腦動
手的艱難探索后,幼兒獲得的成功喜悅是翻倍的。比如,我在教授紙折小狐貍時,我先教給幼兒對折紙分解圖基本折法的使用方法,在確保幼兒掌握后,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小狐貍的折法放大投射到顯示幕上,讓幼兒根據(jù)圖解自己獨立完成。在經(jīng)過失敗重來再失敗再重來直至成功的過程中,幼兒對于美術的學習自信有了提升,能力得到了增強。
3.采用多樣的教學用具開闊幼兒的眼界
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各種新的材料不斷涌現(xiàn),依托高科技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備受人們的青睞。教師在進行美術授課時也應該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將新型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引進課堂。比如,時下的刮畫、皮浮雕、沙畫等。教師還可以引進多樣的繪畫底材,激發(fā)幼兒的繪畫熱情,收獲不同的美術體驗。比如,可以用紙箱、紙杯、石頭、竹筒等取代紙張進行創(chuàng)作。我在教學時,利用戶外活動引導幼兒在大自然中挑選自己喜歡的石頭帶回課堂,回到課堂進行授課時,我讓幼兒將想在石頭上表達的事物先繪在紙上,然后在家長日時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將幼兒的作品以彩繪的形式反映在石頭上。這個活動結束后,幼兒在親子的氛圍中體驗到美術帶來的賞心悅目,石繪帶來的新奇,他們的想象力被極大地激發(fā)出來,熱情更加高漲。
4.展出成果,激勵幼兒熱愛美術活動
幼兒的性格各不相同,他們的作品也各有特色。在經(jīng)過努力創(chuàng)作后,教師應及時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這既是對幼兒努力的一種肯定,也有利于幼兒相互之間借鑒學習,使他們不僅能欣賞優(yōu)秀的畫作,而且在表現(xiàn)一般的畫作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在展覽結束后,教師應該對展覽的作用進行評估,收集幼兒的反饋意見。評價畫作時,教師不僅應對表現(xiàn)好的幼兒提出表揚,對于表現(xiàn)一般的幼兒也應該就他的長處給予肯定,使幼兒認識到?jīng)]有不好的畫作,只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能發(fā)現(xiàn)美好。然后根據(jù)幼兒的反饋引導幼兒學習同伴的優(yōu)點,在幼兒借鑒學習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
5.針對幼兒特性,提出具體建議。當美術教學進行一段時間后,教師要根據(jù)上階段的授課對幼兒的才能做出評價,提出自己的意見,指導幼兒的下階段學習。幼兒的想象大膽,用色豐富,畫作千姿百態(tài),這些都是幼兒自我思維的體現(xiàn),是極其珍貴的,教師不能隨意地否定某一幅畫作或某一個幼兒,而應該帶著包容、理解的眼光看待幼兒,從幼兒的角度看世界,讓幼兒和教師的心相通,愿意聆聽教師的教誨,努力追求完美。
總之,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多種教學策略吸引幼兒,用自身的包容、關愛感染幼兒,使他們樂意徜徉在美術活動中,從而激發(fā)他們對美術的熱愛,不僅善于發(fā)現(xiàn)美,而且善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
[1]柳君.陶行知思想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1(6):229-230.
[2]張宏巖.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有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5(97):19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