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代商洛地區(qū)書院教學及管理考略

      2016-03-03 05:50:36黎文麗龔闊英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商山山長書院

      黎文麗,龔闊英

      (咸陽師范學院 學報編輯部,陜西 咸陽 712000)

      清代商洛地區(qū)書院教學及管理考略

      黎文麗,龔闊英

      (咸陽師范學院 學報編輯部,陜西 咸陽 712000)

      清代商洛地區(qū)先后建有書院8所。書院一般由山長主持講學并管理院務,學生數(shù)額根據(jù)書院規(guī)模和當?shù)厝丝诙嗌贈Q定。書院教學主要采用名流講學、個別鉆研、相互問答、集中講解等方式,書院辦學經(jīng)費主要來源于學田租金、官府撥置、私人捐贈等。光緒年間清廷下令停止科舉后,舊式書院相繼改為新式學堂。

      清代;商洛;書院;教育

      書院產(chǎn)生于唐代,是我國古代教育教學的一種傳統(tǒng)形式,是士子們開展讀書、教書、講書、著書、刻書等各種活動的重要場所。清代,朝廷對書院有政策支持,陜西書院也得到發(fā)展,陜南書院達到42所,其中漢中22所、安康12所、商洛8所。[1]就陜西而言,研究往往集中在關中書院等著名書院而忽略其他,其實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對于啟發(fā)民智、傳播文化更為重要。柞水縣建于道光七年(1827)的《建修義川書院碑記》就記載創(chuàng)建書院的目的是為了明道學、造人才、厚風俗,起名“義川”是因為“非義無以為士,亦非義不足為學,其惟審夫取舍。則義博學強記;則義修明孝弟,敦尚廉恥耳;則義執(zhí)德信道,力行不倦;則義遵下學之軌,而究上達之用;則義執(zhí)養(yǎng)正之要,而崇作圣之基也乎!”[2]871因此,考察這些地區(qū)的書院發(fā)展、教育思想等對于當今教育發(fā)展有一定的借鑒與啟示。

      1 書院概況

      清代商洛地區(qū)先后建有書院8所。其中,創(chuàng)建時

      間最早的是商山書院,明嘉靖元年(1522)建于州城金鳳山大云寺,明末遭兵燹廢,清乾隆元年(1736)知州王如玖復修于大云寺舊址。青山書院,乾隆十二年(1747)以商南縣城東關內(nèi)舊學宮為基礎擴建而成。豐陽書院,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于山陽縣城東北,同治七年(1868)重建于文廟東側。洛源書院,乾隆五十一年(1786)創(chuàng)建于洛南縣署西,取名燕山學舍,嘉慶二十五年(1820)重修后改名為洛源書院。安業(yè)書院,嘉慶初年(約1796)創(chuàng)建于鎮(zhèn)安縣城東關。冠山書院,道光七年(1827)創(chuàng)建于丹鳳縣城北雞冠山麓,光緒六年(1880)重修后更名為崇正書院。義川書院,道光七年(1827)創(chuàng)建于孝義廳(今陜西柞水縣)南街。薰德書院,光緒十年(1884)創(chuàng)建于商州腰市鎮(zhèn)娘娘廟右。

      2 書院選址及教學設施

      清代書院創(chuàng)建選址一般都在山青水秀、幽僻雅致的佳處,講學研習于山水間,既能增長學識,又能怡情養(yǎng)性。乾隆元年(1736),商洛知州王如玖在大云寺商山書院舊址新修學舍三楹,使商山書院得以恢復。商山地形險要,景色幽勝,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即隱居于此。書院建于此地有利于靜心研讀、修身養(yǎng)性。乾隆五十一年(1786),洛南知縣何樹滋利用義學舊址創(chuàng)建燕山學舍,學舍“背坐燕子山,面對壯頭山,文星文峰,天然遙列。且武里水繞于前,洛水經(jīng)其后,信足以萃一邑之秀而成遠大之規(guī)也”。[3]188這說明修建者在選擇學習場所時對周圍環(huán)境進行過綜合考量。冠山書院也修建于風景秀麗的鳳冠山下。

      書院一般都有校舍,且設置和布局各有特點。青山書院本以舊學宮擴建而成,道光十二年(1832)商南縣令胡大華在縣城東南隅興建文昌宮并移青山書院于此。書院為九脊歇山式建筑,有大殿三楹,高30米,寬20米,為兩層樓閣式建筑,廂房6間。光緒六年(1880),在主樓的東西兩側各建套院1個,號房18間;東院為考院,也是學生讀書處,西院為三進式套院,是藏書及名人學士吟詩作畫處,院前是操場??梢娗嗌綍阂?guī)模宏大、布局齊整。商山書院本建于州城金鳳山上,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羅文思針對書院地址偏僻、士子就學不便的景況,先后捐俸銀400余兩買城東門內(nèi)私人宅地9畝、房16間,整修擴建書院。洛源書院是在社學舊址上興建的,當時有上房5間、講堂3間、回廊5間、大門3間,內(nèi)有屏風,外有照墻,左右?guī)?2間。豐陽書院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增修后占地6畝,計房38間。冠山書院,有院舍20余間。

      3 書院主講及生員情況

      書院一般由山長主持講學并管理院務,首士辦理生活事務,學長負責生員學習。山陽書院由訓導或教諭監(jiān)院,另設山長1人主持,經(jīng)師、齋長各2人。學者們在書院傳道授業(yè)、傾注心力,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為當?shù)匚幕ㄔO作出了貢獻?,F(xiàn)僅舉數(shù)例如下:

      陳綬,洛南縣人,同治十二年(1873)得拔貢,次年入京應試,朝考一等,得七品京官加封四級,出任吏部考功司兼驗封司行走。陳綬辭官回鄉(xiāng)后任洛源書院山長三十余年。他學識淵博,教導有方,光緒年間名魁金榜者多出自其門下。陜西巡撫尹允升曾題以“商山齒德”,陜西學臺朱為曾題“澹泊明志”以表其高風。陳綬在光緒年間編纂了《洛南縣鄉(xiāng)土志》。

      屈秀聲,丹鳳縣人,咸豐年間會試恩科舉人,候銓知縣,然厭政樂教,主講于商南縣青山書院,復設帳教學于龍駒寨之百頃灣,成就后學,不計酬金。鄉(xiāng)人以“不求聞達,聲名日著”贊之。

      陳錫喆,丹鳳縣人,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副貢,曾任直隸州州判,正黃旗官學漢教習,后任商山書院山長。優(yōu)于文學,著有《喜園詩集》及《喜園傳戲曲》。

      書院生員分為兩類,一是已經(jīng)入學的秀才和鄉(xiāng)試應考的秀才,每月進行兩次文生月課;二是經(jīng)縣試后合格的童生,在院內(nèi)續(xù)讀,賦詩作文,準備府考。書院生員數(shù)額的多少,根據(jù)書院規(guī)模和當?shù)厝丝跊Q定,如冠山(崇正)書院有“常課”生員30余人、“月課”生員20余人。山陽書院生員一般二三十人。安業(yè)書院每年招收童生入院,院中童生多時達50~60人,少則10余人。

      4 學習內(nèi)容及教學管理

      書院以研習儒家典籍為主,間亦議論時政,這些對政治和學術思想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山陽書院、安業(yè)書院教學內(nèi)容以四書、五經(jīng)為主,按個人進展快慢授課,不分班級。冠山(崇正)書院以儒家經(jīng)典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以知、仁、圣、義、忠、和為“六德”,以孝、友、睦、姻、任、恤為“六行”。按季節(jié)安排正課,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同時,按照個人的興趣安排學習一些與正課有關的知識和技能,有所謂“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寫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禮記·學記》)通過這些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深化對正課

      學習的理解和體會。冠山書院建立后,境內(nèi)學風日盛,進士、舉人、貢員有籍可考者50余人。據(jù)《續(xù)修商縣志稿》載,當時冠山書院與州治之商山書院并行,有“西有秀閣書聲,東有冠山書聲”之贊。

      書院教學方式,除延請名流學者或大儒們講學外,主要采用個別鉆研、相互問答、集中講解等形式。書院教師多為有功名或未仕的知識分子。安業(yè)書院山長除負責書院課程安排外,每月還親自授課6節(jié)。州官均兼負州學、書院教學,每月講授月課,定期考試閱卷。乾隆年間知州羅文思聘請“名賢大儒”擔任商山書院山長、主講、教習,并親授“官課”,自擬“揭課仕之大綱”考核士子,撰寫《相題論》《惜字引》刻于石碑,鑲砌于大堂屏門左右以鼓勵士子。[4]623羅文思《創(chuàng)建商山書院記》有:“諸生幸生于今,撫懷昔古,不甘卑就,翱翔乎道德之林,沉酣乎仁義之府,耳濡目染,日變月化。其上者處為名儒,出為良臣,本其所學,可以鼓吹休明,導揚盛治;即其次,亦不失為鄉(xiāng)里潔清淳謹之彥。”[3]225既說明修建書院的目的,也是對生員的鼓勵。商山書院首任山長即三原進士馬理(官至光祿寺卿,致仕后來商州)。書院廣聘名流以課士子,曾任河南睢州州判、四川綿州州判的選貢王學遜和曾任江南泗州知州前戶部主事的進士陳慕楷等都先后來院執(zhí)教。一時士人云集,文風丕變,名士濟濟而出,書院美名遠揚。

      清代書院考試有官試和師試兩種,由州縣地方官和山長分別組織進行。商山書院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日為例行日課,每年由官府考試一次,院方自行考試兩次,每隔三年參加科舉考試一次。冠山(崇正)書院按月考試,張榜公布。安業(yè)書院每年二月初二考試,學業(yè)期滿但考試不及格者讓其肄業(yè)。

      書院也制定嚴格的管理規(guī)章和紀律。商山書院屏門大書朱子白鹿洞書院教規(guī),從修身、處事、待物等方面引導學生。豐陽書院的紀律謂之《教約八禁》,其文曰:首謹朔望禮儀,次禁擅行出入,三禁吸煙,四禁賭博,五禁爭斗,六禁群飲,七禁閑游街市,八禁占鎖空房。這八條禁約與涇陽縣味經(jīng)書院柏景偉對生員提出的教約是一致的。安業(yè)書院的條規(guī)嚴格,用石刻刊于墻壁,違者輕則追究、重則開除。

      青山書院所采用的規(guī)章制度均仿照江西豫章書院學約,因此有必要對此進行討論。江西豫章書院創(chuàng)建于南宋時期,當時在朱熹理學的影響下成為江西地區(qū)傳播朱程之學的基地。至清代因康雍乾三位皇帝以及政府的重視,書院在清中葉發(fā)展到達頂峰:名師云集、藏書豐厚,成為當時全國聞名遐邇的大型書院之一。青山書院設山長1人,主持講學事宜。主講由縣令聘請學者、名流擔任,縣令也兼課。書院還設有書斗1人,具體辦理考務;首士1人,管理學員生活;學長1人,協(xié)助山長辦理學員學習事宜。在書院學習的生員一般是才學較好的秀才,也有優(yōu)秀的童生,名額不限,多則30余人,少時10余人。生員每月享有膏銀2至3兩不等。學習內(nèi)容為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史、八股文、五言八韻詩等。學習形式是每月定期開講1次,考試2次??荚噧?nèi)容有經(jīng)史、八股文、試貼詩、詞賦、策論等。兩次考試中1次為“官課”,即由縣令主持出題、閱卷、定等;另1次為“師課”,由山長主持命題、閱卷、定等。成績優(yōu)秀者發(fā)給獎銀。除開課考試以外,平時均為自修,但必須按月呈送所寫的文章、詩、詞、賦,并請山長、主講批閱。授業(yè)時間一般以開科大比為限(一般為3年),大比未第者允許重讀,下科再試。

      5 書院經(jīng)費與管理運營

      教育經(jīng)費是書院的經(jīng)濟支柱,對于書院建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安康地區(qū)最早的仰山書院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后來因為經(jīng)費不足只維持了兩年即停辦。書院辦學經(jīng)費的來源,主要有學田租金、官府撥置、私人捐贈等。商山書院,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羅文思因見書院地址偏僻、校舍狹窄,先后捐俸銀400余兩,整修擴建書院。光緒三年(1877),省府始給書院發(fā)銀500兩,作為山長修脯士子月課及膏火之用。義川書院,經(jīng)費來源于學田田租和民眾捐助。同治年間義川書院年收租額295串446文,稻谷5.4石,麥2.1石,苞谷80.8石。光緒年間由同知署在歲支銀中統(tǒng)一提取。后來屢遭兵燹及水災,書院舊址毀蕩無存。光緒三年,署同知羅壽昌另擇倉房舊基重建義川書院,并勸導士紳續(xù)捐千余緡,以保證書院經(jīng)費充裕,并書《重修書院碑記》以記此事。冠山書院,道光十一年(1831)東棣花鋪數(shù)十余家積金(銀)三百余兩,捐修義學。咸豐七年(1857),龍駒寨州同張廷濬倡捐獎賞膏火銀兩資助冠山書院。《冠山書院碑》載有冠山書院創(chuàng)修始末,并記“延師修金無多,生童獎賞,周年僅有八千文”,因此倡率勸捐為添設獎賞膏火?!稌壕栎敱份d清光緒十四年(1888)有謝興元捐房8間、地16畝等捐資興教情況。[5]346青山書院,據(jù)民國十二年(1923)《商南縣志》載:乾隆十二年(1747)正月建青山書院,邑子弟捐俸供束修膏火。光緒十三年(1887),龍窩紳士朱謙益

      捐銀2 000兩,又捐租稞20石立義學。光緒十八年(1892),又捐錢3 000元(銀元)緡立“賓興會”,盡錢置地約值稞50石,每遇科年,將所存稞糧換錢分給赴試者??婆e停后,此款歸勸學所經(jīng)營,作為赴省城留學生津貼。光緒二十八年(1902)后,鄉(xiāng)間立蒙學堂,旋改初等小學堂,所有經(jīng)費由地方公籌或獨立捐資。另據(jù)青山書院碑載,道光五年(1825),本縣各屆人士及在外地任職的商南籍官員捐錢4 121 200文重興青山書院。

      書院經(jīng)費支出主要用于修建校舍、山長及教師薪俸、學生膏火、獎勵等方面。比如洛源書院經(jīng)費主要用于稟膳生員伙食(每人月銀約0.266兩)、舉人會試路費(銀約2.8兩)、教師薪金及燈油炭火、貧寒補助、校舍修繕。豐陽書院經(jīng)費由縣地租銀支給,一年360兩。學生考為“中取”者年補膏火銀8兩,考為“上取”者另有微資獎賞,考為“下取”者則取消膏火銀補貼。薰德書院,每年春秋兩季由州署送薪金二十四仟。光緒十四年(1888)后無人經(jīng)辦,薪金停發(fā)。

      6 書院改學堂

      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廷曉諭各省、府、州、縣的書院,一律改設學堂。商州知州遵照清廷頒布的《欽定學堂章程》和《奏定學堂章程》改革教學制度,將書院改為學堂,學制分為初等小學堂5年,高等小學堂4年,實行五四分段制,學生始有入學年齡和在校時間限制。知州尹昌齡以商山書院及其西邊原公祠為校址,籌設商州中學堂,首倡捐銀50兩,以舊有基金和房地租賃金利息作為經(jīng)費,建起講堂、藏書樓、會食堂、監(jiān)督廳、教習室、職員室、學生宿舍等。收回書院圖書20余種,購買圖書近10萬冊。次年二月,聘請湖北名學趙儼葳任總教習,招生2班80名于四月正式開課,成為商洛乃至陜西辦得最早的中學。商州中學堂成立時開設倫理學、國文、經(jīng)濟、史學、算術、天文、輿地、掌故8科。次年,廢天文、掌故,增加代數(shù)、法制、圖畫、體操等。光緒二十八年(1902),青山書院、冠山(崇正)書院改為學堂。洛源書院、安業(yè)書院、義川書院、豐陽書院等也相繼改為學堂。

      綜上,書院是士子們研討、學習、交流之地。一般的書院都有相對獨立的學習場所,有大門、廳、堂、齋房及亭臺等建筑,有書院條規(guī)對學生紀律、行為規(guī)范等進行嚴格管理。歷任官員都十分重視書院,延攬四方名士來書院講學。書院教育目的注重培養(yǎng)士子的品德、行為、學識,主張成就仁義之人。書院辦學經(jīng)費主要有學田租金、官府撥置、私人捐贈等方式,但于社會動蕩及商洛貧瘠的自然環(huán)境,辦學經(jīng)費往往難以為繼,地方官員便會帶頭捐俸,并倡導士紳民眾捐資助學,共同襄助地方文化教育事業(yè)。書院教育培養(yǎng)了大批士子,對當?shù)厥孔咏逃?、文化傳播、民風民俗有著重要影響,并有助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1]黎文麗.清代安康地區(qū)書院考[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24-128.

      [2]柞水縣志編纂委員會.柞水縣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

      [3]陜西省教育廳《陜西教育志》編纂辦公室.陜西教育史志資料錄[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商洛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商洛地區(qū)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

      [5]丹鳳縣建設局.丹鳳縣建設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

      Research on Shangluo Area’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the Qing Dynasty

      LI Wenli,GONG Kuoying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Shaanxi,China)

      Eight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had been set up successively in Shangluo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The academy was presided over by the president to take charge of student and teaching affairs.The number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academy depends on the scale of the academy and the number of local population.The teaching approach of the academy mainly included lectures by celebrities,individual coaching,mutually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collective interpretive lecture,etc.The expenditure was available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educational land use commission,government grant,private donations and so on.These academi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modern learning institutes during Guang Xu Period whe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abolish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Qing Dynasty;Shangluo;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education

      G649.299

      A

      1672-2914(2016)05-0081-04

      2016-06-10

      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2014I33);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SGH140806);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13JK0440);咸陽師范學院科研基金項目(13XSYK085、11XSYK346)。

      黎文麗(1972—),女,陜西漢中市人,咸陽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編審,博士。

      猜你喜歡
      商山山長書院
      商山銀花
      朵云書院黃巖店
      商山四皓
      寶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5:59:46
      商山不老
      牡丹(2020年23期)2020-12-30 14:01:49
      無題
      平江縣率先在湖南省全面推行“山長制”
      詩的舞蹈(外一則)——溫庭筠《商山早行》
      中華詩詞(2017年7期)2018-01-22 02:20:00
      白鹿洞書院記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4
      福安市率先開展一重山森林資源“山長制”績效管理
      山長的出身與岳麓書院的千年發(fā)展*
      延边| 鲁山县| 井研县| 黔西县| 宝山区| 新乡县| 勐海县| 峡江县| 黄山市| 台中市| 新余市| 江川县| 土默特左旗| 青神县| 石林| 双桥区| 万盛区| 航空| 桦甸市| 壤塘县| 儋州市| 邵东县| 罗定市| 汶川县| 台北县| 龙口市| 文成县| 平山县| 永德县| 郑州市| 永吉县| 嵊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诸城市| 德清县| 西盟| 镇沅| 尼勒克县| 石家庄市| 芦溪县|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