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現(xiàn)代漢語“X而Y之”格式的語用特征分析

      2016-03-03 08:49:20石文麗
      現(xiàn)代語文 2016年24期
      關鍵詞:語體模因焦點

      □石文麗

      現(xiàn)代漢語“X而Y之”格式的語用特征分析

      □石文麗

      作為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格式,“X而Y之”有著自己獨特的語用特征。從所出現(xiàn)的語體角度來看,多為新聞語體或者文學性較強的文章,都需要借助語言符號影響聽話人的觀點,要求說話人的權威性和信息的簡明、人性化,而“X而Y之”格式的相關特征可以滿足這些條件。從本身所具有的語用特點來看,“X而Y之”格式可以突出焦點信息,并且已經(jīng)成為模因,能產(chǎn)性很高。

      語體焦點模因

      一、引言

      在對“X而Y之”格式進行語料分析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使用另一種表達方式表達“X而Y之”的語義。例如:

      (1)在戰(zhàn)術上重視腐敗現(xiàn)象,想實策、定實招,腐敗現(xiàn)象是可以防而治之、戰(zhàn)而勝之的。

      (1')在戰(zhàn)術上重視腐敗現(xiàn)象,想實策、定實招,腐敗現(xiàn)象是可以防治、戰(zhàn)勝的。

      (2)有人說她傻,她恭而聽之,笑而退之,只此而已。

      (2')有人說她傻,她恭敬地聽著,笑著退下,只此而已。

      雖然例(2)的語用“X而Y之”格式來表達更精煉,但是對例(1)這種情況卻不能進行很好地解釋和說明。這也讓我們對這一格式的使用進行了思考。為何要用這一格式?是否是因為受到了特定語體的影響?這一格式在語用上有什么特點?本文將著力解決這些問題。

      二、特定語體對格式的影響

      在搜集“X而Y之”格式的相關語料時,我們發(fā)現(xiàn),語料多來自新聞評論類文章或文學性較強的文章。董育寧(2007)曾對新聞評論類文章進行研究,他認為新聞評論是職業(yè)傳播者和機構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向公眾提供意見性信息的言語交際過程,主要是對國家方針政策的解釋說明,對國際國內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公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的論證分析,或者對事件和人物的褒貶評判。和文學性較強的文章一樣,主要交際目的都是借助語言符號去影響公眾的觀點,以期促成某種行為或者情感的轉變。

      在傳播觀點的過程中,主要會涉及到說話人(勸說人)、信息和聽話人三方,關于如何影響聽話人的觀點以及促成聽話人行為或情感的轉變,主要依靠可控的說話人和信息這兩個因素。

      (一)說話人角度的分析

      一般而言,說話人越權威,聽話人就越容易認同說話人所提供的信息。這種權威性可以通過聽說雙方的心理距離來控制。心理距離是一個社會心理學術語,指個體對另一個體或群體的親近、接納、難以相處的主觀感受程度,主要表現(xiàn)為在感情、態(tài)度和行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離遠,密者心理距離近(陳麗梅,2014)。所以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性,說話人便會拉大和聽話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在語言上,便會更傾向于使用書面用語。吳春相(2008)也指出,社會關系越遠,交際雙方說話越禮貌,越文雅,廢話較少,脫節(jié)、顛倒現(xiàn)象越少,并且越講究連貫照應、不隨便轉移話題等,也就是越接近書面語特征。

      “X而Y之”格式,使用了古代漢語中常用的虛詞“而”和“之”進行組構,,具有書面語色彩。這也和多用文言句式的書面語特點相同。所以,“X而Y之”格式,更有利于心理距離的拉大。雖然單純詞或復合詞的擴充違反了格賴斯的方式準則,但是更好地滿足了格式所處的語體的交際目的。因此,有些雙音節(jié)單純詞或復合詞會使用“X而Y之”格式進行擴展。

      (二)信息文本角度的分析

      信息本身是影響聽話人觀點的重要因素,受到說話人的控制,所以“說服者必須把握整個說服活動的情景因素,針對被說服者的個性特征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如果只靠原始信息本身的力量,說服效果是不會理想的”(董育寧,2007)。因此,當信息越簡明曉暢、人性化時,聽話人的接受度越高。

      1.簡明曉暢

      信息的易懂主要體現(xiàn)在信息的簡明曉暢上?!癤而Y之”格式不需額外添加關聯(lián)詞語,即可將前后項之間的語義關系點出。例如:

      (3)那么,為什么試圖“引而喂之”而不“引而殲之”呢?

      如果用關聯(lián)詞語進行描述,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引而喂之”就是先將蚊子引過來然后喂它,“引而殲之”就是先將蚊子引過來然后殲滅它,語言啰嗦、不簡練。而“X而Y之”格式能高度概括前后語義關系,簡潔明了。

      2.人性化

      除了客觀,信息還應該人性化,使得聽話人易于接受。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信息可以從人或物出發(fā)進行描述,并表達說話人的觀點。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X而Y之”格式主要用來針對動作、性狀進行描述或強調,和人有關。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帶有說話人自身的主觀性,這主要表現(xiàn)為格式自身所帶有的主觀性評價或推論,有些“X而Y之”格式就體現(xiàn)了說話人對事件的褒貶評價。例如:

      (4)假如陳華在同學面臨生命危險關頭,無動于衷或逃而避之,那才真是不可救藥。

      (5)所以,學習推廣中華民族的共同語言——普通話意義重大,每個熱愛祖國的人都應該積極而為之。

      例(4)中的“逃而避之”,選用“逃”和“避”為構成要素,顯示出說話人的貶義評價,而例(5)中的“積極而為之”則是用“積極”這一要素來傳達說話人的褒義夸贊。

      有些“X而Y之”格式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所處語境的不同,會顯示出不同的主觀評價義。例如:

      (6)一人一口,“分而食之”。

      (7)同樣的金融經(jīng)營思路,你爭我搶著分而食之,倒不如變一變思路,想一想如何開拓市場。

      “分而食之”本為一個中性詞語,描述一個動作行為,無褒貶評價義,如例(6),但是在例(7)中,受到整體語境的影響,它表達了作者對市場上的經(jīng)營行為的批評,帶有貶義色彩,顯示出不同的主觀傾向性。

      第二,信息須悅人,使聽話人在接收信息時獲得審美享受?!癤而Y之”格式中,有很多都是對雙音節(jié)復合詞進行拆分而后組合的,如:“編而制之”“沉而穩(wěn)之”“靜而默之”“惶而恐之”是由復合詞“編制”“沉穩(wěn)”“靜默”“惶恐”變化而來。由兩字格變成四字格,在音韻、字數(shù)、結構上都十分對稱,符合漢文化中“以偶為佳”“以四言為正”的使用習慣和審美要求。且這種拆分比直接使用原詞更富有趣味性,能使讀者眼前一亮。

      三、格式自身的語用特點

      (一)突出格式的焦點信息

      “X而Y之”的高頻使用,除了受語體和信息的影響外,還受到自身語用特點的影響。使用這個格式可以突出不同的重點信息,即焦點。焦點是說話人最想讓聽話人注意的部分,也是一個句子的語義中心所在,可以通過語音標記、句法標記、語序來體現(xiàn)。由于話語的信息編排通常是遵循從舊到新的原則,所以,一般而言,越靠近話語結構末端的信息越新,也越重要,被稱作常規(guī)焦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焦點都在話語結構的末端,有一些成分并不用來引入新的信息,而是已經(jīng)在上文或者語境中直接或者間接地引入了,是說話人出于對比目的而強調的,這類焦點就可以稱之為對比焦點(方梅,1995)。那么在“X而Y之”格式中,是否也能突顯這兩種不同的焦點呢?是否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呢?

      1.“X而Y之”結構的常規(guī)焦點

      根據(jù)常規(guī)焦點的定義,在“X而Y之”這一話語結構中,“Y”處于格式的末端,即為整個格式的焦點,是最想讓聽話人注意的部分。但是語義的不同,尤其是格式的內部語義關系會影響“Y”作為常規(guī)焦點的地位。只有當“而”表示并列、承接、補充關系時,其話語結構的焦點才為常規(guī)焦點。而由于格式中的變項“X”和“Y”在語義上有著不同的聯(lián)系,格式的常規(guī)焦點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具體如下:

      a.常規(guī)焦點=X=Y

      當“X”和“Y”的語義相同或相近時,常規(guī)焦點既可以是“X”也可以是“Y”。此時,“而”一般表示并列關系。由于前后變項的語義基本相同,所以,雖然“Y”處于話語結構的末端,但從語義上來講,“X”也可以作為常規(guī)焦點。例如:

      (8)若嘗而不買,更覺“有失體面”,于是干脆逃而避之。

      (9)他說,他準備在1998年國際足聯(lián)現(xiàn)任主席阿維蘭熱任期屆滿的時候替而代之。

      例句中的“X”和“Y”語義相近,雖然“Y”處于信息結構末尾,但是說話人想讓聽話人注意的語義信息也可用“X”表示,導致常規(guī)焦點與“X”和“Y”均有關。

      b.常規(guī)焦點=Y

      當“X”和“Y”語義不同,“而”表示承接和補充關系時,整個格式的語義焦點便在“Y”上。這也可以從“而”所表示的前后變項的關系上得到論證。在承接和補充關系中,“X”和“Y”一般符合時間順序原則,“X”先于“Y”發(fā)生,相應地,“X”對應著舊信息,“Y”對應著新信息,所以“Y”是說話人想要聽話人關注的信息,成為焦點。例如:

      (10)我認為這種使人視而生畏,見而避之的行為,是不高明的做法。

      (11)推而論之,艾滋病人應當是有從事拆遷業(yè)的權利的。

      從例句中可以發(fā)現(xiàn),“避”和“論”是作者想要突出地話語重點,“見”和“推”只是作為一個后項動作的發(fā)生背景而出現(xiàn)的。

      2.“X而Y之”結構的對比焦點

      和上述“Y”為常規(guī)焦點情況不同的是,當“而”表示修飾關系時,整個格式所突出的焦點并非“Y”,而是“X”,用以強調動作發(fā)生的背景和方式。這并非按照信息編排原則所出現(xiàn)的常規(guī)焦點,而是說話人出于對比目的而強調的對比焦點,帶有說話人的主觀傾向性,意在突出與語境或聽說雙方觀點不同的部分。例如:

      (12)以前還一直以為是《地道戰(zhàn)》的編輯們想出來的呢,看來是古而有之。

      (13)但負面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地方政府的這種投資沖動應審慎而為之。

      (14)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反而行之,越是一片平靜似乎十分安全,李信越是感覺到處都充滿了危險。

      當“X”為整個格式的對比焦點時,前文必然有一個和“X”語義相反的隱含觀點,即有一個預設——說話人認為聽話人認為某事是B,但實際為A,說話人的目的在于指別“是A而非B”?!肮哦兄焙驼f話人所認為的“現(xiàn)”相對;“審慎而為之”和說話人認為的過于冒險和激進的投資計劃相對;“反而行之”則和上文的理解方式相對?!癤 而Y之”格式通過突出“X”來使聽話人注意前后的不同,強調動作發(fā)生的時間、情狀和方向,“而”在格式中充當了突顯對比焦點的標記詞,而標記詞并非句子線性結構中的基本要素,省略后句子仍然可以成立(方梅,1995)。所以這類突顯對比焦點的格式可以簡縮為“XY之”。

      3.“X而Y之”的焦點為格式的整體引申義

      在“X而Y之”格式中,除了上述可以根據(jù)語境自由組合的半固定短語之外,還有一類固定的成語,其構成成分不能隨意改變,而且在語境中使用時,格式的整體引申意義才是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所以這類短語的焦點并非“X”和“Y”,而是由“X”和“Y”共同構成的意義整體。例如:

      (15)這種做法會堂而皇之地被說成是為了加強東西方之間的經(jīng)濟關系。

      例(15)中,“堂而皇之”短語的焦點既非“X”也非“Y”,而是整個短語引申出的“表面莊嚴,內里相反”之義。

      (二)開放性和能產(chǎn)性程度高

      “X而Y之”格式并沒有對“X”和“Y”給以過多的限制,開放性程度高。最突出的一點就是“X”和“Y”不必是獨立運用的詞,一些不能獨立運用的語素也可進入該格式,如“惶而恐之”的“惶”、“禮而拜之”的“禮”等。

      在現(xiàn)代漢語中,“X而Y之”的使用頻率高還在于它已成為一個“模因”。模因是一個文化信息單位,那些能夠不斷得到復制和傳播的語言、文化習俗、觀念或者社會行為都屬于模因,人們在交際和交流的過程中不斷促成模因(何自然,2010)?!癤而Y之”格式由于其有獨特的使用價值,從眾多的“X而Y之”類短語中通過同構類推的方式提取出來,被人們廣泛使用,成為模因。而且該格式在使用過程中有著強烈的語用效果以及明顯的書面語體特征,易于被仿造,因此成為衍生能力較強的模因。當其成為模因之后,帶有眾多“X而Y之”格式特有的規(guī)約性,會對進入的變項進行限制。對不符合規(guī)約要求的變項所形成的新奇格式,進行壓制,消解其不合規(guī)范性。

      四、結語

      通過對“X而Y之”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該格式能夠得到廣泛使用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特定語體的需求,從所出現(xiàn)的語體角度來看,多為新聞語體或者文學性較強的文章,都需要借助語言符號影響聽話人的觀點,要求說話人的權威性和信息的簡明、人性化,而“X而Y之”格式構件的書面語特點以及整體簡明曉暢的特征可以滿足這些要求。二是格式本身所具有的語用特點,可以突出焦點信息,并且整個格式已經(jīng)成為模因,能產(chǎn)性很高。

      [1]陳麗梅.情感對言語交際中心理距離的影響[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4,(3).

      [2]董育寧.新聞評論語篇的語言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3]董秀芳.無標記焦點和有標記焦點的確定原則[J].漢語學習,2003,(1).

      [4]方梅.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xiàn)手段[J].中國語文,1995,(4).

      [5]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7]溫鎖林.關于焦點問題[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

      [8]吳春相,金基石.略論心理距離與書面語、口語的關系[J].漢語學習,2008,(4).

      (石文麗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200083)

      猜你喜歡
      語體模因焦點
      焦點
      模因視角下的2017年網(wǎng)絡流行語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兩會”焦點
      南方周末(2018-03-08)2018-03-08 08:34:56
      本期焦點
      焦點
      攝影之友(2016年8期)2016-05-14 11:30:04
      語言表達與語體選擇
      中國修辭(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語體語法:從“在”字句的語體特征說開去
      長江學術(2016年4期)2016-03-11 15:11:30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論文寫作探析
      語體轉化的量度與語體規(guī)范
      中國修辭(2015年0期)2015-02-01 07:07:26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聽說教學實驗研究
      互助| 南充市| 海口市| 安龙县| 徐汇区| 清丰县| 呼和浩特市| 田林县| 肥西县| 凤台县| 峨边| 黄梅县| 麦盖提县| 日照市| 莎车县| 枣庄市| 渑池县| 青河县| 衢州市| 四川省| 大港区| 成武县| 黄龙县| 太仆寺旗| 余庆县| 久治县| 桦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西乡县| 松原市| 阜宁县| 濮阳市| 水富县| 延长县| 和平县| 揭东县| 澄城县| 冕宁县| 名山县| 钟祥市|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