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薇
(甘肅省靈臺縣獨店中心小學 甘肅平?jīng)?744402)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探究
周 薇
(甘肅省靈臺縣獨店中心小學 甘肅平?jīng)?744402)
小學教育中,德育是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將德育內(nèi)容滲入到小學語文數(shù)學中,小學生在吸收語文知識的同時,還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綜合素質。本論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
小學教育 語文教學 德育 滲透
小學語文教育是對小學生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語
文課堂上,教師利用語文知識將德育文化滲入其中,學生潛移默化
地接受德育,從而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文化思想,有助于小學生健康
成長。
中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以識文斷字為主,教育內(nèi)容源自于日常生活,特別是閱讀文章,與小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對小學生的行為舉止予以規(guī)范。小學語文教學的初衷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1]。隨著應試教育應運而生,雖然小學語文教育中滲入了德育內(nèi)容,但是,主要的教育目標依然是應付考試,因此對德育予以了忽視。中國小學教育改革以來,小學教育更為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小學教育中傳遞知識的教育目標轉變?yōu)樗刭|教育,一些德育內(nèi)容被融入到語文教材內(nèi)容中,以更好地發(fā)揮語文德育功能,諸如對小學生的愛國教育、尊老愛幼教育、熱愛集體教育等等,以使得德育更為切合實際,有助于推動小學教育的長足發(fā)展。
1.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滲透德育觀念
隨著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從應試教育向綜合素質教育的改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上作出相應的改變是非常必要的。小學語文教育中,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德育是重點內(nèi)容。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育的時候,歸納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善于挖掘語文知識中的德育元素,語文知識與德育有機結合起來[2]。小學語文教師開展語文教學,要從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在活動中對德育產(chǎn)生認知。采用這種活動化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適應了現(xiàn)行時代的要求,對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和德育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體現(xiàn)出德育內(nèi)容
以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已經(jīng)融入了德育知識,讓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體會德育內(nèi)容。但是,如果語文教師沒有給予恰當?shù)闹笇?,小學生由于理解知識能力的有限性,就必然難以意識到語文知識對自身的品德的規(guī)范意義,當然隱含在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內(nèi)容就難以發(fā)揮作用。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內(nèi)容要對德育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予以強調(diào)。從教材的編寫上來看,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要注重挖掘德育素材,對小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起到了引導作用[3]。小學教師指導學生對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進行賞析,包括修辭方法的應用、句式的變換等等,讓小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具體形態(tài)是極富美感的,因此而逐漸被中國語言的魅力所吸引。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還要收集與語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課外資料,包括自然風景的圖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介紹、優(yōu)秀人物事跡等等。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而是在思維層面逐漸延伸,以擴展小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fā)小學生的愛國情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讓小學生了解中華文明、民族發(fā)展,認識到中華民族精神對中國的繁榮昌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從而將小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fā)起來。語文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中國各個地區(qū)的風土人情,諸如長白山的景色、革命老區(qū)的圖片得到,讓小學生感受祖國江山美景的同時,還感受到人文氣息,讓小學生領會到中國的發(fā)展中,革命先烈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教師還可以展示代表中國民族氣節(jié)的圖景,包括長城、長江、大運河等等,以提升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3.通過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現(xiàn)行的小學教育逐漸向課外延伸,讓小學生在活動中接受語文知識,還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小學閱讀活動是很多小學校所開展的課外活動。在小學生越多的過程中,可以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予以規(guī)范,并將閱讀內(nèi)容中與德育相關的內(nèi)容相結合,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內(nèi)容相關,提高小學生的重視程度。小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就深化對德育的認識,并滲入到意識深處形成認知,進而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現(xiàn)在小學生的閱讀資料豐富,閱讀文章內(nèi)容很多。為了讓小學生閱讀對自己身心發(fā)展有益的文章,教師可以為小學生制定一些閱讀讀物,讓小學生從中挑選,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質量。采用這種引導式的課外閱讀方式,可以避免小學生盲目閱讀。另外,小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時候,為了深化小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語文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一方面引導小學生正確閱讀,另一方可以使小學生掌握閱讀方法[4]。隨著小學生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提高,在語文教師的鼓勵下,就會激發(fā)起閱讀興趣,使得小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注入了情感,由此從主觀的角度賞析文章并作出評價。比如,閱讀活動之后,語文教師可以組織演講比賽,并對德育重點強調(diào)。學生為了在比賽中活動優(yōu)良成績,就會積極地準備,深化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逐漸地,學生的道德品質就會塑造出來。在小學生參與比賽的過程中,包括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寫作能力都能夠獲得鍛煉。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育中,將德育內(nèi)容滲入其中有助于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予以培養(yǎng)。小學生在接受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對知識的深化理解而落實到德育層面,特別是語文閱讀內(nèi)容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著關聯(lián)性,就必然會使得語文教育內(nèi)容對小學生道德品質產(chǎn)生指導作用??梢?,小學生在接受小學語文教育中接受德育教育,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修正了自己的言行舉止,德育得以有效落實。
[1]朱艷.教書育人,潤物無聲——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2,(43):37—38.
[2]廖偉玲.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教育觀察,2014,3(02):21—22.
[3]相霞.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4):132—132.
[4]孫映霞.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0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