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勤
(作者單位: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的工作要點研究
郭東勤
(作者單位: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
新媒體的出現為新聞編輯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促使新聞編輯進行了一定的革新。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要想保持較高的質量,各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汲取新媒體發(fā)展的有效養(yǎng)分,認清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增強自身建設,找準新的工作切入點。本文首先介紹了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的特點以及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的不足,再進一步研究了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的工作要點。
新媒體時代;工作要點;新聞編輯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新媒體的出現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加速了各種信息的傳播。目前,除了報紙、電視外,手機、電腦等新媒體也成為了新聞傳播的重要載體。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因此,結合時代特點,探尋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的工作要點顯得至關重要。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傳媒手段應運而生,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促使新聞編輯進行了一定的革新。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能夠更好地傳播新聞信息,能夠讓新聞信息更廣泛、更便捷地迅速傳播。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信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信息具有海量化的特點,微信、微博和QQ等新型的傳播手段和渠道,加速了新聞信息的傳播,使新聞信息呈現海量化的特點;其次,新媒體較為寬松的審核制度導致各種新聞信息的廣泛傳播,由于新媒體具有方便、快捷等特點,新聞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加之新聞信息的海量化,使各種各樣的新聞信息相互混雜,無法準確地判斷信息的真?zhèn)危蛔詈?,新媒體的出現,使新聞信息變得復雜、多樣。新聞不再只是對國內外重大事件的報道,也包括了對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等身邊事件的報道。
目前,我國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工作仍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包括對圖片重視度不高、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難以適應新媒體的傳播要求等。
2.1 對圖片的重視度不高
激烈的社會競爭促使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在這種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下,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閱讀習慣發(fā)生了改變。大多數人習慣利用較短的時間來快速瀏覽新聞,通過標題和圖片等信息對海量的新聞信息進行篩選。由此可見,重視標題與圖片編輯是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中的一個重點。而現階段的新聞編輯,只注重對文字的編輯,常常整篇報道都是文字,嚴重忽略了對新聞圖片的編輯,新聞中添加的圖片數量較少,精彩的程度也有所不足,難以吸引讀者的關注。
2.2 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新媒體的沖擊作用,使讀者對新聞質量與深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如何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吸引讀者的興趣也是新聞編輯工作的一大重點。目前,一些新聞編輯工作者仍停留在傳統(tǒng)新聞編輯的固有思維下,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不能與時俱進地抓住讀者的思緒和想法。此外,新聞編輯工作者的求異意識也相當薄弱,編輯的新聞千篇一律、不夠新穎。
2.3 難以適應新媒體的傳播要求
在傳統(tǒng)新聞編輯思維的影響下,大部分新聞編輯工作者忽略了受眾的閱讀習慣與新媒體的傳播規(guī)律。在編輯工作中仍然使用陳舊的手段進行新聞編輯,未能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編輯工作。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微信、微博和QQ等社交軟件應用非常廣泛,利用這些新型媒介進行編輯工作不僅能簡化工作,還能提高新聞信息的關注度。然而,目前仍有部分新聞編輯工作者未能充分利用新媒體軟件,難以適應新媒體的傳播要求。
針對上述新聞編輯工作的不足,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要點:強調新聞編輯的主動性作用、強調新聞編輯的政治責任意識、強調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性意識、強調新聞編輯的人文關懷。
3.1 強調主動性作用
現如今,人們正處于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許多新聞編輯工作者都認為工作變得輕松、簡單了,一味地坐等來稿,來什么編什么。這種思想與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存在著巨大的關系。一直以來,新聞編輯都被定義為新聞報道過程中的“畫板匠”,新聞編輯的工作是服務于記者,就連新聞編輯的價值也要通過記者和主持來間接體現。這一角色定位,使新聞編輯一直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然而,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工作應更多地強調新聞編輯的主動性作用,特別是報紙新聞編輯,必須拋開傳統(tǒng)“畫板匠”的角色定位,擺正自身的角色,充分發(fā)揮新聞編輯的指揮、決策作用,形成全新的編輯思想,讓自身成為一名新聞信息的收集者、加工者及宣傳者。
3.2 強調政治責任意識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將地球變成了“地球村”,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國民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同時,還帶來了多元化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一方面,新媒體較為寬松的審核制度,使各種新聞信息良莠不齊;另一方面,新媒體的發(fā)展,使新聞從業(yè)隊伍逐漸走向個人化,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可能成為新聞信息的發(fā)布工具。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工作要強調新聞編輯的政治責任意識。新聞編輯工作者作為專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應從專業(yè)的角度進行新聞編輯工作,堅守新聞行業(yè)的職業(yè)道德,堅持新聞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和時效性,不弄虛作假。此外,各新聞編輯工作者還應不斷強化自身的政治責任意識,培養(yǎng)自身辨別新聞信息的能力,切實地服務于人民、服務于國家。
3.3 強調創(chuàng)新性意識
虛假新聞信息的存在,一方面,因為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的受眾需求變得個性、多樣、新奇;另一方面,因為受眾對傳統(tǒng)新聞信息陳舊模式的審美疲勞。因此,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的一大要點就是要增強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性意識。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工作者應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性意識,與時俱進,打破常規(guī),善于借鑒優(yōu)秀的編輯方法與表達方法,取長補短。例如,可以采用形象、生動、活潑的語言描述進行新聞編輯,增加新聞的生命力。
3.4 強調人文關懷
新媒體的發(fā)展使各種信息廣泛傳播,人們既是新聞信息的受眾者也成為了新聞信息的傳播者。與報紙、電視等新聞信息相比,人們更樂意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獲取新聞信息。一方面,是因為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另一方面,是因為與報紙、電視中所報道的國際新聞信息相比,人們更喜歡身邊的、能夠感受到的新聞信息。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工作應強調人文關懷,以受眾的需求為基礎,努力編輯好每一條新聞信息。這種人文關懷主要體現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其中,尊重人,即新聞編輯要尊重被報道對象的信仰、權益及風俗習慣等,保證新聞信息的原汁原味;關心人,即新聞編輯要深入人民群眾的生活,了解他們,關心他們;愛護人,即新聞編輯應始終堅持維護人民權利的基本原則,以維護人民的權利為基礎進行新聞信息的采集與編輯。
新媒體的出現為新聞編輯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促使新聞編輯進行了一定的革新。與傳統(tǒng)的新聞信息不同,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信息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除了要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與時效性外,還要保證新聞信息的深度、獨特性與新穎性。這就要求各新聞編輯工作者在新聞編輯工作中強調新聞編輯的主動性作用、強調新聞編輯的政治責任意識、強調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性意識、強調新聞編輯的人文關懷。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更好、更有效地進行新聞編輯工作。
[1]劉娟.基于數字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特點[J].科技傳播,2015(15).
[2]李琴.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轉型[J].西部廣播電視,2016(12).
[3]王夢溪.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工作特點[J].新聞傳播,2016(12).
[4]彭楠.新媒體時代如何有效做好新聞編輯工作[J].新聞傳播,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