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川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qū)遼河油田幸福小學 遼寧盤錦 124010)
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
吳錦川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qū)遼河油田幸福小學 遼寧盤錦 124010)
教育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更新,數(shù)學教育都提倡小組合作學習,數(shù)學教學的理論和策略是我國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在研究中,教育學者提出了一些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與對策
目前多數(shù)地方對小學數(shù)學教育都提倡改革措施,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很度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科學的合作學習方式不但沒有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也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反而讓一些學生對數(shù)學產生厭學的情緒,數(shù)學本來就是一門難懂的學科。蘊含繁瑣的理論知識,數(shù)學合作學習方式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發(fā)展。[1]
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按照數(shù)學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宣教,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要按照自身性格差異和生活經歷以及學習能力差異等等不同狀況,將學生合理分成多個數(shù)學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數(shù)學小組學習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并且通過學習小組內的相互溝通和交流進行總結,實現(xiàn)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性。目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課堂中大多是以教師的單方面講述和灌輸知識為依據,學生在數(shù)學教學課堂上主要是以聽課和記憶的方式對知識掌握,這種學習方式不利于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還限制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發(fā)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2]
1. 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均衡
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都是圍著老師的思想轉。如果小組合作學習組織不好也會出現(xiàn)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動,而某些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形成優(yōu)生挑大梁,學困生跑龍?zhí)椎募俸献鲗W習模式。例如老師在上課時,為了體現(xiàn)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書本封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并將結果寫到黑板上。結果一人做,其他人都在看。這樣的課中會發(fā)現(xiàn),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多,動手的機會也多,而差生只是看著和聽著。想要達到好學生與賴學生間的互動,是很難的事情。[3]
2. 小組合作的時間不充足
在數(shù)學課堂上經常出現(xiàn),教師提出問題后還沒有給學生片刻思考的時間,就讓學生開始合作學習,不到幾分鐘就宣布停止。有的小組甚至還沒有真正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tài),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效果,很容易打擊
3. 學生獨立思考不夠交流時間短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分組探討,幾分鐘就要求學生停止小組合作,有的學生還沒來得及發(fā)言,更不用說相互啟發(fā)了,這樣的合作學習沒有足夠獨立思考和交流的空間,是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對學生造成厭倦數(shù)學課堂的問題。
1. 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角色
新課程的改革和實施,學習方法也有了變化,這就呼吁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并轉變角色,加強對“合作學習”新的教學模式的學習,以便在教學中樹立最優(yōu)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情境,通過及時的引導和啟發(f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地合作交流式學習,不斷引發(fā)學生拓展思維,把學生的探索引向深處。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既不能過多地干預學生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又不能對學生的困難和疑問袖手旁觀,要做學生的引導者。
2. 科學地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地組建合作學習小組。首先,要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兩到六名學生分為一組,使組內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保證小組競爭的公平性。其次要明確分工,遵循相互配合原則。根據學習任務,在小組中設置好各自成員的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按部就班地進行合作學習。在一定時間后,可以輪換小組成員的角色,使學生體會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職責,從而感受自身的責任與完成任務的喜悅。
3. 保證學生獨立思考和交流的空間
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在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和要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生思考后有了自己的觀點的基礎上,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各抒己見,尤其是對某個問題有爭議時,千萬不要為完成教學任務而中斷交流活動,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討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熱情。
4. 有效組織合理調控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完全取決于教師,合理調控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工作,而是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各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引導,對學生合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及時有效地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5. 教師積極參與進行課堂合作學習
教師在參與合作學習時,允許學生質疑,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意見,要牢記自己是在和學生一起學習的,也是學習小組中的一員,不能以傳授者或時刻以教師的身份來約束學生,更多的是學習者的身份,使學生認為教師是在與我們一起學習。例如,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讓學生合作討論一組圖形的共同特點。教師也要參與其中,有的小組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教師就要給予表揚,有的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或討論受阻時,教師就及時制止并給予意見,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得到保證。
6. 運用信息化教學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于年齡問題小學生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對枯燥的數(shù)學學習很難有興趣。如果運用多媒體對文字、圖像、動畫、音頻等一系列生動方式,使數(shù)學變得生動形象,學生更容易領會和掌握。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新課程提出和倡導的。有效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索是很有效的,因合作使課堂教學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同時還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1]施鍵斌.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和對策[J].陜西教育教學,2016(12).
[2]彭玉蓮.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科技文匯,2015(26).
[3]唐平,唐芳.如何在農村小學數(shù)學中開展小組合作教學[J].考試周刊,20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