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晶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肝炎采取復方甘草酸苷和異甘草酸鎂治療的療效。方法:選取80例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間我院接收的慢性肝炎患者,將入選者平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分別采取復方甘草酸苷和異甘草酸鎂治療,觀察兩組療效。結果:治療后,實驗組較對照組的肝功能指標改善程度更顯著(P<0.05),同時在療效上,實驗組相對更優(yōu)(P<0.05),治療期間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結論:異甘草酸鎂相比于復方甘草酸苷的療效及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肝炎;異甘草酸鎂;療效;復方甘草酸苷
慢性肝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較高,臨床治療主要以抗炎保肝、抗病毒、抗纖維化等治療為主。甘草類藥物是臨床常見的保肝藥物,本文現(xiàn)對甘草酸類藥物中常見的兩種藥物治療慢性肝炎的療效進行探究,作以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80例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間我院接收的慢性肝炎患者,入選者均符合慢性肝炎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
(1)重要器官嚴重病損及全身系統(tǒng)疾病患者;
(2)孕婦、哺乳期婦女,對本文中所用藥物過敏者;
(3)近一個月內使用過抗病毒、抗炎保肝治療的患者;
(4)肝癌、肝性腦病、其他惡性腫瘤及肝硬化失代償患者。將入選者平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中,患者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42.趾12.1)歲,其中女16例,男24例,對照組中,患者年齡17-76歲,平均年齡(43.1±11.9)歲,其中女17例,男23例。兩組慢性肝炎患者在年齡、性別等資料上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針對病因給予包括抗病毒、低脂低糖飲食、戒煙酒、控制體重等相關綜合治療,實驗組給予由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異甘草酸鎂(批號:國藥準字H20051941)治療,在5%、250ml葡萄糖液中加150mg異甘草酸鎂針靜滴,1次/d;對照組給予由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復方草苷酸(批號:國藥準字H20080006)治療,在5%、250ml葡萄糖液中加160mg復方甘草酸苷靜滴,1次/d。兩組療程為4周。觀察患者療前療后谷草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谷丙轉氨酶(ALT)。
1.3療效評價
顯效:治療后,患者肝炎癥狀、體征消失,轉氨酶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肝炎癥狀、體征改善,轉氨酶下降50%以上;無效:治療后,患者肝炎癥狀及體征未見好轉,轉氨酶下降低于50%。本文將有效、顯效定義為臨床有效。
1.4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采用SPASSl5.O軟件分析及處理數(shù)據(jù),以(%)、(x+s)分別表示計數(shù)和計量資料,當P<0.05,具有統(tǒng)計意義,組問分別以X2或t檢驗。
2結果
2.1兩組用藥后療效情況
實驗組中,治療后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0%(38/40),對照組無效9例,總有效效率77.5%(31/40),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
2.2兩組肝功能指標情況
治療前,實驗組AST、TBIL、ALT分別為(206.5±120.3)U/L、(40.3±13.5)μmol/L、(276.5±136.3)U/L,治療后分別為(38.5±17.3)U/L、(18.5±15.1)μmol/L、(42.5±19.3)U/L,對照組治療前上述指標分別為(210.3±115.6)U/L、(38.5±15.1)μmol/L、(265.3±132.4)U/L,治療后為(69.6±31.5)U/L、(26.3±5.1)μmol/L、(74.6±30.4)U/L,兩組治療后上述指標均明顯改善,而實驗組較對照組的肝功能改善更明顯(P<0.05)。
2.3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期間,對照組出現(xiàn)1輕度血壓升高,1例心悸現(xiàn)象,無電解質、腎功能改變者,經對癥處理緩解,實驗組未出現(xiàn)不適。
3結論
慢性肝炎患者由于長期的炎性活動,病情遷延可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轉為肝癌。因此臨床對慢性肝炎的治療在去除病因外,還需要進行抗炎、保肝、預防肝纖維化治療。異甘草酸鎂是甘草酸的第4代制劑,具有抗炎、抗氧化、保護肝細胞膜等功能,其具有較高的肝臟靶向性,能抑制皮質醇的滅活同時其本身具有類固醇樣作用,可直接降低脯氨酰羥化酶活力。異甘草酸鎂靜脈注射后藥物分布迅速,消除半衰期可達到24h,藥物起效快,純度高,相比于其他甘草酸制劑有更優(yōu)的療效和安全性。復方甘草酸苷為甘草酸的第2代制劑,除抗炎活性外,還具有預防纖維化、免疫調節(jié)作用,可降低轉氨酶,減輕對肝組織的損害,是一良好的肝細胞保護劑。
本文中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肝功能指標均明顯改善,而實驗組相對改善更明顯(P<0.05),同時在療效上,實驗組相對更優(yōu)(P<0.05),治療期間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提示異甘草酸鎂在抗炎、促進肝功能恢復方面相比于復方甘草酸苷要更好,且藥物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異甘草酸鎂相比于復方甘草酸苷的療效及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