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玲
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及護理質量的影響
李愛玲
目的分析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及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150例肺結核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例。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效果,并提升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優(yōu)質護理干預;肺結核;護理質量;治療效果
肺結核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病程長是其最大特點[1],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也較多。作者將優(yōu)質護理干預應用到肺結核患者中,獲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肺結核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例。觀察組中男43例,女32例;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48.39±10.36)歲;病程15 d~3個月,平均病程(2.08± 0.83)個月。對照組中男45例,女30例;年齡42~69歲,平均年齡(49.12±10.57)歲;病程10 d~3個月,平均病程(2.02± 0.76)個月。所有患者均為初治肺結核患者,均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2]中肺結核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心、肝、腎、肺等嚴重器官病變及精神類疾病、合并糖尿病及肺部感染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病情觀察、飲食指導、告知注意事項、回答疑惑問題等。觀察組實行優(yōu)質護理干預:①認知干預。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手冊,內容包括:科室情況、主治醫(yī)生及主管護士的情況、患者目前的病情、常見檢查的正常值及異常值、肺結核傳播途徑、傳播方式等,并針對手冊的內容對患者實行“一對一”的指導,以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知。②心理干預。日常多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將患者情緒往積極的方向引導;向患者介紹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與家屬進行溝通,囑其多陪伴和關心患者,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疑問給予及時、準確的解答,避免內心疑惑感的產生。③同伴干預。定期舉行有關肺結核知識的講座,講座內容包括結核的基本概念、常見誘因、診治和預防措施等,為患者與患者之間提供交流的平臺;鼓勵患者與患者之間通過打電話、發(fā)短信或微信等方式交流心得體會,相互促進,共同提高。④用藥干預。向患者講解按時、按量、堅持按原則治療的重要性,囑其勿擅自停藥或更換劑量;定時為患者發(fā)藥,服藥前告知藥物的名稱、作用、使用劑量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并叮囑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時及時報告醫(yī)護人員,以及時得到處理;對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及時解釋原因,并給予安慰,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⑤飲食干預。針對患者口味、愛好等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囑患者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日常多使用奶制品、肉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同時注意適當補充維生素,并禁止攝入辛辣、刺激食物。⑥日常生活干預。日常多為患者提供幫助,如為患者熱飯、鋪床等,盡量滿足患者的生活所需。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治療效果參照相關文獻[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護理工作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護理溝通、護理技術、護理態(tài)度等,總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2.2 護理滿意度評分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38± 10.27)分,對照組為(88.59±10.83)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9398,P<0.05)。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城鄉(xiāng)流動人口出現(xiàn)明顯的遞增趨勢,這也給肺結核的控制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4]。該病傳染性強,藥物副作用大,部分患者因難以耐受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因此,做好該類患者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
優(yōu)質護理是目前開展較為廣泛的一種護理模式,主張通過相關措施而提高護理質量,從而使患者獲得更好的護理服務[5]。對肺結核患者實行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使患者獲得更多的關于肺結核的知識,從而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且在護理干預過程中努力幫助患者克服對疾病的恐懼,并充分調動家庭的力量來促進患者各項治療工作的落實,使患者在獲取治療效果的同時也充分地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和家庭成員的關心與關愛,有效拉近護患距離,提升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肺結核的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1]羅爽,孫鳳利.心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心理問題護理有效性研究.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3):128-129.
[2]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0(2):70-74.
[3]覃舒揚.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HRZE化療方案用于多耐藥性肺結核中的臨床對比研究.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12):1003-1006.
[4]李玉冰.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對初治肺結核患者的應用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640-2641.
[5]王亞紅,王秀軍,關國英,等.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肺結核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2):3092-30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183
2016-01-25]
450005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