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自由主義思潮對高校思政課的影響與對策

      2016-03-06 05:22:21陳承財陳德欽
      關鍵詞:自由主義思潮思政課

      陳承財,陳德欽

      (1.福建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思政部,福建 永安366000; 2.三明學院 思政部,福建 三明365000)

      ?

      新自由主義思潮對高校思政課的影響與對策

      陳承財1,陳德欽2

      (1.福建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思政部,福建 永安366000; 2.三明學院 思政部,福建 三明365000)

      新自由主義思潮與我國高校思政課所維護的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相悖,該思潮以散點化、生活化和潛隱的方式,通過各種途徑在高校反復長期滲透傳播,導致許多高校思政課被邊緣化、思政課教師師德弱化、學生懷疑思政課的教義,思政課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響。應對這一思潮的挑戰(zhàn),高校應摒棄市場主義的辦學理念,重視思政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重視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建設,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勢位對該思潮進行針對性引領。

      新自由主義思潮;高校思政課;影響;消解

      新自由主義是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范式和政治性綱領,為實現全球資本主義一體化,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作為和平演變中國的工具傳入我國,后逐漸成為國內流行的非主流思潮。受其影響,當前我國高校泛市場化現象十分明顯,學生政治信仰淡漠,極端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價值觀泛濫,思政課的地位和效果受到很大沖擊。

      一、新自由主義思潮在高校傳播的方式和特點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新自由主義思潮的發(fā)源地。為了牽制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西方新自由主義者把“市場化、私有化、自由競爭、效率至上”等新自由主義價值觀打造成普世價值,通過各種渠道對我國進行滲透,高校是其攻擊的重要領域。伴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摸著石頭過河”式推進,許多人在困惑中被這一思潮俘虜,并成為其傳播擴散的推手。

      該思潮在我國高校傳播的方式不一而足。一是利用跨境投資合作辦學進行傳播。某些國際基金會、商學會等以投資辦學、技術指導、學術交流等各種不同名義進入我國高校宣傳新自由主義主張,稱頌西方自由制度,美化新自由主義代表人物;或在我國知名高校發(fā)展代理人,借助代理人的影響力宣揚新自由主義價值觀,指使代理人積極介入討論中國社會改革中存在的熱點問題(如腐敗問題),并對其成因和解決途徑發(fā)表新自由主義見解,劍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制度。高校師生都很關注此類評論,因而容易受其影響。二是利用各種傳媒工具進行傳播。近年來,國內宣傳新自由主義的影視和文學作品大量涌現,新自由主義代表人物頻繁作客電視頻道,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市場化”改革。介紹和評論新自由主義的出版物也多了起來,新自由主義代表人物的傳記、譯著不斷在國內問世。在中國期刊網上鍵入“哈耶克”“弗里德曼”“科斯”等查找,題名涉及的期刊論文達3 115篇,主題涉及的期刊論文達9 960篇,其中不乏宣介新自由主義之作。與新自由主義思潮接觸,高校教師多數是通過學術活動和理論研究的途徑,大部分學生則是通過網絡途徑。三是利用高校課程、學術講座、論壇進行傳播。我國許多高校開設了涉及新自由主義的課程、講座,介紹西方的經濟理論,高校學術論壇也有一些關于新自由主義理論的介紹。因為學時有限,有些教師只作一般性講解和介紹,忽視了必要的分析和評判,少部分的教師甚至“照抄照搬新自由主義的理論和政策主張,分析社會現象和熱點問題,得出與我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反的結論”[1]。在某些高校學術論壇上更有學者以學術觀點的名義公開宣傳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

      新自由主義思潮在高校傳播呈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散點化、立體化滲透。該思潮傳播的時間與地點不確定,傳播內容碎片化,傳播過程不連續(xù),利用新媒體平臺包括電視、手機、廣播、網站、微博、微信等線上傳播方式,與書籍、報刊、雜志等線下傳統(tǒng)媒體構建立體化的傳播空間。新自由主義思潮對高校師生的影響是通過無數次零散滲透進行的,使其在不經意間接受該思潮的思想和觀點。這反映出該思潮的傳播具有滲透性的特點。

      第二,傳播手段的潛隱性。該思潮以經濟學理論學派的面孔出現,擺出一副價值中立的樣子,實際上其背后隱藏的是國際壟斷資產階級的特殊利益?!罢怯捎谛伦杂芍髁x打著經濟旗號來滲透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因而使得它具有很強的隱蔽性與欺騙性?!盵2]該思潮在高校中的代表人物多為學術上很有影響力的大師,其撰寫文章、舉辦學術講座等行為被認為是學術前沿活動,其觀點被很多人奉為濟世良方(如張五常熱)。傳播手段的潛隱性還表現為其觀點蘊含在社會時尚、社會輿論背后,如隱藏于熱播韓劇、港臺劇中人物的言行中,或網絡粉絲追逐的時尚消費中,等等。

      第三,傳播內容現實化、生活化、大眾化。該思潮鼓吹消費主義代替?zhèn)鹘y(tǒng)倫理,把高校學生的熱情從理想信念引向商品消費、享受。政治宣傳轉向價值觀滲透,不談主義,引進普世價值。利用我國大眾關注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如針對國企改革、城鎮(zhèn)化等,開出所謂的“良方”,以此來吸引師生接受他們的理論和宣傳。利用我國轉型時期面臨的問題,如就業(yè)難、房價高等,攻擊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迎合廣大師生的實際利益和愿望,傳播其政策主張。該思潮關注的某些社會問題直接與師生自身的生活和發(fā)展息息相關,很容易引起共鳴。

      第四,反復性和長期性。該思潮在高校傳播,時而蔓延泛濫,時而轉入潛伏狀態(tài)?!靶伦杂芍髁x思潮在發(fā)展演變和傳播過程中會呈現出一定波動性,其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程度也會不同,表現出具有周期性和長期性的特點。”[3]近幾年,新自由主義在全球遭受重創(chuàng),暫時處于不活躍的潛伏狀態(tài),但該思潮作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短期內是不會自動消亡的,一旦條件成熟,又會卷土重來。

      二、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對高校思政課的影響

      新自由主義思潮與高校思政課所維護的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是相悖的。傳播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和制度,弘揚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信念,這是高校思政課必須具備的功能。新自由主義思潮與此格格不入,它把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等同于經濟決定論,否定社會歷史的客觀規(guī)律,主張社會演進的自發(fā)秩序,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不是過了時,而是從未對過”[4]。對社會主義道路,哈耶克稱之為“通往奴役之路”,把社會主義制度和無產階級專政等同于法西斯專政。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要“告別革命”,否定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歷史[5],散播“意識形態(tài)的終結論”,根本目的在于影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信心,從而融入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該思潮主張私有化、自由化,認為集體主義“基本上來自一種對權力的要求”[6]138,生產資料私有制才是個人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因此否定我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政府宏觀調控。該思潮反對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目標,為兩極分化高唱贊歌,認為為制造社會正義對競爭的結果進行調節(jié)是對個人自由的侵害,兩極分化才是保持社會活力、實現利潤增長、使窮人受益的最佳方式。此外,該思潮鼓吹全球治理和“民族終結論”,與高校思政課弘揚的民族復興“中國夢”也是對立的。

      該思潮與高校思政課所維護的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也是相悖的。高校思政課弘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宣傳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強調奉獻的人生價值觀。新自由主義思潮則主張極端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價值觀,強調個人權利。該思潮的重要理論基礎是人性論,從“經濟人假設”出發(fā),“將競爭性的利己主義視為人類的天性”[7],認為人是受理性所支配的,趨利避害,維護自主權利、私有財產,追求個人利益都是必然的。新自由主義把人視為原子式的單個的人,“生而分立,死而分立”[8]8,把個人與社會對立起來,全盤否定集體主義價值觀。該思潮主張市場萬能,“試圖把一切人類行為都納入市場領域”[9]4,把市場主義價值觀念不斷從經濟領域泛化到政治、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社會各個領域,使整個社會按照市場邏輯運作,通過理性手段獲得經濟效益最大化為最高目的。該思潮鼓吹消費主義,將“個人自由”化約為“經濟自由”,“使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市場的控制,成為商品交換的奴隸”[10],使物質欲望充斥全部生活,從而誘發(fā)拜金主義、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價值觀。

      新自由主義思潮在我國高校傳播泛濫,嚴重影響許多高校的辦學理念,沖擊毀壞高校師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導致許多高校思政課被邊緣化、思政課教師師德弱化、學生懷疑思政課的教義,思政課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響。

      第一,影響高校的辦學理念,導致思政課被邊緣化。受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工具主義和市場主義教育思想影響,許多高校的辦學理念奉行“競爭、高效”的原則,功利傾向明顯,教育改革追求與市場全方位連接,重智輕德現象普遍。從學校的生存發(fā)展出發(fā),奉行市場主義的準則,認為學生是衣食父母,教師教學只是為了換取工資福利和社會地位,學生交費上學是一種花錢向學校及其教師購買服務的市場行為。按這一邏輯,師道尊嚴、道德、奉獻和責任感教育基本上無從談起。許多高校奉行“夠用就行”的工具主義辦學理念,培養(yǎng)方案重視專業(yè),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輕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思政教育,思政課被定位成為專業(yè)課服務的基礎課。有些高校安排不具備相應理論素質的行政干部、輔導員上思政課,有些高校把思政教師的管理分散到專業(yè)系部,甚至按專業(yè)需求刪減思政課的課時和教學內容。片面以就業(yè)為指導的工具主義教育理念使得部分學生只關心專業(yè)學習而忽視思政課。

      第二,影響思政課教師的“三觀”,導致其師德水平降低。受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現階段我國很多人把個人致富當作奮斗目標,把物質上的成功當作評價人的社會地位和能力的主要標準,社會責任和集體義務被棄于一旁。高校教師群體中奉行叢林法則的多,奉行無私奉獻的少;極端個人主義抬頭,集體主義遭受冷遇;私有欲望膨脹,以貧富分強弱。人生價值追求的量化、工具化、物化、功利化深深地影響著每一位教師,從事基礎課教學的思政課教師在高校屬于弱勢群體,在泛市場化的現實環(huán)境面前,他們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道德信念正遭受巨大沖擊。一些思政課教師上課不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分析批判新自由主義思潮,反而對社會現象作負面解釋,事實上許多教師已經成為該思潮的俘虜;一些教師把主要精力用于做課題和撰寫論文,備課教學應付了事;一些教師把上課以外的時間全部用于做生意賺錢,忽略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續(xù)學習和對學生的悉心指導,把物質待遇和時尚消費當作自己追求的目標,忽視了作為思政教師應有的價值和責任。

      第三,影響學生的“三觀”,導致其懷疑思政課的教義。新自由主義思潮沖擊著高校學生的思維方式,許多學生將“等價交易、自由選擇”視為唯一的行為準則,將學校的教學活動理解為市場交易行為,并將“自愿平等”作為參與各項活動的基本原則。有的學生甚至認為交了學費不上課,與支付了某種服務費而放棄享受服務是一樣的。一些高校學生接受該思潮中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想,對思政課宣傳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馬克思主義信仰產生了懷疑,集體主義觀念、公德心和社會責任感弱化。過分強調自我價值和個人利益,認為個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為達到個人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在部分高校,不少學生是為學分而學思政課,對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熱情。據學者2009年對全國13所重點或特色大學進行的關于新自由主義思潮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觀念影響的調研,發(fā)現大學生的國家觀念和主流價值信仰逐漸淡化,價值觀方面的個人取向和多元取向現象比較突出,人生觀由追求理想向追求實用逐漸嬗變[11]。

      三、消解新自由主義思潮對高校思政課影響的對策

      認清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意識形態(tài)本質及其在高校傳播的方式,警惕其負面影響。高校在辦學理念上要重視思政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重視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建設。思政課批判該思潮的危害,必須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勢位,提高引領的針對性。

      (一)摒棄市場主義的辦學理念,重視思政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重視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建設

      十年栽樹,百年育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要求,高校應摒棄工具化和市場化的新自由主義辦學理念,堅持社會效益為主。培養(yǎng)方案設計不能只顧眼前的就業(yè)市場需要,要放眼長遠,培養(yǎng)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真正德才兼?zhèn)涞娜瞬?。高校思政課在維護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幫助學生認清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本質和危害、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等方面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學生只有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武裝頭腦,才能在復雜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分清是非。因此絕不可把思政課的定位降低成為專業(yè)教學服務的普通文化基礎課,否則思政課的功能就會消失。高校應真正重視思政課的作用,保證授課課時和教師待遇,對學生應適當開展思政教育重要性的宣傳。

      我國當前處于社會轉型期,多元價值觀并存,信息獲取十分便利。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高校思政課要消解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的影響,建設一支黨性強、業(yè)務素質高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十分重要。要不斷提高師德水平,自覺抵制經濟利益至上的新自由主義價值觀,樹立甘于吃苦、勇于奉獻的精神,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強化上課紀律意識,政治立場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思政課教學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勢位對該思潮進行針對性引領

      思想文化擴散遵循“勢位差規(guī)律”,高勢位的思想文化能夠不斷地沖擊低勢位思想文化,逐漸成為一個思想文化系統(tǒng)的核心,從而有效地吸引低勢位的思想文化向中心匯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國家核心價值具有“真理性品格、民族性品格、時代性品格、包容性品格”[12],與新自由主義思潮相比具有顯著的高勢位優(yōu)勢,具有凝聚共識的引領功能。高校思政課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勢位優(yōu)勢,就等于擁有了強大的正能量,只有用這個“正能量”引領學生的信念和追求,才能有效抵御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挑戰(zhàn)。

      在高校,思政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新自由主義思潮的主陣地,實現有效引領必須提高針對性,以增強學生辨別能力。第一,針對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最新樣態(tài)和本質,通過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等方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對比,引導學生對該思潮作正確的辨析和評判,認清其本質和社會危害性。提升思政課的影響力,思政課教師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化、大眾化和生活化創(chuàng)新,不斷積累教學資源和教學案例,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適應當代高校學生的思想和認識,適時改變話語模式。第二,針對新自由主義思潮在高校傳播的方式和特點,思政課教學要注重人文關懷,切合高校學生的現實利益和審美標準,本著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原則,聯(lián)系學生的交友、戀愛、就業(yè)和經濟生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時解答學生的現實和理論困惑,糾正其帶有新自由主義傾向的思想和言論。

      [1] 孟杰,李娜.新自由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政治信仰的影響[J].赤子,2013(7):53-54.

      [2] 高和榮.揭開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面紗[J].政治學研究,2011(3):86-92.

      [3] 周澤紅,詹耘.新自由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思想影響的機制及對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88-91.

      [4] 本刊記者.“張五常熱”解析:吳易風教授訪談[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3(4):24-26.

      [5] 梅榮政.新自由主義的譜系、流變及影響[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5(1):41-46.

      [6] 啥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馮興元,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7] 薩林斯.后現代主義、新自由主義、文化和人性[N].文匯報,2008-10-19(6).

      [8] 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義的興衰[M].曹海軍,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9] 哈維.新自由主義簡史[M].王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10] 羅遠航.當代中國“新自由主義”的掩蔽性管窺[J].現代哲學,2012(5):60-65.

      [11] 強飚,李東海.辯證看待新自由主義 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針對性[J].江蘇高教,2010(2):115-117.

      [12] 陳秉公.近現代中國核心價值“高勢位”建設的歷程與基本經驗[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3-4.

      (責任編輯:李翔)

      Influence of Neo-liberal Ideas on the Poli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CHEN Chengcai, CHEN Deqin

      (1.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Yongan 366000, China; 2. Sanming College, Sanming 365004, China)

      The neo-liberal idea is contrary to the national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the value concept which the college political course maintai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deas, the political course is marginalized, the teacher’s ethics is weakened, the students doubt the doctrin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is badly affected. Therefore the college running idea of marketism should be abandoned, the special status of the political cours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the teacher’s ethics should be improved. To critique neo-liberal ideology and value concept, the political course must depend on the high potential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neo-liberal ideas; poli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influence; elimination

      2016-03-06

      福建省中青年教師科研項目(思政工作專項)A類課題“新自由主義思潮對高校思政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AS141009)的階段研究成果

      陳承財(1969—),男,福建尤溪人,福建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部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陳德欽(1962—),男,福建尤溪人,三明學院思政部教授,福建農林大學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G641

      A

      1008—4444(2016)03—0123—04

      猜你喜歡
      自由主義思潮思政課
      春秋時期重民的社會思潮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社會科學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必須宣布新自由主義已完結。下一步何去何從?
      英語文摘(2019年8期)2019-11-04 00:57:36
      嚴明黨的紀律,克服自由主義——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導讀
      反對自由主義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從回歸溫柔敦厚到走向天馬行空——當代文藝思潮的一種轉向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至善自由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
      玉屏| 年辖:市辖区| 永昌县| 高青县| 衡南县| 甘德县| 桦川县| 昌宁县| 榆社县| 肇东市| 湖北省| 洪湖市| 双江| 金华市| 彰化县| 大化| 云龙县| 辽中县| 新和县| 甘孜县| 山东省| 古丈县| 盖州市| 商南县| 娄底市| 葵青区| 仙游县| 南陵县| 怀化市| 昌黎县| 南岸区| 开封市| 广宁县| 云林县| 潜江市| 上饶县| 方山县| 清镇市| 沈丘县| 会东县|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