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吳紅衛(wèi) 賴莎 沈勇剛 陳碧珊
臨床藥師對114例臨床用藥干預接受度及相關因素分析
李艷 吳紅衛(wèi) 賴莎 沈勇剛 陳碧珊
目的對114例臨床用藥干預接受度進行分析,探討臨床藥師在實踐工作中如何更好的發(fā)揮作用,以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方法回顧性分析6名臨床藥師對114例患者用藥干預問題和原因分析。結果臨床藥師臨床用藥干預成功率為91.23%(104/114);影響用藥干預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抗菌藥物治療方案設計(藥物選擇、用法用量、不調整用藥方案、聯(lián)合用藥、適應證)、藥物不良反應、其他藥物選擇、其他藥物用法用量、藥物使用療程。結論臨床藥師仍需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積累臨床經(jīng)驗,加強與臨床醫(yī)師的交流、溝通,使醫(yī)師從藥學的角度去分析,共同促進合理用藥,確?;颊哂盟幍陌踩⒔?jīng)濟、有效。
臨床藥師;用藥干預;臨床合理用藥
《醫(y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guī)定》明確要求: 臨床藥師應當參與臨床藥物治療方案的設計與實施,開展藥學查房,為患者提供藥學專業(yè)技術服務;對臨床藥物治療提出意見或調整建議,與醫(yī)師共同對藥物治療負責;掌握與臨床用藥相關的藥物信息,提供用藥信息與藥學咨詢服務,向公眾宣傳合理用藥知識[1]。近幾年來,本院臨床藥師積極參與臨床藥物治療,在臨床查房中與醫(yī)師共同探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理生理狀況制定個體化的給藥方案,并在藥物治療過程中與醫(yī)護形成一個治療團隊,共同對患者進行監(jiān)護,關注藥物的療效與不良反應。現(xiàn)將本院完成的114例用藥干預進行總結、分析,探討臨床藥師在實踐工作中如何更好的發(fā)揮作用,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院6名臨床藥師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進行藥學干預的114例記錄。采用臨床查房過程中直接與醫(yī)師探討的干預方式。
1.2判定標準[2]成功: 醫(yī)師接受藥師意見,即醫(yī)師認同藥師意見并立即落實到醫(yī)囑中。失敗: 醫(yī)師不接受藥師意見,即醫(yī)師不認同藥師意見。
2.16名臨床藥師分別為骨外科、普通外科、呼吸內科、神經(jīng)內科及心血管內科,其中專職從事臨床藥學<1年的藥師1名,干預5例,成功3例;2~5年藥師3名,干預50例,成功45例;>5年藥師2名,干預59例,成功56例。6位臨床藥師用藥干預成功率達91.23%(104/114)。
2.2影響用藥干預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抗菌藥物治療方案設計(藥物選擇、用法用量、不調整用藥方案、聯(lián)合用藥、適應證)、藥物不良反應、其他藥物選擇、其他藥物用法用量、藥物使用療程。見表1。
表1 114例患者用藥干預的情況及成功率(n,%)
3.1影響藥學干預成功率的相關因素 通過對114例用藥干預的總結、分析,影響本院臨床藥師成功進行藥學干預的相關因素包括干預方式及專職從事臨床藥學工作的年限。臨床藥師采用臨床查房過程中直接與醫(yī)師探討的干預方式,藥師跟隨臨床查房,對患者的病情及用藥有較客觀、全面的了解,可以明確指出用藥問題,取得較好的用藥干預效果,成功率達91.23%。結果顯示,專職從事臨床藥學1年以內的藥師進行藥學干預的例數(shù)少,被醫(yī)師采納的例數(shù)也相對少,成功率低;而從事臨床藥學工作年限越長的藥師,藥學專業(yè)知識水平越高,臨床用藥經(jīng)驗也越豐富,在臨床查房中進行的用藥干預例數(shù)也越多,成功率越高[3]。說明臨床藥師必須堅持進行以實踐為主的培訓模式。
3.2藥學干預的內容及注意事項 結果顯示,本院臨床藥師進行的藥學干預包括抗菌藥物治療方案的設計、藥物不良反應的處置、其他藥物的選擇及其他藥物的用法用量、療程等多方面內容;其中重點關注的是患者個體化抗菌藥物治療方案的制定及藥物不良反應的處置。
臨床藥師在查房過程中,應密切關注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本院神經(jīng)內科、呼吸內科及心血管內科的老年患者較多,通常存在多種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肝腎功能呈生理性減退,常會聯(lián)合使用活血類中成藥,從而增加出血的風險。故藥師密切關注使用華法林的老年患者,能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出血傾向,盡早停藥干預,以避免出血的發(fā)生。頭孢哌酮是臨床常用的抗菌藥物之一,其結構中具有硫甲基四氮唑側鏈,可干擾體內維生素K的代謝,阻礙凝血酶原的合成[4],擾亂凝血機制而導致比較明顯的出血傾向;故頭孢哌酮的不良反應也是干預的重點。
3.3藥學干預的方向和重點 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是今后進行藥學干預的方向。干預的重點應放在各種藥物治療方案的制定與調整及已存在的或潛在的藥物不良反應等方面。在臨床查房及藥學查房中,熟悉患者的疾病情況及病理生理狀態(tài),結合藥物的藥效學和藥動學特點及藥物的相互作用,與臨床醫(yī)師討論,參與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與調整,共同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同時臨床藥師應加強對醫(yī)師的藥物知識培訓,為患者提供最新的藥物資訊,從而使用藥更合理。
為了今后能更好的服務臨床,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藥學服務,臨床藥師仍需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積累臨床經(jīng)驗,加強與臨床醫(yī)師的交流、溝通,讓醫(yī)師能從藥學的角度去分析,共同促進合理用藥,確?;颊哂盟幍陌踩?、經(jīng)濟、有效。
[1]吳永佩,顏青.探索臨床藥師在職培養(yǎng)的模式與途徑.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4,23(4):199-201.
[2]祁峰,張婷.臨床藥師應具備的素質和工作思路.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B):168-169.
[3]陳方,?;荻Y,鐘健敏.我院215條臨床藥師查房干預記錄分析.中國藥房,2013,24(22):2105-2107.
[4]李文軍,吳燕子,張淑蘭.臨床藥師干預醫(yī)師用藥61例分析.中國藥房,2011,22(2):188-1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143
2016-01-20]
510050 廣東廣州藥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