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寅寅
(江蘇省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 226006)
?
腦出血偏癱患者的綜合護理措施探討
蔡寅寅
(江蘇省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 226006)
[摘要]目的探討腦出血偏癱患者綜合護理措施的實施及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腦出血偏癱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綜合性護理措施。分別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肢體功能改善情況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等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較治療前相比都有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觀察組患者的Harris評分和Barthel指數的改善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可幫助患者改善癥狀,減少并發(fā)癥,降低致殘率,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恢復自理能力有較好療效。
[關鍵詞]腦出血;偏癱;綜合護理;措施探討
[DOI編碼]10.3969/j.issn.2095-9559.2016.03.056
腦出血是指顱內血管非外傷性破裂出血,多由腦血管慢性病變引起,其發(fā)病人群以中老年為主,該群體多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基礎病癥,導致腦出血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相關報道顯示[1],腦出血的病死人數能夠占到腦卒中總人數的20~30%。偏癱是腦出血的常見后遺癥,對患者生活質量有較大影響,本研究探討我院神經外科運用綜合護理對腦出血偏癱患者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腦出血偏癱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經顱腦CT、MRI等影像學手段檢查后確診為腦出血。排除因顱腦外傷或者腦梗死等造成出血的情況?;颊邚陌l(fā)病到入院治療的時間在3~72h,平均(35.3±3.1)h,經手術治療后均存活,但發(fā)生肢體偏癱。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偏癱位置等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給與常規(guī)護理,穩(wěn)定血壓、預防腦水腫、營養(yǎng)腦細胞、維持水電平衡及自我鍛煉。觀察組除進行常規(guī)護理外,均在第3天行綜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腦出血患者由于突然陷入癱瘓狀態(tài),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易產生悲觀情緒,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況影響了腦出血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因此,應向患者詳細講述腦出血的發(fā)病原因、發(fā)病特點、治療方法和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性,并通過實例向患者講述同類患者的恢復狀況,增強患者的信心,以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進行恢復鍛煉。
1.2.2 體位護理 針對不同癥狀的患者要做好正確臥位的護理,對于輕癥患者活動能力不受限,囑其以健側臥位為主,并定時翻身。對于重癥患者,護理的過程中要注意為患者擺好體位:上肢保持肩關節(jié)旋前,肘關節(jié)伸直,腕關節(jié)背伸、旋后,指關節(jié)外展,下肢保持膝關節(jié)略屈,防止下肢外旋,足底平放于床,防止足下垂。護理過程要定時給患者翻身,平均2h變換一次體位[2]。
1.2.3 被動運動護理 對患者做全面的被動活動鍛煉,包括上肢的肩,肘,腕,手及下肢的髓,膝,躁各個關節(jié)的背伸,屈曲,旋前,旋后,內收,外展等各個功能位置的鍛煉。每次鍛煉以不引起患者不適為宜,鍛煉強度可因患者的恢復情況而定,一般活動頻率在3-4次每天,每個關節(jié)活動每次10次左右,活動時間不宜過久。
1.2.4 功能恢復鍛煉 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逐步幫助患者完成自主翻身訓練、坐位練習、站立練習以及步行練習等。自主翻身練習主要通過健側肢體的活動帶動患側肢體實現翻身。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兩組患者所得的臨床效果評定統(tǒng)計學處理均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4.0下進行,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Harris評分分別為(72.5±7.3)分和(52.8±3.9)分,Barthel指數分別為(83.4±6.1)分和(58.3±7.5)分,與治療前相比都有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Harris評分和Barthel指數的改善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出血偏癱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而呈現上升趨勢,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致殘率高,并發(fā)癥多是其主要特點。以往治療時限制活動,嚴格臥床休息,雖經過積極的藥物及外科治療,患者的生命得以維護,但大部分出現嚴重并發(fā)癥及廢用綜合征[3]。腦出血偏癱患者術后實施康復護理,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康復指導,通過輸人正常的運動模式來促進正常模式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恢復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本研究觀察組患者通過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神經外科綜合護理,從心理護理、體位護理、被動運動護理、以及功能恢復鍛煉等多方面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個性化護理干預,患者的肢體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顯著提高,預后得以改善,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常規(guī)護理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永宏.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偏癱病人下肢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21):713-714.
[2]唐云.110例腦出血偏癱患者康復護理干預后運動功能恢復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6):139.
[3]徐鑫.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1983.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學科分類代碼]320.7199
[文章編號]2095—9559(2016)03—2131—02
[收稿日期]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