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產(chǎn)科學研究所(410153) 丁德明
魚病防治注意事項
湖南省水產(chǎn)科學研究所(410153) 丁德明
1.了解疾病發(fā)生的原因和條件 首先要看季節(jié),不同的季節(jié)發(fā)病原因也有所不同,要根據(jù)氣候特點來診斷魚病的起因。4—9月份是魚類生長的旺
季,也是魚病高發(fā)期,一方面要想方設法提高魚類生長速度;另一方面也要搞好魚病防治工作,提高養(yǎng)魚成活率。因此,4—9月份要每月用藥1次預防疾病發(fā)生。
魚病發(fā)生的原因有2種,一種是細菌性疾病,另一種是寄生蟲疾病。細菌性疾病用漂白粉、強氯精、二氧化氯等殺菌藥物治療效果較好。寄生蟲疾病用阿維菌素、溴氰菊酯等滅蟲藥物治療。對癥下藥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2.選擇藥物的原則 合理用藥首先在于正確選擇藥物,在魚病防治中可選擇的藥物來源很廣,但一定要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漁藥,對藥物選擇應看其“三效”(高效、速效、長效)和“三小”(劑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對藥物的主要性能要了解,質量要保證。如漂白粉容易受潮分解,使用時要測定其有效氯含量后再進行配藥。硫酸銅溶解時水溫不要超過60℃。硫酸亞鐵應是透明的淡綠色晶狀體,易潮解生成黃棕色硫酸鐵,失去藥用價值。少數(shù)養(yǎng)魚者用過期的漁藥,殊不知過期漁藥有效成分多已分解,且有毒物質明顯增加,往往造成大量魚中毒死亡。
3.合理用藥 嚴格掌握藥物的用量,疾病較輕或預防用藥,可用劑量的下限,疾病較重的應用劑量的上限,幾種魚病并發(fā)時應選對其中比較嚴重的一種病使用藥物。用藥24小時內,要隨時注意魚群動態(tài),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加注新水搶救。潑灑藥物時應從上風處逐步向下風處進行,做到均勻潑灑,目的是使池塘中的藥物濃度均勻。潑灑藥物時不能同時投喂餌料,最好先喂食,以免影響魚類攝食。魚在浮頭時,不應全池潑灑藥物,否則會引起魚的大批死亡。用藥應在晴天上午9—10時或者下午16—17時進行,避開中午陽光直射時間,陰天最好在中午12—13時用藥。
藥物在混合使用時要謹慎,如漂白粉、硫酸銅均不能與生石灰同時使用。藥物要充分溶解后才能使用,要輪換用藥,綜和預防。多次使用的藥液要在每次浸洗后添加一些藥物,以保證有效濃度,浸洗后的藥液不能倒入魚池。內服藥要針對各種魚的生活習性,選用有較強黏性的浮性餌料或沉性餌料,浮性餌料可用米糠、麩皮拌藥,沉性餌料可用菜餅粉或豆餅粉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