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宜
光動力治療中央型支氣管肺癌的術(shù)后氣道護理
周秋宜
518000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第四人民院呼吸內(nèi)科
摘要目的:總結(jié)光動力治療中央型支氣管肺癌的術(shù)后氣道護理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院對50例中央型支氣管肺癌患者施行光動力治療后,根據(jù)光動力治療特點給予環(huán)境管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氧療、呼吸理療、呼吸訓練等系列措施加強氣道護理方法。結(jié)果:系列護理措施的合理應用,保持了患者治療后呼吸道的通暢,治療有效率為80%;出院后給予隨訪1~6個月,死亡2例,死亡率4%。結(jié)論:加強氣道護理是光動力治療中央型支氣管肺癌術(shù)后護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提高治療成功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光動力治療;中央型支氣管肺癌;氣道護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1.019
光動力治療或光動力學療法(PDT)是一種應用冷光化學反應治療惡性腫瘤的正在發(fā)展中的新方法,具有毒性低,組織特異性高,不影響手術(shù)、化療、放療,無免疫抑制,治療時間短可反復施行等特點[1]。我院應用光動力治療中央型支氣管肺癌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應用光動力治療中央型支氣管肺癌患者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齡41~80歲,平均(55.50±7.10)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其中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20例,腺癌15例,低分化癌8例,未分化癌7例。腫瘤直徑19~80 mm。腫瘤分布為右支氣管22例,左支氣管23例,雙側(cè)支氣管5例。
1.2治療方法患者靜脈注射光敏劑48~72 h后,采用PDT630半導體光動力治療系統(tǒng)經(jīng)支氣管鏡光動力照射。照射前協(xié)助患者取側(cè)臥位,局麻下常規(guī)將支氣管鏡插入至氣管病灶處,從支氣管鏡操作孔插入4 cm柱狀光纖并使光纖頂端距病灶10 mm,應用1.9 W光動力激光傳出功率和80%傳輸效率開始激光照射,照射時間每次15~20 min,照射直徑10~15 mm,照射次數(shù)根據(jù)病變范圍或病灶數(shù)量可行多次,激光照射結(jié)束后觀察病灶局部照射情況,如無出血等異常退出支氣管鏡。激光治療約1 d后病灶組織開始壞死脫落,因此激光治療后48~72 h重復支氣管鏡檢查,清除病灶局部殘留壞死物,再對殘留區(qū)段進行強化照射治療。
1.3結(jié)果5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光動力治療,出院后給予隨訪1~6個月,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4%;余48例按照中國腫瘤協(xié)會制定的PDT診治腫瘤治療方案的近期療效標準,3例患者腫瘤無增大或縮小,5例腫瘤體積縮小50%以下,持續(xù)超過1個月,29例腫瘤體積縮小50%以上,持續(xù)1個月,11例腫瘤完全消失超過1個月,治療有效率為80%。本組無1例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2氣道護理
2.1環(huán)境管理將患者放置于單獨病房中,開窗通風保持病室內(nèi)空氣清新,室內(nèi)溫度保持在22~24 ℃,濕度50%~60%,每周定期空氣凈化消毒及監(jiān)測空氣菌落數(shù)1次。限制探視,減少病室內(nèi)人員流動,減少噪音,保持安靜,以減輕患者因疾病引起的煩躁不安,保證患者身心舒適具有充足休息和睡眠時間。為防止患者發(fā)生光敏反應,患者禁看電視,病室內(nèi)窗戶采用雙層深色窗簾遮擋,室內(nèi)開啟暗燈光,患者身體各部位均避光,雙眼用中間剪開兩洞的3寸款黑布遮蓋,再帶上墨鏡,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室外活動,無法避免的室外活動時要將暴露的皮膚全部蓋嚴,戴手套,面部遮以深色面罩以防日光照射。
2.2保持呼吸道通暢一般PDT治療后1~2 d,病灶局部組織開始壞死脫落,患者若咳出“肉樣物”痰,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痰液堵塞引起呼吸困難或窒息。責任護士嚴密觀察患者面色、口唇顏色有無發(fā)紺,監(jiān)測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淺度、血氧飽和度等變化,隨時聽診雙側(cè)肺部呼吸音、痰鳴音、干濕羅音情況,及時評估患者呼吸情況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進行處理。痰多、黏稠不易咳出者遵醫(yī)囑給予氧氣霧化吸入,必要時給予吸痰,并給予定時翻身、扣背,鼓勵患者咳嗽、咳痰,以清除腫瘤壞死脫落的組織。同時做好患者的解釋工作,告知“肉樣物”痰是腫瘤壞死組織脫落而非病理現(xiàn)象,請勿緊張。
2.3氧氣治療PDT治療后由于氣道出現(xiàn)局部暫時性的反應性水腫及病灶局部組織壞死反應等,患者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氧氣治療可以提高肺泡中的氧分壓,從而改善和糾正低氧血癥[2]。根據(jù)患者動脈血氣檢測血氧和二氧化碳分壓、患者血氧飽和度和缺氧癥狀制定氧氣治療方案。常規(guī)給予25%~29%濃度1~2 L流量的持續(xù)氧氣吸入;呼吸困難嚴重者采用MR850自動控溫加熱濕化器連接RT308濕化氧療管路進行氧氣治療,該系統(tǒng)能對吸入氧氣進行濕化、加溫,并能通過管路自帶的文丘里閥自動將吸入氧濃度調(diào)節(jié)為45%~50%。氧氣治療過程中中注意觀察患者缺氧癥狀有無改善,遵醫(yī)囑抽動脈血檢測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變化。
2.4呼吸理療(1)體位引流。根據(jù)腫瘤所在部位指導患者采取適當?shù)捏w位,責任護士五指呈空心杯狀并攏,自外向內(nèi)、由上向下輕叩患者的背部,借助震動和重力作用促使脫落的壞死組織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2)扣背。責任護士手掌呈空心弓狀自下而上,以胸部適中均勻的力量規(guī)律叩擊患者胸背部,速度每分鐘100~120次。(3)震顫。叩擊結(jié)束后,囑患者繃緊胸背部肌肉,責任護士用手掌貼緊患者胸壁,于患者呼氣時以適度均勻的力度進行振動動作,持續(xù)5 min。呼吸理療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神志、面色、呼吸情況改變,體位引流、扣背和震顫三步驟結(jié)束后鼓勵患者咳嗽、咳痰,或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按壓患者胸骨上窩觸及氣管,引出咳嗽反應,促進患者咳嗽排痰。
2.5呼吸訓練呼吸訓練可以提高呼吸機肌力,改善呼吸機的收縮及舒張功能,提高肺通氣量,改善肺功能,促進胸腔積液、積氣充分有效排出[3],呼吸訓練方法有以下三種:(1)縮唇呼吸??s唇呼吸是指吸氣時用鼻子,呼氣時縮唇輕閉,慢慢輕輕呼出氣體,吸氣和呼氣的時間比為1∶2,慢慢地呼氣達到1∶4作為目標。進行縮唇呼吸訓練時指導患者取端坐位身體稍前傾,雙手置于膝上,將舌尖置于下頜牙齒內(nèi)底部,舌體略弓向上靠近上頜軟腭與硬腭交界處,嘴唇緊閉從鼻孔深吸氣后稍屏氣5 s再撅起嘴唇呈吹口哨樣緩慢呼氣,此過程持續(xù)4~6 s,同時收縮腹部,每次15~30 min,每天3次。(2)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吸氣時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吸氣是主動的、呼氣是被動動作。訓練時指導患者取仰臥位或舒適的冥想坐姿,放松全身,將左手放置于胸部,右手放置于腹部肚臍,用鼻緩慢吸氣使橫膈下沉,并最大限度的使腹部向外隆起,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口呈吹笛狀緩慢將氣體呼出,并最大限度地向內(nèi)收縮腹部至腹部塌陷,同時有意識地隨著呼氣收縮腹肌,使橫隔上升更高,胸部保持不動。訓練時呼吸要深長而緩慢,一呼一吸掌握在15 s左右,即深吸氣(鼓起肚子)3~5 s,屏息1 s,然后慢呼氣(回縮肚子)3~5 s,屏息1 s,每次15~30 min,每天3次。(3)控制性深呼吸。訓練時指導患者取坐位,先進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然后閉嘴用鼻深吸氣,吸氣時膈肌盡量下移,吸氣至不能再吸時稍屏息2~3 s,逐漸延長至5~10 s,然后縮唇緩慢將肺內(nèi)氣體呼出,每分鐘8~10次,持續(xù)3~5次,每天數(shù)次。
3討論
光動力治療是一種利用腫瘤細胞對光卟啉有較高的親和力,通過靜脈注射光敏劑48~72 h后,光敏劑高濃度地集中到腫瘤細胞內(nèi),再經(jīng)激光直接照射病變部位,使腫瘤細胞內(nèi)的三態(tài)氧變?yōu)榇罅坑卸镜膯螒B(tài)氧,羥基團和過氧化基團等,造成細胞膜脂質(zhì)氧化、膜核苷轉(zhuǎn)運受阻、酪氨酸攝取受抑制,細胞中線粒體、溶酶體、膜蛋白、核膜的結(jié)構(gòu)被破壞,同時還可產(chǎn)生血栓素,使腫瘤滋養(yǎng)血管栓塞,致腫瘤細胞死亡,從而達到了治療和控制腫瘤進展的目的[4-5]。光動力學治療是腫瘤治療的新方法,具有選擇性破壞腫瘤組織、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等優(yōu)點,尤其適合年老體弱不適合手術(shù)治療或不能適應靜脈化療患者。光動力學治療過程中由于支氣管鏡的應用可對氣道局部造成損傷引起治療后氣道反應性水腫、以及激光照射后腫瘤細胞組織壞死脫落等造成術(shù)后呼吸困難等系列呼吸道癥狀,因此患者的氣道護理尤其重要。光動力治療中央型支氣管肺癌患者期間保持呼吸道通暢、適宜的氧氣治療、呼吸理療、呼吸訓練和環(huán)境管理等系列氣道護理措施,是光動力治療中央型支氣管肺癌術(shù)后護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提高治療成功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浦生,李樹本.光動力學治療支氣管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J].廣州醫(yī)藥,2011,42(1):15-16.
[2]劉雙群,高麗雅.不同氧療法對改善肺癌術(shù)后患者低氧血癥的效果比較[J].當代護士,2010(8):56-57.
[3]林惠華,黃少婭,陳香,等.術(shù)前與術(shù)后呼吸訓練對開胸術(shù)后胸腔引流效果的比較[J].臨床護理雜志,2014,13(2):9-11.
[4]郜瑞紅.PDT治療早期食管癌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2):37-38.
[5]周一平,陳小可,劉慧,等.光動力治療大氣道肺癌[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3):574-576.
(本文編輯劉學英)
基金項目:深圳市福田區(qū)衛(wèi)生公益性科研項目(FTWS2014013)
(收稿日期:2014-11-06)
周秋宜:女,本科,主管護師
※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