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善
隨著我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學生日益成為學習的主體。隨著新高考的推進,我省今年又加強規(guī)范辦學的行為,作為歷史課教學時間日益減少。在這種環(huán)境下,要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要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益,優(yōu)化課前導學問題就至關重要。優(yōu)秀的導學問題能夠激勵學生去自主學習,優(yōu)秀的導學問題能夠使學生在課前比較好的完成學習目標,從而節(jié)省課堂時間,提高學習效益。
那么怎樣去設計出優(yōu)秀的導學問題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一、教師設計課前導學問題,應該關注課程標準和學習目標
歷史課程標準是我們歷史教學的依據(jù),學習三維目標是學生學習的指向,所以我們在設計導學問題是應該關注課程標準和學習目標。導學問題應該是對課程標準的細化,是達到學習三維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通過導學問題的自主學習,基本上應該達到課程標準和學習三維目標的要求。例如設計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點這一課的課前導學問題。首先關注這一節(jié)課課程標準的要求,“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還有關注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分封制的目的、內容、作用,了解宗法制的內容、特點、影響。培養(yǎng)學生閱讀歷史材料的能力,分析歷史史實間關系的能力?!具^程與方法】“學生運用閱讀法(包括文字材料、地圖、古代實物圖像等)來學習相關的問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學習,體會中華民族重視親情之愛。然后依課程標準和學習目標為依據(jù)設計課前導學問題。所以這節(jié)課的課前導學問題就應該設計有關分封制和宗法制基本內容的問題,應該設計讓學生分析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關系的問題,應該在導學問題中補充相關的歷史文字材料、歷史地圖和古代實物圖等材料,應該設計歷史情境題讓學生去體會。這樣設計問題就可以引導自主的去達成本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益。
二、教師設計課前導學問題,應該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思維是對客觀實物間接、概括的反映。思維的過程一般是先接觸客觀事物,然后頭腦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最后是對客觀事物抽象、概括和具體化?!蔽覀冊谠O計導學問題應該關注學生這一思維過程,按照學生這一思維過程進行設計問題。首先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去接觸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然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最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概括。
三、教師設計課前導學問題,應該關注導學問題的“量”和“度”
學生的課余時間有限,學習的科目又多,所以學習歷史的時間就比較少,所以在設計課前導學問題是就應該考慮問題的數(shù)量,不能過量設題,以至于學生反感。學生利用課前導學問題自主學習,他們面對是新課的內容,所以設計課前導學問題要注意問題的難度,不能過難,以至于達不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反而挫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太容易了,又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能力。所以在課前導學問題中,既要有基礎題,又要有難度題,但要以中等難度題為主。
四、教師設計課前導學問題,應該關注導學問題的形式的多樣化
學生學習目標要求的層次是多樣化,有知識和能力目標,有過程和方法的目標,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所以每種目標達成的方式也應該是多樣的。例如知識目標的內容最好用填空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達成,能力目標的內容可以用比較題,材料解析題等形式引導學生達成,過程與方法目標,可以用開放式的題目引導學生達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可以利用材料題去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去體會。這樣導學問題的形式相和學生的學習目標配套,有利于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益。
以上四個關于設計課前導學問題的敘述,是涉及到教師的知識和能力方面,教師的品德素養(yǎng)也和能否設計出優(yōu)秀的課前導學問題有關,毫不避諱地說,現(xiàn)實生活中確有一些教師沒有把課前導學工作提高到道德意義上來認識,常常做出一些違背導學道德的行為。比如說課前導學問題上也僅僅囿于教材,而不是真正按照課程標準和學習目標進行設計導學問題;設計導學問題的方法上很少進行研究,不顧自己導學的對象、不顧自己導學內容的性質、不顧自己導學的素質,盲目搬用人家的導學問題,這也是把導學視同兒戲的一種表現(xiàn),表面上為了學生學習得好些,實質上是坑害了學生,所以在導學問題的選擇上也必須慎重,必須開動腦筋,必須把它提高到道德意義上來。
要想讓優(yōu)秀的課前導學問題發(fā)揮作用,對學生利用課前導學問題自主學習的所獲得的成果應該進行積極、及時評價。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評價方案將教育評價分為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教師設計的課前導學問題是以作業(yè)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的,屬于非正式評價。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課前導學問題的評價是為了激勵學生繼續(xù)學習,而不是簡單的肯定和否定,是激勵學生繼續(xù)學習的一種方式,而不是最終目的。如何對學生利用課前導學問題自主學習的所獲得的成果進行評價,可以采用課前學生之間的互評和課堂上上講臺展示等方式,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在評價當中的作用,調動起再學習的積極性。在評價當中學生暴露出來知識、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問題,教師要進行精講點撥,促進學生全面的達成三維目標,提高學習效益。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后者僅僅是方法和實踐的過程,而提出問題到找到問題是關鍵要害?!弊屛覀內ゾ脑O計出優(yōu)秀的課前導學問題,讓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起來,學習效益提高起來。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