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翠珍
(福建省漳州市角美鎮(zhèn)臺商投資區(qū)白礁小學,福建 漳州 363100)
?
如何解決作文“無話可寫”的難題
盧翠珍
(福建省漳州市角美鎮(zhèn)臺商投資區(qū)白礁小學,福建 漳州 363100)
摘要:根據(jù)這么多年的作文教學,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許多小學生寫作文時常常覺得無話可說、無素材可用,常常為了湊字數(shù),記流水賬,語言像白開水一樣平淡。
筆者認為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并通過多種感官獲取作文素材,是解決習作無內(nèi)容可寫這一難題的好辦法。
關(guān)鍵詞:作文;“無話可寫”;難題
根據(jù)這么多年的作文教學,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許多小學生寫作文時常常覺得無話可說、無素材可用,常常為了湊字數(shù),記流水賬,語言像白開水一樣平淡。
筆者認為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并通過多種感官獲取作文素材,是解決習作無內(nèi)容可寫這一難題的好辦法。具體如下:
對于剛學習寫作文的低年級或中年級,我常常會收集一些優(yōu)美的范文來進行指導,讓學生學習范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特點。
比如,我用《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進行引導作文教學。讓學生總結(jié)出文章的寫作特點:本文寫的是故鄉(xiāng)的楊梅的美麗和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突出了楊梅果的可愛,字里行間寫出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之后,我讓學生從家里帶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先讓他們進行觀察,通過眼睛,鼻子和手的撫摸,然后再讓他們嘗一嘗味道,最后再讓學生進行習作。這樣,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章就誕生了。看到學生的文章,猶如看到一場“水果大聚會”。梨子、蘋果、火龍果、葡萄、西瓜、山竹……看到學生對每一種水果的細致描寫,我不禁垂涎欲滴。
比如,教學《蒙娜麗莎之約》時,我通過這篇范文的分析,讓學生學習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之后,我讓學生到白礁慈濟宮探秘800多年的神奇壁畫——彌勒佛笑臉“隨人轉(zhuǎn)動”。由于有了先前《蒙娜麗莎之約》的學習,每個學生都能寫出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展開合理的想象,一篇篇文章堪稱佳作。
在平常教學中,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直接到大自然中去索取素材,從調(diào)查、研究、實驗和各種實踐中親手獲取素材。
前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有不少同學一下課就跑到樹下,蹲著觀看螞蟻。于是我叫他們從家里拿些餅干、饅頭等來喂螞蟻。孩子們興致很高。之后,我叫他們寫一篇關(guān)于螞蟻的作文。一篇篇生動形象的文章誕生了。《螞蟻搬家》、《螞蟻找食》、《團結(jié)力量大》等優(yōu)秀作文,童言童語,非常有趣。
指導學生留心觀察,隨機取材,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很多孩子的家里都有養(yǎng)雞、鴨、豬、牛、貓、狗、金魚或者烏龜。于是,我便讓學生回家留心觀察,寫一篇有關(guān)動物的作文。學生交上來的一篇篇文章就如同動物大聚會,什么題材的都有。其中一位學生描寫烏龜?shù)恼Z言幽默,充滿童趣,讓人看了忍俊不禁。內(nèi)容如下:每到晚上,我就經(jīng)??吹叫^(qū)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出來遛狗。于是,我也每天帶著我的小烏龜出來“遛龜”。但是,它的個頭實在太小了,我不得不站在它的旁邊保護它,生怕哪個眼睛長在頭頂?shù)娜瞬鹊剿?。有一次,一不留神,小烏龜差點被爸爸踩到,還好我眼疾手快,小烏龜才免遭厄運。
本人覺得讓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又可以為學生的作文提供真實的材料。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常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有計劃地組織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去參與活動,挖掘素材。
比如在班級開展“護蛋大行動”、“當兩個小時的盲人”、“接力比賽”、“畫鼻子”、 “六一文藝表演”和“親手包水餃,為父母做一頓飯”等活動。在活動中,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用心感受。由于是學生親自參與的活動,所以他們寫起來有條有理,語言生動,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他們寫出了《護蛋大行動》、《呵護生命——護蛋記》、《當兩個小時的盲人》、《精彩的“六一文藝匯演”》、《緊張的接力賽》、《我學會了包水餃》、《第一次炒菜》、《舌尖上的雞蛋》等作文,反映了小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而這些文章的素材,完全出于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造。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切實感受到:花點功夫,經(jīng)常開展有益的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讓他們有話可說,讓他們有表達的欲望,而且能幫助他們挖掘?qū)懽魉夭?,豐富寫作內(nèi)容。
古人云:三日不讀,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為此,我在班級設置了“圖書角”,讓學生把他們自己的課外書帶來學校與其他同學交換閱讀,拓寬閱讀面。每次看一本好書,讀一篇好文章,我都要求他們動手寫一寫心得體會,摘抄好詞好句,品作家的寫作手法,或是對書中的人物作一個簡單的評價。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讓每個學生買一本筆記本,并給這本筆記本設計一個漂亮的封面,取一個動聽的名字。如“采蜜本”、“百寶箱”等??傊瑢W生每讀一文,都有所收獲。當學生的課外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我就引導他們進行專題寫作。學生通過一系列的閱讀活動,知識面拓寬了,積累的素材多了,寫作文時可以隨時采擷應用。
想象可以說是作文的添加劑。在學習生活中,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善于思考,展開想象的翅膀,也能為我們提供作文的素材。
有一次作文課,我畫了一只老虎,一只獅子,一只猴子,一只小兔子,一只小鳥,一只烏龜,讓孩子從中挑選三個以上的動物進行編寫童話故事。同學們編寫得很精彩,各種版本的童話故事都有趣極了,這讓我感觸很深。之后,我還做過“續(xù)寫故事”等嘗試,效果都不錯。鼓勵學生自由大膽地想象,也可以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作文素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河,無以成江海。作文的素材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獲取。素材積累多了,學生作文時就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不會“難為無米之炊”了。
作者簡介:盧翠珍(1980.03-),女,漢族,福建省廈門市人,福建省漳州市角美臺商投資區(qū)白礁小學語文教師,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