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玉森
?
黃連解毒湯的臨床應用探究
景玉森
通過對黃連解毒湯的出處、命名、組方、功能主治進行詳加論述,以方解及多方面的中醫(yī)臨床運用、中醫(yī)的診治加減,闡述黃連解毒湯在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醫(yī)藥理論下的治療過程,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探討其組方的現(xiàn)代藥理理論及其毒理反應,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了其組方各成份對人體的多個生理指標的影響,以此論述中藥方劑黃連解毒湯在中醫(yī)診治過程中,如何更好的應用以及在臨床治療疾病中延伸。
黃連解毒湯;中藥藥理;中醫(yī)藥療法
《外臺秘要》引《崔氏方》。“又若胃中有燥糞,令人錯語,正熱盛亦令人錯語,若秘而錯語者,宜服承氣湯,通利而錯語者,宜服下四味黃連除熱湯……前軍督護劉東者,得時疾三日已汗解,因酒復劇,苦煩干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臥,余思作此黃連解毒方。
黃連解毒方: 黃連三兩,黃芩,黃柏各二兩,梔子十四枚。上述四味切,以水六斤,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日明目,在服進粥,余以療凡大熱盛煩,嘔吐,呻吟,錯語不得眠,皆佳,此直解熱者,除酷熱。
本方以君藥黃連及方劑的功用命名,“寒極曰陰毒,熱極曰陽毒,是方名曰黃連解毒,是君以黃連直解心經(jīng)火毒也?!?/p>
黃連9 g,黃芩、黃柏各6 g,梔子9 g。水煎服。瀉火解毒。治一切陽熱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煩,錯語不眠,吐血衄血,及下后而便不實,熱仍不己,以及外科臃腫疔毒等之熱盛而舌紅苔黃,脈鼓實者。
論證:或六淫外感,郁而化火,或內生積熱,郁火內蘊,熱盛化毒,火熱毒盛,壅遏三焦,內亂神明,故大熱更兼煩擾狂燥,錯語不眠;火熾陰傷則口干咽燥,熱傷陽絡而成吐衄,火犯陰絡下必流紅,火郁熱毒壅滯腠理則發(fā)癰瘡疔毒,火毒熱熾充斥三焦,故脈數(shù)而實,舌紅苔黃。
張秉成曰:“治一切火郁,表里具盛,狂燥煩心,口干咽燥,大熱,干嘔,錯語不眠,吐血、衄血,熱盛發(fā)斑等癥。汪認庵曰:“毒者,即火邪之盛也,邪入于陽則狂,心為熱所擾則煩,躁則煩之盛也??谠暄矢桑鹗⒔蚩菀玻蓢I者,熱毒上沖也,錯語者,熱毒傷其神也,不眠者,熱盛而陰不靜也,至于吐衄發(fā)斑等證,熱攻入胃,逼血妄行也,此皆六淫火邪,充斥上下表里,有實無虛之證。故治法非緩劑可以了事者,黃芩清上焦之火,黃連清中焦之火,黃柏清下焦之火,桅子瀉三焦之火,以心肺之分,屈曲下行,由小腸膀胱而出,蓋四味皆大苦大寒之藥,清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絕之水也,然非實熱。不可輕投爾?!?《成方便讀》)
本方為熱毒壅盛三焦而設,心屬火,主神明,故瀉火必先清心,心火寧,則諸經(jīng)之火自平,所以黃連為方中之君藥,瀉心火而兼平中焦之熱。黃苓入心肺肝膽大小腸六經(jīng),而以瀉肺火治濕熱為主,方中用之輔黃連以清瀉上焦之火為臣藥。黃柏瀉下焦之火為佐,使以梔子清泄三焦之火,且有導熱下行之功,使熱從出于小便,而有徹上徹下之力,四藥配伍大苦大寒,抑陽扶陰,瀉其亢盛之火,非實熱不可用之。
本方為瀉火解毒之方,具有廣泛的抗菌消炎作用,用于火邪壅盛上下表里,治熱毒雖甚而津液未傷,舌質不絳者。若大便實者,汪昂曰:“加大黃,梔子,名梔子金花湯,利大便,是使火毒從大小便而出也”。若癥見口渴,則須即用石膏清熱而護津液。還可用于急性化膿性炎癥以及療毒、敗血癥、毒血癥等,宜用本方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類的藥物來增強其清熱解毒的效力。對于瘀血發(fā)黃,加菌陳、大黃,熱迫血溢而致吐血、衄血,可與清熱涼血的屢角地黃湯合用之。急性結膜炎,而口苦舌燥苔黃者,可于本方加菊花、夏枯草、千里光、木賊等。扁桃體炎,咽喉炎,可于本方加桔梗,牛蒡子、山豆根、金銀花。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以本方加木通、車前子、金錢草。治里急后重,熱痢,便膿血者,以本方加赤芍、木香、生地黃,馬齒莧等。
本方為苦寒三品,易化燥傷陰,只宜短期使用,不宜長期服用。
5.1黃連解毒湯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及止血功效,抗5-羥色胺,增加吞噬功能,可興奮高級神經(jīng)活動[1]。
5.2黃連解毒湯配伍的協(xié)同效應,在黃連單方與復方抗藥性難易比較的實驗中證明單方抗藥性遠遠高于復方。如單方黃連與黃連解表湯在同樣條件下,接種細菌培養(yǎng),細菌能在黃連高于實驗濃度32倍情況下生長,而黃連解毒湯僅提高4倍,結果證明,黃連單方的抗藥性大于黃連解毒湯8倍,這也說明了黃連解毒湯配伍的協(xié)同效應。
5.3對細菌內毒素亞急性致死量所致的小白鼠死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與對照組相比可降低10%的死亡率[2]。
5.4對內毒素引起的低血糖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同時由于內毒素造成碳水化合物的耗竭,引起大小白鼠體溫降低,該方在保護血糖濃度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對抗體溫下降的作用[3]。
5.5在感染性的疾病中,細菌內毒素常引起微循環(huán)障礙,最行受損的是腎,腦組織器官,用銣86觀察,該方有促進腦腎血流量作用。
5.6對內毒素中毒大白鼠血象的影響,黃連解毒湯對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的變化在24小時比內毒素對照組顯然提高,48小時降低至正常而對照給白細胞總數(shù)仍偏高,對淋巴細胞的影響則顯抑制作用,說明黃連解毒湯,有激活非特異性吞噬細胞的作用,對內毒素休克的實驗動物,有顯著的對抗與保護作用[4]。
5.7對傷寒菌疫苗,所致家的兔的發(fā)熱有解毒作用,但較弱。
5.8實驗未見對內毒素中大白鼠腹腔巨噬細胞的恢復作用。
5.9對大白鼠腎上腺,胸腺炎性肉芽腫有輕度抑制作用。
5.10黃連解毒湯有降壓作用,但這一作用比較復雜,降壓機理不是通過末梢的乙酰膽堿及兒茶酚胺起作用。另外,黃連解毒湯的黃連能增強乙酰膽堿的作用[5]。
5.11黃連在體內外均有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促使淋巴細胞的轉化作用,黃連解毒湯能清除抗原,抑制免疫反應,尚可促進淋巴細胞轉化,促進小白鼠肝臟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印度黑汁的作用[6]。
5.12解熱作用,黃連解毒湯有解熱作用,其退熱原理與解表藥或西藥解熱鎮(zhèn)藥痛不同,因整個方藥并不使患者發(fā)生明顯的發(fā)汗作用的現(xiàn)象。
5.13解毒作用,微生物毒素是在感染階段引起多種癥狀及造成機體損害的重要原因,黃連解毒湯有明顯的解毒作用,用本方在對急性感染中的治療,??梢姸狙Y迅速改善,該方中黃連,黃柏所含有的小檗堿能對抗霍亂毒素的致鼠腹瀉作用,臨床上用本方治療霍亂,最近研究指出,黃連解毒湯能顯著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的形成,減弱其毒性,大大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
5.14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功能在急性感染中維持機體抗病能力的特殊作用,及皮質激素類制劑對感染具有的非特異性的改善作用,與黃連解毒湯對急性感染所起的作用有某些相似。實驗結果表明,黃連解毒湯中的黃連、黃柏中所含的小檗堿能明顯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因此認為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5.15對實質器官的保護和修復作用,黃連解毒湯能對抗多種原因引起的肝損害,促進受損組織病變的恢復。黃連解毒湯具有清熱消炎。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增進白細胞及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以及解毒作用,并能很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因而本方對肝炎,特別是重癥肝炎取得了很好臨床治療效果。
[1]黃煌.黃連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3,19(1):32-34.
[2]劉志峰,李棟生,傅風華,等.8種中藥注射劑體外抗內毒素作用的觀察[J].中草藥,2002,33(1):58-59.
[3]葉菲,中竹芳,謝明智.中藥黃連及其復方對實驗動物血糖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1999,5(3):23-26.
[4]何賢輝,曾耀英,徐麗慧,等.黃連對T淋巴細胞活化和增殖的抑制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2,18(10):1183-1186.
[5]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中藥藥理學[M].北京:中國中藥出版社,1997:15.
[6]林義明,劉娟,彭代國.中國獸醫(yī)免疫學[M].重慶: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榮昌校區(qū))動物醫(yī)學系中獸醫(yī)考研室,2003:42.
地膚子
性味:辛、苦,寒。
歸經(jīng):歸腎、膀胱經(jīng)。
功能: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主治:用于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濕疹,皮膚瘙癢。
用法與用量:9~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一部
畢數(shù)之務,在乎去害。何謂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則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優(yōu)、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則生害矣。大寒、大熱、大燥、大濕、大風、大霖、大霧,七者動情,則生害矣。故凡養(yǎng)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
——戰(zhàn)國·《呂氏春秋·盡數(shù)》
遼寧省沈陽市第二中醫(yī)醫(yī)院藥劑科(沈陽 110101)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4.067
1003-8914(2016)-14-2128-02
(本文校對:張慧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