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征宇,謝 榮,梁 艷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0)
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機器人MAG焊接工藝設計
朱征宇,謝 榮,梁 艷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0)
為了提高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的焊接質(zhì)量和生產(chǎn)效率,對機器人在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中的MAG焊接工藝設計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最終得到如下結果:焊縫成型質(zhì)量較好,焊縫表面比較平整,焊縫連續(xù)性好,焊接飛濺也較小。此外,加入外部軸聯(lián)動后,不僅熔深和熔寬一致性好,且余高減小,應力集中減弱,焊縫成型也較好。電弧電壓要合適,弧壓偏高時容易造成焊縫局部咬邊現(xiàn)象。研究結果充分說明如下結論:利用機器人對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進行MAG焊接,整體焊接質(zhì)量高,焊縫成型好;焊接速度相較手工電弧焊提高2~3倍;焊接時如果加入外部軸聯(lián)動,焊接效果更好。
船舶管路;三通接頭;機器人;氣體保護焊
三通接頭又稱三通管件,是目前船舶管路中常用的一種管接頭。以往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多采用手工電弧焊進行焊接,效率低、焊縫質(zhì)量不夠好,因此,研究提高三通接頭的焊接質(zhì)量和生產(chǎn)效率有著重要意義。船用管-法蘭機器人MAG(Metal active gas, 熔化極活性氣體保護焊)焊接工藝得到的焊接質(zhì)量和焊接效率都比較高,這為研究利用機器人對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進行MAG焊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本文針對實際生產(chǎn)當中的船舶管路用的三通接頭進行了焊接工藝設計研究,為提高其焊接質(zhì)量和生產(chǎn)效率以及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供了可能。
1.1 主要試驗設備及功能
本次MAG焊接工藝試驗采用的焊接機器人為KR5 arc HW型焊接機器人系統(tǒng)。KR5 arc HW焊接機器人是KUKA焊接機器人中的1種小型機器人。它由機器人本體、控制柜、示教器和外部軸組成。外部軸的作用是帶動工件作回轉臺運動的,以實現(xiàn)焊件的變位和移動。KR5 arcHW焊接機器人系統(tǒng)結構如圖1所示。焊接電源為1臺Pulse MIG/MAG-350數(shù)字化直流弧焊逆變器,其最大額定焊接電流為350 A,采用脈沖焊接電流,波形穩(wěn)定,焊縫質(zhì)量高。另外,該電源可以實現(xiàn)焊絲選擇功能,帶有一元化調(diào)節(jié)功能,也可以單獨對焊接電壓進行調(diào)整。
圖1 KR5 arc HW焊接機器人系統(tǒng)組成
1.2 試驗母材及焊接材料
1.2.1 母材
試驗所采用的母材為Q235B低碳鋼管,其化學成分見表1。由于Q235B低碳鋼管具有塑形良好、沖擊韌性高、焊接性優(yōu)良的特點,一般不需要采用焊前預熱和后熱的措施。
表1 Q235B化學成分
1.2.2 焊材
試驗所采用的焊材為與Q235B相匹配的ER49-1(H08Mn2SiA)。其化學成分見表2。
表2 ER49-1(H08Mn2SiA)化學成分
1.2.3 氣體
由于采用MAG焊接,保護氣體采用混合活性氣體,其比例為20%CO2(二氧化碳)加上80%Ar(氬氣)。氬氣具有惰性性質(zhì),不與焊縫發(fā)生化學反應,故而焊縫純凈,產(chǎn)生氣孔等缺陷的可能小。加入少量CO2后可提高電弧的導熱性能,對提高焊接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裝焊順序方案設計
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的焊縫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主管和支管相貫線的焊接,另一類是管子與法蘭的焊接(包括主管和兩頭法蘭的焊接以及支管與法蘭的焊接)。裝焊順序如下:先裝配焊接支管和法蘭,然后裝配焊接主管和支管的相貫線,最后裝配主管和兩頭法蘭。這種裝焊順序方法一是最大程度地減小焊接接頭的剛度,降低應力開裂的可能性,二是盡量降低焊接時構件對焊槍位置的阻礙現(xiàn)象。
1.4 主管和支管相貫線角焊工藝設計
1.4.1 工藝規(guī)范
主管和支管相貫線角焊試驗分為2組,一組是6 mm壁厚的管子相貫線角焊,另一組是12 mm壁厚的管子相貫線焊接,所采用的工藝規(guī)范分別見表3和表4。
表3 6 mm壁厚管相貫線角焊縫焊試驗規(guī)范
注明:打底焊的目的是盡量使得兩管相貫時間隙一致。
1.4.2 試驗過程
試驗過程分為試驗準備、試驗操作2個過程。
1.4.2.1 試驗準備
準備工作主要包含:打開機器人和焊機電源,檢查設備情況是否良好;打開MAG氣瓶以及對工件坡口30 mm范圍內(nèi)進行除塵和除銹過程,以保證管路焊接質(zhì)量。
1.4.2.2 試驗操作
每次在焊接之前先關閉起弧信號,通過示教器對焊接路徑進行示教。示教結束后再打開起弧信號進行焊接。整個焊接過程均在自動模式下操作。
表4 12 mm壁厚管相貫線角焊縫焊試驗規(guī)范
注明:打底焊的目的是盡量使得兩管相貫時間隙一致。
1.5 圓管和法蘭的角焊工藝設計
1.5.1 工藝規(guī)范設計
圓管和法蘭的角焊試驗分為2組,一組是6 mm厚壁管和22 mm厚板法蘭的角焊,另一組是12 mm厚壁管和15 mm厚法蘭的角焊。其工藝規(guī)范分別見表5和表6。
表5 6 mm厚壁管和22 mm厚板法蘭的角焊工藝規(guī)范
表6 12 mm厚壁管和15 mm厚板法蘭的角焊工藝規(guī)范
1.5.2 試驗過程
焊接工藝試驗過程與主管和支管相貫線角焊的過程一樣。
2.1 主管和支管相貫線角焊工藝結果及分析
從厚管焊縫圖片中觀察到,6 mm壁厚管子相貫線的焊縫成型質(zhì)量較好,焊縫表面比較平整,焊縫連續(xù)性好,焊接飛濺也較小,但是存在局部地區(qū)焊縫寬度稍微不一致的現(xiàn)象。這個可能是因為在手工打底焊時,間隙稍有大小不一樣的地方。解決的方法為在打底焊時留取的間隙盡量一致。
12 mm壁厚管子相貫線的焊縫成型質(zhì)量均較好,但在不加外部軸聯(lián)動焊接時采用單軸聯(lián)動的方式,使得焊縫成型余高較高,熔寬較窄,焊縫不夠鋪展。在加入外部軸聯(lián)動后,焊槍位置保持不變,工件轉動,始終將焊縫擺成船型位置,這樣不僅熔深和熔寬一致性好,且余高減小,應力集中減弱,焊縫成型也較好。
2.2 圓管和法蘭的角焊工藝結果及分析
從6 mm厚壁管和22 mm厚板法蘭的角焊焊縫圖片可以看出,焊縫成型良好,無飛濺現(xiàn)象。12 mm厚壁管和15 mm厚板法蘭的角焊第1條焊縫成型良好,但是第2條焊縫中在左側位置有咬邊現(xiàn)象存在,這是由于弧壓偏高導致的結果。
本文通過對機器人在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中的MAG焊接工藝進行了設計,得出如下結論。
(1)利用機器人對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進行MAG焊接,整體焊接質(zhì)量高,焊縫成型較好。
(2)利用機器人對船舶管路用三通接頭進行MAG焊接,焊接速度相較手工電弧焊提高2~3倍。
(3)焊接時如果加入外部軸聯(lián)動,焊接效果會更好。
[1] 宋金虎.我國焊接機器人的應用與研究現(xiàn)狀[J].電焊機,2009(4):18-20,67.
[2] 黃政艷.焊接機器人的應用現(xiàn)狀與技術展望[J].裝備制造技術,2007(3):46-48.
[3] 陳華斌,黃紅雨,林濤,等.機器人焊接智能化技術與研究現(xiàn)狀[J].電焊機,2013(4):8-15.
[4] 鄒家生, 金玉嵌, 嚴鏗. 船用管-法蘭機器人焊接工藝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2009,23(2):23-26.
[5] 高飛,嚴鏗,鄒家生.焊接機器人在船舶工業(yè)中的應用[J].江蘇船舶,2009,26(3):41-43.
2016-09-18
朱征宇(1982—),男,博士,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U67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