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金蓉
537100 貴港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
?
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進展
滕金蓉
537100貴港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
1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的最佳時機
近些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臨床治療研究的進步,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已受損的功能,同時也能夠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
目前,臨床關于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最佳時機的研究認為,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最佳康復護理時機為患者的生命體征得到穩(wěn)定并且確保神經(jīng)學癥狀無發(fā)展,在此后的48 h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屬于最佳時機[3]。關于這一點,國外相關學者Ahmet Inanir的研究也有說明,腦卒中患者急性發(fā)病之后的24 h之內,對患者實施康復護理是可行、有效、安全的[4]。另外也有學者認為,對于大部分的腦卒中患者而言,在發(fā)病之后的1~3 d之內就應該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5-7]。我國相關研究認為,腦卒中患者其肢體功能恢復最快的時間為3個月之內[8-9]。
諸多的臨床研究均認為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訓練,能夠有效預防關節(jié)的攣縮、畸形以及深靜脈血栓,因此,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越早進行臨床康復護理措施對患者的康復越有利。
2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針對患者治療后的心理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的護理措施,心理康復護理的有效程度是整個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10]。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來說,由于長期遭受疾病的困擾,加上肢體偏癱,一般都有悲觀、焦慮、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緒存在,主要會表現(xiàn)為反抗、執(zhí)拗、哭泣、消極、易怒等,這些不良的心理情緒不僅會對患者的康復進程產生阻礙,也容易引發(fā)患者的不配合、抵抗行為,甚至造成疾病再次復發(fā)的情況。因此,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時,必須要密切關注其心理情緒,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正確的評估;依據(jù)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措施。必要時可以同患者的家屬、朋友一起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獲取社會正能量,進而減輕患者的無助感,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并積極配合相關的護理計劃。臨床研究認為,給予腦卒中偏癱患者心理關懷,能夠減緩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這對康復進程有重要的促進作用[11]。
3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措施
3.1早期康復護理中良肢位的擺放良肢位主要是指針對不同患病時間的腦卒中患者為其選擇最適合的、最有利促進患者康復的體位。關于早期康復護理中良肢位的擺放其重要之程度的探討,美國的《腦卒中康復護理臨床指南》中就指明腦卒中患者發(fā)病之后,對其進行早期有效地干預,不僅能夠減輕患者肢體功能的殘障,還可以減少長期對腦卒中患者進行護理所需要的成本。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腦卒中患者的偏癱肢體如果制動的時間在3周以上,患者的肢體關節(jié)會出現(xiàn)致密結締組織從而有導致攣縮變形的危險[12-13]。與此同時,相關的臨床研究以及動物實驗結果表示,對殘障肢體進行早期的低負荷伸展,將肌肉置于拉長的狀態(tài),可以有效預防以及扭轉患者的肌肉因靜止狀態(tài)而出現(xiàn)縮短的情況[14]。
具體的良肢位擺放主要有健側臥位、患側臥位以及仰臥位3種,具體進行康復護理時,應該將3種體位交換進行。其中仰臥位容易使患者因迷路反射以及緊張性頸反射的影響出現(xiàn)異常反射活動,一般建議盡可能在較短時間內使用;而患側臥位可以傳入壓力刺激,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復,則建議多使用。在對患者進行良肢位擺放時,要注意幫患者勤擦拭皮膚,避免壓瘡的出現(xiàn)。
3.2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被動運動康復階段腦卒中偏癱患者在康復護理階段之初,尚無法進行主動運動訓練,此時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被動運動訓練。有研究認為,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地被動運動練習,可以刺激肌體,同時增加腦血流量以及改善腦細胞的缺血、缺氧情況,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神經(jīng)功能代償與轉移,進而實現(xiàn)預防肌肉萎縮的作用[15-16]。被動運動主要遵循的原則是循序漸進,由少至多、由近至遠、由粗至細。例如,在對患者的上肢進行被動運動訓練時,應該從肩至肘、腕,再到掌以及指間的部位依次進行。給予患側肢體按摩,順序應由遠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則為先輕后重,由淺及深,由慢而快,每日2次,每次20 min,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患肢功能恢復。被動運動訓練對腦卒中偏癱在床的患者尤為適用,其在康復護理進展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3.3腦卒中偏癱患者的主動運動康復階段腦卒中偏癱患者經(jīng)過體位護理、被動運動訓練之后,獲得了有效的恢復效果,患者出現(xiàn)了自立運動之后便可及早進行主動運動訓練。主動運動訓練主要有床上、坐位、站位、步行訓練,其中床上訓練具體指患者在病情穩(wěn)定之后進行翻身運動、半橋運動或者是全橋運動。坐位訓練則主要是指選取30°~40°的坐位,再逐漸調整至90°。需要注意的是,對患者進行此類練習時,首次訓練的時間不可太長。站位訓練一般分為三期,一期為患者扶支撐物,護理人員在旁給予必要的協(xié)助;二期患者自行扶支撐物站立,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隨意運動;三期時進行患者的負重訓練,兩下肢分開,先健肢,后患肢輪流支持體重,每次練習時間逐步延長。能站穩(wěn)后指導者用手前、后、左、右搖晃患者,如能保持不倒狀態(tài),可進行步行訓練。步行訓練一般采用三步法,第一步先邁健腿,第二步患腿邁上,第三步健腿跟上。此類練習患者開始可用步行輔助器械訓練,走穩(wěn)后改扶練習步行。練習時必須有人在旁邊保護,防止發(fā)生跌倒等意外。
3.4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康復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康復訓練這一階段的訓練內容主要是針對患者日常生活時所必須的各項生活能力進行訓練,例如洗臉、刷牙、穿衣、整理床位、梳頭等。通過這些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提高患者四肢靈活程度以及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
3.5治療儀輔助康復訓練臨床上通過日常行為康復訓練之后,治療儀輔助偏癱患者康復訓練起到促進作用,它能提高偏癱患者機體的活動能力,改善生活質量起到關鍵作用。目前對偏癱患者進行的康復儀器治療儀主要有中頻、低頻治療儀,空氣壓力波治療儀。
4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效果的評價方法
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效果的評價是整個治療效果評價的參考指標,也是繼續(xù)實施康復計劃的前提。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康復效果量表評定,才能決定以后的康復方向以及執(zhí)行步驟。目前,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評定的量表主要有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IHSS)、肌張力及痙攣評估表(Ashworth)、運動功能評估量表(MAS)、功能獨立性評定(FIM)等[17-20],其中,GCS主要是用于評定腦損傷程度,而NIHSS則主要是用于評定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Ashworth量表用于評定痙攣狀態(tài),MAS用于評定運動功能,F(xiàn)IM用于評定生活質量。
5結論
康復護理效果幾乎直接決定著腦卒中偏癱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因此,在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護理時,需要把握護理計劃實施的最佳時機,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導,依照科學、合理的康復護理措施實施護理計劃,具體的措施依次從良肢位擺放、被動運動、主動運動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方面開展,結合治療儀輔助康復訓練,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肢體等全方面進行康復護理指導以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需要把握最佳時機,以良好的心理護理效果作為康復前提,有計劃地實施康復措施,結合治療儀輔助康復訓練,才能盡快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便盡早回歸家庭,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陳麗.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7):30-32.
[2]李金萍,劉增軍,丁海敬,等.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研究[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0,23(7):747-749.
[3]李素華,劉靜,武文成,等.超早期規(guī)范化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15-16.
[4]Ahmet Inanir,Sevil Okan,Behcet Filiz et al.Effectiveness of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ostural Stability and Clinic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J].Cukurova Medical Journal,2013,38(3):446-455.
[5]王法欣,宋愛君,邱松,等.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27-28.
[6]梁桂茹.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肢體康復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1):95-96.
[7]卞美娟,張紫娟.多階段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響的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2010,50(10):90-92.
[8]丁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分期康復護理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25(2):180-181.
[9]林潔.早期居家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0,21(18):153-154.
[10]程蕊瓊.早期綜合康復護理訓練對腦卒中偏癱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19):1737-1738.
[11]何靜,靳新霞,王霞,等.康復護理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0,50(29):67.
[12]俞怡.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1):13-14.
[13]肖玉華,徐玲,葛美紅,等.三級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2):149-150.
[14]林潔.早期床邊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預后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0,50(9):116.
[15]蔣文春,趙素華,羅紹鳳.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25):3022-3024.
[16]陳雪容,王永美,陳海英.康復護理訓練對老年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效果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4):21-22.
[17]王翠竹.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8):251-252.
[18]許小玲,韋梅珍,徐巧玉.護理干預對出院后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8):873-876.
[19]葛瑩.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5):120-121.
[20]岳樹錦,蔣曉蓮,郝玉芳,等.腦卒中偏癱病人康復護理干預前后下肢表面肌電圖信號變化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21):1911-1912.
(本文編輯馮曉倩)
(收稿日期:2015-09-12)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8.011腦卒中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腦動脈系統(tǒng)發(fā)生病變,從而引發(fā)腦血管的痙攣、破裂或者是閉塞的情況,因此造成患者出現(xiàn)腦局部循環(huán)障礙以及肢體功能性的障礙。有研究表明,我國每年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致殘概率的占比高達86.50%;各類致殘的疾病中腦卒中為首要原因[1]。這一嚴峻形勢要求臨床治療腦卒中患者時,不僅需要確?;颊叩纳w征穩(wěn)定,還需要為患者制定有效的術后康復計劃;患者的偏癱肢體能否獲得良好的功能恢復,直接關系著患者以后的生活質量。本文主要分析研究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進展,具體的分析內容如下。
滕金蓉: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