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完成的功課。高年級學困生作為班級中的特殊群體,他們由于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弱,沒有多少組織和駕馭語言的能力,作文時經(jīng)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東拼西湊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nèi)容空洞,條理不清,或者是詞不達意,牛頭對不上馬嘴。寫作,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煎熬,因此,教師在指導(dǎo)高年級學困生寫作時須多下一番功夫。那么,如何指導(dǎo)學困生寫作呢?
一、善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dǎo)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绷曌鞅緫?yīng)是學生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可許多學生的文章里經(jīng)常充斥著大量的假話、套話,學困生在這方面更是嚴重。在一次作文批改時,我隨手抽出一位學困生的文章。開頭是這樣的:“歲月似流水,沖去了許多往事,但有一件小事卻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沒等看完,我便激動不已,因為這樣精彩的開頭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并且其出自一位學困生之手,可一路看完,才發(fā)現(xiàn)班里竟有十三位同學的開頭與他的一模一樣。我不禁大失所望。究其原因,并不是他們不想說真話,而是他們知識積累欠缺,根本無話可說,只能亂編瞎抄。所以教師要想指導(dǎo)好學困生的習作,就必須想法讓他們善于積累生活材料,做到有話可說。
1.用眼觀察,積累第一手材料
觀察是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常言道:“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魯迅曾說:“學習作文,第一須觀察!”這就充分說明了觀察對寫作的重要性。我們要從正面引導(dǎo)學生去觀察和接觸事物,注重他們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使觀察成為寫作的第一手資料,那么,學困生便不再會無話可說。
2.用耳傾聽,進一步充實材料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币馑际嵌渎牭降男畔⑼豢煽?,不真實,但在現(xiàn)代社會中,多數(shù)媒體所傳達的信息還是比較可靠的,如有意對其加以收集、積累,如收聽新聞等,也可以使其成為寫作的珍貴材料。
二、巧模仿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因此,在指導(dǎo)學困生作文時,以范文引路,實行讀寫結(jié)合,指導(dǎo)從仿寫起步學習作文,無疑是提高其作文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
那么,向誰模仿?朱熹曾詩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源自教材,源自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教材與課外閱讀中的文章各有特色,學生每學過好的句子、段落或篇章,就要及時運用,加以模仿,借以表達自己熟知的人、事、物或闡述自己的觀點、感受。
在一次寫作時(介紹一處景物),大多數(shù)同學很快寫起來,只有少數(shù)幾位同學遲遲不肯動筆。經(jīng)過了解,原來他們大多不知道按什么順序?qū)?。于是,我提醒他們多看看《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按季節(jié)順序?qū)懙模?。說也奇怪,很快,他們便開始了寫作。當我看到他們上交的習作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寫作順序竟驚人的一致——按季節(jié)順序,雖然有些雷同,但至少他們學會了一種寫作順序,這便是教師最愿意看到的。
三、多面批
小學作文批改的現(xiàn)狀往往是:教師埋頭于學生的習作中匆匆地改,一篇文章往往一改就是十天半月。等到發(fā)下作文本時,學生對作文內(nèi)容已幾近淡忘,對作文批語的關(guān)注度當然會降低許多,令批改效果大打折扣。學困生本來就對作文不太感興趣,這樣一來,可能他們對老師的批語都懶得看一眼。而改變傳統(tǒng)的批改方法,多采用面批則好處多多。
四、激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曾說過:“如果人們吃飯時沒有食欲,勉強把食物吃到胃里去,其結(jié)果只能引起惡心和嘔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饑餓的驅(qū)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他就會樂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币虼?,只有激發(fā)寫作的興趣,學生才能接受,才能從認識和情感上傾向作文,真正產(chǎn)生熱愛寫作的巨大動力。尤其對學困生來說,寫作是件苦差事,所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變苦學為樂學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激發(fā)學困生的寫作興趣呢?
1.開展活動,豐富作文
學困生由于基礎(chǔ)差,自身會產(chǎn)生一些自卑心理,加之小學生平日生活比較單調(diào),會使其逐漸自我封閉。教師如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猜謎語、講故事、春游等、定能使學困生在愉悅中敞開心扉開始寫作。
2.抓機遇,即興作文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平時多觀察學生,當學生受到什么刺激而情緒激動急于有話要說的時候,就趁熱打鐵指導(dǎo)他們寫作,千萬別錯過好時機。例如,在上課時,有一位學困生突然嘔吐了。同學們望著他們,有的若無其事,有的緊皺雙眉,有的捂著鼻子,有的在小聲談?wù)撝裁?。這時,他的同位趕緊掏出手帕反復(fù)多次擦拭她身上的嘔吐物,又拿來扒斗到院子里扒來沙子,蓋住嘔吐物,最終,他把嘔吐物清理得干干凈凈。在此過程中,這位同學竟沒有捂一下鼻子。我緊緊抓住這個時機,利用下一節(jié)語文課,就讓同學們寫一件感人的事。這次習作,大多數(shù)同學興趣較濃,尤其是那位學困生,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總之,高年級學困生作為班級中的特殊群體,他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巨大的,所以,教師要把他們與普通學生區(qū)別對待,在心靈上多給他們一些關(guān)愛,在寫作的具體方法上多給他們一些指點。只要我們多花一些心思在教學工作中,設(shè)身處地為學困生著想,就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