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鍇
(遼寧省水利廳供水局,遼寧沈陽110003)
遼寧省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管理探析
侯鍇
(遼寧省水利廳供水局,遼寧沈陽110003)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常會出現(xiàn)前期與設計工作深度不夠,監(jiān)理工作不到位,質量檢測與評定不規(guī)范等問題。本文根據(jù)遼寧省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與管理情況,總結、歸納了除險加固工作中相關部門及項目法人應重點加強管理的幾個主要方面,供大家參考。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法人;質量管理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大致需經過安全評價、安全鑒定、安全鑒定復核、初步設計、審查批復、建設實施、工程驗收等7個步驟,參照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管理。與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不同的是:其工程規(guī)模及投資小,前期工作相對簡單,施工可打捆招標,監(jiān)理因低于規(guī)定公開招投標額度,可采取委托方式,驗收環(huán)節(jié)較少,基本無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水土保持、環(huán)境保護等專項驗收。但水利部稽查時,依據(jù)的設計、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及質量評定規(guī)程等與大中型水庫基本相同,所以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不能放松。同時,小型水庫由于調蓄能力小,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管護工作不到位,防汛壓力大,對工程質量的要求更高,最大限度地保證工程安全。從水利部稽查及總結遼寧省已加固的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來看,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
前期工作深度是決定工程隱患能否徹底消除的基礎。水庫大壩失事的原因很復雜,很多大壩潰決更是多種原因疊加的結果,從對全國1954—2006年間 3 498座水庫潰壩主要原因分析,有47.85%的水庫是因為漫頂造成的;有29.52%的水庫是因為滲透破壞造成的。大壩漫頂主要受超標準洪水及泄洪能力不足影響,超標準洪水是無法避免的,不可能為保證工程安全而無限度地提高防洪標準,這涉及到工程合理造價問題,而泄洪能力不足可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真正的難點在于滲漏的判斷和處理上。滲漏跡象比較明顯的工程部位雖然可通過肉眼進行觀察,也可通過滲漏量的變化等要素判別滲透的嚴重程度,但對于小型水庫來說,滲透原因、滲透通道、滲透范圍仍然不易確定。由于管護工作不到位,缺少巡查記錄,無安全監(jiān)測設施,對于以往發(fā)生過滲漏跡象,但之后長期空庫或低水位運行的水庫更是如此。如盲目采取措施治理,不僅投入較大,而且不可控因素太多,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此外,除險加固的水庫均為已建成水庫,運行時間較長,沉降基本穩(wěn)定,雖然因大壩結構不穩(wěn)定產生滑坡潰壩的比例僅占3.64%,仍應引起重視。還有就是對防滲體頂高程的要求,不能因為歷史資料無處查找,怕麻煩,圖省事就放棄復核,否則工程加固后就有可能造成外強中干的假象,為以后工程運行埋下安全隱患。
對于滲流或結構安全評價,都可以通過現(xiàn)場檢查法、監(jiān)測資料分析法、計算分析法等得出結論。當現(xiàn)場檢查無法判定、監(jiān)測資料缺乏時,計算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均有相應的軟件予以支持,但在參數(shù)的選擇上必須慎重,如滲流分析中的滲透系數(shù),穩(wěn)定分析中的抗剪強度和孔隙水壓力等,若無可靠資料支持,不能僅憑經驗取值,依據(jù)SL55-2005《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進行必要的勘探、試驗是不可或缺的。
設計管理是決定工程能否科學合理整治的關鍵性因素。遼寧省在進行除險加固時,對設計單位資質均有明確要求,但資質和設計質量不一定成正比,關鍵點必須進行控制。
2.1確定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確定了,設計人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及修改次數(shù),加快設計進度。如《遼寧省?、蛐筒‰U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指導意見》中規(guī)定:?、蛐筒‰U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內容原則上應以大壩安全鑒定及其復核意見等為依據(jù),重點安排直接關系水庫工程安全運行的擋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輸水建筑物、基礎及兩岸壩肩的加固處理,以及與運行安全有關的閘門、啟閉設備等設施改造,適當安排必要的安全監(jiān)測、通信報警和管護用房等設施建設。從嚴控制防汛道路等建設內容,嚴禁購置交通設備。不應列入不影響大壩安全的?。ㄒ┧涮椎仍O施。水庫淹沒處理、工程永久征地、環(huán)境保護、水土保持等4項投資不列入總概算,由地方政府自行解決。除險加固的水庫功能、規(guī)模原則上不得調整。對已喪失主要功能的水庫,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實施降等報廢。
除險加固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應執(zhí)行SL252—2000《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原則上取規(guī)范下限。若取上限必須有充分論證;對于水庫滲漏問題,按允許滲漏但不允許滲透破壞的原則提出工程措施。土石壩壩體滲漏一般不宜采用混凝土防滲墻型式等等。
2.2組建專業(yè)機構或精干隊伍,審查把關必須嚴格
遼寧省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除險加固的單位應普遍具有工作人員少,事務繁忙,偏重管理,專業(yè)技術無法面面俱到,而且越到基層,技術力量越薄弱這一特點,單靠這些人員去審查明顯力不從心。從中央實施《東部規(guī)劃》直至《?、蛐筒‰U水庫除險加固規(guī)劃》,遼寧省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初設一直由省水利廳水利工程建設技術審核中心進行審查,對每座除險加固工程,均有負責規(guī)劃、水文、水工、概預算的專家現(xiàn)場查看,然后進行設計交流,反復修改后定稿,較好地保證了初設質量。2015年省水利廳已將審查權力下放到地方,但這種審查模式仍應遵循。
2.3正確對待和處理設計變更
設計變更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其對施工進度的負面影響較大,尤其東北氣候寒冷,施工期短,正確對待和處理設計變更,可以保證工期,節(jié)省建設成本。
設計變更分為重大設計變更和一般設計變更,兩者的審批權限不一,時間相差較大。設計變更審批采取分級管理制度,重大設計變更文件,由項目法人按原報審程序報原初步設計審批部門審批;一般設計變更由項目法人組織審查確認后實施,并報項目主管部門核備,必要時報項目主管部門審批。以遼寧為例,重大設計變更是需要報水利工程建設技術審核中心進行審批的,但一般設計變更僅需報縣一級水利局核備即可。
項目法人是決定工程能否保質保量完成的必要條件。項目法人是項目建設的責任主體,對項目建設的工程質量、工程進度、資金管理和生產安全負總責,并對項目主管部門負責。
3.1項目法人應具備的主要能力
1)項目法人需經常監(jiān)督檢查工程的建設管理情況,法人代表需有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
2)項目法人的職責要求法人代表、相關人員需掌握設計、施工、監(jiān)理、質量安全、財務、驗收等多方面知識,了解并熟悉有關工程建設的政策、法規(guī)、管理辦法及重點行業(yè)管理規(guī)范。
3.2項目法人應提高認識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法人絕大多數(shù)為現(xiàn)職管理人員,所以無論從建設還是管理方面來講,都應當加強自身的學習,熟讀相關技術規(guī)范,知道用規(guī)范中哪些條款去監(jiān)督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
3.3對質量管理的要求
工程監(jiān)理受項目法人(建設單位)的委托,在工程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存在的問題也最多,項目法人一定要認真篩選監(jiān)理單位、從嚴要求并足額支付監(jiān)理費,才能充分發(fā)揮工程監(jiān)理的作用。
3.3.1項目法人對監(jiān)理應如何管理
項目法人應該按照一個基礎、四個重點去嚴格要求監(jiān)理單位。一個基礎是單元質量評定;四個重點是:原材料、中間產品檢測;關鍵部位旁站式監(jiān)理;隱蔽工程驗收;必要的試驗。只有這樣,才能將建設項目置于有效監(jiān)控之下;才能有效防止建設項目的質量問題;有效防止建設項目費用的濫用。
3.3.2項目法人應如何把握工程質量控制
1)首先應熟悉比較常用的施工技術規(guī)范,掌握試驗、檢驗的科目、方法、頻次、控制指標及相應標準。
2)應掌握質量控制的有關規(guī)定
如監(jiān)理機構應督促承包人按施工合同約定對工程所有部位和工程使用的材料、構配件和工程設備的質量進行自檢,并按規(guī)定向監(jiān)理機構提交相關資料;應采用現(xiàn)場察看、查閱施工記錄以及對材料、構配件、試樣等進行抽檢的方式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應及時對承包人可能影響工程質量的施工方法以及各種違章作業(yè)行為發(fā)出調整、制止、整頓直至暫停施工的指示;應嚴格旁站監(jiān)理工作,特別注重對易引起滲漏、凍融、沖刷、汽蝕等部位的質量控制;監(jiān)理機構應按規(guī)定參與工程項目外觀質量評定和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評定工作等。
加強質量管理是確保工程達標的必要手段。遼寧省水利廳從2012年開始在全省開展了為期3年的“水利工程質量年”活動,建立健全了《遼寧省水利工程質量監(jiān)督實施細則》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和技術標準體系,制定了《遼寧省水利建設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組建了14個市(地)級監(jiān)督機構,64個縣(區(qū))監(jiān)督機構,將監(jiān)督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4—7月、9—12月對在建水利工程項目進行檢查、檢測,通過遼寧省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記錄不良行為,對質量管理先進、成績顯著的組織和個人表揚和激勵,有效地遏制了施工、監(jiān)理等相關單位違法、違紀案件的發(fā)生,小庫除險加固作為水利工程中的必檢項目,工程質量得到極大保證。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需要科學管理,從對單一項目的管理上,需要主管部門調動項目法人,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參建單位增強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各司其職,各盡其力,積極配合,同時研究建立一整套健全質量管理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嚴格檢測,加大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項目法人及各參建單位的管理上,未來可以考慮開發(fā)建設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動態(tài)監(jiān)督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項目實施全過程動態(tài)管理,對水利建設市場主體實施信用動態(tài)評價。通過該系統(tǒng),可以查詢項目涉及的主體單位的基本信息、人員信息、合同履約信息,綜合評價信息及企業(yè)等級、不良行為、信用等情況,便于主管部門選擇信譽良好,技術過硬的建設隊伍。
[1]SL258-2000,大壩安全評價導則[S].
[2]SL288-2003,水利監(jiān)理規(guī)范[S].
[3]解家畢,孫亞東.全國水庫潰壩統(tǒng)計及潰壩原因分析[J].水利水電技術,2009(12).
[4]汝乃華,牛運光.大壩事故與安全·土石壩[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TV697.1+9
B
1002-0624(2016)01-0045-03
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