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wǎng)上瘋傳一則“帶娃指南”,這位要出差的媽媽不放心孩兒他爸帶孩子,于是出差前寫下6頁指南。對此,我們的讀者也很感興趣,于是邀請了相關專家,就“指南”進行點評,看看都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以供我們雜志的讀者借鑒。
兒科醫(yī)學專家——劉薇
看到這位媽媽的留言,讓人感動,當然,從專業(yè)角度講,這里有些內(nèi)容還有待商榷,這里稍作提示,希望寶寶茁壯健康成長。
關于發(fā)熱
發(fā)熱寶寶護理——
1. 一定要及時測量寶寶的體溫,當6個月齡以上寶寶體溫超過38.5℃時,即可口服退熱劑(如果既往有過熱驚厥史,體溫超過38℃即可服用退熱劑)。
2. 要給寶寶少量多次飲用溫熱的水,協(xié)助降溫(少量多次飲水是為了防止寶寶一次飲水過多,發(fā)生嘔吐)。
3. 對于低熱寶寶,應采取物理降溫,溫水擦拭頭部、手心、腳心、腋窩、肘窩、腘窩、腹股溝等處(切忌捂被發(fā)汗,否則影響寶寶體溫散熱,容易引發(fā)熱驚厥)。
帶寶寶看病時,專用包包內(nèi)至少應該準備好如下物品——
1. 病歷本,提前寫好寶寶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既往過敏藥物名稱(以免就診時手忙腳亂,提供信息不全)。
2. 體溫計(以便隨時掌握寶寶體溫變化)。
3. 小水瓶(內(nèi)裝溫度適宜的飲用水)。
寶寶看病準備工作——
1. 衣著:建議寶寶看病時不要穿連體衣(聽診心肺、測量血壓、觸診腹部或者取血時會比較方便)。
2. 化驗標本:如果有腹瀉的癥狀,應帶上1個小時之內(nèi)排泄的不正常糞便;如果有尿頻、尿急、尿痛癥狀,以新鮮的、清晨第一次排出的中間部分的尿液化驗為佳。
3. 檢查結果:如果手里握有本次生病后在其他醫(yī)院進行的化驗、檢查結果,看病時一定要帶上,這樣做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化驗和檢查,還可以縮短醫(yī)生思考診斷的時間。
兒科護理專家——劉寶蘭
洗澡注意要點:
1.給寶寶洗澡前,家長應把自己的手先洗干凈。
2.洗澡前先了解寶寶身體狀況,如果寶寶發(fā)燒或有些不舒適,就不要洗澡了。
3.家長在盆浴里放洗澡水時,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用手腕內(nèi)側試試水溫,水溫適宜再讓寶寶進入浴盆。
4.如果是淋浴,最好安裝溫控器來控制水溫,免得忽冷忽熱讓寶寶不舒服。
5.洗澡動作要輕快,時間不宜過長。
6.洗澡時,周圍環(huán)境整潔、安全,洗澡中不能離開寶寶。
洗衣注意點
洗寶寶的衣服要注意比成人衣服要更加徹底地漂洗干凈,然后再晾曬。
營養(yǎng)專家——孟令娜
透過這位媽媽給寶寶安排的水果,能感受到她養(yǎng)育寶寶的細心、用心,以及關懷備至的程度。相信在您的精心呵護下寶寶一定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但是還要說幾句,給寶寶安排每日進食的水果時,希望考慮這幾方面因素:
1.寶寶的身體情況,如果便秘的寶寶加些粗纖維的水果,比如火龍果、香蕉。
2.如果寶寶咳嗽不能給寶寶吃生梨、桔子等水果。
3.如果寶寶消化不良給寶寶吃些蘋果會幫助消化。
4.另外考慮天氣情況,如果天氣寒冷盡量將水果加熱后再給寶寶吃,以防引起寶寶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