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陳芳
摘 要: 青年教師作為我國高校教學科研工作中的主力,由于缺乏師范教育訓練和社會經(jīng)驗,因此在成長為合格的大學教師的過程中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zhàn)。本文從教師的“德”和“學”兩個層次入手,探討了大學青年教師自身德行、修養(yǎng)的提升途徑和教師學識、教學技能的精進方法。
關(guān)鍵詞: 大學青年 教師 自我成長 精進方法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青年教師已成為我國高校教學科研工作中當之無愧的主力。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2014年我國普通高校專任教師149萬,其中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人數(shù)高達87萬,所占比例超過了56%[1]。青年教師普遍為研究生畢業(yè)后直接進入高校任教,大多數(shù)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師范教育的嚴格訓練和全面培養(yǎng),缺乏足夠的社會經(jīng)驗和歷練,就直接登上講臺,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職責[2]。因此,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是每一位青年教師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怎樣才能做一名好老師呢?對于這個問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已做出了明確回答:“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边@句格言從“道”和“技”兩個層次上明確指出了教師的職業(yè)追求?!暗隆睂佟暗馈钡膶哟?,內(nèi)化為師德與自身修養(yǎng)?!皩W”屬“技”的層次,外顯為學識和教學技能?!暗赂邽榉丁笔菍ψ陨淼滦泻途窬辰绲牟恍缸非蟆!皩W高為師”是對個人學識和教學技能的努力提升。因此,對大學青年教師而言,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老師,也應當從“德”與“學”兩方面入手,嚴格要求和努力提升自己。
一、大學青年教師之“德”的提升
青年教師應當認識到,好的德行是成為好老師的前提?!敖虝辈恢皇菫榱藗魇趯W生“知識”,更重要是為了“育人”。“育人”首先要求教師自身具備師德修養(yǎng)。師德具有天然的感召力。一位擁有崇高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的老師,自然會讓學生由衷地愛戴和心悅誠服。
師德首先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愛。師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zhì),是教育成功的秘訣。如果沒有愛,教師的工作就會失去意義和價值。雖然,這份愛未必轟烈,但它往往體現(xiàn)在最平凡之處,體現(xiàn)在每一個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細節(jié)中。比如,以滿滿的正能量對待工作,對待學生;比如,尊重和信任學生,相信他們一定會成為一個自信而有用的人;又比如,了解學生的特點,關(guān)心學生的成長,努力幫助學生解決學業(yè)、生活情感等實際問題。
師德其次體現(xiàn)在奉獻精神。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文明的傳承者,這種崇高的性質(zhì)決定了教師的責任與付出要重于獲得與回報。這注定了教師應當具有奉獻精神,不能過于看重物質(zhì)利益和計較得失。然而,受市場經(jīng)濟和社會功利化思想的影響,個人利益得失已成為許多青年教師最關(guān)心的問題。青年教師應當牢記自己肩負的職責,不為名利所動,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位教師,我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就應該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精力、熱情、才能和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受到教育。
師德還表現(xiàn)為以身作則。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碧招兄壬矎娬{(diào)“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guī)矩,教職員躬親共守。我們深信這種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大學生正處于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guān)鍵時期,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青年教師與大學生有天然的親和力,更容易形成親密的關(guān)系,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因此,青年教師應當牢固樹立為人師表的意識,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立言立行。
二、大學青年教師之“學”的精進
“學高為師”首先是對老師學識的要求。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應當是一條流動的河。青年教師學識的提升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xiàn):一是邊教邊學,隨時補充自己知識的不足,孜孜不倦地提升自己的學識水平;二是多交流請教。對于青年教師來說,現(xiàn)場聆聽老教師或同事們授課,與他們交流和討論教學經(jīng)驗,讓他們指導自己教學的缺點和不足,無疑是教學技能提升的最為便捷有效的途徑;三是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研究的范圍不僅僅是專業(yè)領(lǐng)域,同時應包括教研工作。對專業(yè)領(lǐng)域的研究,不僅可以在讓教師創(chuàng)造知識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而且可以構(gòu)建起系統(tǒng)全面知識體系,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對于教研工作的研究,會讓老師自覺地關(guān)注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學生,從而對自己和教育教學工作有更深刻的認識。體驗到工作的樂趣,就不會把教學看成一種單調(diào)的、乏味的、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機械勞動,從而不斷迸發(fā)出教學熱情[3]。
除了豐富的學識,老師還需要掌握傳授知識的技能。對于這方面,青年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是對學生微笑。對于教師來說,微笑是一種激勵、鼓勵和關(guān)愛。微笑對于教學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教學達到最佳教育效果;第二是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老師學會了傾聽,就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更好地教育和幫助學生;第三是用幽默吸引學生,用激情感染學生。幽默的語言,可以使敘事更加具體、生動,說理更加深刻、透明,抒情更加真切、動人。充滿激情的老師,會用激情感染學生,用熱情追求教育,用思想實踐探索;第四是盡量挖掘?qū)W生的優(yōu)點,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學會真誠地贊美。無論在哪些方面,教師都要盡量挖掘?qū)W生身上的優(yōu)點,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并給以肯定。這會使他們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第五是善于與學生互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放棄知識灌輸?shù)慕逃绞?,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第六是具有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手段組織教學的能力?;ヂ?lián)網(wǎng)時代為人類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廣泛的知識獲取途徑和更為直觀生動的知識展示方法,能夠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和信息化手段為教學服務是當代教師的必備素質(zhì)[3]。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14年教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694.html.
[2]陳鋒.當前高校青年教師群體師德問題研究述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12:29-32.
[3]陳嘉.淺談大學教師素質(zhì)[J].云南高教研究,2001,0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