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散,能治腳氣
口腔潰瘍散治腳氣,這看起來似乎十分不搭,但我的親身經歷表明,此方法確實有效。我是多年的老腳氣,一穿皮鞋這樣透氣性差的鞋子就會犯,治腳氣的藥用了不少,但總是復發(fā)。后來有朋友推薦了這個方子,就是把口腔潰瘍散涂在患處,連續(xù)涂3天。
天津 張女士
點評:
足癬(也稱“腳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在我國發(fā)病率相當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于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為真菌提供了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真菌的生長。
口腔潰瘍散治療腳氣看似很神奇,其中奧秘其實很簡單,主要是由口腔潰瘍散的幾種成分在起作用??谇粷兩⒌闹饕煞质乔圜臁椎\和冰片。青黛從中醫(yī)上講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以治溫病熱盛。其主要成分色胺酮經抗真菌試驗發(fā)現(xiàn),是抗皮膚病真菌的活性成分,正對腳氣之證;白礬燥濕止血,可以破壞真菌喜歡的潮濕、溫暖的生長環(huán)境;冰片主散郁火,能生肌止痛。因此,使用口腔潰瘍散治療腳氣確實會有實際效果。
腳氣根治很難,容易復發(fā)。腳氣患者要平時應多注意生活習慣,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注意清潔,每天洗腳、勤換襪子;洗腳盆及擦腳毛巾與家人分開使用,以免傳染他人;平時少穿運動鞋、旅游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趾縫緊密的人可用干凈紗布或棉球夾在趾縫中間或選擇分趾襪,以利于吸水通氣;平時少吃容易引發(fā)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皮膚科
副主任醫(yī)師 王永春
消化不良,吃點雞肫皮
我愛人這些年一直消化不良,雖然吃了不少健胃消食的藥,但效果都不理想,一停藥就復發(fā),上個星期聽朋友說下面這個方子能治療消化不良:雞肫皮200克,炒黃、研成粉,飯前用白糖水沖服,一日2次,一次10克(約半調羹,兒童減半),據(jù)說一劑服完即可見效,但要忌吃田螺。
江蘇 夏女士
點評:
這個偏方中所提到的雞肫皮中醫(yī)叫做“雞內金”,是雞胃內(俗稱“雞菌子”、“雞胗”)的一層黃色黏膜,是中醫(yī)常用的一種動物藥。這味中藥有消食健胃的作用,可以促進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運動功能明顯增強,胃排空加快,從而促進消化。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該偏方對于有面色萎黃、不思飲食、小兒疳積、形體消瘦、脾胃虛弱、食積脹滿等病癥的患者比較適用。但長期的精神緊張和壓力也會引起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調節(jié)失常,從而引發(fā)消化不良。該偏方對于這種跟精神因素有關的消化不良就不太適用了。
因此,使用偏方前最好先到醫(yī)院消化內科請醫(yī)生辨證之后再服用,以免不明病因誤用偏方而延誤治療。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中醫(yī)師 劉萬里
早上吃蘋果治膽囊炎
我母親患膽囊炎十多年了,久治不愈,前幾天我聽同事說吃蘋果可以治療這種病。方法是:每天清晨空腹吃1個蘋果,隔半小時后再進餐,每天堅持,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連皮一起食用。
安徽 吳先生
點評:
從中醫(yī)上講,蘋果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的功效,并無研究表明可以治療膽囊炎。膽囊炎通常是由于免疫力低下造成膽道感染引起膽囊發(fā)炎,或是因疾病、情緒等原因,導致膽汁的排泄受阻,刺激膽囊壁,使之產生損害。膽囊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常表現(xiàn)為上腹疼痛,向右肩背部發(fā)散,右上腹有壓痛感。
針對急性膽囊炎,我給讀者朋友們介紹一個偏方:取鮮嫩的小麥稈100克,白糖少許,將麥稈加水煮半小時左右,加入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飲,每次半小碗,每天3次。此偏方可消炎利膽。
慢性膽囊炎患者可用這一偏方:柴胡、延胡索、木香各10克,白芍、郁金、青皮各15克,茵陳20克,香附12克,甘草5克,水煎服,一天1劑,分兩次服用即可。此方可疏肝利膽。要注意的是,患者使用偏方前應先就醫(yī),看自己是否適合。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養(yǎng)生室教授 張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