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娟
摘 要:小學課文中的每一篇古詩詞都充滿詩情畫意,可是小學生鑒賞和欣賞古詩詞的水平不高,所以老師的教學手段必須要具備新穎性、趣味性、娛樂性、直觀性,引導學生走進古詩詞的意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在快樂的玩味中完成對古詩詞的欣賞。
關鍵詞:古詩詞欣賞;情景交融;領會吟誦
在古詩詞的教學實踐中要激發(fā)學生讀書寫詞的興趣,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欣賞意境,逐漸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詩意的內涵和底蘊的理解,接受詩情畫意的浸潤。古詩文富有鮮明的傳統(tǒng)文化特點,燦若星河,博大精深,語言精練,意境深遠,蘊含著大量的人文內涵,而其只占小學語文課程的極小部分。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欣賞興趣?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詩人、詩題、詩情、詩境、詩法。使師生共同探究,生生研討,從而形成“作者生平—解析試題—意向品讀—情感體悟—藝術探究”的流程,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思維,達到對作品藝術魅力的領悟,下面談談如何引導小學生對古詩詞進行賞析。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古詩詞一般都會運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景喻情、托物言志等手法來表達自己主觀的情感。古詩是琴,是畫,有聲有色。一般我借助多媒體進行情境化教學,用古詩的韻律美來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我上《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時,運用多媒體,用動聽悠揚的音樂伴奏,播放我制作的江南春天一幅幅絢爛風光美景課件,將影像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到處紅花綠柳、鶯歌燕舞,再現(xiàn)江南煙雨蒙蒙山巒,隱隱約約,寺院樓臺若隱若現(xiàn),使學生欣賞江南明媚的春光,使學生從心里感受撲朔迷離之美,使學生癡迷祖國美麗的山山水水,讓小學生在如癡如醉中的音樂中欣賞詩中美麗的畫面,在畫中體會詩情畫意,極大地調動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和興趣,更加集中精神對古詩詞進行學習。
二、借助資料,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背景進行賞析
⒈小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古詩詞那些深奧、含蓄、詩意的關鍵語句不易理解,還有一些詩歌寫作的背景,詩詞主題書上沒有說明,這就需要老師認真?zhèn)湔n,查閱網絡,參考資料,幫助學生了解詩人以及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例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了解詩人以及詩歌寫作的背景:杜甫由于遭受安史之亂到處漂泊之苦,忽然聽到叛亂已被殲滅的消息,喜極而泣,不能自抑寫了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濃重的思鄉(xiāng)之情和歸心似箭的喜悅。使學生從背景方面對作者所處的境界產生遐想,去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有助于學生理解詩詞主題,理解古詩題目的意思及主題。有些古詩的題目包含了古詩內容,語句精簡,總覽全文。從理解古詩的題目入手,分析全文大意。
2.古詩詞教學中要注意關鍵字句,以字達詞,以詞通句,梳理句意,理解全文。教學時要教會學生通過“釋、變、異、換、猜”的學習方法來理解字詞的意思。比如《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臥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边@里的“蓬頭”描寫了孩子垂釣時不修邊幅,很隨意,“側臥”“遙招”“驚”等字眼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釣魚害怕魚兒不上鉤時的各種表情和動作,通過這些字詞,使學生趣味盎然地對語句、甚至對整篇詩境進行欣賞、想象和理解,這樣古詩詞在關鍵詞句的意境中“活”起來,詩的畫面動起來。
三、感受詩中故事,激發(fā)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誦
每一首古詩詞都在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似乎都隱含著一定的時代背景,講述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例如《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蔽矣脦в写判浴⒏挥懈星榈钠胀ㄔ?,再襯托低沉的音樂,用慢節(jié)奏低沉舒緩的聲音朗誦這首送別時依依不舍的絕句,使學生感到其情溢于言表,與詩的情境和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學生在欣賞之余感受到朋友之間友情的珍貴。接著老師不失時機地再講述這個故事:作者乘舟回頭遙望岸邊,遙聽岸上汪倫對自己作別的吟唱,顯現(xiàn)出主人對客人遠去的依依不舍之情。這時我設計一個開放性問題,假如你是當時的汪倫,作別時你最想對友人說些什么?從表達出詩人與汪倫之間深厚的友情,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談談自己將來送別友人,怎樣踐行?說說自己的感受,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組織學生富有激情地整齊高聲朗讀,使其對詩歌欣賞的熱情達到高潮。這種課堂有欣賞、有交流、有思考、有想象,朗誦使詩歌欣賞在快樂中開始,在興趣中進行,又在興趣中收獲理解。
總之,誘導小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欣賞,能激發(fā)興趣,感知故事,有時還要鑒賞古詩詞創(chuàng)設的意境、表現(xiàn)手法、修辭技巧、語言特色、風格特征等,在欣賞方法上做到由淺入深,由直觀表象的故事到抽象的寓意內涵,使學生既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又實實在在獲得了累累的知識碩果,讓古詩詞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促使學生愛上魅力無窮的古詩詞。
參考文獻:
蔣澤華.詩情畫意學古詩[J].課外語文,2015(0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