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思
(漢江師范學(xué)院 外語系,湖北 十堰 442000)
《擺渡人》的多重主題解讀
徐思思
(漢江師范學(xué)院 外語系,湖北 十堰 442000)
《擺渡人》是一本令千萬讀者靈魂震撼的心靈小說,除了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情節(jié),感人至深的真情也是小說大受歡迎不可或缺的因素。愛情、救贖和家這三重主題相互交融,使作品別具一格,值得矚目。通過解讀《擺渡人》中富有濃郁哲理的多重主題,可以揭示小說背后蘊涵豐富的人性內(nèi)涵,引導(dǎo)人們重新思索人生,也為在愛情迷途中的人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擺渡人》;多重主題;解讀
《擺渡人》(Ferryman)作者是英國文壇近兩年受人矚目的實力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Claire Mcfall)一部最著名的作品。該書一舉摘得多項世界文學(xué)大獎,版權(quán)銷售33個國家。
小說講述的是一位15歲女孩迪倫乘火車去探望久未謀面的父親,以火車事故導(dǎo)致她意外而“亡”為導(dǎo)火線,以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勇敢拼命地保護她的靈魂和她反擺渡崔斯坦為主線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形象地刻畫了女孩不畏艱難險阻、魂飛魄散地追求愛情時那執(zhí)著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氣,最終女孩說服崔斯坦與自己一起返回人世,并在人世相遇。
《擺渡人》巧妙、驚人的故事情節(jié)與小說中所展示的多重主題密切相關(guān),愛情、救贖和家這幾個主題相互交融,引領(lǐng)讀者以自己的心靈與小說中感人至深的真情相互碰撞,迸發(fā)出靈魂深處的火花。多重主題與豐富的內(nèi)涵或許是《擺渡人》被認(rèn)為是一本靈魂治愈小說的核心原因,解讀《擺渡人》中的多重主題,可以揭示小說背后蘊涵豐富的人性內(nèi)涵,引導(dǎo)人們重新思索人生,同時也給讀者的靈魂注入了一種無形的力量。
(一)愛情
愛情是小說永恒的主題,它不但是小說形成的根本,而且使人類美好的感情得以展現(xiàn)。[1](P87)相信大家都被《擺渡人》中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純真的強大愛情所震撼,這種愛情強大到可以不畏魂飛魄散也要尋找到對方,這也是《擺渡人》最引人矚目的地方。小說中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產(chǎn)生的愛情是順理成章的。當(dāng)女性處于危險中,對唯一值得自己依靠的人產(chǎn)生感情是很正常的;而男性對一個單純的且會無條件地關(guān)心自己的女孩心動,這也是人之常情。正是愛情這一強大的支撐體,支撐著迪倫克服千難萬險,也不畏失敗后的魂飛魄散,從“家”返回荒原尋找崔斯坦,追尋自己的幸福;也正是愛情的力量促使著他們敢于解放禁錮的思想,才能返回人世。
透過愛情主題看小說隱喻的道理比比皆是。在穿越荒原之前,迪倫因為缺乏愛情,所以她很膽小,內(nèi)心是一片無盡的荒原;在穿越荒原之后,迪倫因為收獲愛情,所以她蛻變成一個堅強勇敢的擺渡人,引領(lǐng)自己的愛人脫離荒原無形的禁錮,將他擺渡回人世。這暗示了在真愛面前,人人都是強者,愛情的力量很偉大。
崔斯坦和迪倫從荒原返回隧道口的途中,崔斯坦為了救心愛的迪倫而受到惡魔的攻擊,留下的傷口讓他痛得齜牙咧嘴。以前他的傷口幾天之內(nèi)就會不治而愈,但是這次的傷口都幾天了還沒有消失,并且隨著他走得離荒原越遠,傷口似乎也在逐漸惡化。這不僅暗示了崔斯坦可能擺渡了足夠多的靈魂,也到了該解脫的時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同時還讓人深刻地體會到只有為真愛付出,才會痛。
雖然愛情是永不褪色的主題,但是克萊兒能用她那細膩、唯美且頗具張力的文筆使讀者不忍釋卷;用充滿畫感的文字,將連接“家”和人世的荒原景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情感真摯動人;讓一個虛構(gòu)的愛情故事飽含真實的人生況味和隱喻,引領(lǐng)人們重新思索人生,也為在愛情迷途中的人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二)家
家這則主題是《擺渡人》所隱喻的一條暗線,仔細推敲不難發(fā)現(xiàn)整篇小說圍繞女主人公從逃離家到回歸“家”,再從逃離“家”到回歸家。以家為主題,展開了一場回家之旅。
迪倫心中認(rèn)為名聲赫赫的吉斯夏爾中學(xué)專門磨平人的熱情、創(chuàng)造力,尤其是消磨人的意志;[2](P5)老師也令人很壓抑;同學(xué)都是一群跟風(fēng)盲從、不動腦子的人。[2](P7)原本計劃和自己從小就認(rèn)識的唯一的好友兼同學(xué)凱蒂一起密謀逃離這里的辦法,但是去年凱蒂因她父母離異也被迫轉(zhuǎn)學(xué)離開這里。小說中描述的這一切都表明了迪倫對學(xué)校、老師、同學(xué)的厭惡,感覺自己和同學(xué)不合群,也不愿意同流合污。
迪倫的媽媽——瓊,為了掩蓋額頭上的皺紋,每天晚上不辭辛苦地往臉上涂抹各種昂貴的乳液和美容液,但是終究于事無補。[2](P4)這暗示著在一個單親家庭中,母親承載的不僅是撫養(yǎng)、教育,更多的還是操心??蛇@種操心反讓迪倫覺得是負(fù)擔(dān)、厭倦,因為她想從家中獲得溫暖,找到可以訴說的對象,而不是媽媽整天的喋喋不休。家不是一個溫馨完整的家,學(xué)校沒有一個知心、可傾訴的朋友。作者利用迪倫對這里的一切感到厭倦,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下文她鼓起勇氣去見那久未謀面的爸爸,另外她從電話里得知爸爸也很想了解她的情況,或許他可能是自己可以傾訴的對象。雖然意外的火車事故沒讓她與父親見面,但是終究還是逃離了家。
因火車事故,迪倫意外而“亡”。每個靈魂離開人世后必須在靈魂擺渡人的帶領(lǐng)下穿越過荒原,才能到達“家”。在穿越荒原的那些天,她與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相愛了。穿越荒原途中,勇敢、強悍的崔斯坦化解了一次又一次惡魔的進攻,引領(lǐng)著迪倫的靈魂穿越危險的荒原,她到達了靈魂稱之為“家”的地方。這些天,她收獲了愛情,也讓她明白雖然“家”很美好,但是沒有崔斯坦的“家”是殘缺的,是一座散發(fā)虛幻光芒的荒涼城堡。于是她尋找一切機會逃離“家”,重返荒原,并以自己堅韌的意志在荒原找到了擺渡人崔斯坦。
在從荒原返回人世的途中,她又耐心地解開了封存崔斯坦多年的思想禁錮,并勇敢地引領(lǐng)他和自己一起嘗試著返回人世。相信男女主角在小說結(jié)尾時的對話“原來你在這里”和“我在這里”讓所有的讀者都印象深刻,這標(biāo)志著這場充滿愛、艱辛、信念、勇敢的回家之旅有了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而且渡人渡己的完美回歸也升華了主題。[3](P142)
(三)救贖,亦是擺渡
除了上述的愛情和家這兩個主題之外,救贖是《擺渡人》中最突出的一個主題。不僅因為救贖的內(nèi)容在小說中占據(jù)大量的篇幅,還因為救贖的情節(jié)使小說高潮迭起,引人入勝。小說從救贖的角度出發(fā),按照男女主人公情感的發(fā)展展開救贖情節(jié),使得救贖途中每一個故事情節(jié)都令人驚心動魄,引人深思。小說還采用了許多形象的人物心理描寫,將兩個完全意想不到的救贖故事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暗示了只有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才能照亮救贖之路,從而拯救人類的靈魂和生命。
第一個救贖故事講述的是崔斯坦擺渡著迪倫穿越荒原,途中他以自己的經(jīng)驗、機智、勇敢化解了一次又一次惡魔的進攻,使她的靈魂免遭惡魔的毒手,讓她安全地到達“家”。這是靈魂的救贖。
第二個救贖故事是迪倫反擺渡著崔斯坦從荒原穿越到人世??此茝姾返拇匏固梗诜党讨袇s顯得膽小懦弱,而看似羸弱的迪倫,卻支撐起了返程的全部信念。她不厭其煩地鼓勵并寬慰崔斯坦,使他打破荒原的禁錮,和她一起嘗試返回人世,最終他們在人世相遇。迪倫不僅拯救了自己和崔斯坦的生命,還拯救了他們的愛情,所以這是生命的救贖,亦是愛情的救贖。
小說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節(jié)點:導(dǎo)火線、危機、高潮、結(jié)局等。作者自然地將兩個救贖故事都注入這些節(jié)點,令讀者從一次次激奮、沮喪、驚心動魄過渡到希望、溫暖。另外,它啟迪著讀者只有擁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明天,明天才會更美好。
《擺渡人》是一篇靈魂治愈小說,它那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完全意想不到的情節(jié)構(gòu)思、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多重主題的相互交融,不但使作品別具一格,值得矚目,而且又不失其內(nèi)涵和令人深思的空間。通過解析富有濃郁哲理的三重主題,能引導(dǎo)讀者體會到小說表面上看似乎是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而其本質(zhì)上是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人類自身進行探索后加上自身的見解,對社會和人性的揭露,也是人類情感復(fù)雜性的真實寫照。此外,小說也折射出人性之美,真愛、勇敢、信念無不滌蕩著讀者的內(nèi)心,也讓人們明白當(dāng)必須直面生存和死亡、靈魂的毀滅與愛情的永生之艱難選擇時,將如何邁出自己的腳步才會讓自己的人生不后悔。
[1]吳麗娜,肖桃華.法國文化視角下《基督山伯爵》的主題及文化解讀[J].長城,2014,(6).
[2][英]克萊兒·麥克福爾.擺渡人[M].付強,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5.
[3]徐珊.解讀電影《地心引力》的多重主題[J].電影文學(xué),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