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晨晨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刑事簡易程序研究
孟晨晨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為了提高訴訟效率、解決案件積壓,現(xiàn)行刑訴法,對簡易程序做了較為全面的規(guī)定。司法實踐中,被告人的辯護權不能充分行使,被告人自主性難以保證,審判流于形式,控辯地位不平等,發(fā)回重審的案件能否適用簡易程序,簡易程序范圍過于狹窄等等問題仍需要立法和司法的不斷完善。從貫穿簡易程序的線索入手,從中發(fā)現(xiàn)解決立法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立法方面,明確法條的具體內涵,增加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范圍,提高訴訟效率,實現(xiàn)公平正義;司法層面,提高審判人員和公訴人的職業(yè)素質,以追求控辯實質的平衡;辯護權方面,擴大被告人的辯護權,實現(xiàn)實質性的平衡。
形式化審判;辯護權擴大;控辯平衡
(一)被告人辯護權不充分行使
1.實踐中的辯護
從2014年至2015年河南法院網(wǎng)公布的案件中隨機遴選出47個案例,進行統(tǒng)計調查,如表1:
表1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實踐中被告人有辯護人的情況很少,在47例案件中只有8個案例有辯護人,其中包含兩個被告人但只有一個有辯護人的情況。還有庭審有辯護人但在判決書中并未提及辯護人的案件。簡易程序使用過程中,被告人的辯護很少得到運用。
2.實踐反映出的問題
據(jù)河南法院網(wǎng)所公布的案件來看,90%還要多的被告人都是本分老實、經濟狀況較差的農民。他們知識貧乏,缺乏法律思維思考問題。在莊嚴的法庭里,面對法官和檢察官,不懂如何為自己辯解。再加上經濟狀況不好,沒有委托律師為其辯護,也不符合指定辯護的情形,他們的辯護權形同虛設。在實踐中,大概30%的被告人委托律師為其辯護。而在這30%中,一些律師業(yè)務不精,對于被告人的辯護沒有特別大的作用。但律師所做的辯護像緩刑、在最低限度內判處刑罰等有利于被告人的合理辯護,一般會被法官采納。
刑訴法規(guī)定辯護律師擁有閱卷權和會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權利。在實踐中,閱卷權大打折扣,根據(jù)老律師介紹,一般律師閱卷是在法院進行,法院為了避免在審判前會見一方當事人,他們往往安排律師在三樓等待,書記員將案卷復制好送與辯護律師,而法院刑庭在十樓左右。老律師一般都會有這樣的感觸,他們等待的時間比較長并且他們也不敢有任何催促,害怕法官對其產生不好印象,在審理案件時不利于自己的被告人。對于辯護人的會見權,他們往往不怎么去行使,大部分律師是在閱卷后才去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并且他們會見時不僅不去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陳述,而且還告訴他們,讓他們老實交代,獲得較輕量刑。①
在法庭調查中,法官一般會讓公訴人和被告人分別出示各自所擁有的證明材料,這對于公訴人來說如家常便飯,但對于被告人來說相當困難。被告人充分信任公訴部門,在確認證據(jù)時,他們連看一眼都不看,完全相信法律的公正。他們甚至不懂什么證據(jù)才能證明自己罪輕,有的甚至還被關押更別說去尋找有利于自己的證據(jù)。有辯護人的還好一點,沒有辯護人的,可想而知他所面對的阻力有多大。據(jù)河南法院網(wǎng)的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視頻來看,被告人的權益他們不懂得如何維護,對于立法規(guī)定的權利他們不太明白甚至不知每一個權利都可以用來做什么。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甚至連最后的被告人陳述,好多情況是法官問一句,被告人答一句,何談辯護權?立法宗旨和目的都是相當好,可實踐相差甚遠,被告人的辯護權根本無法完全實現(xiàn)。
(二)審判流于形式
1.適用簡易程序審判的時間分布
刑訴法明確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jié)關于送達期限、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出示證據(jù)、法庭辯論程序規(guī)定的限制。除此之外,判決書也可以簡化書寫,對于庭審過程中的訊問被告人、公訴人宣讀起訴書都可以一定程度的簡化,對案件事實沒有異議的,可以只針對量刑和犯罪情節(jié)進行。這一修改,大大提高了訴訟效率、迅速懲罰犯罪、恢復被破壞的社會秩序。
立法的完善,彰顯不如人意的實踐。從2014年至2015年河南法院網(wǎng)上所公布案件中,隨機抽取12個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這些案件來自四個區(qū)八個縣,如表2:
從表2看出,每一個適用簡易程序來審理的案件時間一般在二十分鐘到三十六分鐘左右。據(jù)調查,最快的一個案件是一起容留賣淫案,只有一個被告人,一個犯罪事實,庭審只用了4分鐘。②在這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要進行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宣判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這么迅速的審判可以查明事實嗎?我們推算每個環(huán)節(jié)平均八分鐘左右,但在開庭、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出示證據(jù)(被告人沒有出示證據(jù),一般都是控方在出示)、法官教育被告人這些環(huán)節(jié)上要占95%左右,而被告人陳述不到三分鐘,甚至有的情況在被告人自己不愿再陳述,法官允許其不陳述,接著審判結束宣判或者擇日宣判。法律規(guī)定簡易程序一般要當庭宣判,但在實踐中當庭宣判少之又少。
2.審判時間分布反映出的問題
從表2看,簡易程序所用時間平均20分鐘左右。與普通程序審判時間相比并未少多少。普通程序審判時間大概有一個小時左右,其中包含審判員來回的路程時間,準備開庭審理時間,算下來庭審時間也就40分鐘左右,與簡易程序最長時間差不多。從此并未看出簡易程序在審理時簡易的地方。簡易程序是否真的實現(xiàn)了簡易化,令人深思。
據(jù)調查統(tǒng)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在20天內結案的占96.5%;在1小時內庭審結束的占100%,且絕大多數(shù)開庭在半小時內完成;當庭宣判的占67.8%。某區(qū)法院審結的10件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平均庭審僅用22分鐘,有一起簡單的盜竊案,開庭僅用10分鐘,從收案到當庭宣判共用了4天。③
3.審判的“流水線”式
簡易程序雖然簡易但不簡單。在實踐中,法官形式化審理,公訴人形式化宣讀起訴書、出示證據(jù)等情況屢見不鮮。例如,在法庭調查中,某一檢察院把一份應有照片的證據(jù)缺失,法官面對該情況視而不見,既不補充也不說明情況;有的被告人對于法律術語不了解向法官詢問,而該法官卻面向檢察官,讓檢察官繼續(xù)等等多種多樣;證據(jù)出示時只出示照片或文字記述,即使是物證也是如此。并且公訴人在出示證據(jù)時,一般只宣讀證據(jù)在哪一頁,然后會請求法官讓被告人自己翻閱,法警讓其翻閱時間有限,只是形式化了解,被告人不可能完全知悉。
簡易程序的判決書,立法規(guī)定可以適當簡化,但從實踐來看,判決出現(xiàn)混亂應付的情況。從2014至2015年河南法院網(wǎng)的案件中,隨機抽取了47個案件,如表3:
一般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判三年以下的案件,都是獨任審判。在上表數(shù)據(jù)中,正文部分寫的獨任審判一個法官來審理,但在判決書目錄那一欄卻寫著三個,甚至是五個的情況比較多。這不難看出判決書也是很草草記錄。實踐中形式化審理的情況比較多,并沒有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來進行,一味的提高效率留下的后遺癥。
(三)控辯地位不平衡
1.職權主導
決定適用簡易程序的主體的態(tài)度不同,適用簡易程序處理案件的數(shù)量和結果也不相同。④根據(jù)統(tǒng)計,下表反應了1997年到2004年法院適用簡易程序數(shù)量和比例,如表3:⑤
注:該法院2000年的法院年度報表因故未能查到,因此該年度法院的收案數(shù)、適用簡易程序的數(shù)量和比例空缺;1997年的數(shù)據(jù)僅復印到上半年的報表,因此只用上半年的數(shù)據(jù);2004年僅有上半年的報表故下半年的數(shù)據(jù)空缺。
從表3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逐年呈上漲的趨勢,由于經濟迅速發(fā)展,案件的增多,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比例增大,效率提高,法院積極的適應立法趨勢。加上立法標明,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公訴方應當出庭支持控訴,也使得控辯審三方的地位趨于等腰三角形的構造,使得被告人的權益被侵害的機率大大減少,但這與立法目的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2.職權偏見
立法構造控辯地位平衡,并不代表實踐也是如此。河南法院網(wǎng)審理簡易程序的視頻可以看出,法官很大程度上偏向公訴部門。被告人法律知識相對薄弱,一些素質比較低的法官,對于被告人沒有耐心,甚至對于被告人沒聽清楚或反應慢大聲呵斥,而面向檢察官禮貌有加,對內心充滿屈辱的被告人心理造成重大傷害,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不再進行抗辯,像是案外人一般,靜靜的聽著控訴方指控的一切,不利于查清案件事實。法官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被告人權利的實現(xiàn)與否。而每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與法官素質的高低有很大關系,一般經發(fā)展較快的城市,法官的素養(yǎng)普遍都高,但也不排除幾個別情況。
(四)發(fā)回重審的案件是否適用簡易程序
針對發(fā)回重審的案件是否適用簡易程序,立法并沒有做出明確規(guī)定。在實踐中,法院一般都以普通程序進行審理。刑事案件被發(fā)回重審的情況很多種,有的被告人企圖被判處較輕的刑罰而提交上訴狀,但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如果發(fā)回重審適用普通程序進行審理,將會更加繁瑣,必將會引起司法資源的浪費。發(fā)回重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很大程度上都會被長期羈押,超期羈押很普遍,在一定程度上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心里和身體帶來很大傷害。立法規(guī)定的缺陷給司法帶來混亂不可避免。我們要積極探索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才能避免一些不該出現(xiàn)的差錯,我們的立法將會更加完善,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提高訴訟效率,使被告人權利不確定狀態(tài)盡快的確定,免遭不當利益的侵害。
(五)適用簡易程序的審級過于狹窄
刑訴法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法院為“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排除了其他層級法院?;鶎臃ㄔ簩徖碇荒芤粚彶趴梢?,二審、再審都不能適用?;鶎臃ㄔ簩徖淼陌讣芏啵啾容^于中級和高級法院,基層法院的司法資源非常有限。司法資源緊缺和案件越來越多的矛盾日益明顯。即使有簡易程序,基層法院也很難很快的將所有案件審結,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發(fā)展比較快的地方,人口密集度比較高,案件更多。對于使用簡易程序只能是基層法院存在一定的缺陷,中級以及高級審理的一些案件雖然可能被判處的刑罰比較重,但一些案件簡單清楚,相應的也可以使用簡易程序,把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復雜重大疑難案件上,進一步提高訴訟效率。現(xiàn)行刑訴法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的一個條件是一審,此規(guī)定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基層法院審理的案件中,一些案件比較簡單,一審適用簡易程序審理,被告人可能乞求在量刑上更輕一些或者其他原因,他們會申請二審,這些案件啟動了二審后,其實案件事實也不是特別復雜。二審程序比較繁瑣,一旦啟動,需要將被告人送回看守所,等待進一步處理,時間會更長。如果一味的適用普通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立法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在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二審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六)被告人自主選擇權不自主
刑訴法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需要被告人的同意,如果被告人有異議,將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據(jù)表 2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來看,只有2例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一例是被告人有異議,另一例是法院在審查時不符合簡易程序,之后轉為普通程序。
針對被告人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自愿性屬于主觀性要件,在實踐中很難查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羈押期間處境不是很好,刑訊逼供等暴力執(zhí)法情況很常見,如果其受到威脅后作出選擇,同意適用簡易程序,想要證明其不是自愿做出的選擇,非常困難。只有立法規(guī)定了賦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好的權利保障,他們的權利才不會遭到威脅,才能自愿地做出選擇。
(一)職權主導
簡易程序的審判方式,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將原來完全由獨任審判,修改為可以由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審判。最終使用哪一種,在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需要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去衡量。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對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可以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也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由該法條看出,審判方式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賦予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權,使職權在訴訟中充分行使。
職權主導下更需要提高法官和公訴人的職業(yè)素質。決定適用簡易程序的主體態(tài)度不同,訴訟的效率和質量也相應不同。職業(yè)素質越高,侵犯被告人權利的可能性越小。
(二)賦予被告人簡易程序主導權
刑事訴訟的主要參加者尤其是被告人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決定選擇或者同意接受何種程序審判的訴訟權利,該權就是主導權。也就是說,由被告人開啟簡易程序,使被告人在訴訟中享有主動權。此權利能夠調節(jié)現(xiàn)實中控辯地位不平衡,使雙方在一個相對對等的情況下展開辯論。
簡易程序的適用一定程度上對被告人的權利有部分限制,被告人選擇適用簡易程序也就意味著對那部分權利放棄,被告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并且還知道選擇的法律后果,這才能符合正當法律程序的要求。如果被告人是被欺騙或者脅迫而同意適用簡易程序,那在庭審時被告人極大可能會翻供或讓辯護人作無罪辯護,這不僅不能節(jié)約有限的司法資源,反而會大大增加訴訟成本,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1996年刑訴法第一百七十四條規(guī)定公訴案件簡易程序的啟動和變更由法院和檢察院決定,被告人沒有主導權,職權主導色彩濃重。當時的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本位的影響。隨著立法工作的進步,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司法部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被告人認罪審理的規(guī)定,規(guī)定被告人對于認罪后適用簡易程序簡化審程序擁有選擇權,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進步。⑥2012年立法修改,將“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明確為適用簡易程序的條件之一,同時要求庭審中審判人員要 “確認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此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刑事案件不再受檢察院建議或同意的限制。只賦予了檢察院的“可以建議權”,而取消了“同意權”。
簡易程序中被告人的主導權能及時彌補被害人在法益上的損失,因為被告人選擇適用簡易程序表明對被指控的犯罪進一步的承認,符合適用簡易程序的自愿性、自覺性和自知性,他無論什么動機,希望量刑也好,單純的悔罪也好,都會對被害人心理上有一種安撫或經濟上的補償,能夠維持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一)加強立法規(guī)定
1.明確立法內涵
立法方面,簡易程序的適用條件盡可能精確化、統(tǒng)一化。解決不同法官針對相同法條有較大分歧的問題,保障被告人的權利有法可循,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大大縮減,更能符合立法本身。
立法不夠明確,在實踐中將會帶來司法混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會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身體健康等基本人權。在審理案件中需要偵查部門、審查起訴部門、審判部門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更高效的審結案件,使權利不確定狀態(tài)盡快的確定。如果立法不明確,各部門對同一個法條有著不同解釋,很可能將案件在三部門之間相互推諉,使得簡易程序更加繁瑣,達不到立法效果。
現(xiàn)行刑訴法針對簡易程序做了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但關于1998年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也存在相關規(guī)定,兩者出現(xiàn)沖突時如何解決問題,應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以防有人鉆法律的漏洞,獲個人私利。只有相配套的法律明確了,實踐才會更加有序地進行,否則將會帶來混亂。
2.增加簡易程序范圍
針對案件多,司法資源少的矛盾,簡易程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立法層面,擴大簡易程序范圍,將會很好的發(fā)揮分流效果。結合基層法院審理案件的情況,發(fā)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二審和中級法院審理的案件可以限制性的適用簡易程序。
針對發(fā)回重新審判的案件能否使用簡易程序,現(xiàn)立法雖然沒有規(guī)定,但隨著案件的逐漸增多,一些發(fā)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完全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將會提高訴訟效率。但立法規(guī)定時應規(guī)定嚴格的條件,以免法院為了不法目的使一些案件發(fā)回重審,影響公正審判,杜絕給社會公眾帶來更大的毒害。
(二)擴大辯護權
辯護權的加強首先要從立法規(guī)定入手,只有立法規(guī)定了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在實踐中才能更好的執(zhí)行。我國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立法很完善,但實踐中有缺陷。如果被告人辯護權連立法都沒有做出相應的規(guī)定,那更不用談實踐。
在簡易程序方面應當明確被告人的辯護權。普通程序被告人享有的辯護權在簡易程序中應當使其享有,被告人應該享有比普通程序更多的保障自己權益的權利,因為被告人同意適用簡易程序來審理案件,是以犧牲其一部分訴訟權利為代價的,如果再不給予特殊保護,那將對于被告人很不公平?;鶎臃ㄔ阂粚忂m用簡易程序,在實踐中往往沒有辯護人,其自身法律知識薄弱,自行辯護對其很不利。相關立法應明確規(guī)定,來彌補被告人犧牲的那部分權利,符合公平原則。
(三)控辯平衡
1.提高審判人員職業(yè)素質
以審判為中心也即是以庭審為中心,審判人員在庭審中發(fā)揮著很大作用。在控辯審“等腰三角形”構造中,審判人員居于中立位置,維持控方和辯方地位的平衡。這就要求,審判人員要有相當高的職業(yè)素質。在第一部分可以了解到,基層法院的法官他們的專業(yè)水平的限制和個人素養(yǎng)的缺失,使得被告人在法庭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自己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使得法官不順心,加重自己的刑罰。
在實踐中,一般經濟發(fā)達的城市,法官的職業(yè)素質要比不發(fā)達地區(qū)的高一些。他們不僅僅是為了審判,還要引導被告人更好的回歸社會。但是公平正義不分經濟發(fā)達與否,所以,提高審判人員的職業(yè)素質,為控辯雙方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使控辯雙方地位平等,保障被告人權益。
2.提高公訴人職業(yè)素質
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簡易程序得以運用??卦V方為了提高效率可以在起訴前對案件進行審查,對于相類似案件可以集中一起提交法院,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大大減少在審查起訴環(huán)節(jié)不必要的時間。提高控訴部門人員的職業(yè)素質是進行集中審查起訴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質量。與此同時,也能達到分流的效果。
相關部門應加強其部門人員學習,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辦事,提高辦案能力,避免冤假錯案以及形式化控訴??卦V人職業(yè)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被告人權利的保護,使各個部門能以專業(yè)水平對待每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他們能夠享有更加公平公正的審判結果。
3.實質性的平衡
提高審判人員的職業(yè)素質,可以為控辯雙方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控辯雙方可以就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論。提高控訴方的職業(yè)素質,能夠保證訴訟進程的質量。擴大被告人的辯護權,可以為被告人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使其在與控訴方辯論時達到實質性的平衡。
注 釋:
① 左衛(wèi)民,等:《簡易刑事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85頁。
② 左衛(wèi)民,等:《簡易刑事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07頁。
③ 高一飛:《刑事簡易程序研究》,中國正方出版社,2002年,第65頁。
④ 樊崇義:《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與對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第514頁。
⑤ 左衛(wèi)民:《簡易刑事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63頁。
⑥ 孔德林:《刑事簡易程序若干問題研究》貴州民族大學,2013年,第19頁。
[1]高一飛.刑事簡易程序[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2.
[2]孔德林.刑事簡易程序若干問題研究[M].貴陽:貴州民族大學,2013.
[3]樊崇義.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與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4]左衛(wèi)民,等.簡易刑事程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