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雨中真的會有一只貓?”
      ——重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雨中的貓》

      2016-03-15 15:32:19杜維平
      關東學刊 2016年1期
      關鍵詞:旅館老板女服務員視點

      杜維平

      “雨中真的會有一只貓?”
      ——重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雨中的貓》

      杜維平

      通過文本細讀并結合敘事學理論對《雨中的貓》進行分析,本文試圖提出的觀點是,女主人公站在房間窗前根本就看不到外邊窗子下面的貓,那只貓甚至可能不存在;她和丈夫說外面有只貓,只不過是為排遣寂寞到旅館大堂勾搭旅館老板找借口而已。

      海明威;雨中的貓;敘事學

      美國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雨中的貓》自從1925年發(fā)表以來,一直備受世界各國讀者喜愛。這部小說文本由于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因而闡釋空間非常大。不過,近一個世紀以來,對這部作品的評論,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不管使用什么理論,大體集中在女主人公是否懷孕、酒店經(jīng)理送的貓和女主人公看到的貓是不是同一只貓,以及雨中的貓的象征含義上。此外,國內外近些年的研究幾乎一邊倒地對女主人公充滿同情,認為她是男權社會的犧牲品。隨著敘事學和文體學的發(fā)展,國外對這部小說的文本從形式上的關懷也逐漸增多。大衛(wèi)·洛奇和西摩·查特曼就是這方面的代表。國內對這部小說的研究成果已經(jīng)很豐富,但是,總體來說,到目前為止,尚未見新觀點提出。通過文本細讀并結合敘事學理論對《雨中的貓》進行分析,本文試圖提出的觀點是,女主人公站在房間窗前根本就看不到外邊窗子下面的貓,那只貓甚至可能不存在;她和丈夫說外面有只貓,只不過是為排遣寂寞到旅館大堂勾搭旅館老板找借口。

      一、人物視點聚焦

      為了方便分析,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一對年輕的美國夫婦投宿一家意大利旅館。妻子在旅館二樓房間內看見窗外有只貓躲在一張桌子下面避雨,心生憐憫,想出去把貓抱回房間。結果,當她打開旅館的門,走到窗下,卻發(fā)現(xiàn)貓不見了。回到房間后,她心情沮喪,和丈夫發(fā)生口角。正在這時,旅館老板派女服員給她送來一只貓。

      到目前為止的國內外所有研究都是想當然地以美國人妻子能夠在旅館房間內看到貓為前提進行的,還沒有任何研究對她是否能夠看到貓表示懷疑。不過,按照小說的描寫,從她所處的位置,她看到貓的可能性的確很小:

      那個美國人妻子站在窗子旁邊向外張望。外面,就在他們的窗子下面,有一只貓正蜷伏在一張綠色的桌子底下,雨在從桌面上往下滴。貓正把身子縮得很緊,以免被雨水淋濕。*Ernest Hemingway,“Cat in the Rain”,The collected Stories,London: Everyman’s Library,1995,p.107.本文所引《雨中的貓》中的文字皆從此文譯出。以后隨文注出頁碼。另外,著重號為筆者所加。

      總體來看,這篇小說的敘述采用了第三人稱敘述。順著敘述者的視點和講述,我們會看到一只貓。不過,在小說中,這位第三人稱敘述者特意向讀者交待,這對美國夫婦的房間“在旅館二層,面對大海”。(107)從二層向窗外張望(look out),視線一般會呈斜角,會落在離窗子較遠的地方,不會落在窗子下面。但是,貓“就在(窗子)下面”(right under),從她的視點怎么能夠看見呢?小說中譯本有的譯文將“l(fā)ook out”譯成“眺望”,*[美]海明威:《雨中的貓》,曹庸譯,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上)》,陳良廷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第189頁。如果真的是眺望,她就更不可能看到貓了。敘述者精準的用語把貓和桌子定位在美國人妻子視線的盲區(qū),同時也可能是對讀者的一種提醒,這一視點只有敘述者本人能看到,并非與女主人公共享。并且,貓是藏在一張綠色的桌子底下,而不是透明的桌子底下,即使美國人妻子把頭探出窗外,都未必能看到。而如果她把頭探出去,頭又會被雨水淋濕。

      小說是藝術作品,在現(xiàn)實中不可能的事情在小說中往往會發(fā)生。從這一點來說,對美國人妻子站在窗前是否能夠看到雨中的那只貓進行討論沒有什么意義。但是,從敘事學的角度,這又極有可能是小說家為了表現(xiàn)主題而故意使用的一個敘事策略。

      美國著名敘事學批評家查特曼(Seymour Chatman)曾經(jīng)用他自己創(chuàng)造的兩個術語,人物視點(filter)和敘述者視點(slant),對這部小說進行分析。他認為,這兩個視點并非總是涇渭分明,它們往往會合流。這的確是研究這部小說很好的一個出發(fā)點,但是,他只是把精力浪費在對視點的認定上,并沒有什么真正的發(fā)現(xiàn)。而且偶爾還會犯一些錯誤。比如,他認為,窗外桌子底下的貓,除了敘述者之外,也恰好是妻子的視點,是“她凝視的對象”,只是小說家行文簡潔,略去了“她看到”或者“她意識到”這樣的詞語。*Seymour Chatman,“‘Soft Filters’:Some Sunshine on‘Cat in the Rain’”,Narrative,Vol.9,No.2,2001,p.219.但是,他沒有注意到,正好是小說家通過故意讓敘述者視點和她的視點“相遇”,來揭露她對丈夫說的謊言。如上文所述,由于女主人公視野局限,他們的視點不可能相遇。而查特曼也沒有想到,在此處,海明威突然把敘述焦點變?yōu)閮染劢?,即敘述者說的比人物所知道的要少。此前有幾處敘述者和人物共享視點。查特曼認為美國人妻子看到的東西,實際上是她沒有看到而是她心里所想的內容。她由于要出去,想編造一個合適的理由騙丈夫。這和她后來和丈夫說要下樓把貓抱上來恰好吻合。這樣看來,這段文字——“外面,就在他們窗子下面,有一只貓正蜷伏在一張綠色的桌子底下,雨在從桌面上往下滴。貓正把身子縮得很緊,以免被雨水淋濕”——便是她的內心獨白,只是敘述者省略了“她想”,或者“她心里想”之類的詞語,而不是查特曼所說的“她看到”或者“她意識到”。實際上,這篇作品最難的地方也就在這兒。讀到這里,絕大多數(shù)讀者難免和查特曼一樣,想當然地順著女主人公的視線往下看,對小說敘事技巧的復雜性和女主人公的謊言渾然不覺,對海明威早期寫作敘事技巧的現(xiàn)代性更是不得而知。

      熱奈特在他的名著《敘述話語》(Narrative Discourse,1980)中談到引語(speech)時指出,在現(xiàn)代小說中,同敘述者相比,人物的作用得到了凸顯?,F(xiàn)代小說從對戲劇模仿中解放出來的道路之一是,“把對引語的模仿推向極端,或者說推向極限,把敘述事例中僅剩的痕跡,把發(fā)言權立刻交給人物”。*Gerard Genette,Narrative Discourse,Oxford:Basil Blackwell,1980,p.173.此處“敘述事例中僅剩的痕跡”指的是引號和“他說”或者“他想到”之類確認引語發(fā)出者的標識。實際上,熱奈特指的就是現(xiàn)代小說中常見的(如喬伊斯作品)內心獨白(interior monologue)。但是,熱奈特把沒有引號和說話人標識的內心獨白稱作即刻引語(immediate speech),因為他覺得引語應該立刻從各種敘述惠顧中解脫出來。作為現(xiàn)代小說大師,海明威勇于打破傳統(tǒng)創(chuàng)作模式,喜歡在小說技巧方面進行實驗和創(chuàng)新。他的創(chuàng)作受到格特魯?shù)隆に固┮蚝驼材匪埂桃了馆^大的影響。一戰(zhàn)結束后,海明威去了巴黎,在那里他是斯泰因家的常客,并且于1921年遇見喬伊斯。1922年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他給舍伍德·安德森寫信,對這部作品爆粗口點贊。

      海明威并非只在《雨中的貓》中使用內心獨白,在1924年出版的《我們的時代里》(In Our Time)的第六章,有一段描寫尼克在戰(zhàn)斗中受傷的場景,他背靠教堂的墻坐著,看著對面。其中有兩句話,“事情進展順利”和“里納爾迪不是好觀眾”也是內心獨白,沒有引號,沒有說話人標識。羅伯特·保羅·蘭姆(Robert Paul Lamb)曾經(jīng)對這段文字進行過分析,認為它們會“難住太多讀者”。*Robert Paul Lamb,Art Matters: Hemingway, Craft,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Short Story,Baton Rouge:Lousiana State UP,p.89.

      在這部小說中,在描寫主人公經(jīng)歷的時候,海明威在數(shù)次使用內心獨白,主要是為了便于讀者在沒有敘述者介入的情況下直接進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女主人公站在窗前這段獨白是在數(shù)次使用自由間接引語之后的變奏,這一技巧的使用,增加了作品涵義表達的張力,當然也給讀者閱讀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二、女服務員和喬治的懷疑

      在小說中,有兩個人物,女服務員和喬治。他們對桌子底下是否有貓甚至表示懷疑。這一點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關注,值得我們仔細分析。

      旅館女服務員是第一個對貓的存在明確提出質疑的人。她撐著傘陪女主人公走到窗前。當女主人流露出失望神情的時候,女服務員和她有一段對話:

      丟失什么東西了嗎,女士?(原文為意大利語)

      “有一只貓?!边@個美國女孩說。(原文為英語)

      “一只貓?”(原文為英語)

      “是的,它跑了?!?原文為意大利語)

      “一只貓?”女服務員笑了起來?!坝曛袝幸恢回??”

      “是的,”她說:“就在桌子底下?!比缓?,“噢,我太想得到它了,我想有一只小貓咪?!?108)(原文為英語)

      女主人公在和女服務員說一只貓不見了的時候,女服務員不相信雨中會有一只貓。她的笑聲無疑是對女主人公回答的否定,何況從老板吩咐她給女主人公撐傘這一點上,憑借女人的敏感,她或許已經(jīng)想到了什么。在給女主人公撐傘的時候,她就“面帶微笑”(108)。現(xiàn)在想來,這種微笑應該不止是職業(yè)微笑,還暗含著突然發(fā)現(xiàn)了什么而帶來的喜悅。因此,女主人公“突然流露出失望的神情”,在她看來,無異于一種表演。而女主人公對女服務員的質疑顯然準備不是很充分。她和女服務員交流的時候,在女服務員先說意大利語的情況下,她選擇了用英語回答。這和她同旅館老板交流先主動使用意大利語,形成極大的反差。在這一短暫的交流過程中,“當她說英語的時候,女服務員的臉開始繃緊,不自然”。(108)而后來只有在女服務員對貓的存在提出質疑的時候,她才用意大利語回應,以便拉近和女服務員的距離,打消她的疑慮。而為了進一步打消女服務員的疑慮,她把小姑娘的角色扮演到了極致:“哦,我太想要得到它了,我想要有一只小貓咪?!?108)在這段對話中,敘述者稱她為“美國女孩”絕對不是胡亂地稱呼,而是有意提醒讀者,注意她的角色轉換。很顯然,這種女孩式的叫嚷,在很大程度上會分散女服務員的注意力,她只好提出讓女主人公回房間,以免被雨水淋濕。敘述者為了捕捉她角色轉換的速度,只用了一個詞“然后”(108),把這句話和前一句銜接起來,略去了“她說”或者“她嚷道”之類的字樣。

      和女服務員一樣,女主人公的丈夫喬治對雨中是否有貓,也持懷疑態(tài)度,盡管他沒有直接問。實際上,他在小說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小說中唯一被小說家給出名字的一個人物。妻子從外邊進來后,他便問:“你捉到貓了嗎?”而當他得知貓不見了之后,便放下書,說道:“它到底會去哪里呢?”(108)言外之意,下這么大雨,貓簡直無處可逃,但是怎么會又不見了呢?而女主人公接下來說的話是:“我太想要得到它了。我不知道我為什么這么想得到它。我想要那只可憐的小貓咪……” (108)這樣的話語和她在女服務員對貓的存在提出質疑之后表演時的那番話沒有什么差別,實際上也是對丈夫表演的繼續(xù)。喬治顯然有所警覺,她坐在梳妝臺前照鏡子時說要把頭發(fā)留起來。從她說這話時,他“就在床上換了個地方……眼睛一直盯著她”。(109)妻子突然想留一頭長發(fā),而丈夫不讓她改變。這或許暗含著丈夫對穩(wěn)定夫妻關系渴望。丈夫說的話不多,但是往往一語雙關?,F(xiàn)在回想起來,他說的“別淋濕了”或許有性意義上的暗示,警告妻子不要胡來。從這句話看,喬治很可能一開始就知道妻子在撒謊了。喬治看著她說完了八個“我想要……”之后,實在無法忍受,讓她閉嘴,找點兒什么東西讀讀。但是,喬治對她后來重復的“我想要……”顯然沒有任何警覺:

      她說:“無論如何,我想要有一只貓。我想要有一只貓,我現(xiàn)在就想要有一只貓。如果我沒法兒留長發(fā)或者過得沒有樂趣,我能夠有一只貓。”(109)

      在這句話中,當女主人公第三次說我想要有一只貓的時候,她加了“現(xiàn)在”一詞。如果說以前她說的那些“想要”僅僅是說說而已,這次她是當真,并且還確信自己一定“能夠”有一只貓。而當女服務員站在門口給她送貓的時候,敘述者沒有提到她,因為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而喬治看到的那只貓是不是女主人公說的那只貓似乎已經(jīng)不大重要,因為喬治一直沒有離開床,即使窗外有貓,他也不會知道貓的顏色、大小和品種。不管怎么說,這只貓說明妻子和旅館老板配合默契,也給她圓了謊。

      女服務員和喬治對貓的有無的質疑,直接指向美國人妻子的謊言。也正是在對付他們的過程中,美國人妻子扮演了演員的角色。所以,在這部小說中,大多數(shù)時候,她都是在演戲。但是,她并不是好演員,她表演不自然的地方,為我們的論證提供了佐證。

      三、關于謊言

      既然美國人妻子沒有看到貓,她為什么要編造有貓的謊言?主要原因是她和丈夫感情出現(xiàn)了問題。漂泊在異國他鄉(xiāng)令人倍感孤獨,又因下雨被困在旅館中,丈夫的冷漠令她難堪,她想走出房間,勾搭旅館老板,排遣寂寞。

      小說一開始就把這對美國夫婦的婚姻危機凸顯出來了。敘述者告訴我們:“住在這家旅館的人中只有他們兩個是美國人。他們經(jīng)過樓梯進出房間遇到的人他們一個都不認識?!?107)對這對美國夫婦國籍的強調,暗示他們文化上的陌生和孤獨。外面下雨,他們被困在旅館房間里,不能出去游玩,寂寞難耐。這種孤寂的氛圍在男女主人公剛一出場時就開始渲染了。小說的第一段一共有十五句話。幾乎每一句話中都能找到前一句中用過的一個單詞,尤其是名詞。即使偶爾找不到,也會用代詞代替。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段是小說最長的一段文字。這種顯得沒完沒了的重復,實在有些令人難以忍受。就像房間里的人看到“雨水從棕櫚樹葉子上往下滴落”(107)那樣無休無止,沒有盼頭。尤其是描寫海浪那句話:“在雨中,一排長長的海浪拍向岸邊;然后又撤回去,再向前涌,在雨中形成一排長長的海浪,拍向岸邊。”(The sea broke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he and slipped back down the beach to come up and break again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這句話中詞語的重復與動詞結合取得了缺乏進程感和單調的效果。這段描寫不僅是敘述者的敘述,它同時也是美國人妻子從旅館房間向窗外可以看到的景觀。在海景房里,她面朝大海,卻不見春暖花開。景觀成了她心緒的客觀對應物。海明威在給格特魯?shù)隆に固┮虻囊环庑胖姓劦剿推拮幼≡谝獯罄患衣灭^里看海浪時心煩意亂的情緒:“這里的海水顏色淺淡乏味,看起來似乎含鹽量不高。潮水落差只有一英寸。當海浪沖過來的時候,就像有人朝著平底船的側面撒一桶灰,發(fā)不出什么有力聲響?!?Carlos Baker,ed.,Ernest Hemingway: Selected Letters,1917-1961,New York: Scribner’s,1981,p.79.已經(jīng)有研究從傳記批評角度認為,此段描寫是海明威在寫自己。不過,海明威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也可能想到了馬修·阿諾德和他新婚妻子在度蜜月時候寫的《多弗爾海灘》(Dover Beach)。在人們逐漸失去信仰和人生基本價值觀念淪喪的年代,阿諾德希望妻子對她忠貞。而在這篇小說中,“迷惘的一代”在面臨孤獨的時候,妻子的感情先發(fā)生了變化,她對旅館老板產生了好感。

      其實這樣說,或許會有許多研究者不同意,但是作品本身確實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證據(jù)。編造了關于貓的謊言之后,她就和丈夫說:“我下去把那個小貓咪拿上來?!?107)她丈夫提出要替她去,立刻被她拒絕了。有些評論認為她丈夫對她冷漠,只是虛情假意地說說而已,沒有付出行動。馬修·斯圖爾特(Matthew Stewart)甚至說:“她所有的不高興都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Matthew Stewart,Modernism and Tradition in Ernest Hemingway’s In Our Time,New York: Camden House, 2001,p.19.實際上,是她因為執(zhí)意要下樓,根本沒有給丈夫提供幫忙的機會。丈夫在提出幫忙之后,還說了句:“別淋濕了?!边@話從來沒有人提。當然,這句話還有其他含義,在以后的分析中我們會談到。而小說敘述者在談到丈夫提出幫忙時,用的詞是“offer”,這個詞在英語中帶有“主動”和“愿意”的含義。到了樓下,她和老板的互動就開始了。即使旅館老板站在自己辦公室離她很遠的桌子后邊,也站起身向她鞠躬。而她由于喜歡老板,用意大利語而不是英語和老板主動搭訕,以便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查特曼在分析這篇小說時犯下的另一個明顯錯誤是,在他看來,“他(旅館老板)的桌子在辦公室盡頭”這句話幾乎不會出于美國人妻子的視點,“因為她沒有理由在故事的這一時刻提醒自己桌子的位置”。*Seymour Chatman,“‘Soft Filters’:Some Sunshine on ‘Cat in the Rain’”,Narrative,Vol.9,No.2,2001,p.219.之所以如此武斷,查特曼顯然不知道美國人妻子對旅館已經(jīng)觀察好久了,并且她也想看看,他們之間如此遠的距離,在她走過他辦公室的時候他會做出什么反應。

      小說的敘述者也提醒讀者:“她喜歡旅館老板。”不僅如此,敘述者還一口氣用了6個“喜歡”來表達美國人妻子對旅館老板的喜歡:

      這位妻子喜歡他。她喜歡他聽到任何抱怨都非常嚴肅的樣子。她喜歡他那種尊嚴感。她喜歡他愿意為她服務的樣子。她喜歡他感覺自己是旅館老板的那種樣子。她喜歡他蒼老凝重的面容和他那雙大手。(107)

      雖然在原文中,第三人稱敘述者在wife前加上了定冠詞,提醒讀者,這位妻子就是美國人妻子,但是,由于一段話里每句都有對旅館老板的喜歡,這不由得令讀者感覺,美國人妻子對旅館老板的喜歡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喜歡。尤其是,熟悉海明威式重復的讀者一般都知道,雖然他從斯泰因作品中借鑒了重復這一技巧,但是,在他的作品中,重復會帶來含義上的改變。在這段重復中,最后一個“喜歡”,就比較耐人尋味。前幾個喜歡后邊都只跟一個動詞承受對象,而最后一個喜歡則跟了兩個,而這兩個當中的第二個無疑在句法上得到了強調。喜歡旅館老板“蒼老凝重的面容”倒是沒有什么,但是,如果一個女人喜歡一個男人的大手,便顯得不同尋常。這是一種性意義上的喜歡,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男人喜歡女人的小腳差不多。

      而在接下來一段開始的那句話更加暴露了女主人公下樓是早有預謀的,是想和旅館老板進行一番“互動”:“Liking him she opened the door and looked out.”(107)曹庸對這句話的翻譯是:“她一面覺得喜歡他,一面打開了門,向外張望?!?[美]海明威:《雨中的貓》,曹庸譯,海明威:《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說全集(上)》,陳良廷等譯,第190頁。本文則認為,這句話中的分詞短語應該是表示原因的,譯成表示伴隨動作比較牽強。是“由于喜歡他,她才打開門,并且向外張望?!彼蜷_門,想試探一下旅館老板的反應。而在她打開房門的時候,身后女服務員給她撐起一把傘,這恰好滿足了她的心理期待:“當然,是旅館老板吩咐她這樣做的。”(108)這句話也是自由間接引語,便于讀者了解她的心理活動。而“當然”(Of course)則表示美國人妻子內心深處是特別確定旅館老板會對她推開房門有所反應的,而這種確定說明他們早已經(jīng)彼此非常注意對方了。而“向外張望”這個短語不由得使人想起她在自己房間里也是“向外張望”。此處的向外張望似乎沒有什么意義,因為她已經(jīng)知道貓就在窗子底下。所以,這句話中的“向外張望”指的應該是她在自己房間里的那次“向外張望”。因此,說她編造了關于貓的謊言并非沒有憑據(jù)。

      《雨中的貓》實際上是海明威做的一個實驗。他想驗證,在同等條件下,兩性之間誰更能忍得住孤獨。從這部小說的實驗結果來看,顯然是男性。男性更易于接受現(xiàn)實,而女性則在遇到各種外在因素帶來的對自身的束縛的時候,則往往試圖做出改變。國內讀者往往在提到海明威文體技巧的時候,多半只知道他電報式文體。實際上,他在視點方面的實驗在早期作品中很頻繁,并且參與了意義的表達。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

      杜維平(1966-),男,文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北京 100037)

      猜你喜歡
      旅館老板女服務員視點
      爐火與金幣
      A strange order
      視點
      河南電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4
      讓你每天一元錢,物超所值——《今日視點—2014精萃》序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2
      兩會視點
      中國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40
      狂歡吧!慕尼黑啤酒節(jié)
      海外星云 (2014年20期)2015-01-19 10:04:21
      該出手時就出手
      故事會(2009年6期)2009-05-21 04:03:48
      吃飯軼事等
      東西南北(2004年6期)2004-06-21 04:44:24
      固始县| 凤山市| 新丰县| 扶绥县| 旬阳县| 文登市| 兴业县| 博白县| 皮山县| 绩溪县| 和田县| 三门县| 新平| 仪陇县| 青州市| 苏尼特左旗| 青浦区| 怀远县| 黔西县| 大新县| 静海县| 浦东新区| 清涧县| 上杭县| 长汀县| 宁阳县| 田阳县| 富裕县| 富民县| 大城县| 来凤县| 海淀区| 理塘县| 蒙山县| 秦皇岛市| 锡林郭勒盟| 阿勒泰市| 英超| 革吉县| 小金县|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