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朝江
(貴州省社會科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02)
?
苗族口碑史中的涿鹿大戰(zhàn)
石朝江
(貴州省社會科學(xué)院,貴州貴陽550002)
我國古代史籍記載,5000多年前,黃帝、炎帝、蚩尤逐鹿中原,以黃帝勝出而告終。黃帝是現(xiàn)代漢族的祖先,蚩尤則是苗族的祖先。蚩尤戰(zhàn)敗后,其部族大部分融入到黃帝族中,沒有融入的部分撤退至南方。蚩尤后裔-直流傳著涿鹿大戰(zhàn)的故事,苗族口碑史中的相關(guān)記述與我國古代史籍的記載基本吻合。
苗族;口碑史 涿鹿大戰(zhàn)
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經(jīng)歷了50個世紀(jì)的苗族語言,確實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歷史信息。關(guān)于涿鹿大戰(zhàn)之史實,苗族也有自己的心史記載。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的表達(dá)方式,將涿鹿大戰(zhàn)的故事傳承了近50個世紀(jì)。
苗族先民因為在古代部落戰(zhàn)爭中遭受敗績而四處逃亡,沒有形成本民族通用的文字,可在傳承了50個世紀(jì)的苗族語言系統(tǒng)中,民間文學(xué)特別之豐富,它包括神話、傳說、故事、古歌、史詩、古老話、老人話、祭祖詞、祭神辭、議榔詞、巫詞、賈理詞、敘事詩、歌謠、諺語、格言、謎語、說唱等。其數(shù)量之浩繁,內(nèi)容之豐富,藝術(shù)之精湛,形式之多樣,容量之宏大,是足令世人矚目的。苗族民間文學(xué)中記敘祖先蚩尤及其涿鹿大戰(zhàn)的,主要體現(xiàn)在神話、傳說、故事、古歌、史詩、古老話、老人話、祭祖辭、祭神辭中。
流傳在川黔滇方言區(qū)的《西部苗族古歌·祭神禮辭》,[1]敘說蚩爺?shù)母赣H叫楊勞,蚩爺子承父業(yè),廈姑爺把蚩爺一家攆向高山,蚩爺一次鉆進(jìn)懸崖下找水喝,發(fā)現(xiàn)溪水是紅顏色的,原來是一片銅礦。蚩爺把銅礦放在爐火里燒,讓身邊的能人制成了一把陽劍陰刀。蚩爺制好劍返回鄉(xiāng),叫來能工巧匠,開山劈石,架起火爐,鍛造兵器。接下來就分為“造兵器”、“硝煙起”、“戰(zhàn)神”、“廈敗”、“戰(zhàn)袍”、“金銀碳粉”、“中計全軍覆沒”、“陰魂不散”、“雕像”、“誘導(dǎo)兒孫”、“西遷”等章節(jié),比較全面地記載了中國古代那場浩動天宇的涿鹿大戰(zhàn)。
(一)造兵器
蚩爺制好刀劍返回鄉(xiāng),才叫來能工巧匠扛鐵錘,開山劈石,把銅礦挖出來,開山劈石,把鐵礦挖出來,能工巧匠架起火爐朝外面,把銅放進(jìn)鐵焊的爐子,能工巧匠架起火爐朝外面,把鐵礦放進(jìn)銅焊的爐子,煉出銅花飛舞,煉出鐵水奔流,才造出許多的刀劍,也制得許多的金衣銀衣,銀衣來擋刀,金衣來擋劍,長劍刺不通,劍就在石林里磨劍齒,長刀砍不進(jìn),刀才在石林里擦刀刃。劍講劍齒生來就很快,刀說刀鋒生來就很尖,劍講劍白晝無事劍齒都長滿銹斑,刀才快速地爬上蚩爺?shù)膲稳ツ?,刀說刀白晝無事刀口都長滿銹斑,刀才快速地爬上蚩爺?shù)牡厝ツサ度?,蚩爺制好刀劍返回故鄉(xiāng),士兵們把刀劍都放到楊勞的樓上。
苗族心史記載的蚩爺即是蚩尤,廈姑爺即指黃帝。開山劈石,把銅礦挖出來,把鐵礦挖出來,架起火爐朝外面,把銅放進(jìn)鐵焊的爐子,架起火爐朝外面,把鐵礦放進(jìn)銅焊的爐子,煉出銅花飛舞,煉出鐵水奔流,造出許多的刀劍,也制得許多的金衣銀衣。這些心史記載資料與史籍記載“造冶者,蚩尤也”,“蚩尤受金作兵”,“蚩尤受廬山之金,而作五兵”,“蚩尤受葛廬之金而作劍鎧矛戟”,“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是相吻合的,這絕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苗族先民的親身經(jīng)歷。
(二)硝煙起
蚩爺制好刀劍返鄉(xiāng)來安家,廈姑爺高興不起來,夏姑爺又重新返回過來,楊勞的兒子到山彎,蚩爺起來犁地,蚩爺?shù)狡皆?,蚩爺起來耙田,用劍去與廈姑爺相比,拿刀去與廈姑爺相拼,打殺到水邊,水漲起來齊巖,廝殺到山彎,水漲起來齊坡,把船放到水里去開路,水退朝兩邊,廈姑爺害怕就逃跑,把船放到山谷里去開溝,水上行船很平坦,廈姑爺害怕就快逃,蚩爺把廈姑爺他們趕跑,趕得廈姑爺躲朝山里面,蚩爺把廈姑爺他們追打,打得廈姑爺躲朝深谷里,蚩爺占領(lǐng)廈姑爺?shù)膲巫印?/p>
這反映出蚩爺制造刀劍后,就與廈姑爺相比相拼,甚至還占領(lǐng)了廈姑爺?shù)膲巫?,這與史籍記載的“蚩尤……好兵喜亂,作刀戟大弩,以暴虐天下,并諸侯無度”,“蚩尤最為暴,莫能伐”也是相吻合的。
(三)戰(zhàn)神
蚩爺將劍掛背上,再跟廈姑爺交戰(zhàn),蚩爺把弓舉在前面,再跟廈姑爺去用兵。把夏姑爺追到很遠(yuǎn)的山那邊,把廈姑爺攆到很遠(yuǎn)的坡這面。蚩爺凱旋回歸了多易地(地名),蚩爺沉浸在勝利中,廈姑爺回到自己的坡上,他們死亡一大半。有一天,蚩爺不在家,蚩爺出門去遛狗;有一天,蚩爺不在家,蚩爺出門去磨劍。九個媳婦和姑娘在家,前面在紡棕線,九個媳婦和姑娘在園子,背面在紡麻線,廈姑爺之父游轉(zhuǎn)來到,一瘸一拐游過來,廈姑爺之父開口問:“你們九個媳婦和姑娘,蚩爺在家嗎?蚩爺他在園子嗎?”九個媳婦和姑娘答道:“蚩爺他不在家,他老人出門去遛狗;蚩爺不在園子,他老出門去磨劍?!睆B姑父之父反問道:“楊老爺(蚩爺)他的神劍放哪里了?楊老爺(蚩爺)他神劍放哪里呢?把他的神劍拿來給我們看,把他的神劍拿來讓我們瞧?!本艂€媳婦和姑娘很懂事,把神劍拿來給廈姑爺他們看;九個媳婦和姑娘也懂禮貌,把神劍拿來給廈姑爺他們瞧。廈姑爺用崴劍換了那把神劍,把那崴劍拿給九個媳婦和姑娘去保管;廈姑爺用崴劍換了神劍,把崴劍拿給九個媳婦和姑娘去收藏。蚩爺?shù)纳駝β涞綇B姑爺手上,蚩爺?shù)纳駝τ纸o廈姑爺拿到。
“蚩爺將劍掛背上,跟廈姑爺交戰(zhàn),把弓舉在前面,跟廈姑爺去用兵”,好似一副戰(zhàn)神的形象。心史記載反復(fù)提到九個媳婦和姑娘,或者是暗指史籍記載的蚩尤有九九兄弟八十一兄弟。而“廈姑爺用崴劍換了蚩爺?shù)纳駝?,蚩爺?shù)纳駝β涞綇B姑爺手上”,這卻是未見史籍之記載的。
(四)廈敗
廈姑爺他們把神劍背下壩子,要把神劍派上大用場,廈姑爺他們把神劍背下彎溝,打算用神劍把蚩爺殺,水小齊腿肚。夏姑爺蹚過了河,要占領(lǐng)蚩爺家的地;蚩爺蹚過河,占領(lǐng)了廈姑爺?shù)牡亍r繝敺祷丶?,以為他的神劍還在,蚩爺返回園子,覺得他的神劍還存留。劍長成后沒有地方磨劍齒,劍要拿廈姑爺磨劍齒,刀長成后沒有地方擦癢,刀要拿廈姑爺擦癢,神劍講它的劍齒生來就很快.刀說它的刀鋒生來就很尖,劍講它白晝無事劍齒都長滿銹斑,刀才快速地爬上廈姑爺?shù)膲卫锩嫒?,磨刀鋒刀說白晝無事刀口都長滿銹斑,刀才快速地爬上廈姑爺?shù)牡厝ツサ朵h,蚩爺揮劍奪得廈姑爺?shù)兀繝敁]劍奪得廈姑爺壩,夏姑爺把神劍背在背上,又返回與楊老爺(蚩爺)他們交戰(zhàn),廈嗄姑爺把神劍背在背上,又返回與楊老節(jié)(蚩爺)家交戰(zhàn)。廈姑爺用神劍劍不顯神威,神劍說它很累,廈姑爺用神劍劍不聽使喚,神劍它停著不動,廈姑爺毫無辦法,夏姑爺撒腿往回跑;蚩爺?shù)谋嘤侄?,把廈姑爺他們攆朝高山,蚩爺家的人聚來成群。把廈姑爺他們攆朝高坡,什么(地方)有個懸崖?蚩爺在的地方有個懸崖,大霧彌漫,藏不住廈姑爺?shù)纳怼J裁?地方)有個懸崖?云層繚繞,藏不住廈姑爺?shù)捏w。誰有兩位年輕的媳婦?匿節(jié)有兩位年輕媳婦,兩臺織機(jī)做一道門立著,套住廈姑爺逃不脫,身冒冷汗直發(fā)抖,蚩爺?shù)谋プ汾s,廈姑爺?shù)谋赖乃捞拥奶印?/p>
這與史籍記載“黃帝與蚩尤九戰(zhàn)九不勝,黃帝歸于大山,三日三夜,霧冥”,“三年九戰(zhàn),而城不下”,“黃帝……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長嘆”不謀而合。
(五)戰(zhàn)袍
蚩爺收兵回來,蚩爺收兵回歸,睡到大半夜,蚩爺從夢中醒,睡到半夜三更,蚩爺猛然被驚醒。蚩爺心想:銅衣來看家,鐵衣來紡線,銅衣來煮鹽,鐵衣來織帶,我要把銅衣穿在身上不讓脫,把鐵衣纏在身上不會掉,銅衣來穿好,鐵衣來纏牢,蚩爺?shù)巧襄a船,頭戴銀角腰挎劍,手上拿著弓和箭,手上拿著弓和箭,又與廈姑爺他們再打,返回與廈姑爺他們再殺,廈姑爺他們勢力弱,連戰(zhàn)九回廈姑爺打不開路,汪殺八次廈姑節(jié)攻不通溝,蚩爺舉劍搭弓劃出去,繚繞的云霧把路開,蚩爺家的勇士們神劍搭上臂,繚繞的云霧讓出路。廈姑爺把神劍搭上臂,狂風(fēng)大作不把路開,蚩爺家的勇士們多又多,攆得廈姑爺他們連滾帶爬往回跑,蚩爺家的勇士們?nèi)绶鋼?,攆得廈姑爺他們連絆帶滾往回爬,蚩爺他們打得狠,傷透廈姑爺他們的心,蚩爺家的勇士們打得穩(wěn),傷透廈姑爺他們的肝,廈姑爺他們長嘆道,蚩爺他們心不好,把我廈姑爺一昧來欺騙,蚩爺他們心不平,把我廈姑爺一昧來蒙蔽,有銅衣摭護(hù)我傷不了蚩爺他們的命,靠鐵衣來把我廈姑爺放倒,這回我廈姑爺要去騙大婆巨要她老人給點金銀碳粉開山崖。
“把銅衣穿在身上,把鐵衣纏在身上,銅衣來穿好,鐵衣來纏牢”,這與史籍記載“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是相吻合的。“蚩爺勇士神劍搭上臂,繚繞的云霧讓出路。廈姑爺把神劍搭上臂,狂風(fēng)大作不把路開?!边@與史籍記載“蚩尤幻變多方,徵風(fēng)召雨,吹煙噴霧,黃帝師眾大迷”,“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是相吻合的?!膀繝斔麄兇虻煤荩瑐笍B姑爺他們的心,這回我廈姑爺要去騙大婆巨,要她老人給點金銀碳粉開山崖。”這與史籍記載“九戰(zhàn)九不勝”的黃帝,最后“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符,伏蚩尤”也基本相符合。
(六)金銀碳粉
廈姑爺收兵回來到,廈姑爺停戰(zhàn)已回歸。廈姑爺睡到大半夜,廈姑爺從夢中驚醒,睡到夜深人靜,廈姑爺?shù)谋苍谒瘔糁畜@醒。廈姑爺心想道:崖大崖做屋,框大屋做屋,我要去騙婆巨,要她金銀碳粉用。做屋要畫線,屋寬到要九十九人圍,園大到要八十八位庹,我要砍棵樹來做桌,把那樹尖來做腳,木桌就做成。桌腳已斗好。飛快爬上筏子,背上背一桶油。
手里提一壺酒,要接大舅爺殺豬吃,要接大舅爺支喝杯酒。從此后不與蚩爺他們動兵。從今后不與蚩爺他們廝殺。
苗族心史記載說:“廈姑爺要去騙婆巨,要她金銀碳粉用。背上背一桶油。手里提一壺酒,要接大舅爺殺豬吃,要接大舅爺支喝杯酒。從此后不與蚩爺他們動兵。從今后不與蚩爺他們廝殺?!边@折射出屢遭失敗的黃帝開始用計謀,武力勝不過大舅爺,接大舅爺殺豬吃,接大舅爺喝杯酒,商議不再用兵,麻痹大舅爺,玩的是要智取。大舅爺果然上當(dāng)。
(七)中計全軍覆沒
蚩爺他們不知是計,還圍著九十九張大木桌,吃得正高興,肉還未吃上兩口,酒也未喝著兩杯,夏姑爺放金銀碳粉來引爆,碳粉化作熊熊烈火在燃燒,把蚩爺家的兵燒死。蚩爺他們反過來與廈姑爺廝殺。廈姑爺他們有金銀碳粉拿著,云霧見了也開路。蚩爺家的兵把金衣銀衣穿在身上,云霧見了也不開路,廈姑爺他們把金銀碳粉拿在手里,風(fēng)雨見了也避讓,蚩爺他們拿神劍放到手上,風(fēng)雨見了也不避讓。夏姑爺?shù)谋嘤侄?,把蚩爺家的兵攆得連滾帶爬往回跑,夏姑爺?shù)谋嘤侄啵羊繝敿业谋鴶f得連滾帶爬往回撤。蚩爺家的兵打不過。傷透了蚩爺一家的心。蚩爺家的兵打不贏,傷透了蚩爺一家的肝。蚩爺長嘆道,廈姑爺心不好,把我蚩爺欺騙,夏姑爺心不坦誠,把我蚩爺殺,銅衣要了我蚩爺八十一位弟兄的命,鐵衣讓我蚩爺七十二位統(tǒng)兵倒斃天哪!我們徹底完了!我蚩爺家的兵全軍覆沒,讓鼠叫讓鳥啼計茅堇牛長。磬鐘傳遞消息的聲音已經(jīng)聽不見,從此凡間的太陽將會火辣辣,活看的人們只有跟著太陽走。去到太陽落山的地方(西方),才養(yǎng)得活那些嗷嗷待哺的小孩,等凡間都住滿了人,等到蜘蛛網(wǎng)結(jié)滿天。雄鷹飛翔滿藍(lán)天。母豬爬滿我們的地面。蒙才有安穩(wěn)的日子過,以后我蚩節(jié)家不要有糊涂女。那些兒孫可穿綢緞忌穿銅衣;為了我蚩爺家不要有糊涂兒,那些子孫忌穿鐵衣穿綢緞。蚩爺說完重重地倒下,血肉熔化成焦土,蚩爺說完猛然倒地,銅衣鐵衣化成一坨蚩爺死后他的骨變成黑鐵骨、肉變成黃銅肉。
以上記述與史籍記載“流血百里”,“遂殺蚩尤”,“蚩尤血”,“身首異處”也是相似的。只不過是蚩爺家的兵沒有全軍覆沒,還有一部分南遷至長江流城,后又建立起三苗國。李廷貴教授考證說:“九黎部族的一部分從黃河中下游南下長江中下游,同以生活在那里的南方人,建立起三苗國,范圍在洞庭湖、鄱陽湖一帶,即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廣大地區(qū)。”[2]110
(八)陰魂不散
從此,蚩節(jié)的兵不會回來。從此,蚩節(jié)的兵不能回歸。夏姑節(jié)睡到大半夜,夏姑爺?shù)谋鴱膲糁畜@醒。聽見蚩爺說:“伙伴們起來了,天要變地要翻,人是死了魂魄卻涌動著,沃魘作怪虎狼會踏來?!钡秳τ縿用硜y紛紛,凡間的各種人都受驚嚇,為什久你們還不醒,睡得那么香喲,廈姑爺?shù)谋蝗粡膲糁畜@醒,鬼哭狼嚎地叫道:“蚩爺他們又活過來了!”廈姑爺?shù)谋杆倨饋砼c之廝殺,看上去是人。刀砍劍刺全無蹤影??慈プ呗粉橎?,刀砍劍刺去很快消失,看準(zhǔn)了卻抓不著,抓著了再看卻又沒了。原來蚩爺他們心不死,原來蚩節(jié)他們陰魂不散。魂回來與廈姑爺廝打,魄回來與廈姑爺糾纏,蚩節(jié)家的兵血肉化成黑土,溶進(jìn)平原大壩,山彎的烈火燒不熄,把那些莊稼野草燒斷根,山坡的烈火燒不盡,(快)把那些人都燒絕種。祖紐老下套索祖先受騙上當(dāng),豎起耳朵來專心地聽啊!
這種記述反映出夏姑爺雖然用計謀打敗了強(qiáng)大的蚩爺,可夏姑爺及他的兵士卻經(jīng)常做噩夢:蚩爺他們又活過來了。
(九)雕像
廈姑爺心想:樹大好遮陰,樹直好彈墨,根部有九圍,樹梢有九庹,我要砍下樹根鋸成筒,把樹梢來砍削,樹根雕出蚩爺?shù)男蜗髞矸胖?,樹梢鑿出蚩爺家的兵來存著。從此大地才開始復(fù)蘇,從此蒼天才開始明朗,這回廈姑爺?shù)纳畈牌椒€(wěn)。祖紐老下套索祖先受騙上當(dāng),豎起耳朵來專心地聆聽啊!
此段與史籍記載:“伏蚩尤之后,天下復(fù)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像以威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皆殄滅”不謀而合。
(十)誘導(dǎo)兒孫
廈姑爺心不好,把楊勞的小弟谷能欺騙,廈姑爺心不坦誠,把楊勞的小弟谷能蒙蔽,豬心要了楊勞的弟(谷能)的命,龍心讓楊勞的弟(谷能)倒下;傷透了楊勞的肝,楊勞把草鞋倒著穿,縱身跳入渾水河,把蓑衣反著披,魂魄飄飄蕩蕩飛上天堂;傷透了楊勞的心;楊勞把草鞋倒著穿,把蓑衣反著披,縱身跳入黃水河,魂魄飄飄悠悠飛往上坡。楊勞不會轉(zhuǎn)回,丟下一群老弱病殘人在平壩,楊勞不會回返,丟下一群老弱病殘在平地。廈姑爺追來到,把一群老小往高坡攆,攆到遙遠(yuǎn)而只有冬天的地方;廈姑爺追來到,把一群老小往高坎處攆,攆朝遙遠(yuǎn)的只有冬天的地方。大家扶老攜幼逃向遠(yuǎn)方,廈姑爺追不著,大家扶老攜幼逃向天的盡頭(日落之地),廈姑爺攆不到,是你們繁育后代的道路,是你們開墾種植的地方。祖紐老下套索祖先受騙上當(dāng),豎起耳朵來專心地聆聽啊!
這一段折射出苗族人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涿鹿大戰(zhàn)的故事。
(十一)西遷
廈姑爺心不好,把幺妹來欺騙,夏姑節(jié)心個不坦誠,把幺妹來蒙蔽,騙得幺妹藍(lán)幽幽的碳粉,燒壞我山上的森林,燒死我無數(shù)的勇士,銅衣脫不掉要了我蚩爺?shù)拿?;騙得幺妹花花綠綠的鐵粉,毀壞我城池?zé)o數(shù)座,燒死我斗士幾大營,鐵衣脫不下讓我蚩爺?shù)瓜?。傷透蚩爺?shù)母?,蚩爺飛快地脫下銅衣,魂魄飄飄蕩蕩飛上天堂。傷透蚩爺?shù)男?,蚩爺飛快地脫下鐵衣,魂魄飄飄悠悠飛往上界,蚩爺他會去不會回,丟下一群老弱病殘在平壩;蚩爺他會往不會返,丟下一群老弱病殘在平地。廈姑爺追來到,把一群老小往高坡上攆,攆朝遙遠(yuǎn)的終年積雪的地方;廈姑爺追攏來,把一群老小往高坎處攆,攆朝遙遠(yuǎn)而終年積雪的地方,大家扶老攜幼逃向遠(yuǎn)方,廈姑節(jié)追來到,大家扶老攜幼逃向天的盡頭(日落之地),廈姑爺攆不到你們,(那里)是你們生根繁衍后代的大道,(那里)是你們開墾種植的地方。
《西遷》反映出涿鹿大戰(zhàn)后,苗族從此邁向了千年遷徙路。李廷貴教授考證說:根據(jù)苗族史詩和傳說,參照漢文文獻(xiàn)資料,對于苗族遷徙可以這樣推斷:九黎部落被戰(zhàn)敗后,他們南遷于“左洞庭、右彭蠡”之地,形成強(qiáng)大的三苗國?!叭纭北挥泶驍。鳛槿鐕柯渲坏拿绗幃屜让?,就離開洞庭湖和鄱陽湖而西遷了。這段時間可能是夏商周時期,到了春秋戰(zhàn)國之際,楚國不斷與中原各國發(fā)生戰(zhàn)爭,此時,一大部分苗族融合為漢族,另一部分苗族相率遷徙,其中大部分遷到“五溪”地區(qū)定居下來。此后,在秦、漢兩代的幾百年間,他們的大部分留在這個地區(qū),有一部分移到清水江和都柳江流域,一部分進(jìn)人夜郎地區(qū)。貴州從江苗族的巫詞中說:“我們的祖先由都柳江上游移住加勉已一千多年?!盵2]117
或許有人提出疑問,苗族《祭神禮辭》演唱的是不是真實的?是不是文人編造的?我們的回答是:演唱的內(nèi)容真實,不是文人編造。此為苗族祭司馬朝妹演唱,由苗族女學(xué)者楊照飛搜集譯注,用苗漢兩種文字公開出版。苗族祭司所唱為祖輩流傳下來的內(nèi)容。我們還特別注意到,涿鹿之戰(zhàn)的歷史記憶,主要流傳在操西部方言的苗族中。筆者在《世界苗族遷徙史》中,也運用了一套西部苗族對涿鹿之戰(zhàn)的歷史記憶資料。有人說西部方言的苗族是蚩尤的嫡系和堯舜時“竄三苗于三?!钡哪且恢缱澹覀兓就膺@一觀點。
由苗族老藝人王順清(1893—1983)講述,羅仕新翻譯,楊朝文整理的《蚩尤神話》,[3]全文30000多字,也比較全面地記敘了著名的涿鹿大戰(zhàn)。
《蚩尤神話》開頭如是說:“在古老的時候,有十八寨苗民居住在黃河邊上平原里,蚩尤就誕生在這里的苗民中。苗民們稱自己寨子為阿吾十八寨,稱黃河邊上的平原為蚩尤壩,稱黃河上游聳立的崇山峻嶺為岜茫岜冒?!狈Q涿鹿大戰(zhàn)為“打龍之戰(zhàn)”,稱黃帝為黃龍公,稱炎帝為赤龍公。戰(zhàn)爭的起因,是黃龍公的妹妹垂耳妖婆趁蚩尤外出學(xué)藝,使妖法侵犯阿吾十八寨,殺了不少的人,將許多人都捉去了。蚩尤學(xué)藝歸來,設(shè)計用寶劍殺死了垂耳妖婆,并救出了被捉去的苗民。黃龍公得知自已的妹妹垂耳妖婆被蚩尤殺了,逐派自己的三個外侄(垂耳妖婆的三個妖娃)去攻打阿吾十八寨,三個妖娃不是蚩尤的對手,敗退而歸。
蚩尤智慧超群,妙算入神。他知道黃龍公要興兵報仇,攻打阿吾八一寨,所以造了銅武器,組織苗兵,作好迎戰(zhàn)準(zhǔn)備,還指令益果鳥在天空巡視,匯報敵情。一天,鳥益果飛來報信:“龍來了,龍來了。”黃龍公帶領(lǐng)的黃龍兵朝阿吾八十一寨而來。蚩尤命令其兵將走出阿吾八十一寨,抵抗黃龍兵。蚩尤的兵將走入陣地,只見前方,烏云一網(wǎng)網(wǎng)地崩塌下來。天崩地黑的情景,使阿吾八十一寨的苗民感到極度恐慌,男女老幼同聲呼喚:“天反了,天反了,龍來了?!彬坑劝参苦l(xiāng)親們說:“老幼們,不要怕,黃龍公慣用的這一招,沒有什么可怕?!彬坑阮^戴牛角帽,身披牛皮戰(zhàn)袍,手持銅寶劍,站在苗兵前頭。他的九子和七十二將公八十一個小首領(lǐng)分別站在他的左右。蚩尤將銅寶劍伸往天空,口中念念有詞,吹一口氣,銅寶劍發(fā)出強(qiáng)烈光亮驅(qū)散烏云,穿黃服、打黃旗的黃龍兵將顯露了出來。
無論史籍記載或是苗族口碑史記載,涿鹿之戰(zhàn)都被披上了宗教神話的色彩。這種情形的出現(xiàn),主要是古代社會生產(chǎn)力低下,人們征服自然的力量薄弱,有時完全匐伏在自然力量的威懾之下,這樣一來,人間的力量就以非人間的力量出現(xiàn)。所不同的是,史籍記載的是“蚩尤幻變多方,徵風(fēng)召雨,吹煙噴霧,黃帝師眾大迷。”苗族口碑史記載的是,黃龍公使“烏云一網(wǎng)網(wǎng)地崩塌下來。天崩地黑的情景,使阿吾八十一寨的苗民感到極度恐慌”。
蚩尤鼓舞士氣說:“弟兄們,我們苗家歷來住此地,不侵犯別人;如今,黃龍公興兵攻打我們,屠殺我們的親人,掠奪我們的財產(chǎn),侵占我們的土地,我們要齊心協(xié)力把他打敗,把他趕走?!彬坑鹊脑捯魟偮洌魂嚒按螨垺钡暮奥曊鹛靹拥?。蚩尤的九子每個指揮八員大將,帶領(lǐng)苗兵沖向敵陣,以銅武器同操竹木武器的黃龍公兵將大戰(zhàn)。龍兵敗陣,傷亡慘重。黃龍公見勢不好,下令殘兵敗將撤退,苗兵跟蹤追擊。黃龍兵敗走遠(yuǎn)了,蚩尤下令苗兵撤回,做好準(zhǔn)備,以防敵兵再犯。
黃龍公兵將被蚩尤打敗了,他很不甘心,經(jīng)過一段時間準(zhǔn)備,又興兵逆黃河而上再次進(jìn)犯阿吾八十一寨。鳥益果又飛來報信:“龍又來了。”蚩尤發(fā)布占令,全體苗兵嚴(yán)陣以待。
瓢潑大雨從天而降,洪水涌向阿吾八十一寨,黃龍兵乘洪水前來。蚩尤目睹洪水涌進(jìn)苗兵陣地,毫不慌張,沉著應(yīng)戰(zhàn);他將銅寶劍伸向天空,口中念念有詞,大雨立即停止,洪水涌退,丟下黃龍兵。蚩尤兵將沖出陣地,殺得黃龍兵喊媽叫爹,逃竄而去。黃龍公雖多次失敗,但仍不甘罷休,繼續(xù)設(shè)法再犯阿吾八十一寨,進(jìn)攻蚩尤。
史籍記載“蚩尤以金作兵”,“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并獸身人語”,“黃帝之時,以玉作兵”,“黃帝弦木為弧,炎木為矢”,“黃帝與蚩尤九戰(zhàn)九不勝,黃帝歸于大山,三日三夜,霧冥”,“三年九戰(zhàn),而城不下”。苗族口碑史記載蚩尤“以銅武器同操竹木武器的黃龍公兵將大戰(zhàn)”,“蚩尤的九子每個指揮八員大將,帶領(lǐng)苗兵沖向敵陣”,“龍兵敗陣,傷亡慘重”,“殺得黃龍兵喊媽叫爹,逃竄而去”。這些大概都是共同的記憶。不同的是,史籍記載“蚩尤最為暴,莫能伐”,“蚩尤作亂,不用帝命”,“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眾欲令黃帝行天下事”。苗族口碑史記載“我們苗家歷來住此地,不侵犯別人”,“黃龍公雖多次失敗,但仍不甘罷休,繼續(xù)設(shè)法再犯阿吾八十一寨”。
《蚩尤神話》敘說黃龍公三次被蚩尤打敗,后來黃龍公聯(lián)合赤龍公和雷老五,他們各自使出自己的絕招,終于轉(zhuǎn)敗為勝,蚩尤的九帥七十二將全部戰(zhàn)死,黃龍公聯(lián)合赤龍公,最終擒殺了蚩尤。
黃、赤二龍公見他們的兵敗如山倒,便各自將其絕招拿出來。赤龍公作法,口吐烈火,頓時火苗四起,直往阿吾八十一寨燒來,阿吾八十一寨周圍的參天古樹被燒成火海。蚩尤沉著應(yīng)戰(zhàn),不慌不忙,手持銅寶劍伸天,口中念念有詞,瓢潑大雨下來,焦滅了烈火。黃龍公見赤龍公的絕招已失算,便把他的慣計施展出來,一口唾沫噴去,洪水推波助浪而來。正當(dāng)蚩尤持銅寶劍伸天開口念咒退水時,雷老五持板斧從天空劈開,蚩尤顧不得念咒,順勢將銅寶劍擋住雷老五的板斧,與他廝殺。洶涌的洪水不斷涌來,淹沒了阿吾八十一寨,苗兵及男女老幼苗民都被洪水淹沒。九帥七十二將踩水與黃、赤二龍公及其兵將搏斗,蚩尤踩水與雷老五廝殺。七十二將在搏斗中喪生,九帥與黃、赤二龍公邊打邊靠近蚩尤,保護(hù)最高首領(lǐng)。
苗民苗兵被水淹沒了,有的隨水波浪起伏漂在水面上,蚩尤感到他的形勢已不行,現(xiàn)在是救苗民要緊。他令九帥與二龍公相博,自己邊與雷老五搏斗,邊用復(fù)生藥塞入死去的苗民苗兵口中、指揮復(fù)生的苗民苗兵騎牛群跑去高處。雷老五見黃、赤二龍公抵擋不住九帥,便調(diào)頭向九帥砍去,九帥的銅寶劍被砍落在水中后,仍以頭上的牛角帽與二龍公和雷老五奮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犧牲了。此時,蚩尤顧救苗民苗兵,被雷老五一板斧砍來,將他的寶劍砍落水中,黃、赤二龍公由兩邊合力圍來,捉住了蚩尤。蚩尤大義凜然,橫眉怒眼,幾個哈哈之后說:“你們砍我的頭,要是眨眼不算好漢,我死了要叫你們無藏身之地,那時才知道誰是大哥!要殺,就殺!”黃、赤二龍公不敢殺他,將他捆綁走了。蚩尤與二龍公和雷老五的大戰(zhàn),從此結(jié)束。在強(qiáng)大的敵人面前,蚩尤失敗了。
史籍記載涿鹿之戰(zhàn)“遂殺蚩尤”,“蚩尤血”,“身首異處”,“血流百里”。 苗族口碑記載“苗民苗兵被水淹沒了,有的隨水波浪起伏漂在水面上”,“七十二將在搏斗中喪生”,“九帥……終因寡不敵眾犧牲了”,“黃、赤二龍公由兩邊合力圍來,捉住了蚩尤”,“為了苗家的生存,蚩尤全家人獻(xiàn)出了生命”。足見涿鹿之戰(zhàn)的激烈和嚴(yán)酷性。這就是留在苗、漢人民心中的歷史記憶。
綜觀苗族古歌、神話傳說記述的涿鹿大戰(zhàn),與先秦文獻(xiàn)記載的涿鹿大戰(zhàn),是基本吻合的,這絕非偶然。難怪薩維納在《苗族史》中這樣說道:“苗族那些宗教和非宗教的的傳說是以歌謠的形式傳到我們耳朵里的。我們生平第一次聽到這些人用一種世界上還不知道的語言唱出了影響整個人類歷史的大事件:創(chuàng)世,人類的墮落,諾亞時代的洪水,巴別塔,語言的混淆和種族的分散。當(dāng)我們聽到這些時,別提我們是如何地驚奇和如何地欣喜了……這些寶貴的信仰在這些非凡的人群中,不借助任何文字,卻被這樣保持了50多個世紀(jì)……這個失去了故土永遠(yuǎn)在其他民族中游蕩的民族是原始人類的鮮明證明。苗人——一種永世流浪的新猶太人——在聽講《創(chuàng)世紀(jì)》前面幾章的時候,他們會站起來說,這是真的!這是我們的經(jīng)歷?!盵4]苗族人民為什么一代接一代地津津樂道唱述古歌、神話、古老話中的《涿鹿大戰(zhàn)》、《遷徙史歌》?因為那是他們祖先的經(jīng)歷,是苗族真實的歷史。
[1] 楊兆飛,編譯.西部苗族古歌(川黔滇方言)[Z].昆明:云南出版集團(tuán)公司,2010.
[2] 李廷貴.田野文鈔[M].北京: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0.
[3] 潘定衡,等,主編.蚩尤的傳說[Z].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89:1-62.
[4] (法)薩維納.苗族史[M].貴陽:貴州大學(xué)出版社,2009:124-125.
[責(zé)任編輯:翟宇]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史籍載苗族早期歷史資料整理與研究”(11btq017)。
石朝江,貴州省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苗族史。
K21
A
1002-6924(2016)05-06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