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清烏有園記的書寫策略與意義探尋

      2016-03-16 04:59:37岳立松
      關鍵詞:名園園主主客

      岳立松

      (西北大學 文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27)

      明清烏有園記的書寫策略與意義探尋

      岳立松

      (西北大學 文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27)

      明清時期出現(xiàn)的烏有園記是一類獨特的園記文,其以園記散文的形式描繪作者想象虛構的紙上園林。烏有園林的命名寄意幽遠,或點明“虛幻”、“烏有”等價值意義,或直陳園主的精神意旨,體現(xiàn)出園主的自我意志與理想愿景。園記借主客問答的形式叩問園林的歷史存在與傳承,從而形成“無園的焦慮——園林存在的思考——烏有園林的價值——烏有園記的價值”這一層層深入的書寫策略,最終達至對烏有園林書寫意義的肯定。烏有園記透露出作者對自我價值以冀永恒的期盼,具有重要的文本意義與文化價值。

      烏有園記;書寫策略;命名意旨;歷史叩問;意義探尋

      中國古典園林歷經魏晉、唐宋的兩次勃興至明清時期進入又一高潮。明清時經濟發(fā)展,江南等地私家園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點綴著城市風景,豐富著文人生活。在明清這一實體園林建設高峰期,烏有園林或稱想象園林、紙上園林的書寫亦豐富起來。這些園林并不是真實的、物質的空間存在,而是出于作者想象、書寫于紙上的虛構園林。

      中國古代不乏對山水園林的想象,烏有園林可突破時間與空間之限,在紙上構建出一片壺中天地。文人可在翰墨書畫之中擁有一片屬于自我的園林,以實現(xiàn)其園林夢想。此類烏有園記有明代張師繹《學園記》、盧象升《湄隱園記》、劉士龍《烏有園記》、清代張岱《瑯環(huán)福地》、戴名世《意園記》、黃周星《將就園記》、廖燕《意園圖序》(為王也疾圖繪之意園而作)、吳石林《無是園記》、王猷定《閑情閣記》等。烏有園記書寫心中的園林,以此釋解文人的泉石之思,安頓文人心靈,寄托人生理想。烏有園記更對園林存在、園記價值提出深入的思考,其作為一類獨特的園記文值得深入探討。

      一、烏有園林的命名意旨

      明清世人競相構筑園林,這些園林或大或小、或奢或儉,皆有一個實在的、具體的空間區(qū)劃,于此中布置亭臺樓榭、花木山石而形成實有園林。在園林中可以觀花賞景、讀書品茗,享受清靜的園居生活,亦可邀朋集友、詩酒酬唱,鼓吹逸樂的生活。這些實有園林以真實的空間區(qū)隔、可感的園林風物成為世人閑雅生活的樂土。對于那些心懷隱逸之志的文人而言,園林是一個可居、可游、可觀、可賞的真實存在,在此可以舒展個人的心性,張揚其才華、展現(xiàn)其性靈,開創(chuàng)一個或靜謐或逸樂的自由空間。

      園林之名是園林精神的概括與體現(xiàn),園名以最簡約的文字彰顯園林的宗旨或特點。王思任《名園詠序》云:“善園者以名,善名者以意。其意在,則董仲舒之蔬圃也,袁廣漢之北山也,王摩詰之輞川廿景,杜少陵之空庭獨樹也,皆園也,無以異也。”①[明]王思任:《名園詠序》,陳從周、蔣啟霆選編:《園綜(下)》,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36頁。蔬圃、北山、輞川、草堂帶有鮮明的自然山水色彩,然而正因為有園主“意”之融入而具有人文意義?!耙狻笔菆@林的精神內核,園林之意為山水景觀賦予了人文色彩,使物化的亭臺園池成為主觀意象之投射。烏有園林因沒有實際園林可依托,故而其命名尤為重要。命名蘊含著建園設想、自我意志與理想愿景,是對園林情趣與園林意旨的統(tǒng)攝,突顯出園主的精神寄托。烏有園林以“意”名園,可分為兩類:一類園林命名主要突顯園林的虛擬與想象性,點明此園與實體園林之異;一類園林命名則主要展現(xiàn)出園主的經驗取向,點明書寫烏有園記之意旨。

      第一類園林命名意在強調園林的想象與虛擬性。清代劉士龍作《烏有園記》,以“烏有”名園?!盀跤袌@者,餐雪居士劉雨化自名其園者也。烏有則一無所有矣。非有而如有焉者何也?”*[明]劉士龍:《烏有園記》,陳從周、蔣啟霆選編:《園綜(下)》,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30頁?!盀跤小?,意即一無所有,點出烏有園林之虛幻特性,此一重意也。其二,“烏有”之園雖為鏡花水月,但作者卻希冀園林能永世長存,以“虛”制“有”,以深層之“有”消解表象之“烏有”,“烏有園”命名頗有意趣與深意。清代戴名世撰有《意園記》,構建了一個名之“意園”的烏有園林?!兑鈭@記》開篇即點明:“意園者,無是園也,意之如此云耳?!?[清]戴名世:《戴名世集》卷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86頁?!耙狻?,《說文》釋義曰:“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從心從音。”意園并不是實有園林,而是一個虛無之園,是意想之園,是承載園主心思與愿望的園林。王也癡也以“意”名園,以圖繪構建心中之園。清代吳石林于紙上構建的“無是園”,亦點明“虛無”之意,以“無”對“有”,直陳其與實體園林之異。

      “無是”、“烏有”、“意”園的命名突出園林烏有之意,強調園林是出于虛擬與想象的。在自然的天道運行中,“虛”與“實”、“有”與“無”因循“有無相生”之理。烏有園林命名往往強調實際物質的虛無,是對“烏有”字面意的呈現(xiàn),而其深層之意卻是以“虛”勝“實”,以“無”勝“有”,是對“烏有”、“無是”之意的深層解構,突顯出烏有園林的歷史長存性,烏有園林恰以精神之“有”與實有物質之“無”相對,將人文精神的空間置于時間的永恒之中。

      另一類烏有園林命名則是切合園主的個體經歷與人生感懷,與實有園林命名之法相類。烏有園林是文人寄身丘壑的想象空間,文人自我意志與情感表現(xiàn)皆于烏有園林的命名中得以彰顯。將就園、瑯嬛福地、湄隱園、學園、閑情閣皆是以“意”名園,將園主的人生思考與理想愿景融入園名之中。張師繹虛擬學園,意即“夫予學之也,非曰能之也。愈學則愈未能,愈未能則愈知學。凡言學者,必有事焉之辭,非己于事之辭也”*[明]張師繹:《月鹿堂集》卷七,《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3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15頁。。引用孟子所云之“必有事焉”,意在慕先賢之事,將營構園林視為求學問道之理,盡吾心之良知而為。黃周星的將就園有更為深層的哲學內涵,其所作《園銘》云:“初名將就,今則不倫。將也乾元,就也坤元。大哉至哉,太極渾淪?!?[清]黃周星:《夏為堂別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9頁。渾淪為宇宙混沌之態(tài),以“將就”名園將虛擬園林置于宇宙的“真幻”“有無”之中,使其進入原始永恒之境?!秾⒕蛨@記》中亦詳解“將就”之意:“將者言意之所至,若將有之也;就者言隨遇而安,可就則就也。”將園之中有“日就”、“月將”二齋,就園之中有“日就”、“云將”二峰,“將就之中,又有將就焉,則主人之寓意可知矣”*[清]黃周星:《夏為堂別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7冊,第16頁。。黃周星闡明“將就”命園之深意,其將宇宙的虛無與人文的順適相融合,將對未來的憧憬與現(xiàn)世的生存相聯(lián),希冀在烏有園林中超越現(xiàn)實的困境。張岱將理想之園命名為“瑯嬛”,瑯嬛是傳說中天帝庋藏古書的神仙洞府,以此為名,有以古書的長存意指文化永存之意,顯示出遺民對于前代的追憶。盧象升所虛擬的湄隱園在其家鄉(xiāng)陽羨桃溪,他渴盼在桃溪水岸過上隱逸的安居的生活,是其于爭戰(zhàn)紛亂中的精神寄托,因而以“湄隱”名園。

      烏有園林沒有實體的空間依托,全憑園主的氣脈驅動、精神建構,在命名時更突顯出園主的精神意旨,寄意幽遠。在自我構畫的園林中,“通過想象和文字,各自描述了‘亦真亦幻’的園居夢想”*〗趙夏:《園居空間的文人想象:明末清初的‘烏有之園’例說》,賈珺主編:《建筑史》第23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07頁。。他們在園記書寫中寄托了園居的向往與想象,也對園林的存在、人世的意義提出了思考,使園記本身就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存在。

      二、主客問答的歷史叩問

      中國古代對于園林的想象、虛構的詩文詞賦或是賦予園林恢宏浩大的帝國氣度,或是寄托了作者烏托邦式的詩性理想。明清烏有園記在對園林的想象構建時,也寄寓了個人的精神意向,但更突出流露了對真實園林的存在、對想象之園意義的深層思考。這一深層思考正是藉由主客問答的書寫策略而展開。明清烏有園記借主客問答形式展開園林論述,設置“主”“客”角色,以“客”向烏有園記主人提出質疑:為何建設這一虛幻的、并非實有的園林空間?園記作者往往以“主”之身份,以回應質疑的基調展開論述,將建設烏有園林的思考與規(guī)劃鋪衍開來,闡明書寫目的與精神意旨。主客問答的形式或放于篇首,借答問而展開園林構劃與布局;或置于文末,借答問而總結闡明烏有園林的立意原則?!翱汀睂崬橹魅说牧硪恢靥摌嬋宋?,是園主的自問自答,借“客”之問,而申“主”之精神意旨。

      明清烏有園記之主客問答形式系承襲漢賦主客問答之制及對園林的豐富想象及意義賦予。漢賦常常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展開論述,主客雙方以互相問難的形式推動敘事的展開。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言:“遂客主以首引,極聲貌以窮文,斯蓋別詩之原始,命賦之厥初也?!?楊明照:《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96頁。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中就設置了“子虛”、“烏有”、“無是公”三位人物來展開園林的書寫。如《上林賦》中亡是公“且夫齊楚之事,又烏足道乎!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南朝·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61頁。的應答就以“包括宇宙、總覽人物”的賦家之心,將時間與空間延展開來,展開巨麗宏闊園林的構建與想象,極具浩大規(guī)模與氣度。

      《烏有園記》設置“烏有先生”一角,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展開?!盀跤袆t一無所有矣。非有而如有焉者何也?”在烏有先生“有無”的質問下,園主展開論述,直陳有無之逆轉,一切皆歸為烏有。張師繹《學園記》中虛擬“客”之角色,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展開對話?!朵仉[園記》以“或問盧子”的形式展開鋪陳,作者以客自問:

      或問盧子,今桃溪之上,君家廬舍數(shù)楹而已,未有改也,紙上園林得毋為烏有先生之論耶?余曰:不然。蘭亭、梓澤,轉瞬丘墟。何物不等空花,豈必長堪把玩?向者邯鄲盧生一枕睡熟,畢四十年貴賤苦樂。此吾家故事,吾園又何必不作如是觀?客首肯,揖余而去。*[明]盧象升:《忠肅集》,《文淵閣四庫全書》12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606頁。

      客之疑問是盧象升家中已有實際的園林,再在紙上構筑一烏有園林意義何在?盧象升以烏有之論指涉虛擬園林的表象,點明真實園林會轉瞬丘墟,轉為空花。又借用唐傳奇《黃粱夢》中盧生的典故,以同為“盧”姓的“吾家故事”,點明人生虛幻的內涵,使人生虛幻如夢的主題更具有真實性,將紙上建園之深意與人生體驗相融,表明自己深切的人生感悟。

      黃周星《將就園記》以園主“九煙”與客的對答展開:

      一日者,九煙復岸然語客曰:“九煙固未嘗無園也!”客問九煙之園安在。九煙曰:“吾園無定所,惟擇四天下山水最佳勝之處為之。所謂最佳勝之處者,亦在世間亦在世外,亦非世問亦非世外。蓋吾自有生以來求之數(shù)十年而后得之,未易為世人道也。”客曰:“請言其概?!?[清]黃周星:《夏為堂別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7冊,第16頁。

      借主客問答的體制,黃周星極盡鋪陳,展開園林的想象書寫。文末又以主客問答相呼應,以九煙之勝利、客之退卻結文,顯示出烏有園林精神的勝利。于是主人復岸然對客曰:“誰謂九煙無園者?若此區(qū)區(qū)者,謂非九煙之園乎哉?”客乃唯唯而退。于是九煙曰:“有園。”天下萬世之人亦莫不曰:“周九煙有園!”虛擬園記以主勝客,以虛勝有,使虛擬的園林意義在主客問答中突顯。

      主客問答實為自問自答,以客之疑問起筆,終之以園主之回答,客為俗世之層面,而主則為精神實指。主客問答解決了為何要在思想中構建烏有之園這一根本問題,將園記的書寫引向對想象的、虛幻的烏有之園的意義探尋上來。烏有之園絕不是無意義的想象,其以“主”之回答對園主的精神情懷和建園的意旨加以解析,以問答形式突顯出烏有園林的存在價值。在烏有園記主客問答的書寫策略中,最突出體現(xiàn)的就是對園林存在、傳承的思考與叩問。

      三、烏有園記的意義探尋

      實有園林造園不易,歷經選址、營建、改造,終成一個可居、可游之園。明代鄭元勛歷時十余年在揚州筑影園,“蓋得地七八年,即庀材七八年,積久而備,又胸有成竹,故八閱月而粗具?!M事十余年,始成影閣”*[明]鄭元勛:《影園自記》,顧一平編:《揚州名園記》,揚州:廣陵書社,2011年,第4頁。。清代袁枚在購得江寧織造隋公的“隋園”后,易名為“隨”,歷經“一改三造”,長達二十年之久而臻至理想園林之境。這些實有園林在建設與改造中融注了園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園林是園主精神意志之體現(xiàn),與園主的生命體驗與在世思考互為表里。園林建設不易,園林的保存和傳承更為不易。實體物化的園林具有有限的生命力,園林或荒廢或易主,其存在與流傳受到諸多因素之挑戰(zhàn)。

      宋代李格非《洛陽名園記》就曾深切感悟園林興廢與家國治亂之關聯(lián):“‘園圃之廢興,洛陽盛衰之候也?!姨煜轮蝸y,候于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于園圃之廢興而得?!?[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陳從周、蔣啟霆選編:《園綜(下)》,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72頁。洛陽名園關乎洛陽、家國之運,園林成為世道的晴雨表,以自身的遷變興衰訴說著歷史興亡。明代袁宏道在《園亭紀略》中曾感嘆:“吳中園亭,舊日知名者,有錢氏南園,蘇子美滄浪亭,朱長文樂圃,范成大石湖舊隱,今皆荒廢。所謂崇岡清池,幽巒翠篠者,已為牧兒樵豎斬草拾礫之場矣?!?[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肪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80頁。盛事難存,歡歌難覓,人為的園林建設終究流于湮滅,成為廢墟?!拔韪杓乳?,荊棘生焉。惟學人才士述作之地,往往長留天壤間。”*[清]朱彝尊:《秀野草堂記》,民國《吳縣志》卷三十九中,第622頁。文人在建造真實的園林空間時,也以極大的熱情去詠歌書寫園林。物質的園林終將湮滅,文化的園林才能永存。

      明清文人通過想象而于紙上構建的園林沒有真實的地理空間與園林風物,而是虛幻的、想象的園林空間。這些烏有園記的作者多處于人生困境,而又無能無力為園。他們或因朝代遷易而經歷變動,或因沉郁下僚而生活困頓,但他們都一心向往園林,希冀能擁有一方屬于自我悠閑的園林空間,對園林有著無限的渴望。如《學園記》作者張師繹就自言:“張子好園居,自通籍從大夫之后,所居湫隘,囂雜近市。無一弓之地,一蠡之池,又無千金之產,可斥治園亭臺榭與賓客共,而喜為園日甚?!?[明]張師繹:《月鹿堂集》,《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30冊,第114頁。黃周星在《將就園記》中更為直言:“今天下有園者多矣,豈黃九煙而可以無園乎哉?”*[清]黃周星:《夏為堂別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7冊,第12頁。在明清時期凡有能力者皆要造園的外部環(huán)境中,園林就是一方生存的場域,一塊優(yōu)游的空間,在此可以安頓自我,亦可溝聯(lián)外界。文人對于自己無園的感嘆與焦慮,也意味著現(xiàn)實生活的種種不如意。對于無力構建園林的文士而言,現(xiàn)實社會中他們對園林的渴望,毋寧說是一種生存的焦虛。

      這些烏有園林本為“紙上園林”、“烏有”之論,但是卻對意義永存進行了深層的思考。在《烏有園記》中,劉士龍自言:“吾嘗觀于古今之際而明乎有無之數(shù)矣。金谷繁華,平泉佳麗,以及洛陽諸名園,皆勝甲一時。迄于今求頹垣斷瓦之仿佛而不可得,歸于烏有矣”*[明]劉士龍:《烏有園記》,陳從周、蔣啟霆選編:《園綜》(下),第230頁。,點明園林轉易、名園荒廢的歷史問題。劉士龍以烏有名園,意在感喟實體園林的頹圯。即使如昔時顯赫一時的諸名園亦化為烏有,只有書寫于文字中的園林才可不受自然變化、戰(zhàn)亂遷變等外在條件的損易而長存,進而直陳烏有園林的價值:“所據(jù)以傳者,紙上園耳。即今余有園如彼,千百世而后,亦歸于烏有矣。夫滄桑變遷,則有終歸無。而文字以久其傳,則無可為有,何必紙上者非吾園也?”*[明]劉士龍:《烏有園記》,陳從周、蔣啟霆選編:《園綜》(下),第230頁。歷史的名園已然湮滅,今之建園依然逃脫不了遷變的命運,無法在歷史滄桑中長存,那么就讓其于紙上流芳?!稙跤袌@記》的書寫從無園寫到真實園林不可長久,進而寫到烏有園林的價值,最后直陳烏有園記之價值。

      面對園林荒廢,文人更為之唏噓感嘆?!秾W園記》張師繹以“予”之身份闡明園林的歷史命運,直陳園林易主、權貴所侵、經濟不支、子孫不肖、無力經營等主觀影響:“子不觀予所以名園乎?……吾觀文人之記園者夥矣,多文過其質,實不中其聲。不者未數(shù)十年易一主,求向之碧堊丹青,云霞綺繡,已落夢想。近為權貴之所侵牟,遠為狐兔之所營窟,十園而九,至有子孫,尚不能舉其凡。有疾首蹙額,昏夜而請售券者矣?!边M而深入到宇宙思考,對其客觀無法逆轉的自然遷變、風雨催化、天道運行提出闡釋:“且夫陵谷變遷,高卑失位,天地不能長久,而況乎園乎?余所悲者,名實之不相應,而無與有之相蒙無已時也??屯怂计溲?,可為權有力者戒?!?[明]張師繹:《月鹿堂集》卷七,《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30冊,第114頁。從園林角度深入到“無”與“有”的哲學思考,使其虛構的園林、虛無的幻想具有了永恒的存在意義。

      黃周星因歷經明清易代,體驗了現(xiàn)實的幻滅,因而對園林的幻滅有更深感悟,在開篇即自言“自古人以園傳,園以人傳”,他以文字精細的構畫了將園、就園之景,以書寫達至意義的永恒。正如張潮《將就園記·序》所云:“夫世人之園,經營慘澹,乃未久而即廢為丘墟,孰若先生此園,競與天地相終始乎?”*[清]張潮:《將就園記跋》,《昭代叢書》甲集卷二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9頁。烏有園林滌除了井斷垣頹的憂懼,具有了無限拓展的時空意義。烏有園林的永存,也就是文人文字的永存,文人之名的永傳,文人以“立言”形式達至對自我意義的肯定,而這些烏有園記流傳至今,恰可以視為作者實現(xiàn)了寫作的目的,達到了園林的存世流傳。紙上園林沒有真實的空間與物質載體,也脫離了一般園記所依存的真實園林,烏有園記以文字形式直接呈現(xiàn)想象的園林,使其具有山水之勝與風物之美,文字本身成為一個獨立的文本存在,成為一個具有永恒意義的載體。

      文人將現(xiàn)實的悵惘、無園的焦慮、閑適的渴望都付諸筆端,以如椽慧筆在翰墨之中構想出烏有園林,對未能建設實有園林加以補償與慰藉,以寄托心中所想。烏有園林的構建者以旁觀者的清醒目光審視實有園林,他們認為實有園林不足久恃,烏有園林因沒有物化的存在,也避免了的遷變,可以文字形式流存于世,從而將無園的現(xiàn)實境遇移置為對園林永恒存在的思考。烏有園記的主人以園主身份、笑傲的姿態(tài)應對疑問,表明虛擬的、想象的園林之價值所在。虛擬園記多以主客問答的書寫策略抒發(fā)歷史流轉中對繁華事散的感悟,將無園的焦慮轉化為對園林長存的思考與生命精神的永存寄托,對園林的“實”“虛”“有”“無”等核心問題提出質疑,展開對園林存在的歷史叩問,從而形成“無園的焦慮——園林存在的思考——烏有園林的價值——烏有園記的價值”這一層層深入的書寫策略,最終達至對烏有園林書寫意義的肯定。

      四、結語

      文人強調園林的文化意義,無論是園名之“意”,抑或園林布局、詩文活動,都使園林具有文化魄力,也就具有了歷史傳承的資本。這些烏有園記作者對園林的歷史存在與傳承問題頗為敏感,實有之園,園雖有而難長存;烏有之園,園雖無而園永在。烏有園記以繁華事散的人生感悟為核心,以主客問答的形式來叩問園林的歷史存在與傳承這一關鍵問題,表明構建烏有園林、書寫烏有園記之志,賦予文人文化活動以重要意義。文化是園林的命脈與根本,而文化的傳承需要文字書寫的載體。以園林記書寫的園林具有歷史的延續(xù)性,文人以書寫的方式使園林及人事永恒,穿越時空而走向一種精神的永恒。而這種永恒背后,潛隱著園記作者對自我價值以冀永恒的期盼,也透露出園記作者對人生的本質與生命意義的追問。

      (責任編輯:晏 潔)

      The Writing Strategy and Significance of Utopian Garden Narra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YUE Li-song

      (FacultyofLiberalArts,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127,China)

      The narration of utopian garde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 unique prose depicting imaginary gardens on paper. The naming of utopian gardens is well-wrought in the sense of either clarifying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illusoriness” and “nothingness” or indicating the garden owner’s spiritual intention, thus reflecting the garden owner’s self-will and ideal vision. By surveying the garden history as well as its existence and inheritance in the form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between the host and the guest, the utopian garden narration has developed the layer-upon-layer profound writing strategy of the process from “the initial anxiety over no gardens through reflections on the garden existence to the value of utopian gardens to the value of utopian garden narration in the end”. The utopian garden narration is of important textual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value because it can reveal the writer’s anticipation of eternalizing his or her self-value.

      utopian garden narration; writing strategies; naming intention; historical inquiry; significance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唐代園林與文學研究”(項目編號:15AZW005)

      2016-06-20

      岳立松(1979-),女,河北張家口人,文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流動站博士后,主要從事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園林文學研究。

      I206.2

      A

      1674-5310(2016)-12-0077-06

      猜你喜歡
      名園園主主客
      《老殘游記》中的淮安名園與名花
      華人時刊(2023年17期)2023-10-24 08:01:46
      《紅樓夢》中的“打趣”之妙
      《洛陽名園記》中的空間構想
      經驗與存在
      學理論·下(2018年9期)2018-10-24 11:03:34
      乾隆重臣劉峨故里尋古
      歷史名園復原研究
      風景園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還原
      旅游目的地主客關系研究——以永定土樓為例
      蘇軾《前赤壁賦》中的兩個自我
      文學教育(2015年4期)2010-11-18 09:04:12
      生活的三個秘密
      中外文摘(2009年20期)2009-11-13 03:54:20
      大余县| 衡阳县| 临湘市| 萨嘎县| 罗江县| 独山县| 博兴县| 类乌齐县| 潼关县| 双鸭山市| 广南县| 鹤岗市| 百色市| 甘泉县| 怀来县| 乌鲁木齐县| 诸城市| 农安县| 潮州市| 宜宾县| 延长县| 霍城县| 伽师县| 文昌市| 开封市| 宜君县| 舒城县| 呈贡县| 石狮市| 鄂托克前旗| 江津市| 慈利县| 岳阳市| 体育| 平度市| 泗阳县| 北宁市| 建始县| 塔河县| 莫力|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