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莉
(延安大學文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
【文史論苑】
《青樓遺恨》較之于《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所做的變動
馮 莉
(延安大學文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代表了明代擬話本小說的最高成就,也為后世其他文藝形式的創(chuàng)作和改編提供了素材。子弟書《青樓遺恨》取材于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作者韓小窗運用清新流暢的詩歌語言,進行開篇隱括情節(jié),抒情為主、敘事為輔等創(chuàng)作性改編,使作品具有獨特魅力,極具感染力,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青樓遺恨》;《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改編
滿清入主中原,“八旗子弟漸浸潤于漢文化,游手好閑,斗雞走狗者日多,遂習而為此種鼓詞以自娛娛人。”[1]這里的“此種鼓詞”指的是八旗子弟所創(chuàng)的子弟書。子弟書興起于清代乾隆年間,是一種說唱藝術形式,形式與鼓詞相似,但全篇為韻文形式,聲韻和諧,只說不唱。語言典雅綺麗,內(nèi)容通俗易懂。曲目多取自明清小說、戲曲和社會故事。代表作家有韓小窗、羅松窗、鶴侶等人。其中韓小窗是現(xiàn)存子弟書作品最多的作家,也是子弟書發(fā)展史上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青樓遺恨》即取材于《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全文一萬余字,《青樓遺恨》將其壓縮到四千六百多字,分為五回,雖情節(jié)削減,篇幅驟縮,但仍具有感人肺腑、摧肝斷腸的藝術感染力,這主要得益于韓小窗駕馭題材的卓越能力和嫻熟高超的藝術手法,集中體現(xiàn)在其對《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以下幾個方面的改寫過程中。
《青樓遺恨》以“遺恨”點題,“青樓”表明了主人公誤落風塵,身份低微,暗示了故事的悲劇性。在開頭的詩篇中即言“千古傷心杜十娘,青樓回首恨茫茫。癡情錯認三生路,俠氣羞沉百寶箱。瓜步當年曾賞月,李生何物不憐香。我今筆作龍泉劍,特斬人間薄倖郎”,對故事情節(jié)加以介紹,表達了作者對一代名姬杜十娘的贊美、同情和哀悼,將批判的筆鋒指向薄情寡義之人李甲,顯露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就是斥責負心郎。這種在篇首的詩篇里就介紹下文情節(jié)的做法,使子弟書少了小說結構設置中的懸念,但對作為說唱文學的子弟書來說,這樣的謀篇布局卻能吸引聽眾繼續(xù)把書段聽下去。這是子弟書實際演出的需要,即要求由說唱人來主導情節(jié)講述。這無論是對杜十娘故事在普通大眾中傳播,還是子弟書表演自身的發(fā)展繁榮,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敘述完整而緊湊,開篇詳細地介紹故事背景,情節(jié)描寫也非常曲折動人,在歡場相戀、巧計贖身、殷勤謝別、中道見棄及憤怒投江等一系列故事情節(jié)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小說的悲劇性主旨。而子弟書受篇幅和文體特點的限制,對很多情節(jié)進行削減,對一些重要場景和細節(jié)卻極盡鋪陳、大肆渲染,表現(xiàn)出抒情為主、敘事為輔的獨特敘事方式。
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從開頭介紹背景到殷勤謝別洋洋灑灑用了六千余言,敘寫杜十娘千方百計跳出牢籠,與意中人攜手離去。子弟書僅以“說一段明朝萬歷年間事,勾欄院家家燈火夜夜壺觴,杜十娘粉黛的班頭煙花的領袖。李公子浙江的籍貫布政的兒郎……多虧了同窗的柳生成好事,兼得那各家的姐妹助資幫”十四句,一百五十余字,簡要概括,點到為止。子弟書《青樓遺恨》將小說中的很多情節(jié)減省合并,使情節(jié)更加集中,主題更加突出,結構更加嚴謹,對一些重要場景和細節(jié)卻毫不吝嗇筆墨,更方便演員在書場中講唱。
行至瓜州渡口,仲冬月夜,李、杜二人酒至半酣,興致勃發(fā),杜十娘輕啟朱唇,取扇按板,小說中僅以“嗚嗚咽咽,歌出元人施君美《拜月亭》雜劇上‘狀元執(zhí)盞與嬋娟一曲’,名《小桃紅》。真是個:聲飛霄漢云皆駐,響入深泉魚出游”簡單說明。而子弟書《青樓遺恨》中卻用一大段文字鋪陳張揚:“囀喉嚨演的是拜月亭中曲,迎頭按板接字移腔,一聲聲賣弄精神夸手段,真?zhèn)€是響遏行云韻繞梁。起初是翩翩紫燕啼朱戶,嚦嚦黃鶯囀綠楊,柔氣兒調(diào)勻方吞便吐,巧腔兒重疊似抑還揚。到后來閨門客語臨妝鏡,忽變作壯士銜枚赴戰(zhàn)場,凄慘慘猿啼鶴唳三更雨,郁沉沉龍虎吟萬里霜?!睆臍庀⑶徽{(diào)、藝術感染力等方面極盡鋪陳渲染之能事,寫杜十娘的歌聲抑揚頓挫,時而高亢悲壯,時而嗚咽低沉,時而柔媚婉轉(zhuǎn),時而輕快明麗,表現(xiàn)出杜十娘的演唱技藝精湛絕倫,并描寫了孫富的聽覺感受:“余音裊裊隨風至,呀是何處的歌聲好斷腸?字字清新無俗韻,句句錦繡有文章,果真妙曲來天上,故遣佳音到耳旁?!闭婷鑼懞蛡让婧嫱邢嘟Y合,極言杜十娘歌喉動人,才藝卓絕。杜十娘輕歌一曲引得慣向青樓買笑、閱人無數(shù)的新安孫富亦心動神往,為下文其費盡心機、不惜千金買笑埋下伏筆。如此妙人最終卻投江自沉,香消玉殞,怎能不令人扼腕痛惜。通過此處的鋪陳渲染,作品的悲劇性陡然劇增。
再如,李甲與孫富酒樓密謀,挑燈方回,似有不樂之意,小說中僅以十娘“滿斟熱酒勸之”帶過。而子弟書卻將這個“勸”字具體化、形象化:“陪笑臉說這樣的風雪何處閑游,所同者何人,所談者何事?一定是忘形痛飲終日勾留。奴為郎爐暖清茶香焚玉鼎,奴為郎香薰繡帳下銀鉤,奴為郎打點新醅安排盛宴,郎若是冷奴還備了一件皮裘”;“十娘說不解說清晨尚喜,怎么就日晚歸來喜變愁?莫不是帶酒顛狂將誰得罪,莫不是被人欺負不肯干休,莫不是堂上的年高閨中的情重,熱撲撲打動了思郎一個念頭,莫不是奴家也有不周處,還要郎擔待不必搜求”。李甲已心有他念,而癡心不改、千里追隨的杜十娘卻毫不知情,仍軟語勸慰寬懷,并不時自我檢討,唯恐自己對李甲照顧不周,其善解人意、溫婉可人、體貼入懷,天見猶憐??上绱思讶藚s遇人不淑,所托非人,薄命紅顏,隨江而逝。
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用人物行動和對話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塑造出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子弟書《青樓遺恨》雖削減了情節(jié),卻以濃墨重彩的場景渲染和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給聽眾留下了揮之不去的深刻印象。
《青樓遺恨》的創(chuàng)作者韓小窗是文學素養(yǎng)極高的落魄文人,故作品表現(xiàn)出文辭優(yōu)美、綺麗典雅的傾向。同時,子弟書畢竟是面向普通大眾的民間曲藝形式,作者重視語言的通俗性和生動性,在作品中融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xiàn)出亦俗亦雅的語言特點。
(一)清新脫俗、極富感染力的詩歌語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由文人創(chuàng)作的擬話本小說,重在追求情節(jié)的曲折動人,整體疏于環(huán)境描寫和場面渲染;再則語言文白雜糅,缺點在所難免。作為敘事詩,《青樓遺恨》用詩歌般清新流暢的詩歌語言營造出美妙的意境。如泊船瓜州時用“見幾點岸上的殘花作絮,聽幾聲云中的斷雁字成行”一句描繪江南風景,讀來清麗脫俗,仿佛元人小令入口,唇齒生香,心曠神怡,果真“字字清新無俗韻,句句錦繡有文章”。
韓小窗善于并慣用排比、疊詞、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使作品文采斐然,熠熠生輝。在《青樓遺恨》中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將杜十娘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作品極具感染力。如與李甲分路開舟之際,對杜十娘的內(nèi)心描寫:“恨只恨忘情的浪子將奴棄,悲只悲苦命的丫頭在此處休!念只念疏財?shù)牧粘珊檬?,想只想禮義的姊妹枉費心頭。惱只惱眼前的孫郎真鼠輩。”一組排比句將杜十娘澎湃洶涌、無法遏制的內(nèi)心情感傾瀉而出。杜十娘是一個視愛情為生命的女子,一旦中道見棄,她的生命便失去了希望,如油枯燈盡。面對愛情的幻滅,她的悲苦、怨恨、憤怒、孤苦無助以及絕望,如江水決堤,噴涌而出??梢韵胍?,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這個強顏歡笑、故作鎮(zhèn)靜的柔弱女子內(nèi)心似翻江倒海,必然承受著錐心泣血之痛。當這一段唱詞如泣如訴地飄至聽眾耳際,必然會直擊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強烈共鳴,如投一石而萬丈波瀾起,作品的感染力由此倍增。
(二)生動貼切的人物語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文人創(chuàng)作的作為案頭讀本的擬話本,語言中文藝成分自然較多,比較洗練、流暢。如杜十娘怒斥李甲:“妾風塵數(shù)年,私有所積,本為終身之計……妾不負郎君,郎君自負妾耳?!边@樣的句子過于典雅,有失鮮明、生動?!肚鄻沁z恨》中杜十娘的斥責則更為潑辣、直接,也更符合情境和人物身份?!笆镎f千兩紋銀難得的緊,怪道你見了財帛就忘了人!奴本該水面浮萍隨浪走,園中敗絮任風侵。但是你叫花子骨頭沒開過眼,何不認認搖錢樹開開聚寶盆?!边@樣的斥責通俗、直接,更符合杜十娘勾欄瓦檻之人的身份,在書場中講唱比文縐縐的書面語更富有生活氣息,更符合普通大眾的審美趣味。
綜上所述,子弟書《青樓遺恨》以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底本,通過創(chuàng)造性改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使杜十娘的故事再次在舞臺上大放異彩。本文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待開拓,愿拋磚引玉,以待來者進行更為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
[1]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629.
【責任編輯:劉亞男】
I207.41
A
1673-7725(2016)03-0230-03
2015-12-15
馮莉(1987-),女,陜西子洲人,主要從事元明清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