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霞
(武夷學院體育教學部,福建武夷山354300)
對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的研究
陳金霞
(武夷學院體育教學部,福建武夷山354300)
從九個維度上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進行的調查研究,了解公共體育教師這個人群目前對自己職業(yè)的態(tài)度和認識,以及相關的感受。結果表明:多數(shù)公共體育教師比較滿意目前的工作,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產(chǎn)生了職業(yè)倦怠,就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因素等層面上來講,公共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并不是很高。
公共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
教師職業(yè)認同簡單來講就是教師對自己身為教師的整體的看法。即教師在個人與社會相互持續(xù)活動中形成的對教師職業(yè)的價值、情感、投入等方面的總體看法;是教師自我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是一種動態(tài)的狀態(tài)和過程[1]。主要可以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三個方面來解釋認同,這三個方面又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單獨拿出來評價,常常是互相交叉來解釋認同這個概念。音樂,體育,美術課程在整個教學課程中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小三門”,是不被重視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制度的制定,中考,高考的成績中開始加入了體育這一項的分數(shù)。同時,隨著青少年體質狀況每況愈下的情況,體質健康測試也在每個學校展開,因此中學體育教師在整體的教師隊伍中的地位與角色越來越重要。但是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的情況不容樂觀。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對公共體育教師進行相關的調查和研究,來了解公共體育教師對自己職業(yè)的認同感。
研究對象為福建省高校公共體育教師,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從福建省的高校中抽取210名公共體育教師作為調查對象發(fā)放問卷,其中回收問卷190份,回收率為90%,有效問卷為184份。問卷調查主要是從教師職業(yè)認同的9個維度上進行的(職業(yè)能力、職業(yè)特征、對職業(yè)特征的認同、對學校與部門領導的認同,同部門同事和不同專業(yè)同事的認同、學生認同、工作回報認同、工作背景、對學校歸屬感集體感的認同)。同時對其中的16名老師進行了訪談。
2.1 體育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職業(yè)倦怠,離職傾向之間的關系
在調查的184份有效問卷中,有15.36%的人對目前的工作非常滿意,有67.52%的體育教師對目前的工作較滿意,這說明多數(shù)人還是較滿意目前的工作。但是同時又有46.7%的人產(chǎn)生了職業(yè)倦怠。
職業(yè)倦怠即一種因心理能量被長期奉獻給別人的過程中被索取過多,而產(chǎn)生的以極度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為自卑、厭惡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職業(yè)倦怠主要有三個維度,即成就感低落,情緒衰竭和玩世不恭[2]。情緒衰竭是其中的核心指標。同時只有6.5%的人有離職傾向。經(jīng)過訪談得知,體育教師對目前的工作較滿意主要存在以下幾點:首先,工資待遇的提高。其次,教師職業(yè)比較穩(wěn)定。再次,公共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小。因為沒有教授專業(yè)體育學院的學生,公共體育教師主要的授課對象是學校其他學院的學生,完成基礎體育課程,比較輕松,沒有學生的就業(yè)壓力。
與此同時,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有職業(yè)倦怠。正是因為教學壓力小,教學效能感較低,成就感不足,職后培養(yǎng)不足,沒有較高的上升空間[3-4]。經(jīng)調查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的人中教齡是影響最大的一個變量。教齡在5-15年之間的教師情緒衰竭,情緒低落多過于教齡在0-5年或者教齡更長的公共體育教師。在剛參加工作的教齡在0-5年之間的體育教師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度較高,同時女體育教師在情緒衰竭得分上比男體育教師要高。雖然有職業(yè)倦怠但同時由于上述滿意度的原因以及當前就業(yè)形式不容樂觀,離職風險較大,所以有離職傾向的教授公共體育課的體育教師較少。
2.2 學校因素對公共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的影響
在學校因素中,我們主要圍繞學校的條件;領導對體育教師的重視程度,也就是學校領導對體育事業(yè)的關注度、認可度,同事之間的關系及其互相的認同,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認同,教師未來的專業(yè)發(fā)展等幾個方面展開。在學校的條件這一方面,有86.5%的體育教師是比較滿意的,主要體現(xiàn)在體育設施能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和完成課外體育鍛煉和運動隊的訓練。這主要是由于國家現(xiàn)在大力發(fā)展體育事業(yè),我們正在逐步進入一個全民健身的社會。其次是體育課程的實際權重,也就是體育這門課在學生整體所學課程中所占的比重。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78.6%的體育教師認為就制度層面而言,體育課在作為一門公共課在該校整個的教學計劃中是一門必修且學分較高的課程。
就領導對體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而言,有35.6%的人認為學校領導比較重視體育事業(yè),45.6%的人認為領導會偶爾關注體育,只有18.8%的人認為他們學校的領導不怎么關注體育,就這方面而言,高校領導對體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要比中學的情況好。領導的重視主要體現(xiàn)在會有相當一部分經(jīng)費投入到每年學校的體育事業(yè)中,例如運動隊訓練參加比賽,每年有固定計劃安排的全校的體育運動競賽,有全校羽毛球賽,籃球賽,排球賽等。但是在體育青年教師職后培養(yǎng)方面等就顯得很不足。有68.5%的體育教師,一年沒有一次出外進修的機會。這就會導致我們的體育教師教育觀念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不能滿足在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職業(yè)認同度不高。
在對學生進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56人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學片面的認為體育教師是一個很輕松沒有技術含量的職業(yè),體育課也是可有可無的一門課程。又因為學生是直接與體育教師進行接觸的群體,所以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認同直接導致或者影響體育教師自身對其職業(yè)的認同感。
除此之外,體育教師自己的同事之間是互相接觸最多的又一群體。同事之間的關系如果很融洽那么會給平時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86.3%的人會選擇一般還好。同事之間對自己上課的認同是專業(yè)人士對自己工作的一種肯定與認可,是體育教師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很重要的一方面。
目前職稱的評定是困擾教師未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職稱高低決定收入多少,但是每個學校的職數(shù)是一定的。目前評定職稱的方式主要是看論文的數(shù)量與質量,而教學只參考課時量。在滿足課時量的情況下,對教學質量基本沒有客觀的衡量標準,也很難去衡量[5-7]。如果要想評職稱,教師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發(fā)表文章來達到評定職稱的要求。不言而喻,在全校教師公平競爭評定職稱方面,體育教師相對來講更加難以達到要求。所以,公共體育教師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前途抱有不容樂觀的態(tài)度。
2.3 社會環(huán)境和自身因素
社會對體育這門科學的認識也是影響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的重要方面。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78.3%的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師受人尊重程度一般,9.6%的體育教師認為受到社會尊重12.1%的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師不受人尊重。社會對體育教師的認可度不高,在社會交往中沒有自豪感和成就感。所以,提高公眾對體育教師的認可度,努力形成一種良好的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對提高教師的成就感和職業(yè)認同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8]。體育教師自身的因素也是影響職業(yè)認同感的一個方面,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1、體育教師所受的教育即當學生時的經(jīng)驗;2、自我個人的特質;3、做教師以后的經(jīng)驗;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做教師之后的經(jīng)驗是體育教師對其所從事的職業(yè)的一種全新的認識,是在自我特質的基礎上,將逐步完成原本作為學生而如今作為體育教師這樣一個角色的轉變和定位。
3.1 應該提高公共體育教師的整體學歷職稱
給予體育教師充分的機會去進修和學習,重點加強高校公共體育青年教師職后培養(yǎng)。在能力結構層面上,提高實際應用能力,不斷提高教育觀念和自我更新知識的意識,改變知識結構,時刻緊跟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3.2 制定和執(zhí)行相應的制度
維護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形象和地位,徹底改變在周圍的同事,社會上的人們及同學們心中體育是一門可有可無課程的錯誤感念[9]。提高體育教師的收入水平,給與體育教師更多的物質與精神獎勵,來激勵公共體育教師教書育人的內在動力,從而增加其職業(yè)認同感。
3.3 提高師德修養(yǎng)和敬業(yè)精神
學校多安排體育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豐富教師的業(yè)余生活,放松身心,增長見識,讓其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去。
[1]方明軍,毛晉平.我國大學教師職業(yè)認同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7):56-61.
[2]湯國杰,高可清.普通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85-288.
[3]湯國杰.普通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關系研究:一個假設理論模型[J].浙江體育科學,2010(6):47-49.
[4]黃艷,劉中凱.中學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的調查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9(4):116-119.
[5]湯國杰.普通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理論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98-101.
[6]劉婷,吳志華,遲新龍.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模型構建[J].體育科學研究,2011(1):89-92.
[7]蔣遠松,盧鵬.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與工作滿意度初探[J].教育與職業(yè),2014(3):78-79.
[8]田進.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5-119.
[9]徐曉虹.眉山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感的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2(3):115-119.
(責任編輯:葉麗娜)
Research o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CHEN Jinxia
(Teach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Wuyi University,Wuyishan,F(xiàn)ujian 354300)
This article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which from the nine dimensions. The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attitud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rofession,as well as relevant experie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satisfied to their current job.But some people have job burnout.In terms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factors,the public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not high.
public PE teacher;professional identity
G807.4
A
1674-2109(2016)09-0083-03
2015-12-21
陳金霞(1982-),女,漢族,講師,主要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