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剛,馮文娟(湖北師范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
“食以體政”思想之解構(gòu)(下)
李建剛,馮文娟(湖北師范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湖北 黃石435002)
〔摘要〕中國歷史上,飲食是最大的政治,飲食中蘊含著治國之道,執(zhí)政者借飲食籠絡人心,編織人脈資源;腐敗分子在飲食上窮奢極欲,大吃大喝成為葬送政治生命的毒藥;清貧的飲食成為受人愛戴官員的標簽,也是他們獲取政治聲譽的主要保障;飲食還是政治家施展權謀的手段,棘手的問題靠著飯局變得云淡風輕;飲食能夠充分體現(xiàn)政治智慧、政治立場、政治態(tài)度,是政治家展現(xiàn)其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平臺。
〔關鍵詞〕飲食;政治;治國之道
夏商時期,中國產(chǎn)生了“食以體政”思想,由此確立了政治與飲食之間的關系,一啄一飲都賦予了政治色彩,飲食既是從事政治活動的基礎,又是政治家政治智慧的反應。本文上篇提到了“食以體政”思想在兩個方面的表現(xiàn),即糧食安全都是高懸在政治家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都是執(zhí)政者考量的頭等大事;飲食活動中也隱藏了治理國家的方法,食物原料、烹飪技法甚至炊食器具都蘊涵了一定的政治含義,使飲食成為衡量政治變化的晴雨表,“食以體政”思想絕非只是體現(xiàn)在這兩個方面,它還包含以下因素。
三、借飲食籠絡人心
春秋戰(zhàn)國之際,人才輩出,燦若繁星,這些人才很多有一個別稱,叫“食客”,政治寡頭豢養(yǎng)了一批輔佐自己的能人,我們今天稱之為智囊團、專家?guī)欤菚r不分謀士、軍師、刺客、間諜,一概視之為“食客”,孟嘗君的門下就有食客三千人,食客顯然不是專門吃飯的飯桶,而是有能耐有本事的英彥俊杰,哪怕是雞鳴狗盜之輩,這些食客中的旁門左道也都是身懷絕技,至于狡兔三窟的馮諼、脫穎而出的毛遂,更是在關鍵時候爆發(fā)出了驚人的能量,回饋了主子的厚愛。這些英才之所以甘居人下,是因為主子善于借飲食來收買人心,讓他們食有魚、出有車,享受著優(yōu)渥的生活。
封建時代,皇帝恩寵臣屬,最為得體的方式就是請大臣陪他吃飯,皇帝食前方丈,山珍羅列,海錯滿笥,瓊漿玉液,芳香盈席,在這種情形下,吃什么喝什么并不值得炫耀,榮光的是與皇上在一起吃飯,那個地位那份尊嚴是讓人感到何等的意氣風發(fā),風光無限!在飲食上受到皇上照拂的人自然是心存感激,效犬馬之勞?!缎绿茣ゑR周傳》里有這樣一個趣聞:周每行郡縣,食必進雞,小吏訟之。帝曰:“我禁御史食肉,恐州縣廣費,食雞尚何與?”榜吏斥之[1]。它說的是唐太宗時,為避免京官外出鋪張浪費,要求他們不許吃肉。而他非常欣賞的監(jiān)察御史馬周最喜歡吃雞,達到嗜雞如命的程度。他當時經(jīng)常出京巡察,不論到哪里都要有雞吃,有個地方官員借機彈劾馬周,唐太宗就為馬周開脫,說,我禁止他吃肉,是怕地方花費太大,可我并沒有禁止他吃雞啊,不要小題大做,誹謗朝廷官員。唐太宗愛惜羽毛,故意混淆邏輯,使得彈劾馬周的官員弄得灰頭土臉,馬周自然對皇上的呵護感激涕零。唐玄宗恩寵安祿山,賜給他的膳食無奇不有,不僅有“野豬鲊、鯽鮩鲙手刀子”[2],還命令射生官將鹿射殺,取血煎鹿腸,名熱洛河,賜予安祿山,只可惜,三郎的一片苦心成了養(yǎng)癰遺患的笑話。這說明借飲食籠絡人心未嘗不可,但要注意分寸,把握時機,如果無原則的對臣屬賞賜膳食,就會靡費開支,助長奢侈,從皇帝方面來說,會一味地用小恩小惠培植、養(yǎng)成一大批奉迎、媚諂的小人;對臣僚來講,一些人亦會趨從時風功利,邀功請賞,對整個朝局有害[3]。
在政治活動中,借飲食籠絡人心是政治家的慣用伎倆,清代皇帝為了征服知識分子,要在鄉(xiāng)試發(fā)榜的次日,設“鹿鳴宴”招待主考官、工作人員及貢士,為了宣揚皇帝的恩榮和威儀,在禮部設“恩榮宴”、“臨雍宴”,在文華殿設“經(jīng)筵宴”[4],以示對人才的尊重。元朝時,每年春季,皇帝帶領大批屬僚從大都到上都進行理政、避暑、祭祀等活動,期間大擺宴席,招待蒙古王公大臣,這種宴會稱做“詐馬宴”,皇帝在宴會上賞賜大臣,被賞者感激涕零。而在清朝,為了團結(jié)蒙古的王公貴族,于除夕日在保和殿設“除夕宴”宴請外藩蒙古王公,用這些吃吃喝喝來接納人心是皇上的拿手好戲。政客們也是屢試不爽,設個飯局或搞個家宴,吃吃喝喝時就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在飯桌上讓個座、倒個茶、夾個菜、斟個酒、遞個毛巾都顯示著關愛、關懷、關切、關心,更甭說推杯換盞、附耳私語、會心一笑都傳遞著某種情感,在共同進餐時,彼此之間的關系最容易拉近,更容易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也最容易找到共同話題。“吃”,不僅僅是尋常百姓交流感情的重要渠道,還是政要們聯(lián)絡感情的利器,至于吃過之后的密室談心或者尋歡作樂更是死黨們套磁關系的通常做派。
四、奢侈的飲食成了殆政瀆職的反面教材
人類最初的腐敗就是從飲食入手的,原始社會的部落酋長掌控著分配食物的權力,分配給自己和親眷的食物自然是質(zhì)量好的、數(shù)量多的。堯以賢能著稱,卻在吃了彭鏗進獻的雉羹后把彭城封給了他,這說明口水才是不正之風的源頭。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在能夠滿足欲望的前提下,每個人都容易沉湎于肉山酒海,擁有四海的帝王、富可敵國的公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官吏都有放縱欲望的資本。夏桀王力大無窮,生擒野牛,手裂虎豹,拉直銅鉤,但他不是把這番蠻力用于造福百姓上,而是虐政荒淫,搜刮民財,在后苑修建了一個大的酒池子,大到可以在酒池子里劃船,酒糟堆成十里長堤,把臣屬們招來扒在酒池邊搞喝酒比賽,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5]。商紂王在腐敗方面也不遑多讓,匪夷所思地搞了個酒池肉林,鑿了個大池子,注滿美酒,把肉煮熟,切成薄片,掛在樹枝上,男男女女赤身裸體在樹下追逐,開性派對,最終弄得人亡政息,家國無存。
進入家天下以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成而至味具”[6],帝王有能力動用一切資源來滿足自己的口腹欲望,乾隆皇帝的某次出巡,內(nèi)務府官員提前把選好的一千只羊、三百頭牛、七十五頭奶牛運送至駐蹕之所,供皇帝沿途食用。甚至連還沒有贏得江山的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食具都是純金打造,每次進餐時都是鼓樂齊鳴,歌舞助興。到了晚清,“慈禧一餐之費,百姓萬家之炊。”圣帝哲后長樂未央,不斷刷新著飲食上窮奢極欲的記錄。即便是偏安江南一隅,宋高宗也享受了中國歷史上最最豪奢的宴會,紹興二十一年十月,清河郡王張俊大擺家宴,宴請宋高宗一行,整個宴會總計上菜196道。當時跟隨高宗前去赴宴的還有宰相秦檜以下的文武百官101名以及大批的安保人員、儀仗隊伍、生活侍從,他們按照各自的地位和影響力享受不同的飲食標準,宰相秦檜就吃到了燒羊一口、滴粥、燒餅、食十味、大碗百味羹、糕兒盤勸、簇五十饅頭、燒羊頭、雜簇從食五十事、肚羹、羊舌托胎羹、雙下大膀子、三脆羹、鋪羊粉飯、大簇饤、鲊炸鵪子、蜜煎三十碟、時果一合、酒三十瓶[7]。這一場宴會吃得風云變色,震古爍今。
帝王級的人物如果不珍惜民力,不節(jié)制欲望,揮霍無度,就會給大臣們樹立極壞的榜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晉代權臣何曾“廚膳滋味,過于王者。每燕見,不食大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盵8]其子何劭“驕奢簡貴,亦有父風。衣裘服玩,新故巨積。食必盡四方珍異,一日之供以錢二萬為限。時論以為太官御膳,無以加之?!盵9]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王濟“性豪侈,麗服玉食?!蹏L幸其宅,供饌甚豐,悉貯琉璃器中。蒸肫甚美,帝問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凵醪黄?,食未畢而去?!盵10]權臣的奢侈之舉,代有遺存,唐代宰相韋陟“窮治饌羞,擇膏腴地藝谷麥,以鳥羽擇米,每食視庖中所棄,其直猶不減萬錢,宴公侯家,雖極水陸,曾不下箸?!盵11]韋相爺吃的飯菜,必須弄得特別精細、潔凈,用鳥羽挑選米粒,每吃完一頓飯,他家廚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價值萬錢!如果在公卿同僚家聚宴,雖然山珍海味俱全,他也不動筷子,對于他來說,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那些東西太俗了,刺激不了他的胃口。五代時的孫晟“以家妓甚眾,每食不設食幾,令眾妓各執(zhí)一食器,周侍于其側(cè),謂之‘肉臺盤’,其自養(yǎng)稱愜也如是?!盵12]明代博物學家謝肇淛在其著作《五雜俎》中羅列了這樣的怪事:孫承佑一宴,殺物千余;李德裕一羹,費至二萬。蔡京嗜鵪子,日以千計;齊王好雞跖,日進七十。江無畏日用鯽魚三百,王黼庫積雀鲊三楹。口腹之欲,殘忍暴殄,至此極矣!今時王侯閹宦尚有此風。先大夫初至吉藩,過宴一監(jiān)司,主客三席耳,詢庖人,用鵝一十八,雞七十二,豬肉百五十斤,它物稱是,良可笑也![13]明朝宰相張居正奉旨歸葬時,所經(jīng)之處“藩臬以上皆跪迎,巡方御史為之前驅(qū)。真定守錢普創(chuàng)為坐輿,前軒后室,旁有兩廡,各立一童子給使令,凡用舁夫三十二人。所過牙盤上食,味逾百品,猶以為無下箸處,普無錫人,能為吳饌,居正甘之日‘吾至此,始得一飽?!谑菂侨酥茆艺?,召募殆盡?!盵14]也許,對張居正來說,山珍海味、名茶美酒,都是俗不可耐的敗胃之物,他嘴巴越吃越刁,舌頭越吃越靈,迫使廚師不斷變換花樣,廚藝也跟著臻于化境,他們還為主人獨創(chuàng)了一道在中華食譜上都查不出來的名菜——“雞舌羹”。雞舌并非龍肝鳳髓,并不難求,但是要做一碗“雞舌羹”,那得需要多少雞舌頭才能燒制出來?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勤儉敗由奢。對于舌尖上的腐敗,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都十分痛恨,毛澤東在紅軍時期就批評過“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15]的人,習近平反復強調(diào)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我們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提出要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堅決遏制腐敗現(xiàn)象蔓延勢頭,他對那些“菜肴不厭其精美”、“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釀,觥籌交錯之后還要‘意思意思’”[16]的腐敗行為深惡痛絕。風起于青萍之末,每一個王朝的腐敗都是從舌尖上開啟它的腐敗模式,等到沉疴日久、積重難返,它也就快要淡出歷史舞臺了。所以,有見識的政治家能做到防微杜漸,怛怛惕惕,誠惶誠恐,對舌尖上的腐敗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和高壓打擊的態(tài)勢,提醒大小臣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睂τ诠賵鲋腥?,必須借用糖尿病人的生活方式:管住自己的嘴,邁開自己的腿。這樣才能延長自己的政治生命,為百姓謀取更多更大的福祉。曾經(jīng)一度,干部隊伍中大吃大喝的奢靡之風屢禁不止,人民群眾望治惟殷,對公仆們的胡吃海喝更是積憤已久,黨風的廉潔,社會風氣的改變,政治透明度的加深都與吃密切掛上了鉤,好在習總主政后,刮骨療毒,大反四風,政治清明指日可期。
五、清貧飲食是受人愛戴官員的標簽
古往今來,在飲食生活上節(jié)制欲望的帝王將相、封疆大吏不知凡幾,大禹品嘗了美酒后毅然禁酒,“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國者?!盵17]越王勾踐為實施其復國計劃,“食不重味,衣不重采?!盵18]漢文帝休養(yǎng)生息“躬履節(jié)儉,側(cè)身行仁,食不二味。”[19]飛將軍李廣“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20]翻檢史冊,這一類的記載不可勝紀。那些廉潔自律的官員,不管他們是本著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動機,能夠做到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實屬不易。
對于僅靠俸祿過日子的官員來說,如果他們也揮金如土,生活奢侈,則會被朝野物議,為千夫所指,因為他們驕奢的資本必定來自于貪贓枉法、權力尋租、假公濟私。老百姓之所以對清官極力謳歌,主要原因就在于清官能克制自己的欲望,過著清貧的生活,生活基準向下看齊,與他們保持同一個水平線上,而不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在中國歷史上,每朝每代,都有那么一些兩袖清風的官員從飲食入手,管好自己的嘴巴,為后人豎起了一座座清正廉潔的標桿?!短接[》有三段材料有助于我們了解這方面的典型:
堯之王天下也,糲粢之食,藜藿之羹。雖監(jiān)門之養(yǎng),不厭于此矣。
孫叔敖相楚,糲飯菜羹,枯魚之膳。
《晏子》曰: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菜耳。公曰:“嘻!夫子家如此甚貧乎?而寡人之罪?!睂υ唬骸懊撍谥筹?,士之一足也;炙三弋,士之二足也;菜五卵,士之三足也。嬰無倍人之行,而有三士之食,君之賜厚矣!嬰之家不貧?!痹侔荻o[21]。
公孫儀是戰(zhàn)國初魯穆公手下的丞相,經(jīng)書上說他: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長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盵22]堂堂一國的丞相愛吃魚,這就為謀求進身之階的人提供了機會,公孫儀是個明白人,深知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軟,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次收受了人家的魚,下次就會人送來金錢美女豪宅,自己就會被他人綁架,成為他人謀取私利的機器,防微杜漸,扎緊籬笆,必須從小事做起。
《后漢書·羊續(xù)傳》記載了懸魚太守羊續(xù)的故事,羊續(xù)比誰都清楚,一旦腸胃被人攻陷,心被俘虜也就為期不遠了,病從口入,這個病不光是身體上的,也包括精神上、心靈上的。明朝清官于謙對羊續(xù)惺惺相惜,曾賦詩贊曰:“剩喜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內(nèi)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下,閑閱床頭幾卷書。”于謙也是以清廉著稱,他認為名節(jié)是人世間最可寶貴的東西,“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但令名節(jié)不墮地,身外區(qū)區(qū)復何求。”如何保全名節(jié)呢?他的體會是清心寡欲,生活簡樸,“大節(jié)還須咬菜根”。號稱“冷面寒鐵” 的浙江按察使周新?lián)V浙江司法后,有一個求官的人手提禮盒前來拜見,放下禮盒就走了,打開禮盒,里面裝的是烤鵝一只。雖然明朝官場流行割鵝開宴,烤鵝也談不上是什么重禮,但在周新眼中此舉和行賄百金并沒有什么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他命令人將這只烤鵝高掛在大門之上,并標上了行賄者的名字,以后只要有人前來拜訪送禮,周新就指著這只鵝,告戒送禮者不要重蹈覆轍,于是,再沒有人自討沒趣了。
被康熙皇帝譽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龍,在富甲天下的江南擔任總督,每日粗茶淡飯,少食魚肉,餐桌上盡是蘿卜青菜,當?shù)厝私o他起個外號叫”于青菜”,主仆無茶可飲,采槐葉充之,天長日久,衙門后的槐樹被采摘得枝朗葉疏,茍逢災年荒歲,以屑糠雜米為粥,將節(jié)省下來的糧食賑濟饑民?!碧煜碌谝涣簟敖^非浪得虛名,于大人當之無愧。清代著名清官湯斌,為官多年,兩袖清風,家無恒產(chǎn),在擔任陜西潼關道臺期間,儉以修身,廉以養(yǎng)德,一日三餐多是清水豆腐湯,其信念“為政清白像豆腐湯,生活簡樸像黃連湯,于世道人心則像人參湯“廣為流傳,人送雅號”三湯道臺”,當?shù)貛孜恍悴胚€專門寫了一副對聯(lián):”兩袖清風,百姓愛憐當局者;一身正氣,三湯可配后來人?!?/p>
清代學者戴遠山曾撰過一副對聯(lián):“詩堪如畫方為妙,官到能貧乃是清?!蹦茇毦褪前灿谪毟F,以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為榮,以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為恥,不為金錢所惑,不為物欲所動。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如果不能在飲食等細節(jié)上克勤克儉,一味地放縱自己的欲望,就會在肉山酒海中沉淪。早在先秦時代,幾乎所有政治失德的統(tǒng)治君主,都有飲食過度這一罪狀;幾乎所有的政治腐敗或國家滅亡,都有飲食奢侈放縱的原因歸咎[23]。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氏的兒子到京城,前去拜見王安石,王安石請他一起吃飯。此事在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二》里有記載:王荊公在相位,子婦之親蕭氏子至京師,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謂公必盛饌。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餅兩枚,次供彘臠數(shù)四,頃即供飯,傍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驕縱,不復下箸,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傍。公顧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24]。中國人素來講究持家須儉,待客要豐,家里來了客人,“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薄拔寤R,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蓖醢彩粯O人臣,并非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冬烘先生,只是他平日里在飲食方面不甚在意,才使得前來抱大腿的親戚大失所望,一個能壓抑住吃的天性的人是斷然不會有貪欲的,在精神上也不會有可以撬動的縫隙。
六、飲食成為政客施展權謀的手段
古往今來,很多的政治活動均與飲食脫不了干系,周公輔政,招納人才,禮賢下士,其誠意是“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fā)?!睆亩粝铝恕爸芄虏?,天下歸心”的美談,這是人盡皆知的歷史。滿清王朝建立后,飲食仍然在家事國事天下事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著名的“滿漢全席”,表面上只是皇上嘴饞,想薈萃四海美食,大飽口福。其實還是找一個借口,把滿漢兩族的官員們找到一塊喝喝酒,吃吃飯,消除大家的矛盾和誤會,先將各自的食品統(tǒng)一起來,再設法促進兩個民族的大融合,以保障大清王朝的萬歲基業(yè)[25]。每朝每代,都有那么幾頓足以載入史冊的飲食行為,如果少了這幾頓飯,歷史或許就將因此而改寫,歷史就會因平淡而顯得味同嚼蠟,許多云譎波詭的政治交易都是假借吃飯完成的,談笑風生的飯局轉(zhuǎn)瞬間成為殺戮的戰(zhàn)場,敵手鮮血四濺,身首異處,甚至被剁成肉醬的場景,史不絕書,在很多情況下,政局就是飯局,革命就是請客吃飯,懂不懂飯局,能否善于處理飯局,是政治家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中國歷史上諸如專諸刺王僚、鴻門宴、杯酒釋兵權之類的傳奇故事,都是把飯局當作解決重大政治、軍事、外交問題的最佳范式,折沖樽俎成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觥籌交錯之間戰(zhàn)勝對手的理想境界,在政壇鐵蠶豆手里,尺水興波,細微如飲食也可以成為施展權謀的平臺,翻檢史冊,這些案例精彩紛呈,不勝枚舉。晏子“二桃殺三士”,不費一兵一卒,只用兩只桃子便讓三位居功自傲的將軍抹了脖子,解除了齊景公的心腹大患,其政治手段可謂是典型的“巧”克“力”!如果沒有那兩只桃子發(fā)揮的功用,齊國的走向究竟怎樣很難預料。劉邦的謀臣陳平,在楚漢相爭最激烈的時刻,他假借招待項王的使者,在飲食上略施小計就離間了范增,剪除了項羽爭奪江山的總導演。
朱元璋南面稱王后,心中還不踏實,將有功之臣逐一收拾了,連功勞最大交情最深的徐達也不放過,徐達和他是發(fā)小,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于情于理,朱元璋都應該讓他自然走完生命的歲月,但老朱覺得成大事者不必拘于兒女情長,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不妨讓他有一個體面的死法,終于讓他逮住了這樣的機會。徐達背生癰疽,此病絕不可以吃鵝,鵝乃發(fā)物,易使人陽氣升散,內(nèi)風亢逆,邪毒走竄,加劇病情,朱元璋得知后,卻別有用心的給徐達送去了一只蒸鵝,如果送去的是活鵝,可以飼養(yǎng)起來,等病好了以后再吃,既然是蒸熟了的鵝,必須馬上吃掉,否則就是抗旨不尊,有負皇恩,徐達明白朱元璋的心意,和著眼淚把鵝吃了,幾天后徐達就“病死”了。過去我們只知道用刀殺人用筆桿子殺人卻不知道用食物如蒸鵝也可以殺人,而且是殺人如草不聞聲,做得多么體面??!
那些有資格吃山珍海味的帝王偶爾向下兼容,吃點粗茶淡飯就會被無限放大,貼上了體恤民情的標簽,像李世民、朱元璋、雍正等吃過野菜的皇帝他們大多是借吃野菜來標榜自己的愛民和節(jié)儉,并沒有從野菜中尋獲生活的樂趣,而是借此進行政治作秀。這方面唐肅宗也有名留史冊的表演:肅宗為太子,嘗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臑。上顧太子,使太子割。肅宗既割,余污漫刃,以餅潔之,上熟視,不懌;肅宗徐舉餅啖之,上大悅,謂太子曰:“福當如此愛惜?!盵26]排行第三的李亨在眾多的兄弟中被立為太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他善于抓住生活細節(jié)來包裝自己、凸顯自己的仁慈寬厚是非常重要的賣點。
政治生活中的這些飲食因素使政治充滿意趣,原來政治也那么任性,那么頑皮,那么多彩多姿,那么引人入勝。很多人覺得政治生活就是勾心斗角,爾虞我詐,耍奸使滑,沒有人情味,其實不然,政治家也有七情六欲,食人間煙火,所不同的是,他們善于借勢,哪怕是吃喝這樣瑣碎的事也常常彰顯其政治智慧,飲食在不經(jīng)意間給政治裹上了一抹五彩云霞。
七、飲食能夠體現(xiàn)政治智慧、政治立場、政治態(tài)度
有時候,政治人物的飲食行為可以昭示其執(zhí)政理念或者傳達一種政治信號,這種“舌尖上的政治”或者“飲食政治學”有助于主政者全方位塑建形象,早在抗日戰(zhàn)爭時,黃炎培等民主人士去延安考察,看到共產(chǎn)黨的領導人吃的是小米粥和蘿卜條,與重慶的前方吃緊后方緊吃迥然不同,他們就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年前習近平現(xiàn)身北京慶豐包子鋪,點上六個豬肉大蔥包子、一碗炒肝,一碟芥菜,這份搭配迅速被冠名“主席套餐”,十分叫座,不僅北京市民趨之若鶩,外地游客更是慕名而來?!爸飨撞汀笔抢^“四星望月”之后又一道在中國走紅的“領袖菜”,江西名菜“四星望月”是毛澤東的最愛,這個菜因為是他在戰(zhàn)爭年代命名的就聲名遠播,解放后郭沫若將它稱為“天下第一菜”,毛澤東每次上廬山都要專門請興國廚師上山為他做這道菜。鄧小平文革時下放到江西,恢復工作后,故地重游,也要吃這個“四星望月”,京九鐵路通車后,江澤民沿鐵路線視察,到了江西,也慕名品嘗了這道菜,共產(chǎn)黨三代領導人都對“四星望月”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恐怕不是菜的味道有什么與眾不同,而是紅色的革命情結(jié)在內(nèi)心發(fā)酵,是對往昔崢嶸歲月的緬懷。
政治人物的飲食行為更是一種政治語言,北宋時期,汴梁作為當時的都城,擁有當時全國的最高學府——太學,作為政治人才的搖籃,太學的后勤供應也是一流的,有一次,宋仁宗去太學視察,和師生們一起吃了太學里的饅頭,非常滿意地說:“以此養(yǎng)士,可無愧矣!”由于皇帝金口玉言,太學饅頭很快就聲名遠揚,并播及臨安,岳飛的孫子岳珂在宮廷宴會中吃了太學饅頭,詩興大發(fā),提筆賦詩一首予以稱贊:“幾年太學飽諸儒,薄伎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杖白蓮膚。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瓠壺。老去齒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饞奴?!彼稳首谝跃盼逯鹑ンw驗一介寒儒的生活把莘莘學子感動得一塌糊涂,這既表明皇上對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視,又說明他具有仁慈寬厚的親民作風。政治家吃了什么,馬上會變成有政治意義的事情,吃的食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舉動有什么象征意義。與民眾一起用餐也是政要們展示自己生活化、平民化一面的重要方式,我國領導人下基層視察時與工人農(nóng)民在一起吃飯,被看成是與民同樂,這種深入群眾的作風在民眾中享有很好的親和力,08年春節(jié),溫家寶總理在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生食堂里與在校過年的學生一起吃年夜飯,讓遠離親人的學子倍感親切,盡管當時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雪天氣,同學們心頭卻是暖意融融。領導人采取與民同吃這種體察民情的方式,反映了他們對百姓生活的重視,傳達了“以人為本”的政治觀念,有同甘共苦的寓意,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政治素養(yǎng)。尤其在面臨重大的社會危機,如禽流感、口蹄疫、瘋牛病等棘手的問題,在食用雞、牛、豬肉產(chǎn)生安全疑慮之時,這些政治人物為了要安定人心、刺激消費、鼓勵出口,往往透過媒體的排場,賦予這些食物象征性的意義,在英國瘋牛病肆虐的時候,很多國家停止從英國進口牛肉,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就在鏡頭前大嚼牛肉,表明英國的牛肉安全、可靠,值得信賴。前些年,禽流感襲擊我國,人們過度緊張,談禽變色,為了保護養(yǎng)殖經(jīng)濟,許多地方要員在鏡頭前大啃雞腿。
政要們進行外交角力的時候往往借助飲食向世人釋放政治信號,雙方關系的親疏遠近不是取決于握手時間的長短,而是領導人之間就餐的方式,如果雙方共同進餐,表明彼此間沒有原則性的分歧,關系和諧,合作愉快,當年,鐵血宰相朱镕基訪問德國,德國總理施羅德親自系上圍裙為他下廚,反映了中德之間牢不可破的友誼和雙贏的結(jié)局,兩國關系進入了水乳交融的蜜月期;江澤民訪問美國,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在自己的德州農(nóng)場設家宴款待他,說明六四風波之后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堅冰已被融化。1993年4月,中國大陸海協(xié)會會長汪道涵與臺灣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破冰會談——“汪辜會談”。在海峽兩岸長達四十多年的政治對抗中,終于邁出了關系緩和、合作加強的嶄新一步,為慶祝這次歷史性會談的成功,在董宮夏蓮廳,汪道涵宴請了辜振甫一行,晚宴的九道菜,汪道涵巧妙地嵌入了對臺灣同胞濃濃的骨肉之情:情同手足、龍族一脈、琵琶琴瑟、喜慶團圓、萬壽無疆、三元及第、燕語華堂、兄弟之誼、前程似錦。將這九道菜名連起來,就是這樣的含義:你我“情同手足”,同是“龍族一脈”,今夕“燕語華堂”,“琵琶琴瑟”和鳴,譜一曲“喜慶團圓”,祝大家身體健康“萬壽無疆”,海峽兩岸的“兄弟之誼”能“前程似錦”、“三元及第”(第三次國共合作)。這個匠心獨運的宴會為華夏美食史增添了一段血濃于水、同胞情深的佳話,也是飲食與政治擦出的火花。
中國傳統(tǒng)的飲食內(nèi)容體現(xiàn)著禮儀、秩序和權力,也就是說,日常生活的飲食內(nèi)容,是可以從政治角度予以解讀的[27]。對于普通人來說,飲食是維持生命之必須,對于政治家而言,吃什么、怎么吃還關乎其政治生命的興衰存廢,飲食有時候是他們下的一盤大棋中的一枚棋子,有時候是他們在政治舞臺盡情表演的一件道具,有時候是他們轉(zhuǎn)換角色的魔棒。飲食與政治的關系可謂剪不斷理還亂,正如錢鐘書先生在《吃飯》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柏拉圖在《理想國》里把國家分成三等人,相當于靈魂的三個成份;饑渴吃喝是靈魂里最低賤的成份,等于政治組織里的平民或民眾。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籍口,彷佛說:“你別抱怨,這有你的份!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么?”其實呢,天知道——更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區(qū)區(qū)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28]。
[參考文獻]
[1]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3901.
[2]段成式.酉陽雜俎[M].北京:中華書局,1981:3.
[3]拜根興.飲食與唐代官場[J].人文雜志,1994(1):93-96.
[4]佟輝.食藝調(diào)諧與政通人和——中國飲食文化政治與審美功能透析[J].尋根,1995(5):42-46.
[5]李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95:386.
[6]呂不韋.呂氏春秋[M].張玉玲,譯注.太原:三晉出版社,2008:113.
[7]周密,李小龍.武林舊事[M].趙銳,評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235.
[8]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998.
[9]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999.
[10]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1206.
[11]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4353.
[12]薛居正.舊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1733.
[13]謝肇淛.五雜俎[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218.
[14]趙翼.廿二史劄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703-704.
[15]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nèi)的錯誤思想[A].//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92.
[16]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16.
[17]張建業(yè).李贄文集(第六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7.
[18]司馬遷.史記[M].長沙:岳麓書社,1994:243.
[19]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2599.
[20]司馬遷.史記[M].長沙:岳麓書社,1994:782.
[21]李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95:3794.
[22]王煥鏕選注.韓非子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33-234.
[23]黃修明.飲食文化與中國古代社會政治[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12):128-135.
[24]曾敏行.獨醒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
[25]歷延.飲食與政治[J].烹調(diào)知識,2002(7):8.
[26]王讜.唐語林[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2.
[27]朱承.飲食之道與政治生活——以《禮記》為中心的考察[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1):49-57.
[28]錢鐘書. 吃飯[A].//錢鐘書.錢鐘書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27-28.
(責任編輯:胡喬)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1.027
〔中圖分類號〕TS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4733(2016)01- 0110- 06
[作者簡介]李建剛,男,湖北武穴市人,湖北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飲食文化。 馮文娟,女,湖北江陵縣人,湖北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民俗文化。
[收稿日期]2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