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濤
(臨澤縣第二中學,甘肅 臨澤 734200)
?
試談網絡平臺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何濤
(臨澤縣第二中學,甘肅 臨澤734200)
摘要:當今世界,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迅速,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與學科整合研究的深入,各級各類學校信息技術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大部分學校不但有先進的微機室,而且引進了不少智能化強、互動性強的網絡平臺,為弊端重重的傳統(tǒng)語文作文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和機遇。教師應合理高效利用網絡平臺,不斷探索網絡平臺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技術應用,大大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
關鍵詞:網絡平臺作文教學初中語文教學
當今社會,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近幾年,教育領域的互聯(lián)網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隨著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各級各類學校的電腦得到普及,建起了先進的微機室、錄播教室和智慧教室,引進了許多高效實用的網絡平臺,如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智學網、鴻合教學系統(tǒng)、暢言教學系統(tǒng)、等等。這些資源平臺具有建群和師生互動功能,有的還增加了家?;庸δ堋:慰丝菇淌谡f:“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應用,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币虼?,語文教師必須認清形勢,語文教學的轉型勢在必行,努力學習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基礎理論,具備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基本素養(yǎng),熟練高效地使用這些網絡平臺,才能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個性發(fā)展提供豐富直觀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效的學習工具。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學生的作文能力,隨著現(xiàn)代教育與網絡技術的聯(lián)系日趨緊密,傳統(tǒng)課堂作文教學將煥發(fā)新的生機,為激發(fā)學生作文寫作興趣提供廣闊空間。
網絡憑借豐富的信息,交互性、開放性和協(xié)作性及學習資源的共享性等優(yōu)勢,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和個性化表達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網絡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寫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網絡平臺使學生的寫作更加自由靈活。
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隨時寫作隨時發(fā)表,豐富的網絡資源還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寫作積累素材和研究的資料。因而,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作文教學慣有的呆板性,體現(xiàn)出更強的靈活性與可控性,使得學生寫作更加活潑、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網絡平臺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對話更加隨意。
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使得師生對話更加隨意和靈活,師生關系更加民主和平等。作為講授者的角色,將教師重新定位為網絡作文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隨地向老師請教,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學生的朋友、學生作文的讀者。學生由被動接受者的角色,變?yōu)橹鲃铀鸭?、篩選、加工網絡資料,成了寫作實踐的參與者。不再是傳統(tǒng)課堂上被動的服從者,而是積極地尋求個性化的表達。滿足了他們自我表現(xiàn)的心理,寫作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三)網絡平臺使作文評價反饋機制更加有效。
“新課標”十分重視變革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評改方式,提出了“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能與他人交流習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等具體要求?;诰W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對于作文評價反饋機制進行了完善,體現(xiàn)了“新課標”對于轉變作文評改方式的要求?;诰W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評價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布置作文后,學生可靈活安排自己的寫作時間,在教師限定的期限內,將寫好的習作隨時通過網絡平臺發(fā)給教師評改。教師收到學生上交的作文時,可以隨時隨地地通過電腦或者手機查閱學生的作文,教師在評改完學生的習作后,將反饋意見通過網絡平臺回復給學生,學生收到評價反饋后,可隨時進行修改。學生也可將自己的作文發(fā)布在網絡平臺上,學生、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好友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多向互動交流。這種在線作文評價體系是傳統(tǒng)作文教學可望而不可即的,極大提高了作文評改的時效性。
作文教學能否取得顯著成果,關鍵在于學生是否既學到了知識又感受到了寫作的樂趣,這就需要課堂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如果把課堂全部交給學生,由于能力、方法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學生不知道從何處著手寫作,也不知道如何去寫,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那么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如何發(fā)揮引導作用呢?
(一)教師、學生課前要熟練掌握網絡技術。
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要想順利開展,教師和學生都必須熟練運用網絡技術。從教師方面來說應積極參加學校、省市縣及國家級的網絡技術培訓,不斷提高網絡技術水平,熟練地運用網絡技術指導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教師還應當潛心鉆研,建立并及時維護各班級網絡平臺作文學習空間。從學生方面來說,如果學生對網絡技術很生疏,課堂教學則難以實現(xiàn)教師預期的目標。因此,作文課前,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學生進行網絡技術的訓練,鼓勵學生課余時間互相交流學習,提高上網操作技術水平。
(二)憑借網絡優(yōu)勢,強化作文教學的效果。
為方便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彌補教材的不足,教師應該在網絡中搜索與作文教學目標相關的寫作知識、范文及寫作素材,發(fā)表在創(chuàng)建的網絡平臺學習空間內,為提高課堂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應鼓勵和要求學生搜集一些與教學目標相關的語言材料,如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上傳到網絡平臺學習空間供全班學生篩選使用。這樣可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有效的指導和豐富的素材。在具體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一步到位”或“一口吃個大胖子的”思想,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細化教學目標,形成序列化的作文寫作訓練模式,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例如對初三學生進行議論文作文訓練時,課前教師和學生可以憑借網絡資源,搜集相關資料發(fā)布在平臺空間,然后教師制訂嚴密的訓練計劃,用四課時讓學生掌握議論文作文的基本程式。第一課時讓學生從平臺空間發(fā)布的網絡素材中歸納出中心論點。第二課時,從素材中選取幾例,在教師的引導下為中心論點提煉分論點。第三課時,讓學生從空間上搜集到的資料中為分論點找論據(jù)。第四課時,在第三課時訓練的基礎上列出提綱,最后依據(jù)提綱寫出完整的一篇議論文。作文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將習作發(fā)表在網絡平臺的空間上,以供他人交流評價,進而為修改自己的作文提供寶貴的建議。
(三)運用網絡評價,發(fā)揮教師、學生、家長共同教育的作用。
傳統(tǒng)課堂作文教學的評價是單向的,作為評價主體的教師一人講評,全班學生聽,學生和教師之間不能很好地交流信息,作文講評效率低下。基于網絡平臺的作文教學克服了這個問題,能夠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甚至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同時進行交流與對話。學生將自己的作文以電子文本的形式發(fā)布在網絡平臺學習空間,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討論交流,將自己對他人文章的閱讀感受以評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更為學生進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提供了多方面的依據(jù),提高了寫作水平。通過網絡平臺讓家長也參與到學生作文的評價當中,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寫作的興趣,同時家長與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空間共同探討孩子作文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優(yōu)點和不足,做到因材施教,從多方面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網絡平臺是作文教學中一架無形的橋梁,使得作文教學超越時空的限制,突出了資源共享,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對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深入發(fā)展,作文教學網絡平臺的大眾化、課堂作文與網絡作文的界限逐漸淡化等將成為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但是由于我國特殊的教育環(huán)境,基于網絡平臺的教學還處于初級階段,而且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有時很難保證其發(fā)展的持續(xù)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要我們順應時代潮流,刻苦鉆研,將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就一定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長學生知識,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麗新.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整合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2]祝智庭,王陸.網絡教育應用[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王以寧.網絡教育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何克抗.論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關于ME命題的論證(上)[J].電化教育研究,1999(01).
[5]李得賢.網絡作文的十大優(yōu)勢[J].電化教育研究,2003(07).
[6]戴茜.基于網絡平臺的初中作文教學研究——以騰訊QQ和YY語音軟件為例[D].蘇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