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舒
張譯給人的印象總是很誠懇,語速平緩得幾乎一句一頓,臉上常有的笑容讓人覺得平和且安穩(wěn)。也許這和他一度的“熒屏暖男”形象有關,讓人自然產(chǎn)生一種親近和信任感。面對媒體的發(fā)問,張譯的回答總能讓你聽出話語里的經(jīng)歷和思考下的人生,在越來越紅的趨勢里,他似乎時刻保持著“克制”,用謙虛謹慎的低姿態(tài)對過去銘記,同時也對現(xiàn)在和未來予以警醒。這是一種充滿智慧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細水長流的價值精神,不禁讓人想要窺伺他在“熒屏暖男”之外的世界。
從熒屏到銀幕的角色轉變
3月10日,張譯的新劇《女不強大天不容》將在東方衛(wèi)視和安徽衛(wèi)視播出,在劇中張譯飾演的“高飛”是一個“暖男”的形象,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擁有了成功的事業(yè),在幫助老同學鄭雨晴(海清飾)管理報社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鄭雨晴的堅持、執(zhí)著、善良和美好,對她心生仰慕,并由仰慕轉向愛戀,百般呵護。也許這是每個女人都渴望擁有的一個“藍顏”,又是每個男人希望遇到的一個“兄弟”,他可以隨叫隨到,任何人包括朋友、閨蜜、哥們兒,只要是有事,他都會第一時間出現(xiàn),并且有求必應。
這樣的“暖男”角色是討喜的,自帶“好人”標簽,如果遇到,會有一種“夫復何求”的幸運。其實,張譯在電視劇中的角色多為“暖男”形象,善于陪伴和付出,也許是形象實在而誠懇,讓人很容易給他這種角色定位,又或是角色的塑造,讓他又越來越給人一種靠譜的感覺。如他所說,總是有很多暖男的角色找上門來,以至于以為自己會把“熒屏暖男”這張牌進行到底。也確實曾經(jīng)有導演跟張譯建議,讓他專攻一類角色,大概說的就是他一貫的“暖男”風格。張譯坦言,對于專心演好一種角色還是進行多種角色的嘗試,他自己曾經(jīng)做過嚴肅的思考,他認為,電視劇觀眾主要還是想看接近自己生活常態(tài)的故事和角色,但電影觀眾不一樣,他們花錢買了票,更希望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所以他說:“過去在電視劇當中,我主要去占領的市場份額,實際上是我自己比較熟悉的一類角色,對于我來講也是比較輕車熟路的。但是在電影角色的選擇上,我就會更偏向于一些以前沒有演過的,去進行角色上的挑戰(zhàn),或者是演戲路數(shù)的變更,這對我自己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大概就是基于這樣的思考,張譯在熒屏之外轉戰(zhàn)大銀幕,他的角色開始多變起來,暴發(fā)戶、大老板,各種自己想都沒想過的身份,在他的演繹下獲得極大的成功,《親愛的》中的韓德忠讓陳可辛導演贊譽有加,稱他演出了不一樣的“大老板”,《山河故人》中的張晉生,則讓賈樟柯導演連連夸贊他“能行”。
不適合“一夜爆紅”的成名方式
無可厚非,張譯的演藝事業(yè)越來越趨于平坦,其演技實力使好作品層出不窮,在作品的奠基下機會和獎勵紛至沓來。2006年,張譯在《士兵突擊》中嶄露頭角,隨后在《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中出演,讓他在抗戰(zhàn)劇中逐漸混出臉熟,而《北京愛情故事》《溫州一家人》《辣媽正傳》的播出,則讓張譯擠進都市情感劇觀眾的視野,被更廣泛的觀眾群體認識和熟悉。2011年,參演中共建黨九十周年的獻禮影片《建黨偉業(yè)》,直接給張譯帶來陳可辛導演和賈樟柯導演的合作機會,《親愛的》和《山河故人》賺得口碑、盛贊滿盆缽,隨之而來的是威尼斯電影節(jié)、多倫多電影節(jié)等各大國際電影節(jié)的出席機會,以及他出演影視劇以來獲得的第一個專業(yè)性大獎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站在如今越來越高的平臺往回看,張譯的成名之路清晰可循,這也是他喜歡的方式,他直言自己不適合“一夜爆紅”地成名。作為職業(yè)演員,張譯把自己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比喻成自己的一個孩子,從拿到劇本到研讀、揣摩,再到塑造,直到它與觀眾朋友們見面,這是一個很長很細致的過程?!耙粋€角色能否得到觀眾的喜歡并得到認可,主要看這個角色通過演員的創(chuàng)作后接不接地氣,這就需要演員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揣摩。將生活中一些經(jīng)驗或者自己觀察到的借鑒過來,運用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使角色更接近生活的原態(tài)?!边@便是張譯的態(tài)度,十幾年如一日地揣摩角色,鉆研演戲,一步一個腳印,哪怕走得慢一點。
享受“忙得半死”的工作狀態(tài)
張譯的人生比一般人都來得精彩,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明星的身份,而更多是源于他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入行19年,張譯演過小品,錄過廣播劇,做過場記,當過編劇,跑了十年龍?zhí)祝貞浧鹜辍氨逼钡娜兆?,他最忘不了那種“閑得要死”的狀態(tài)。也正是因為這樣,他非常享受如今“忙死”的工作節(jié)奏。張譯介紹,在拍攝《親愛的》之前接連演了三部戲,這三部戲有一個交匯點,時間完全重疊,那期間他每天只能睡大概兩到三個小時,第二天又得扛上繁重的現(xiàn)場工作。然而當問到感受的時候,張譯卻用“享受”來形容:“只是身體上的疲憊,能不能扛得住是一回事,但是心里真的很高興,工作上來說非常享受,因為當北漂的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忙得半死,有一種如愿以償?shù)拈_心?!?/p>
不知道張譯所謂的“忙得半死”,是否也因為演戲之外的一些事情。在演戲之余,張譯一直在做著一些實實在在的嘗試和踐行,因為喜歡《小王子》的故事,他主動去幫動畫片版配音;因為喜歡小動物,他開辦了致力于救助流浪貓咪個人公益網(wǎng)站“果子聯(lián)盟”,發(fā)布流浪貓資訊,并為愛貓者提供信息交流;為了更好地和粉絲保持聯(lián)系,他開設了個人微信公眾號,把自己的思考、體會、興趣、作品整理成文,堅持每天更新。
想起張譯在很多訪談中都透露過自己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他似乎總是不相信好事會落在自己頭上,習慣性地歸結為“老天爺?shù)木祛櫋?。而事實卻是,他的每一次“獲得”都超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