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柳宗元“因俗而治”的施政理念及影響

      2016-03-18 03:54:28楊智雄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柳宗元柳州嶺南

      楊智雄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江西南昌 330000)

      論柳宗元“因俗而治”的施政理念及影響

      楊智雄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江西南昌 330000)

      韓愈在評價柳宗元時稱贊其“因俗而治”的施政理念。追溯柳宗元施政的蹤跡發(fā)現(xiàn),柳宗元在執(zhí)政期間正確地看待嶺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保護當?shù)厝嗣竦牧曀缀屠?,使得一方百姓安居樂業(yè)。柳宗元“因俗而治”的思想對嶺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產生深遠的影響。

      柳宗元;施政理念;文化習俗;少數(shù)民族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人,故稱“柳河東”,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參加王叔文“永貞革新”運動,任監(jiān)察御史禮部員外郎,后因改革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后改遷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傆^其一生,永州時期任“司馬員外置同正”實際是個閑職,而任柳州刺史才是其施展政治才華之時,并取得卓著的政績。韓愈在評價柳宗元時稱贊說:“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保?]本文試著就此切入,追溯柳宗元在柳州地區(qū)施政的主要蹤跡,探討柳宗元“因俗而治”的思想、踐行及其對嶺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影響,談己一孔之拙見。

      一、柳宗元“因俗而治”的思想政治表現(xiàn)

      唐代嶺南是一個具有特異文化習俗的地理區(qū)域,其主要特色是原始巫教信仰。這種信仰具有一定的宗教性質,對維護社會體系和地方治理有一定價值和意義。宋兆麟先生認為:“它反映了民眾的世界觀,具有自己的內在秩序?!保?]柳宗元于元和十年(815年)到達柳州后,他以智慧的視覺發(fā)現(xiàn)“人失其所依歸,復立神而殺焉”(《柳州復大云寺記》)的崇拜神靈現(xiàn)象,對此尤為重視,并將此運用于政治中。

      (一)祭拜水神

      嶺南地區(qū)以水稻生產為主要經濟基礎及物質來源,《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楚越之地,飯稻羹魚?!彼匣顒映蔀槠涞胤缴盍曀祝纭妒酚洝ぶ鼙炯o》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fā),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害?!币蚨瘛⒗咨裨诿耖g信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柳宗元《雷塘禱雨文》言:“能澤地產,以祛人災?!薄读葆济ァ吩娫疲骸半u骨占年拜水神?!比藗儗⑺癞斪鎏囟ǖ木哂幸庾R形態(tài)的物體而加以崇拜,這種崇拜具有一定的宗教性質。他們認為對這些神靈的祈禱、禮拜或祭獻,可以獲得福氣與保護,而褻瀆了巫神就有可能帶來災難。柳宗元對此便是高度重視,主要體現(xiàn)在對待祈雨活動和祭祀井水的態(tài)度和思想上。

      首先,崇信神靈違背他的哲學觀,但他卻誠心以待。柳宗元秉持“云氣”說的宇宙哲學觀,祭神與他的基本哲學觀有互相矛盾之處。然而,柳宗元在《雷塘禱雨文》云:“神惟智知,我以誠往。欽茲有靈,爰以廟饗,茍失其應,人將安仰?”在《祭井文》中亦說:“敬修報禮,式薦蘋藻?!庇秩缭凇毒懀ú⑿颍分袑λ褓澝涝疲骸坝云渖?,其來不窮,惠我后人?!闭珀惌偣庀壬f:“宗元是個唯物主義思想家,他對峒氓‘拜水神’或許是不批評的,這大致同他于‘雷塘祈雨’的思想是相通的。當然,這與他的唯物思想是矛盾的?!保?]253足見柳宗元對敬拜水神習俗的重視??此苹ハ嗝苤e,其實是促進了柳宗元思想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文化習俗的融合。

      其次,對祈雨活動的重視和鑿井活動的謹慎。柳宗元千里迢迢,翻山越嶺到達柳州才數(shù)日,首要之事就是籌辦祈雨活動。他說:“公至柳州數(shù)日,同其弟宗直謁雨雷塘?!保ā独滋炼\雨文》)當時他的弟弟柳宗直因長途跋涉,本是身體虛弱的宗直又急于籌辦活動,患病參加,不久便過逝了。柳宗元在《祭弟宗直文》哀痛道:“汝以久病,來此伴吾。到未數(shù)日,自云小差,雷塘靈泉,言笑如故。一寐不覺,便為古人?!睋?jù)此可知柳宗元對籌辦祈雨活動重視。

      第三,柳宗元在為百姓鑿井取水時亦較謹慎。他深知百姓“恒為咨嗟,怨惑訛言,終不能就”(《井銘(并序)》)的原因,主要是百姓因迷信未敢鑿井。因此在開鑿時他請“浮圖談康、諸軍事牙將米景”等在當?shù)叵鄬τ型娜藚⒓?,以便震懾,同時作《祭井文》祭祀。為百姓祈雨和開鑿井水,既能起到重視農業(yè)生產,關注民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尊重民族信仰,因其土俗。

      (二)神道設教

      由于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嶺南社會民風較其他地區(qū)迥異。柳宗元《柳州文宣王新修廟碑》寫道:“惟柳州古為南夷,椎髻卉裳,攻劫斗暴,雖唐虞之仁不能柔,秦漢之勇不能威?!泵耧L剽悍,爭強好斗。除此之外,一方面越人“縱恣侵欺,多取良家以為婢”[4],“當?shù)老噘\以為俗”(《寄韋珩》),而常影響到生活及社會秩序;另一方面因語言交際障礙,百姓感到“愁向公庭問重譯”(《柳州峒氓》)的困難。因此,柳宗元積極推行“興堯舜、孔子之道”加強文化教育。

      柳宗元遵從當?shù)貙ι竦谰囱霾⑺臅r祭祀的習俗,借神道設教,傳播儒家仁愛之道。他上任之后首要大事之一便是重修坍圮已久的文宣王廟。文宣王,即孔子也。唐貞元二年(628年),唐太宗令天下郡縣立孔廟,從此柳州便有文宣王廟。他在《柳州文宣王新修廟碑》中寫道:“元和十年八月,州之廟屋壞,幾毀神位。刺史柳宗元始至,大懼不任,以墜教基。”文宣王廟房屋損壞,連神位也幾乎被毀。柳宗元到任,看到這教化基礎的建筑被損壞便決定重修廟宇以便四時祭祀。

      祭祀文宣王促進了“仲尼之道”在嶺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傳播。他說:“惟夫子以神道設教,我今罔敢知。欽若茲教,以寧其神。追思告誨,如在于前。茍神之在,曷敢不虔。居而無陋,罔貳昔言。”(《柳州文宣王新修廟碑》)柳宗元借祭祀神靈之儀式宣揚“仲尼”之道,用仁道來教育人,并讓人們世世代代都崇敬孔子。正如戴義開先生說:“柳宗元在柳州修建孔廟是件大事?!保?]

      柳宗元將儒家仁道與嶺南巫教神道聯(lián)系起來加以虔誠祭奠,飽含著濃郁的正統(tǒng)儒家思想與嶺南巫教思想文化融合與發(fā)展的色彩,既能促進儒家思想在嶺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生長,達到以仁化民、以禮教民之效果,又能遵從民族之文化,循其民間信仰之道,合乎社會發(fā)展之趨流,并將其習俗和信仰推向更文明之道。神道設教促進兩種鮮明地域思想文化在古老的嶺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交融,既加速了嶺南封建社會的進程,傳播“仲尼之道”及仁愛思想,也豐富了儒家思想的內涵,使其更容易在崇尚神靈信仰的民間傳播。

      (三)推行佛教

      古代的嶺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除了對水神有敬仰之外,對其他鬼神也多懷敬意,并于社會中盛行。據(jù)《柳州府志》記載:“雞卜法:用雞一、狗一,生,祝愿訖,即殺雞狗,煮熟……今嶺南猶行此法也。”又《朝野僉載》也寫道:“嶺南風俗,家有人病,先殺雞鵝等以祀之,將為修福。若不瘥,即刺殺豬狗以祈之?!庇纱丝芍?,嶺南社會彌漫著崇尚巫神文化的風氣。

      柳宗元到任之后,他在《柳州復大云寺》中寫道:“越人信祥而易殺,傲化而偭仁。病且憂,則聚巫師,用雞卜。始則殺小牲;不可,則殺中牲;又不可,則殺大牲;而又不可,則訣親戚飭死事,曰‘神不置我矣’。”當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時,他曾用禮儀教化之,但“董之禮則頑”,用刑法限制之而“束之刑則逃”,遂感治理之難。因此他認為“唯浮圖事神而語大,可因而入焉,有以佐教化”。他深受佛教啟發(fā),便將巫教與佛教結合,重修大云寺。

      在《送僧浩初序》中他曾寫道:“浮圖誠有不可斥者,往往與《易》、《論語》合誠樂之”,這是種“統(tǒng)合儒釋”“以佐教化”之思想。用他自己的話說即“以嚴其道而傳其言,而人始復去鬼息殺。而務趣于仁愛。病且憂,其有告焉而順之,庶乎教夷之宜也?!彼暮糜褎⒂礤a也認為佛教“陰助教化,總持人天。所謂生成之外,別為陶冶;刑政不及,曲為調柔”[6]。郭預衡先生評價說:“宗元講‘道’既本乎儒家經典也有取乎佛老之學……是從解除‘生人之患’出發(fā),有所取舍,有所創(chuàng)造……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和深度?!保?]這是極為客觀的評價。

      柳宗元作為柳州刺史,他必然深知“天下之事,有視之無關于輕重,而實為安危存亡所寄者,風俗是也”[8]。而佛教主張慈悲,有不傷生命的教義,相對于迷信鬼神的風俗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柳宗元通過修復大云寺,使原始宗教信仰及傳統(tǒng)巫教文化的歷史漸于沉淀,而儒家、佛家等中原文化陸續(xù)傳入,在原始宗教文化的基礎上融會提升,推進原始民族宗教及社會習俗邁向文明。

      二、柳宗元“因俗而治”的行政踐行

      唐代南方地區(qū)文化習俗具有濃郁的原始色彩。從柳宗元在柳州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及其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習俗的深重體察中,我們可以看出是柳宗元思想在空間區(qū)域的沉淀,是他對當?shù)匚幕曀准白诮绦叛龅纳羁谈杏|和細致體察,從而將其融入到政治踐行中。

      (一)不鄙其民

      嶺南因處在“嶺南瘴癘,山川阻深”[9]的蠻荒僻陋之地,人們的生活及文化習俗與其他地區(qū)呈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柳宗元初到柳州時作《寄韋珩》詩中說“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蘭高。陰森野葛交蔽日,懸蛇結虺如葡萄”,這是自然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的奇異地貌。如鄺露在《赤雅》中描述:“絹茅索绹,伐木架楹,人棲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其描述的是嶺南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畫面。因此,從古代華夷民族不平等的視野里觀測,這種習俗帶有“不可親”之感。柳宗元將此詳細地記錄在《南省轉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俗故事》中:“圣代提封盡海壖,狼荒猶得紀山川?!度A夷圖》上應初錄,《風土記》中殊未傳。椎髻老人難借問,黃茆深峒敢流連?南宮有意求遺俗,試檢《周書·王會》篇?!边@是朝廷要求地方官“盡通風俗故事”上報地方土風民俗的牒文。自古以來漢官員因“椎髻老人難借問”而感到“黃茆深峒敢流連”的擔憂,因此,在《華夷圖》和《風土記》上未有記錄。

      柳宗元秉持華夷平等的民族觀,不鄙其民,真誠相待。他不僅深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翔實地記錄民族風情并在文學中全面反映其地的歷史和自然風光,在我國文學史上開拓了一個新領域,而且表達了他真誠地與少數(shù)民族人民交往的民族情懷和融入他們生活的愿望。在《柳州峒氓》中寫道: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

      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墟人。

      鵝毛御臘縫山罽,雞古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

      詩句中毫不帶有鄙薄的色彩,而是生動客觀地描繪了當?shù)氐娘L俗風貌,表現(xiàn)了作者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的關系,如韓愈所說“柳侯為州,不鄙夷其民”[10]19。此詩正客觀的描述他們的生活和表達作者融入他們生活的愿望。在交流遇到障礙時柳宗元甚至學習他們的語言。日本學者戶崎哲彥說:“柳宗元接受地方語言文化的原因,除了在當?shù)厣顣r間較長以外,還有對被貶的地方所起的自我同化感?!保?1]因此,柳宗元“欲投章甫作文身”,將“章甫”之帽扔掉而欲“文身斷發(fā)”。正如陳瓊光先生所說:“(柳宗元)主動拋棄古代士大夫的服裝不穿,并按照峒岷習俗,在身上刺上花紋(文身),更便于和峒岷接觸。經過一段時間接觸交往,便逐漸產生了與少數(shù)滿族‘同化’的民族兄弟之情。”[3]253

      柳宗元深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翔實地記錄其民族風情,既完成了朝廷下發(fā)的牒文,彌補《華夷圖》和《風土記》中無傳的歷史,為我國文學史上開拓了一個新領域,又表達了他真誠地與少數(shù)民族交往的民族情懷和愿望,為他在柳州執(zhí)政鋪墊了道路。

      柳宗元不鄙其民、真誠為民辦事收到一定成效。韓愈在《柳州羅池廟碑》描述:“于是老少相教語,莫違侯令。凡有所為,于其鄉(xiāng)閭,及于其家,皆曰:‘吾侯聞之,得無不可于意否?’莫不忖度而后從事。凡令之期,民勸趨之,無有先后,必以其時。”[10]柳宗元開明的民族觀和真誠的態(tài)度增進了彼此的信任,其思想及政令更容易被吸收和接納。

      (二)釋放良奴

      蓄奴制度是奴隸制度殘余與封建等級制度結合的產物。唐代奴婢按照隸屬關系可分為官屬奴婢和私屬奴婢。在古代,嶺南地區(qū)畜大量的良奴。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說:“其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沒為奴婢?!币颉岸嗳×技乙詾殒尽保?2]567而造成“城上高樓接大荒”(《豋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之貌。

      柳宗元到柳州后,依據(jù)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明令“敕嶺南、黔中等道百姓,……緣公私掠賣奴婢,宜令所在長吏切加捉搦”[12]567的政令并結合其陋俗解救大量的良奴?!缎绿茣ち谠獋鳌酚浭觯骸白谠O方計,悉贖歸之。尤貧者,令書傭,視直足相當,還其質。已沒者,具己錢助贖?!绷谠紫戎贫ㄇ袑嵉恼睿瑢⒁騻钸^期而被封建主強迫當終身奴婢的人質全部釋放。其次,對因還不起債的債戶,可以按照時間計算工錢,等攢足抵債的錢便可以釋放。第三則是對于無力贖回的債戶,柳宗元自己出錢幫忙贖回。

      柳宗元解救了大量的奴婢,家人團聚,百姓歡悅。同時解放了生產力,促進生產發(fā)展,“于是民業(yè)有經,公無負租,流逋四歸,樂生興事”[10]18。桂管觀察使裴行立聞之而推廣到其他地區(qū),“觀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10]11,韓愈也因此而效法于袁州。

      (三)重視民生

      柳宗元作為樸素唯物哲學家,他認為決定社會發(fā)展的不是天命,也不是圣人,而是“生人之意”。唐代為避諱“民”字,因而寫作“生人”,其實就是“生民”、“民生”。對于民本思想的重視柳宗元早在《貞符》中論述,他說:“唐家正德受命于生人之意?!逼湟鉃樘仆醭⒁揽康牟皇翘烀敲裥?。晚年的柳宗元在柳州執(zhí)政期間一直秉持著“生人”之道,正如他說“臣當務修農稼,率勵遠人,鋤其奸慝,以副勤恤,無任云云”(《代節(jié)使謝遷鎮(zhèn)表》)。由此而見,他重視用實際行動將這種思想撒播在柳州地區(qū)。

      飲水問題是柳宗元關注的重點之一。嶺南少數(shù)民族因迷信而不敢鑿井,吃的都是江水。柳宗元到任后,依神道開井,足見他對民生的重視。他說:“始,州之人各以罌甈負江水,莫克井飲。崖岸峻厚,旱則水益遠,人陟降大艱。雨多,涂則滑而顛。恒為咨嗟,怨惑訛言,終不能就?!保ā毒憽げ⑿颉罚┧钪习傩诊嬎唷R虼?,他啟用“浮圖談康、諸軍事牙將米景。鑿者蔣晏。凡用罰布六千三百,役庸三十六”(《井銘·并序》)等人力、物力鑿建了井水,其惠無窮,正如其《井銘(并序)》說“其來不窮,惠我后之人”也。

      除了關注百姓飲用水之外,柳宗元對百姓醫(yī)療衛(wèi)生也極為關心。由于柳州百姓患病不求醫(yī),而是“聚巫師,用雞卜。始則殺小牲;不可,則殺中牲;又不可,則殺大牲”(《柳州復大云寺》),請巫師,殺生祭神。因此,柳宗元大力倡導求醫(yī)種藥的做法,推廣醫(yī)療方法。如他在《種木槲花》中寫道:“只應長作龍城守,剩種庭前木槲花?!蹦鹃位词翘m科草本植物,莖可入藥,有滋陰除熱、益胃生津等功效。同時他在柳州也研究醫(yī)藥,在《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引《圖經》中也記載:“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方》?!彼米约旱膶嶋H行動,關心民生,踐行其“生人”之道。

      柳州地處亞熱帶,適合發(fā)展種植業(yè)。柳宗元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林業(yè)等農副業(yè)。柳宗元帶領百姓墾田拓荒,推廣種植業(yè)。其于《柳州復大云寺記》中記述:“凡辟地南北若干畝?!矘淠救舾杀荆褡尤f竿,圃百畦,田若干塍?!痹凇读莩俏鞅庇绶N柑樹》詩云: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yǎng)老夫。

      詩中通過稱頌橘樹來表露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衷心為民的品性,并以屈原與李衡的故事,贊賞屈原為國為民的思想,鄙視李衡謀求私利,有損百姓的作風。當今的柳州人民為了弘揚和發(fā)展他的精神,在柳州城修建了“柑香亭”以作紀念。

      三、柳宗元“因俗而治”思想、踐行在柳州的遺響

      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于柳州病逝,年僅四十七歲。元和十五年(820年),其靈柩北歸。然而,柳宗元在柳州的遺響并未隨之而離去,而是世代深受影響。

      柳宗元在柳州的文學作品對后世有較深影響。尤其是記錄柳州的山水詩歌,比如有名的山水游記《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登柳州峨山》、《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等詩歌散文,客觀地描述了柳州的山水,為現(xiàn)代的旅游業(yè)發(fā)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導游圖。正如鄺露《赤雅》描述:“過柳州,環(huán)繞如壺,謂之壺城……所謂江流曲似九回腸也”①柳宗元《豋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其句云:“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保弧爸T峰,如筍出地,如修竿,如高旗……子厚‘海上千山似劍芒’”②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其句云:“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這是柳宗元對柳州山水形象的描摹。清人胥文相《柳祠錄許》評價說:“凡山川風俗,悉經紀述,而亦寓焉,遂因以名天下,傳后世,至于今日。人知有茲土者,以侯之文也?!?994年柳州市被國務院正式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這是歷史的回聲與現(xiàn)代化建設相呼應的必然。

      柳宗元“因俗而治”思想及政治踐行,特別是教育風氣對柳州地區(qū)有較深遠影響。清人王如辰《融縣修學記》說:“柳州之學,自子厚知柳州,建文宣王廟而為之記,而后彬彬然,文物之盛殆與中國等矣?!庇纱硕?,柳州明清時期出現(xiàn)些柳州籍文人并非偶然。明成化年間,邃于理學的馬平進士周琦;嘉靖年間,與權臣嚴嵩斗爭的柳州籍進士任刑部右侍郎的張翀和南工部尚書徐養(yǎng)正,明史皆有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朝考一等一名,后任臺灣知府的楊延理,他在臺灣政績卓著,臺人為之立祠:“廳人思其創(chuàng)建之功,且有捍御之力,設主于文昌壇右,生為祀之?!保ㄇ濉さ拦狻陡榴R蘭廳志》卷二)同時,楊延理對柳宗元有深入研究和崇尚。他重刻《柳河東先生集》,其序曰:“余幼時入羅池廟,瞻先生之遺像,歸而讀先生之詩文。”由上述可知,后代文人及官員都深受柳宗元潛移默化的影響。

      柳宗元“因俗而治”思想及政治踐行,贏得嶺南民族地區(qū)人民的信任和敬仰。宋人黃翰評價說:“龍城雖遠,毋敢怠荒。動以禮法,率由典常。公無負租,私有積倉。居處有屋,濟川有航。黃柑綠柳,至今滿鄉(xiāng)。修夫子廟,次治城隍。農哥于野,士歌于庠。孝弟怡怡,弦誦洋洋,生能澤民,死且不亡?!保?3]在他逝世后,柳州人民為他修廟立祠(今柳侯祠),建造塋冢(今衣冠墓)。

      后人為了紀念他,將他的名字與柳州聯(lián)系起來。陳正祥說:“柳州之名系唐代柳宗元謫居其地而起?!雹坳P于柳州得名有四說,因柳江而得名說詳見李吉甫《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七;因柳嶺得名說詳見柳昫《舊唐書·地理志四》;因柳星得名說詳見歐陽修、宋祁等編《新唐書·地理志》;因柳宗元得名說詳見陳正祥《廣西地理》重慶:正中書局,1946版;詳細考證見石勇先生《略論柳州得名及柳江名稱沿革》考證文章(成都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07年3月)。[14]同時后人對他的名字也一直稱為“柳柳州”。滄海桑田,城墻已塌,先人已去,唯有恩德“惠化”④柳宗元有詩《種柳戲題》,其句云:“好做思人樹,慚無惠化傳?!庇诿耖g。如郭沫若詩說:“柳州舊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保?0]135

      綜上所述,柳宗元在柳州執(zhí)政期間取得卓著的政績,他正確地對待柳州地方文化習俗贏得人們的敬仰,對嶺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具有深遠影響。

      [1]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6:1434.

      [2]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59.

      [3]孫昌武,陳瓊光.第三屆柳宗元國際學術討論會研究論文擷英[C].南寧:廣西人民出版,2005.

      [4]董誥,等,編.全唐文卷八十五[C].北京:中華書局,1983:898.

      [5]戴義開.柳宗元在柳州修孔廟是件大事[J].學術論壇,1982:93.

      [6]劉禹錫.劉賓客文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74:100.

      [7]郭預衡.中國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24.

      [8]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1.

      [9]吳兢.貞觀政要卷九[M].駢宇騫,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569.

      [10]謝漢強,戴義開.柳侯祠石刻注釋[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

      [11]梁德林.柳宗元與廣西文化的雙向影響[J].廣西民族研究,2004:85.

      [12]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一〇九[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3]吳文治.柳宗元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4:141.

      [14]陳正祥.廣西地理[M].重慶:正中書局,1946:421.

      On Liu Zongyuan’s Thought and Influence of“Governing by Custom”

      YANG Zhixio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Jiangxi Science&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00 China)

      Han Yu praised high about Liu Zhongyuan for his thoughts of“governing by custom”.Tracing back to the deeds of Liu Zongyuan’s administration,this paper can find that Liu Zongyuan not only treated well about the minorities’culture and customs of Ling?nan people,but also fully applied his ideas into his political practices.The exploration of Liu’s“governing by custom”thoughts and prac?tices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s on the minority regions of Lingnan are significant to know and comprehend the political ideas of Liu Zongyu?an.

      Liu Zongyuan;political ideas;cultural customs;minorities

      D092

      : A

      : 2096-2126(2016)06-0028-05

      (責任編輯:劉婧)

      2016-10-12

      楊智雄(1986—),男(苗族),廣西柳州人,碩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猜你喜歡
      柳宗元柳州嶺南
      憶嶺南
      黃河之聲(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50
      柳宗元
      柳州柳工叉車有限公司
      中國儲運(2022年2期)2022-02-23 04:10:44
      雨嶺南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4
      江雪
      兒童繪本(2019年22期)2019-12-06 07:38:18
      不辭長作嶺南人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5:58
      早梅(節(jié)選)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
      柳州老年大學校歌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古丈县| 门源| 海门市| 康定县| 大石桥市| 涿州市| 息烽县| 清原| 丹东市| 舟山市| 会东县| 阿瓦提县| 寻甸| 正蓝旗| 化德县| 南充市| 渝北区| 华亭县| 乐山市| 安丘市| 新干县| 多伦县| 霸州市| 新民市| 金华市| 河津市| 怀集县| 准格尔旗| 鱼台县| 维西| 洱源县| 鄂温| 广德县| 通州区| 乌鲁木齐县| 乌鲁木齐市| 大邑县| 文水县| 尤溪县| 三台县| 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