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靜茹,唐根麗
?
建設項目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
毛靜茹,唐根麗
工程造價控制是一項集管理、技術、經濟于一體的綜合性工作,如何控制好工程造價、提高建設項目的市場價值和投資效益是整個行業(yè)關心的話題。針對目前我國建設項目設計階段存在的設計與經濟脫節(jié)、建設單位監(jiān)管不到位、設計人員缺少責任意識等問題,文章按照項目設計前、項目設計中、項目設計后的順序進行分析,并提出運用價值工程、目標管理、評分制、德爾菲技術等方法對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進行管理與控制的解決方案。
工程造價控制;投資估算;價值工程;德爾菲法
控制工程造價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應以“四全”控制方法為基本原則和指導思想,即“全過程、全壽命、全要素、全員參與”的控制方法。[1]1990年左右,我國工程造價領域的學者和工作者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提出了對建設項目進行“全過程管理”的初步思想。該思想認為,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應該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從規(guī)劃、設計、采購、施工、調試等各個建設環(huán)節(jié)對工程造價和費用支出進行管理和控制。[2]國外相關專家研究表明:設計階段對整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影響達到25%~75%。設計階段處在全壽命周期的前期,它是整個建設項目中處理技術與經濟關系、降低工程變更風險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設計成果是項目實施的藍圖,對建設項目的開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國的項目管理存在本末倒置現(xiàn)象:相對于設計階段,項目建設者更注重施工階段的管理工作,但是施工階段發(fā)生的被動的工程變更一定程度上又產生于設計階段。所以,應當把管理的重心放在設計階段,加強對設計人員和設計過程的監(jiān)管,將不必要的工程變更主動地控制在施工前,這樣更有利于工程成本的節(jié)約,進而提高建設項目的投資效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實行設計招標,挑選優(yōu)質設計
目前,設計部門普遍存在“重設計,輕經濟”的觀念。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只注重設計,不考慮經濟,只注重安全可靠,不注重節(jié)約環(huán)保。設計人員固守“多用鋼筋,少動腦筋”的保守思想,缺乏對造價的主動控制,使設計缺乏經濟效益,很容易促使“結算超預算、預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現(xiàn)象出現(xiàn)。
實行設計招標,吸引多家設計單位同時對項目進行分析設計,有利于建設單位對項目進行更全面的分析,及時提出需求;也有利于形成競爭機制,促使設計單位在進行設計的同時綜合考慮經濟因素,主動控制造價。建設單位可以在設計招標前擬定明確的招標要求和重點項目的設計任務書并通過網絡媒體進行公開發(fā)布,以便吸引較多的設計單位參與,然后根據(jù)各設計單位拿出的初步設計方案挑選出最合適的設計單位。在評標時,評標委員會成員應至少包括2名精通工程經濟學的人員。在進行具體設計前,建設單位要成立“專項小組”,對參與本次項目的設計和造價人員進行綜合技能培訓,并委任1名技經人員作為組長,負責設計中兩專業(yè)人員的溝通協(xié)調與成果審核。這樣就能實現(xiàn)兩專業(yè)人員的和諧統(tǒng)一,也能減少信息滯后導致的頻繁設計變更,更加科學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
2.改變計費方式,激發(fā)責任意識
當前,大部分的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采用的是與設計單位簽訂無“造價約束”的純設計合同,并將設計工作全權委托給設計單位進行的合作模式。設計合同中最常見的設計收費標準有兩種:一是以建筑面積為基數(shù),以一定系數(shù)來計算;二是以雙方商榷好的項目總投資為基數(shù),以一定系數(shù)來計算。這樣的設計合同對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是不利的,設計成果也很有可能是紙上談兵。
建設單位在與設計單位簽訂設計合同時要明確指出建設項目的投資估算價,并要求技經人員嚴格審核設計造價,防止設計概算超過投資估算。以下是兩種收費設想。
(1)績效考核制。以投資估算造價為基準,在保證結構安全和不降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對于因設計創(chuàng)新而節(jié)約投資的,按節(jié)約部分的一定比例給予提成獎勵;因設計單位設計錯誤、漏項或擴大規(guī)模而增加投資的,也應按增加部分的一定比例扣除設計費。[3]
(2)全員投資制。將設計費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本設計費,另一部分以建設項目股份的形式發(fā)放。參與建設項目設計階段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對該項目持有一定股份,相當于成為建設項目的投資者,在竣工決算時按照竣工決算與投資估算差值的一定比例(該比例在簽訂合同時要明確規(guī)定)進行股份變現(xiàn)或者經濟賠償。設計節(jié)約的成本越多,最終得到的現(xiàn)金獎勵越多。對于因設計造成的工程浪費、工程變更、超出投資限額的損失,設計單位也要依法履行合同約定,賠償經濟損失。
這兩種計費方式都能激發(fā)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造價控制意識,使他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創(chuàng)造出功能好、造價低、效益高的設計方案保駕護航。
1.應用價值工程,推進限額設計
推行限額設計,即將該建設項目的投資額和工程量分配給各個專業(yè),然后再分配到各單位工程和分部工程,逐層分解,層層展開。限額設計要求各個專業(yè)明確自己的設計任務和限額要求,在保證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節(jié)約成本,防止出現(xiàn)肥梁胖柱或者功能剩余。如此約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整個項目的工程造價,減少施工中的投資增加。在我國現(xiàn)行的管理體制下,限額設計的推行還不到位,其原因有:設計工作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建設單位對設計部門的監(jiān)督和管理不到位;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未得到有效的激勵和技術指導;國內工程經濟技術方面的研究數(shù)據(jù)不夠公開或者不夠實用,企業(yè)難以獲取有利用價值的信息[4]。綜上所述,限額設計的推行還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
限額設計并不是盲目地減少投資、節(jié)約成本,它是在保證建設項目設計合理、功能健全的前提下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xiàn)功能與經濟的優(yōu)化處理,從而降低投資額的有效手段。在初步設計前,項目經理應將批準的可行性報告向各專業(yè)設計人員和技經人員交底,針對項目本身的特點商討設計方向,并將限額設計的任務分配到組、分配到人。在進行限額設計時,可以運用價值工程來指導設計人員進行工程造價控制。
基本公式:價值(V)= 目標功能(F)/ 實現(xiàn)目標功能所需的成本(C)
運用價值工程進行設計方案比選的基本程序是:
(1)對象選擇。利用強制評分法計算出各對象的功能系數(shù)、成本系數(shù)、價值系數(shù),確定價值工程的重點研究工作對象。如果價值系數(shù)小于1,則說明功能與成本不相適應,成品相對于功能偏高,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如果趨近于1或等于1 ,則說明功能與成本相適應,價值合理;如果大于1過多,則說明存在過剩功能,是否作為研究對象,可以視情況而定。
(2)收集資料。收集整理基礎資料、技術資料、經濟等資料以及業(yè)主單位對項目的要求和意見。
(3)功能分析。通過分析信息資料,對項目的各個對象進行系統(tǒng)的功能分析,了解其特性要求以及與對象之間的聯(lián)系,對其進行全方位分析。
(4)功能評價。找出實現(xiàn)功能的最低費用作為功能的目標成本,以功能的目標成本為基準,通過與功能現(xiàn)實成本的比較,求出兩者的比值或差值,然后選擇功能價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為價值工程活動的重點對象。[5]
(5)設計人員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評價并改進設計方案。例如,在某建設項目中,A方案全現(xiàn)澆結構板式住宅樓單方造價為1500元,價值系數(shù)為0.89;B方案框剪結構住宅樓單方造價為1300元,價值系數(shù)為1.04;C方案混合結構住宅樓單方造價為2500元,價值系數(shù)為1.32,最后運用價值工程得出B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
如此循環(huán)往復,對各設計對象進行科學定量分析,最終得出最優(yōu)的設計方案。價值工程不但使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得到科學合理的控制,而且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建設項目的市場價值和投資效益。
2.建立控制網絡,進行目標管理,加強考核評估
建設一項工程,所涉及的人員眾多,每個人的思想不同,性格各異,所以如何進行人員管理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在我國,由于建設單位一般采取全權委托設計單位的合作模式,導致對設計單位的監(jiān)管不足,對于設計中產生的工程浪費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糾偏,一旦工程施工,設計中存在的失誤就會浮現(xiàn),從而導致工程變更出現(xiàn)。工程變更發(fā)生得越早,對建設項目的進度和成本造成的影響就越小,損失也會越??;反之,則影響越大,損失也就越大。如果在設計階段進行變更,只需要根據(jù)要求修改圖紙;如果在采購階段發(fā)生變更,不僅需要修改圖紙,可能還需要重新采購材料,重新租用其他設備及工器具,已經發(fā)生的材料費和施工器具使用費就會浪費;如果在施工階段發(fā)生工程變更,那么糾正起來就要浪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勢必對之后的工程進度造成影響,可能損失慘重。所以,項目建設者應該對設計階段加強監(jiān)督管理,做到將可以避免的工程變更扼殺在萌芽階段。
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不能建立在人人自覺的美好愿望之上,建設單位應該建立造價控制責任網絡。在網絡中,項目經理部代替建設單位對其他部門進行監(jiān)督管理,以控制造價為總目標實行目標責任制。各個專業(yè)部門根據(jù)所要達到的分目標,責任到人,使工作人員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指揮,目標層層遞進,最終實現(xiàn)總目標——控制造價。
為了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項目經理在分配任務開展工作的同時還要定期對各部門各單位的業(yè)績等相關指標進行檢查和考核,根據(jù)考核的結果按照簽訂的合同進行獎懲激勵。進行考核時,可以采用評分制,即在進行技術交底時,項目經理與設計單位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確定好各部門各單位的考核內容、考核內容的權重、考核的時間周期以及獎懲的比例和期限,并簽訂合同或承諾書;在考核時,根據(jù)合同或承諾書中的考核標準對各考核內容評分,最后計算加權平均值作為最終成績。如果考核結果合格,不獎不罰;如果考核結果不合格,按照獎金比例進行扣除;如果考核結果遠超標準,按照獎金比例進行獎勵。
建設單位可以對實現(xiàn)“控制造價”總目標有突出貢獻的部門進行公開表彰,并對負責人進行隨機獎勵;也可以設置“設計創(chuàng)新獎”“優(yōu)秀技經人員”等單項獎,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工作人員進行公開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現(xiàn)金獎勵。
1.運用德爾菲法,進行圖紙會審
設計工作完成不代表設計階段的結束,在這一時期整個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已經出爐,建設單位可以運用德爾菲法進行必要的圖紙會審。
(1)建設單位在設計出圖前,積極邀請各部門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對圖紙技術的合理性、工程造價的經濟性、施工的可行性提出各自的意見,并寫成書面材料。
(2)項目經理部收集并綜合專家們的意見后,加以歸納整理,將綜合意見再反饋給各位專家。如果各位專家的分歧較大,項目經理邀請各位專家開會集中討論,否則,項目經理積極組織設計人員與專家進行見面交流。
(3)設計人員根據(jù)專家意見對設計圖紙作最后的修改完善。
2.公開經驗總結,推動行業(yè)進步
在建設項目設計完成后,項目經理作為統(tǒng)籌管理整個項目的總負責人,要組織各部門各單位進行設計階段的總結工作。將設計階段遇到的各種突發(fā)狀況或者棘手的問題進行匯總整理,當整個建設項目竣工后在相關造價管理系統(tǒng)或造價信息網站上公開發(fā)布,既增加了社會透明度,又能為同行業(yè)工作者提供借鑒,還能幫助該項工程所涉及的單位提升自我,并推動整個行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建設項目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應該運用科學的管理辦法、完善的責任機制和考核體系,對設計階段的工作人員進行監(jiān)督管理,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和造價控制意識;還要不斷地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手段,利用智能化工具幫助造價控制工作科學高效地進行。
[1]〔美〕泰 勒.科學管理原理[M].馬鳳才,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2]佘文軍.靖江發(fā)電廠工程造價控制方法探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7.
[3]楊增強.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石油工程建設,2010,(1):78-80,12-13.
[4]孫 慧.建設工程成本計劃與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55.
[5] 劉洪峰.淺議價值工程理論在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81-82.
10.19327/j.cnki.zuaxb.1007-1199.2016.06.008
安徽財經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責任編校:裴媛慧,孫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