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崽
葉利欽:我們一家驚呆了
文|燕崽
蘇聯(lián)特權階層的腐敗,一直持續(xù)到蘇聯(lián)解體前。葉利欽在自傳中說:“坐落在莫斯科河畔的那幢別墅,綠樹環(huán)繞,面積很大,里面有花園,有運動和游樂場地,每間屋子都有衛(wèi)兵守護,還有報警裝置。就連我政治局候補委員這種級別,都配有3個廚師、一個清潔女工、一個花匠。關于我的別墅,我想另外再說幾句。別墅有壁爐、大理石雕塑、橡木地板、枝型吊燈、地毯、豪華家具。向里走,一個房間、兩個房間、三個房間、四個房間。每個房間都配有彩色電視機。這是一樓的情況,這里有一個相當大的帶頂棚的玻璃涼臺,還有一間擺有臺球桌的電影廳。我都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個洗手間和浴室……我的一家人基本上是被驚呆了?!?/p>
“文革”爆發(fā)后,任山西副省長的黃克誠被紅衛(wèi)兵從山西抓到北京。每次挨批斗,他都奮力反抗。有幾次,黃克誠甚至不甘受辱,打算以死抗爭。有一天,紅衛(wèi)兵又來批斗黃克誠,圍攻他整整一天。其間,一個紅衛(wèi)兵罵他:“你就是混進黨內的反革命!”黃克誠再也無法控制情緒,破口大罵:“你他媽懂個屁,知不知道我們從舊社會是怎么走過來的?”
根據(jù)劉少奇1958年11月7日在鄭州會議上的講話,有人回憶,大概是1958年4月,在北京去廣州的火車上,劉少奇與周恩來、陸定一、鄧力群等閑聊,他說:“吹半工半讀,吹教育如何普及,吹公社,吹烏托邦,吹過渡到共產主義。”意見很大。其實,劉少奇對1958年開始的大辦公社、公共食堂、大煉鋼鐵等左傾做法,當時不僅未反對,反而頗為欣賞。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剛一去世,一個驚世駭俗的念頭便閃現(xiàn)在貝利亞腦中,即以200億美元的要價,將東德賣給西方。貝利亞的如意算盤是:“二戰(zhàn)”中,德國人摧毀了蘇聯(lián)經濟;戰(zhàn)后,恢復經濟所需的資金自然就得由這些“被賣出去的”德國人支付。其實,斯大林晚年就已經開始籌劃賣掉東德了,即不反對拍賣“耗費蘇聯(lián)太多金錢”的東德,來實現(xiàn)德國統(tǒng)一。1952年,斯大林暗示美國和英法等其他西方大國:蘇聯(lián)在一定條件下準備從東德撤出自己的軍隊,以促使東德西德合并。但統(tǒng)一的德國必須嚴格保持中立,這是斯大林所堅持的基本條件之一。這位大元帥還特別希望在實施這一計劃的過程中,西方國家能向蘇聯(lián)支付巨額抵償金。
曹禺晚年多應付于社會活動,根本沒有時間寫作。女兒萬方記得,父親的床頭總是放著一本《托爾斯泰評傳》,曹禺每晚都要讀到半夜。有一天夜里,睡在父親隔壁的她忽聽到父親大叫:“小方子,我要跳下去,我為什么要這樣活著?每天用嘴活著,這樣活著有什么意義?我要做個新人,忘掉過去的荒誕和疑慮,我要沉默,我要往生活的深處鉆,用腳踩出我的生活,用手寫真實的人生。托爾斯泰那么大歲數(shù)還離家出走,我也要走。”第二天,萬方問及昨晚的事情,曹禺不好意思地嘲笑自己,“就我這樣子,還想成為托爾斯泰呢!我就是慚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慚愧。我越讀托爾斯泰越難受。你知道嗎?”此時,萬方唯一能做的,就是好言安慰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