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錯題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湖北萬里濤
錯誤是學生進步的階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要讓他們對做錯的題目進行收集,然后多加思考.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錯題,提醒學生時刻反思,讓學生重新思考錯題,培養(yǎng)他們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這樣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整理錯題的好習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收集課堂錯誤,及時展示交流
學生剛接觸知識時,對知識的理解通常不是很透徹,應用的時候總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教師這時就要關注這些發(fā)生在課堂中的疑惑與學生的錯誤想法,并在課堂上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找出錯誤的根源,說出正確的解法.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對問題細致分析,讓學生不但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還能理解解題的思路,幫助學生慢慢走上通過出現(xiàn)的錯題掌握正確解題思路的道路.
A加速拉繩;B勻速拉繩;C減速拉繩
有的學生在做題時認為船是勻速運動的,所以繩也應該是勻速的,從而得到錯解選項B.通過對錯解的重新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如果拉繩的速度和船的速度相同的話,那么船就是沿著繩運動的,可是我們都知道船是在水面上運動的,所以拉繩的速度不會和船的速度相同.我們可以利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把船的運動分解為沿繩的方向和垂直繩的方向.那么沿繩方向的速度v=v0cosα(其中α為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船靠岸的過程中α逐漸增大的,所以v減小,即減速拉繩才能使船勻速運動,選項C正確.
在教學過程中,把錯誤問題展現(xiàn)給所有學生,可以改變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程度.使學生能找到問題的癥結,再通過學生的分析討論,進一步正確理解錯誤的根源.
2解剖錯誤根源,引發(fā)反思熱潮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讓學生知道自己哪里要多加注意,真正明白錯誤究竟出現(xiàn)在哪里,對自己做題過程中出錯點有明確的認識,并與教師給出的分析過程進行比對,找到自己的錯誤原因.對于學生,這樣既能清楚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盡量避免錯誤的再次出現(xiàn).
A摩擦力對重物做功;
B摩擦力對重物不做功;
C支持力對重物做正功;
D支持力對重物做負功
通過對錯題過程進行詳細分析、反思,找出錯誤的出處以及出錯原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所起的作用是引導學生找出題目的錯誤根源并把學生引到正確思路中來.
3截取錯誤精華,積極拓展深化
針對于學生產(chǎn)生的錯誤,對關鍵處進行深入探究,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錯誤,改變已知條件,通過對新問題的求解,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有一個新的認識.
利用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通過教師把題目適當變換,學生看到自己的錯誤竟然能被教師加以利用,自然也就沒有了挫敗感.通過把錯誤改造為另一題目的練習,讓學生更加明白錯誤的根源,從而遠離這個錯誤.
總之,在物理課堂中,教師要把 “錯誤”轉變過來,引導學生從錯誤中走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這些錯題有足夠的認識,積極引導學生解決,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
(作者單位:湖北省孝感市綜合高級中學 )
很大學生認為:支持力垂直接觸面,與運動方向總是垂直的,所以支持力不做功,而摩擦力總是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總是做負功.正是在這個錯誤意識的引導下,很多學生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錯誤出在哪里.先從做功的條件入手,讓學生思考重物在轉動過程中的位移如何變化;再讓學生思考在這2個力方向上物體有沒有位移.由于重物做曲線運動,所以要明確力是否做功,就要明確速度方向和力的方向的關系.經(jīng)過教師提示,有的學生通過進一步思考,知道自己的錯誤出在了哪里,最后得到正確答案,同時也對問題做到了正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