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金濤小學六(4)班 董洋櫻
?
母親的橋
廣東省汕頭市金濤小學六(4)班董洋櫻
老家附近有一條小河。聽祖父說,那條小河是他小時候就有的。
在我的記憶里,那條小河一直不緊不慢地流著,我喜歡和祖父在晚飯后沿著小河兩岸緩緩而行。河邊的景色,來來往往的人……這里的所有事物都令今天的我懷念不已。
我喜歡邊走邊思索祖父那深奧的話語,喜歡聽祖父給我講的那些古老的故事。我常常聽得入迷,偶爾抬頭看看祖父,那刀刻般的皺紋深深地鑲在他的臉上,有些干枯的嘴唇一上一下地張合著。一直覺得祖父身上環(huán)繞著一層神秘而朦朧的光芒,讓我恍恍惚惚。
祖父剛去世的那段日子,我魂不守舍。每天的空閑時間不干別的,只是跑到小河邊聽水聲,看人來人往,回憶那些與祖父在一起的日子。起初,母親感覺我變乖了,變安靜了。說是安靜倒不如說是沉默。從那時起,在我的眼里,那條小河就是祖父,只有它能撫慰我受傷的心靈。
后來,母親對我愈來愈沉默有些疑惑。當她看見我坐在小河邊對著清澈的水面若有所思時,她終于明白了一切——我一直沉浸在失去祖父的悲傷里。她來到我面前,扇了我一巴掌。頓時,臉頰火辣辣的,但我還是感到十分麻木,因為失去祖父的那種痛已經痛徹心扉了。
我眼神空洞,一語未發(fā)地起了身,默然地轉身走了。母親呆呆地看著我的身影——她其實是希望那一巴掌能讓女兒沒落的心清醒過來,她甚至希望我能有些反應,大吵大鬧也好,痛哭一氣也好,只要不是獨自一人遠去。
我知道,我用一層堅硬的外殼緊緊地裹住了自己,不讓人觸碰,更不讓人深探?,F(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還真是自私,因為自己的悲傷而讓母親的擔憂化作恐慌。
又過了一段時間,在一個偶然的黃昏時分,我準備回家時,抬起頭猛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小河上方的橋上——是母親。她猶如一座雕像立在橋上,以守望的姿勢望向遠方,眼眸里有著淡淡的憂傷。母親也注意到了我,眼中的慌亂漸漸顯現(xiàn),她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說什么。
母親在橋上,我在橋下,唯獨小河安詳如初。我頓悟,母親選擇了默默陪伴她失意的女兒,可我卻絲毫不知母親的苦心。祖父去世,母親又何嘗不傷心,只是我一直沉沒在自己的世界里,從未注意到罷了。剎那間,我發(fā)現(xiàn)母親也老了。
從那以后,我脫下了堅硬的外殼,時常和母親一起坐在小河邊看滿天悠悠白云,還有那清澈見底的河水。夕陽西下,我和母親臉上總是帶著一天的余輝。
小河流淌,水聲不緊不慢。
(指導教師蔡芝賢)
點評
祖父的河,母親的橋,讀來讓人覺得其情之深深,愛之切切。小作者與祖父感情深厚,因祖父的去世而悲傷失意,卻對母親的默默陪伴絲毫不覺。一句“唯獨小河安詳如初”,寫出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的悵惘,也讓“我”頓悟到母親的苦心。唯有回到規(guī)律正常的生活,才是對親人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