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平
?
種子的信仰
■丁雪平
丁雪平,中學一級教師,現(xiàn)任教于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洲學校。曾獲江蘇省初中語文會課評比一等獎、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把握學科能力比賽一等獎、班主任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多次獲得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語文教師基本功比賽、優(yōu)質課評比一、二等獎。主持、參與多項市、區(qū)級課題,多篇論文、教學設計發(fā)表或獲獎。從教以來,一直堅信教育能讓每個孩子心懷明月,徜徉于萬里藍天。
“我不相信,沒有種子,植物也能發(fā)芽,我心中有對種子的信仰。讓我相信你有一顆種子,我等待著奇跡?!?/p>
——(美)梭羅
我的祖父是一名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后成了一名教師。他的臥室里有一幅對聯(lián):“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毙r候我對這幅對聯(lián)產(chǎn)生了極深的印象,雖因為年幼而不解其意,但總覺得這幅對聯(lián)能夠被祖父鄭重地懸掛于臥室里,必定有極深的用意。后來,年歲漸長,才恍悟這是人生的大智慧,三省吾身,中庸謙和不僅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亦是祖父一生的實踐思考。祖父的信仰根植于他內心的種子,而今,重讀梭羅《種子的信仰》,更堅定了對教育、對信仰的期待與追尋。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語文課,語文老師沒有激昂文字,沒有長篇大論,他只是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一個故事,他說:“同學們,今后你們將各奔東西,各赴前程,老師只有一個期待,假如,在座的各位如果有人從事教師這份職業(yè),我期待你做一個寬容的人。為什么呢?因為我有切身之痛。那時我在省內一所著名高中實習,在我初登講臺的第一天,我發(fā)現(xiàn)有一名女生課上在偷吃巧克力,那時候的巧克力很稀缺,很貴重,我隨即請她當眾回答問題,在她答不上來后我隨即毫不客氣地冷嘲熱諷她一番,并沒有因為她是女生而留任何情面,她很尷尬,我很得意,很是滿足了我作為教師的“虛榮心”。后來,我參加工作后,無意間得知那個女生從此就不喜歡語文課,不喜歡語文,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懊悔。所以,我期待大家尤其是可能成為教師的你,請一定要寬容地對待你的學生,智慧地對話你的學生?!惫适峦旰螅帏f雀無聲。直到今天,那時那景我依然歷歷在目,雖然早已淡忘了老師的名姓,淡忘了老師的音容,但從那時起,一顆種子,一份對他人寬容的信仰悄然種下。
1999年,我進入大學學習,陰差陽錯下,我真的成為了一名準教師。在失去了對大學新鮮感后,我和多數(shù)同學一樣,變得茫然,變得失落,不知道自己該學什么,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兩年。有一天,一位上《中學語文教學法》的老師帶領我們鑒賞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蔽彝蝗蝗珲囗敯阌辛祟D悟,是啊,大學難道僅僅是寧靜的港灣嗎?難道不應該有波瀾壯闊之美嗎?登頂有登頂?shù)娘L光,下嶺有下嶺的精彩,平路有平路的意境,人生的志趣就應該在于不斷攀登、不斷探索、不斷追尋,向上,應該是人生最美的信仰。于是,我又重新開始攀登,開始追尋。
大學畢業(yè)后,我沒有選擇待在家鄉(xiāng),而是只身來到了江蘇的一所四星級高中任教。任教三年后,又只身來到了蘇州,或許,對理想教育,對理想人生的追求應該成為人生的常態(tài)吧。
“如果你在地里挖一個池塘,很快就會有水鳥、兩棲動物及各種魚,還有常見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開始往里面填東西。盡管你也許沒有看見種子是如何、何時落到那里的,自然看著它呢。她所有的能量調動起來,這樣種子開始到來了。”這是梭羅《種子的信仰》中的一段話,它不僅道出了自然的生長過程,更向我們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即教育就是生長,就是本色生長,就是自然生長。
初為人師,我便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和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我既興奮又有壓力。白天我孜孜不倦地學習,利用一切機會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我向我的教學師傅學,學如何在課堂上掌控局面;向我的班主任師傅學,學如何管理班級,如何和學生對話交流;向同組的、向畢業(yè)班的老師學,學如何把握教學重難點,學語文的知識體系。因為離家在外,租住在學校邊,于是晚上我還強迫自己自學,我買來全國各地的高考模擬試卷,要求自己每周必須做三套;我買來好幾本名優(yōu)教案,研究教材解讀,揣摩教學流程;我到處搜集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課例,為我所用。我還向學生們學,每兩周我就自制一張語文反饋表,請學生們記錄自己對語文課堂的印象,慢慢地,我感覺自己的課堂有章法了,變完整了。
工作三年后,懷著對人間天堂的向往,我從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教師中脫穎而出,順利應聘到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工作。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既是全國最具活力的國家級開發(fā)區(qū)之一,也是蘇州教育的一塊高地和標桿。剛入學校就有一個新教師的亮相課,我摩拳擦掌,誓將最優(yōu)秀的一面展示給同事們。我選擇了《始終眷念著祖國》一課,從文題切入,扣住始終、眷念、祖國三個關鍵詞,引導學生從情節(jié)、情感上學習全文,做了精心準備,上課結束后,我請校長和同事們對我的課做點評指導,我本以為會得到正面的積極的評價,誰知,校長說:“丁老師,你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感受是華而不實,活動太多,很多活動是否有價值呢?比如在課外的拓展上,你大量列舉了愛國材料,你通過當下留學生的滯留國外不歸和錢學森的不變愛國情進行對比,你引用《我的中國心》進行升華等等,耗費了大量時間,這些活動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有提升嗎?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幫助嗎?你不能將語文課上成思品課,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你還很年輕,我建議你潛下心來好好研究語文課的本質規(guī)律?!毙iL樸實的話語讓我如雷貫耳,振聾發(fā)聵,那一刻,我才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渺小與膚淺。
知恥而后勇,厚積才能薄發(fā)。從那以后,我開始踏踏實實地學習語文的基本規(guī)律,尤其認真拜讀了黃厚江老師的《語文的原點》《語文課堂教學診斷》《黃厚江講語文》等著作,我才明白,語文的課堂應該是回歸語文教學基本規(guī)律的課堂,是提升學生聽說讀寫基本能力的課堂,是著眼生命自然成長的課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工作以來,我先后獲得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把握學科能力比賽一等獎,區(qū)班主任基本功比賽一等獎,代表學校參加區(qū)語文教師基本功比賽、區(qū)語文優(yōu)質課評比,多次獲得一、二等獎,2015年,代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參加江蘇省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會課評比,獲得一等獎。主持、參與了多項市、區(qū)級課題研究,數(shù)十篇教學設計、教學論文發(fā)表或獲獎,錄像課、微課也多次獲得市、區(qū)一等獎。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的扎實、簡單,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容剔除的干凈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簡單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蔽覍еN子的信仰,一路追尋語文的、教育的瓦爾登湖。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