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祥碧
教育家孔子說過,教育要因人施教。對于不同類型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方式要有所側重。例如特殊教育就是針對一些發(fā)育存在一定障礙的孩子們專門設立的一種教學方式,我國十分重視這種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省、市都有相應的培訓組織。發(fā)育存在一定障礙的孩子可能在認識世界,自我認同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就是特殊教育的重點和難點,美術繪畫是一種無聲的交流手段和方式,教會孩子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學習是最大的幫助。本文重點探討了美術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引言
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培養(yǎng)人才,進一步提高人類的整體素質,美術教學是一種美學感受、心靈美化的教育過程,對于世界上的感受,也可以通過美學教學進一步表達出來,這就是美術教學的主要作用。在我們周圍還有一群急需教育的聽力障礙的孩子們,隨著和諧社會的發(fā)展,他們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員開展特殊教育,讓這些孩子們能夠進一步認知自我,認知世界,能有自食其力,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這就是特殊教育的意義所在。
二、意義
特殊教育中有群孩子是聽力障礙,他們對世界的感知就是通過眼睛和手,在他們的世界中,沒有聲音的概念,他們不能像一般孩子那樣進入小學學習各種知識,因為他們聽不到老師在說什么,也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意識。繪畫恰恰成為他們認識世界唯一手段和途徑,他們可以通過繪畫進一步表達他們對世界的感受,他們也可以通過繪畫進一步認識世界的實際情況。因此,美術教學在聽力障礙的特殊教育之中的作用尤為突出,也是聽力障礙孩子們受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式。聽力障礙的孩子在認識世界的時候缺乏安全感,也沒有很強的自信心,對于很多事物缺少感知,在學校里,一切都要進一步獨立起來,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完成,很多時候這些孩子在家都是被家長保護起來,缺少獨立性,與人交流的空間也是有限的,只有繪畫這種方式可以進一步加強老師與孩子們、孩子們之間的交流。
三、具體作用
在這個特殊教育中,美術教學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有教會孩子們用繪畫表達自己的心理感悟,孩子們才能在以后學習生活中健康快樂地成長,只有教會孩子們讀懂別人繪畫的含義,孩子們才能了解這個世界,認知這個社會。
(一)進一步增強孩子們整體思考的能力。美術的教學過程是一個整體思考的過程。部分不是等同于整體,整體是各個部分組成的,但是大于各個部分。整個繪畫的過程就是不斷觀察事物的整體形態(tài)特征,進一步分析各個表達細節(jié),逐步形成一種整體的思考方式,這就是美術教學對于孩子們整體思考能力的鍛煉。素描就是要學會明亮和暗黑的整體處理。彩筆畫就是用顏色進一步描述事物的整體特性和形狀,有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整體上看一幅繪畫作品,它的整體十分形象,栩栩如生,但是仔細看來它的細節(jié)就什么也不像了,不是事物本來的那個樣子了,因此,繪畫教學進一步可以鍛煉孩子們的整體思考的能力。
(二)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和整體概括水平。在繪畫的教學過程中,孩子們要進一步觀察事物各個細節(jié)的特征,不斷通過部分細化的觀察,得出整體的效果概括。這個過程也是進一步理解事物特征的過程,是對孩子們理解能力的提升,更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關鍵的一步。發(fā)育存在障礙的孩子們理解事物比一般孩子要慢一些,所以他們更需要進一步鍛煉這種能力,趕上同齡的孩子們。比較也是繪畫過程中進一步鍛煉的思維方式,沒有比較,很難知道一個事物區(qū)別于另一個事物的特征,只有觀察到了這樣的特征才能有效地繪畫更為形象具體的作品。在繪畫中,抽象思維也是可以進一步誘導激發(fā)的,因為繪畫就是對現(xiàn)實事物的表述,這種表述有時就是一種抽象過程,將具體的三維空間的事物抽象在平面畫紙上的二維圖像。因此,整個繪畫教學過程充滿了理解力、概括性、抽象思維、比較能力等多種思維能力的鍛煉,有效增強孩子們理解世界、把握世界的能力。
(三)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性和自信能力。繪畫不一樣就是素描寫真,尤其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們,可以讓他們隨心所欲地發(fā)揮,畫出他們腦海中的世界,腦海中的學校是怎樣的,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怎樣的。這種看似無目的的繪畫,實質上是一種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培養(yǎng)過程,這種過程需要教師要有耐心觀察和聆聽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內(nèi)容,同時要不斷鼓勵孩子們的這種創(chuàng)新性能力,可以說,“你真聰明”“你真棒”“我都沒想出來還可以這樣畫”等等。受到極大鼓勵的孩子們對自己的繪畫就充滿了自信。這樣也在不斷提升孩子們的自信心,對自己充滿信心。有了自信的孩子可以進一步從自己的某一種缺陷陰影中走出來,進一步融入社會。
【作者單位:修文縣特殊教育學校 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