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四川·刀之鋒
?
淡水垂釣用鉤之道
文/圖 四川·刀之鋒
魚鉤就是垂釣時用于懸掛誘餌以吸引魚類上鉤的工具,主要由鉤柄、柄基、鉤彎、鉤尖、鉤門、鉤底六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魚鉤的結(jié)構(gòu)
通常意義上講,完美的魚鉤應(yīng)當具備堅、利、韌、輕四個特點。
所謂“堅”,是指魚鉤抗拉強度大,不易被拉直,又指鉤柄具有綁扎后不易脫落的優(yōu)點。
所謂“利”,是指鉤尖鋒利,穿刺性好。
所謂“韌”,是指魚鉤具有一定的柔韌度,這對魚鉤鋼材的含碳量有一個要求:含碳量過高的魚鉤質(zhì)地較脆,稍遇扭曲力即會折斷,但抗拉強度高;含碳量過低的魚鉤抗拉強度低,容易被拉直,但其韌性較強,不易折斷。
所謂“輕”,是指魚鉤的重量輕。淡水魚攝食方式多為吸食,魚鉤重量越輕,它的被吸入概率就越高,中魚率也越高,這說明使用細徑、輕質(zhì)的魚鉤施釣效果更佳。
要讓魚鉤同時具備上述四種特點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堅”和“韌”往往不可兼得。用大號、粗徑、高碳素鋼材的魚鉤就要犧牲韌性和吸入性;而使用小號、細徑、中碳素鋼材的魚鉤,鉤子的抗拉力又稍顯不足。所以,如果排除特殊工藝(如使用高碳鋼分段淬火達到兩者的動態(tài)平衡),那么就要求我們在施釣的過程中因魚選鉤,要根據(jù)對象魚的大小、攝食方式及釣餌種類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鉤號與鉤型,使魚鉤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
根據(jù)掛鉤餌料的不同,淡水垂釣用鉤主要分為兩大類:有倒刺鉤和無倒刺鉤。有倒刺鉤多用于掛活餌垂釣,無倒刺鉤多用于掛商品餌垂釣。
根據(jù)對象魚的不同,淡水垂釣用鉤又分為伊勢尼、伊豆、新關(guān)東、袖、等鉤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鉤型鉤子的適口性由鉤門寬窄決定,與鉤號大小無關(guān)。
淡水垂釣用鉤的漆面顏色主要有白色、黑色、金色、赤色、藍色、上黑色,另外還有粉紅色、墨綠色、紫色、茶色、古銅色等特殊顏色,除黑色和茶色不是電鍍漆面外,其他顏色的鉤子都是經(jīng)電鍍白鎳后再加工制成的。也就是說,白鉤是基本鉤,上黑鉤是在白鉤身上再鍍一層黑鎳,黃鉤就是在白鉤身上再鍍一層銅,而金鉤則是在鍍銅時加入金元素,其特點是抗氧化性極強。
釣者在挑選淡水垂釣用鉤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魚鉤的鋼質(zhì)要好,鉤尖要鋒利。標準的魚鉤不禿頭,不虛尖,尖而圓正。挑選時,釣者可用手指輕輕接觸鉤尖,有掛手感的鉤尖為最好。
二、釣條要堅韌有彈性。優(yōu)良的魚鉤,要經(jīng)得住魚兒的掙扎及釣竿拖拉之力,其硬度和韌性都應(yīng)該是最好的。因此,在挑選釣鉤時可用手輕拉鉤尖,測試一下鉤子的彈性及硬度。
三、鉤條要盡可能細。在相同的拉力下,越細的魚鉤越容易刺穿魚嘴,所以細鉤的上魚率較高,而且細鉤也便于上餌。但是,在挑選細鉤時要追求更高的性能,那就是要挑選一款用先進的高強度材料制成的細鉤。
四、鉤基的角度合適,以不磨線為最佳。綁鉤時要注意,不管采用什么樣的釣線,都應(yīng)把釣線的上下兩個抽頭綁在魚鉤的內(nèi)側(cè),以確保起魚時提拉用力的方向正確,不至于脫鉤跑魚,而且魚線也不易被鉤基磨斷。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臺釣線組的搭配,只有合理的鉤線搭配才是理想收獲的保證。
很多人釣魚多年,但是在對魚鉤的認識上仍然存在誤區(qū),下面筆者就這些誤區(qū)進行逐一解釋。
一、有倒刺鉤不易脫鉤,無倒刺鉤易脫鉤。這種說法非常容易誤導人,通過筆者多年垂釣的經(jīng)驗來看,只要在中魚之后能用魚竿弓住魚,那么兩種魚鉤的脫鉤率都很低。它們之間唯一區(qū)別就是適用的釣餌不同,例如臺釣競技時,釣者多使用商品餌,此時無倒刺鉤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這主要是因為無倒刺魚鉤的鉤尖更鋒利,而且卸魚更快速,對中鉤之魚造成的傷害更小。
二、用大鉤不容易脫鉤。這也是一個貌似有道理的誤區(qū),試問魚兒都不能將鉤吞入口中,又談何脫鉤呢?所以,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對象魚的大小去選擇合適的鉤號,原則是在魚鉤不會被對象魚拉直的前提下,盡量選用小鉤。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魚獲量會大大增加。
三、魚鉤的顏色是最重要的。其實,科學實驗早已證明魚類對大多數(shù)顏色并不具備分辨能力,至于魚鉤為何有各種顏色,無非是為了迎合人類的主觀審美。大家試想一下,在夜釣的時候,水中的能見度幾乎為0,魚兒肯定看不見魚餌和魚鉤的顏色,但只要餌料對路,釣者照樣可以連竿起魚。在此,筆者也要提醒大家,其實不鍍色的魚鉤才擁有更鋒利的鉤尖與更好的適口性。
四、掛餌時一定要隱蔽鉤尖,不然魚不咬鉤。持這種觀點的釣友不在少數(shù),他們把魚兒的智商想得太高了,殊不知魚兒是靠動物的本能生存的。在魚兒的眼里,魚鉤和一節(jié)小草莖沒什么區(qū)別,而且在主攻大魚的時候,還要求鉤尖必須露出。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中魚的瞬間,釣者揚竿刺魚時,魚鉤能及時刺穿魚嘴,能有效降低脫鉤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