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四川·李照城
?
冬釣三岔湖
文/圖 四川·李照城
這一段時間,三岔湖氣溫一直偏低,魚兒的活動范圍大大縮小,直到中午氣溫上升后才陸續(xù)出動。兩條白鲹出水之后,鯽魚終于來報到了,雖然只是一條不到2兩重的小鯽魚,卻是滿身黃甲,十分喜人。
老梁改換很細的線專釣鯽魚
散養(yǎng)在三岔湖旁的土雞
凜冽的寒風(fēng)掠過湖面,白花花的蘆荻隨風(fēng)搖曳。梁開國暴露在手套外面的指尖有些發(fā)僵,他下意識地收攏五指,放在唇邊哈了口氣。入冬以來,三岔湖一直暖洋洋的,似乎又是個暖冬。進入12月下旬,白天氣溫雖然還有八九攝氏度,可到了夜間卻降至2℃左右,魚兒不太活躍早在預(yù)料之中。同行的王琪“咕咚”一聲又拋下一團餌料,搓著雙手說:“真冷啊,我說今天不是釣魚的好天氣嘛,你們偏不信,三個小時不開張?!睂O翔說:“北方零下十多度還能釣魚呢,三岔湖還在零上七八度呢!只能說咱們的餌料有問題,不對魚的胃口罷了?!闭f罷,他皺眉想了想,從一大堆瓶瓶罐罐中挑出了兩個,低頭調(diào)制一款新味型的餌料。
冬天的三岔湖依然魅力不減
老孫對各種餌料添加劑頗有研究,對各種香精小藥的味型、特點和作用了然于心。蓄水2.3億立方米的三岔湖水面遼闊,魚兒到底喜歡什么樣的口味還真是個傷腦筋的問題。此刻,他已經(jīng)調(diào)制了六七款不同味型的餌料了,窩子已經(jīng)打到老王的附近。老王大聲抗議:“你離我這么近,用那些亂七八糟的小藥,我還怎么釣魚?”老孫置之不理,他還有一款餌料沒處用,便回過頭來在老梁附近找位置打窩。由于老梁的兩邊都是密密的小樹和灌木,老孫只好越過老梁的釣點,在他左側(cè)的枇杷樹下布了一個窩子,經(jīng)過老梁的身后時,他囑咐說:“老梁,過半個小時你去那棵枇杷樹下試試我的配方靈不靈。”“還是你自己用吧,我搞不懂你那些高科技。”老梁平日習(xí)慣用顆粒飼料,添加商品餌主要為了調(diào)整狀態(tài),味道無非是腥香兩種,只不過濃淡略有變化而已,所以他素來不喜歡那些氣味奇怪的配方。
老梁釣獲小白鯵
老梁認準一個釣位后很少換位
一上午沒開張的老王沉不住氣了,搬到臨近的灣子去試試運氣。老孫挨個窩點逐一試探,也是一無所獲,再次經(jīng)過老梁身后的時候,他突然問:“剛才我在你左邊用的餌料是什么味型來著?”老梁啞然失笑:“搞得太復(fù)雜了,連自己都記不清了?”老孫說:“魚的口味越來越挑剔,我給它們開了個自助餐廳,里面有各種口味的食物,總有一款是魚兒今天喜歡的。”老孫的添加劑有腥味、香味、奶味、果味、海藻、中草藥以及香精、開口素,甚至還有進口的誘魚因子,林林總總二三十樣。他這次只用了一少部分,調(diào)配出的味型就已經(jīng)有了七八種。老梁說:“就餐雖然是免費的,但里面暗含殺機,誰吃誰沒命,那是個奪命餐廳。只怕你的餌料味道過于洋氣,土生土長的魚不來電?!崩蠈O問:“一上午不開張,是不是灣子里沒有魚??!要不咱也換個地方試試?”老梁當(dāng)即否決:“不搬,冬天氣溫低,魚的活動量小,吃的也少,可是它們終歸是要吃的,我就不信它們不來吃?!倍爵~兒攝食欲望下降,魚線的粗細對魚獲影響較大,為此老梁把能夠兼釣大小魚的0.8號子線換成了0.6號??紤]到冬季主要是釣鯽魚,他不久又將子線換成0.4號;很快,他又想到大鯽魚畢竟是少數(shù),最終他把子線換成了專釣小鯽魚的0.2號子線,綁2號小鉤。
換了細線后,老梁竟然釣獲一尾鯉魚
一縷陽光從云縫里披灑下來,映得水邊衰敗的黃葉閃閃發(fā)光,人也感覺舒服多了。吃過午飯,老孫居然又和了兩款餌料,在老梁左側(cè)更遠的地方布了兩個窩子。這次他添加的是中草藥,據(jù)說是一個知名網(wǎng)站的釣魚大師的配方,特別靈光。要不是灣子拐角處有一個不認識的女釣手正在釣魚,只怕他的窩子要一直布到對岸去了。對岸的楊樹黃葉凋零,夏時高大的構(gòu)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椏,秋時碧玉般的水竹也已變得鵝黃,唯有柏樹郁郁,斑竹蔥蔥。老孫見對岸少有人去,斷定那叢白花花的蘆荻附近一定是個藏魚的好位置,于是繞過去試釣了一番,結(jié)果無功而返,又來和老梁商量搬家。老梁恰巧連中兩尾白鯵,喜上眉梢:“看看,魚來了,我不搬。”老孫撇撇嘴,不屑地說:“什么時候白鯵在你這兒也算魚了?還是搬家吧,免得當(dāng)空軍。”按照釣友們的習(xí)慣,大家統(tǒng)計魚獲時,小雜魚的確不算數(shù)。但老梁知道,魚兒喜歡群居,白?參往往是其他魚的先頭部隊,白鯵來了,鯽魚也就不遠了。因此他穩(wěn)坐釣魚臺:“不搬!”
老孫這一上午用盡千方百計,一條正經(jīng)的魚都沒釣著,再耗下去希望也不大。老孫曾有多次挪窩后大獲豐收的經(jīng)歷,而老梁一旦認定了一個地方,往往死守到底。老孫可不想一個下午都白耗在這里,陪老梁當(dāng)空軍,于是決定步老王后塵,換個湖灣碰碰運氣。他剛剛收拾好東西,一轉(zhuǎn)頭看見老梁竿彎如弓,人卻在引頸四顧,料想肯定是掛底了??墒?,老梁低垂著的竿梢突然顫動起來,竿身左倒右傾,緊接著水面波浪一翻,漾起一片漣漪。居然釣上了一條大魚!剛才他東瞅西看是在找抄網(wǎng),因為老梁用的是釣小鯽魚的細線,心里實在沒底。他一邊小心遛魚,一邊轉(zhuǎn)頭向老孫求助:“過來幫忙啊,我線細,堅持不了多久!”難怪老梁如臨大敵,他的子線直徑才0.07毫米,而三岔湖的魚兒野性十足,特別是長到兩三年的鯉魚,上鉤后蠻橫持久的掙扎力讓人不敢大意。好在冬季魚兒活力大減,老梁又久經(jīng)戰(zhàn)陣,能夠應(yīng)對一陣。老孫趕過去拿起抄網(wǎng),抄上來一條大概2斤左右的鱗甲黃亮的鯉魚。
折騰了半天的老孫終于消停下來
看見老梁那條漂亮的鯉魚,老孫又重新支上竿架、安放好折疊椅不走了。老梁打趣道:“你不搬家了?這山望見那山高,等你到了對岸,又要覺得別處更好了。再說了,你要是搬了家,你開的‘自助餐廳’怎么辦?豈不可惜了!”老孫笑道:“我正等著鯽魚、鯉魚來呢,食物豐盛,應(yīng)有盡有,敞開肚子吃??!”正說著,老梁的浮標一點,隨即沒了下去,他抖腕刺魚,又有了!憑手感判斷,又是白鯵。果不其然,銀白色的小魚借著牽引之力直飛過來。這種小魚三五十條也湊不夠1斤,可標動那一刻帶來的愉悅卻是真切的。
這一段時間,三岔湖氣溫一直偏低,魚兒的活動范圍大大縮小,直到中午氣溫上升后才陸續(xù)出動。兩條白鯵出水之后,鯽魚終于來報到了,雖然只是一條不到2兩重的小鯽魚,卻是滿身黃甲,十分喜人。隔不多時,又來一條鯽魚,和上一條差不多大小。老孫幾乎同時也飛上來一條鯽魚,差不多有3兩重。老王跑了許多地方依舊一無所獲,想回來看看老窩子,正巧看見兩個人同時飛魚,心頭別提多后悔了,于是急急忙忙地拋下釣組。他不知道,老孫一直頻換釣位,剛剛拽上來的是他今天的第一條鯽魚。
鯽魚一來就是一群,老梁在兩個位置輪流釣,陸續(xù)釣獲10多條,還釣了3條武昌魚。老孫的“餐廳”范圍太大,每個窩子都不想錯過,把時間都花在了換位換餌上,忙了半天只有4條鯽魚進賬。老王后來居上,也釣了七八條鯽魚,他勸老孫說:“你別跑來跑去了,看準一兩個位置就專心釣唄,既省事又上魚多?!崩蠈O撓著頭皮:“我到現(xiàn)在還沒試出到底哪款餌料好用呢!今天釣多少魚無所謂,一定要試出天氣最冷時三岔湖的鯽魚最喜歡哪款餌料。”
三岔湖畔的女釣手
從三岔湖返家要一個多小時車程。老梁年紀大了,最怕天黑開車,所以一般都是下午4點一過就收竿??墒沁@一會兒正是上魚的高潮,鯽魚接連上鉤,一條比一條肥,他心想什么時候不上魚了再收竿,可是魚兒好像在水下排隊等著老梁的餌料似的,下水就搶,一直停不下來。老孫平時最守時間,一過4點就敦促大家收竿,這次竟然一聲不吭,因為他那兒也開始連上鯽魚。這一下,他感覺手上分外沉重,心想一定是條接近1斤重的大鯽魚。他正要招呼老梁借抄網(wǎng)一用,魚被拽出水面了,竟是兩條鯽魚同時咬鉤。他興奮得直嚷嚷:“我終于找到這樣的天氣最適合三岔湖鯽魚的餌料了!”老王也對這個很感興趣,一邊往上拽魚一邊問:“到底是哪款啊?”老孫肯定地說:“這兩個位置是我今早最早調(diào)的兩款餌料,都是以腥味為主,不過濃淡略有差別,基礎(chǔ)餌都是顆粒飼料,濃腥的上魚多些,有兩個‘雙飛’。”老王噗嗤一聲笑了:“鬧了半天你就得出這個結(jié)果??!我和老梁一直用這個,不信你問問?!崩狭赫f:“你那些奇怪的味道在別的地方興許管用,在三岔湖另當(dāng)別論。這么多年來,三岔湖大規(guī)模商品養(yǎng)殖,每天使用的顆粒魚飼料數(shù)以噸計。雖然現(xiàn)在為了保護水質(zhì)不讓養(yǎng)了,可是魚兒已經(jīng)形成了習(xí)慣,不管鯉魚、草魚、武昌魚還是鯽魚,都喜歡顆粒飼料的味?!?/p>
這里有老梁的三條武昌魚
武昌魚特寫
為了保護水質(zhì),三岔湖現(xiàn)已不再允許網(wǎng)箱養(yǎng)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