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靜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負(fù)責(zé)人陳南榮老師收藏雅石三十多年,為求奇石上山下河、包船出海尋覓,為雅石學(xué)攝影、建檔記錄、撰寫《臺灣雅石》,為搭配臺座學(xué)木工,最后將整棟房子讓給石頭住。他跑遍海峽兩岸搜奇石,三十多年來收藏3000顆精品雅石,并發(fā)愿要將臺灣雅石推上國際舞臺。他這番癡心于雅石,恐怕連頑石也要點頭了。
陳老師說:“小時候家住靠近濁水溪的云林縣林內(nèi)鄉(xiāng)烏涂村,時常隨大人到濁水溪旁撿漂流木,小孩子要撿石頭壓在漂流木上做記號,自己無聊時就會玩玩石頭,自然而然就特別喜歡石頭了?!?/p>
三十多年前,陳老師第一次到臺灣東部旅行,在臺東南田村海邊發(fā)現(xiàn)一塊魚紋海岸圖案石,后來被命名為“南田石”。這顆雅石可能是臺灣第一顆南田石。他記得當(dāng)時把這顆石頭撿回家擺在魚缸里當(dāng)裝飾,怎知越看越生動傳神,從此迷上了雅石。他說:“以前整個海岸隨便都能撿到南田石,誰知道它現(xiàn)在會這么熱?大陸客人帶團來游玩,看到就喜歡,價格隨便開,幾千到數(shù)十萬元都有可能交易成功?!?/p>
陳老師認(rèn)為每顆石頭的形狀、紋理、色澤都不相同,能使人體會到石頭雖然沒有生命,但找到一顆,能收千里山水于咫尺之間,石頭有無限的生命力。因此,他情愿為賞石學(xué)攝影、制作臺座,甚至將透天厝(獨棟或者一整排由一戶人家居住,占地面積很小,看上去頂天立地的建筑)讓給石頭住,常被被鄰居笑稱為“憨人抱石頭”。
陳老師最初只瘋玩紋樣石,他覺得豐富的圖案,你說它像什么,就是什么,連小孩也能玩,后來覺得太簡單、太容易入門,逐漸轉(zhuǎn)玩山水景石,從花東的玫瑰石、西瓜石、金瓜石,一路收進鐵丸石、龜甲石、梨皮石等,還因此意外撿到史前石器與化石,一頭栽進考古的領(lǐng)域?,F(xiàn)今他在臺灣考古和化石界也頗有名氣。
為了尋找心愛的雅石,陳老師汽車開壞了四臺,全臺灣不知道跑過幾圈,有時一沖動,七八十公斤的雅石也找朋友幫忙直接扛回家。他還時常隨性號召朋友到臺東找西瓜石;也因為岸上撿到的石頭紋路不夠漂亮,而向收藏家購買許多精品西瓜石收藏或者合資包船出海打撈。彼時,他當(dāng)高中老師的月薪不過新臺幣七到八千元,包一天船卻要新臺幣五六千元,漁民還必須潛入海底找石頭,危險性極高?,F(xiàn)在已無人敢去冒險下深海采石了。
后來因精品雅石采集不易,加上收入有限,陳老師只好苦學(xué)攝影,給石頭拍照建檔,帶著相機向收藏家借拍,通過影像過干癮。曾經(jīng)有一次,為了罕見的黃蠟石從斗六市直奔基隆的暖暖,拍照到半夜,態(tài)度比職業(yè)攝影師還認(rèn)真,因為不拍會后悔。不過石頭很難拍得立體,也常要添購相機設(shè)備,所以陳老師光大小鏡頭就有四十多顆,看到一顆拍一顆,拍照建檔的雅石多達幾萬顆,為保證質(zhì)量,他都用幻燈片格式拍照。
賞玩雅石需要搭配臺座或水盤,但臺座需依照雅石大小量身打造,當(dāng)時工錢昂貴又沒有木工愿意做,他干脆自己買來木槌、雕刻刀、線鋸,親手做出3000多個雅石臺座。
后來,陳老師覺得滿室收藏的雅石無人可分享,是收藏雅石的遺憾,但也慶幸有這些他如兒孫般疼惜的雅石,每天拍照建檔,陪他度過充實的退休生活。
陳老師也非常欣賞大陸的名勝古跡和奇石,兩岸開放之初,他就回福州探親,目睹了壽山石的美姿,隨即到壽山村采訪田黃的采集與雕刻過程。后來每年三次以自由行方式到大陸旅游,一方面旅游拍照,一方面到當(dāng)?shù)仄媸袌霾稍L并搜集資料,撰寫《中國的雅石》與《中國的化石》文章發(fā)表于各報章雜志。目前他的足跡幾乎遍布全國,拜訪過很多大陸石友。也曾替本刊撰寫《臺灣雅石在大陸》和《臺灣人逛大陸賞雅石》系列文章。最值得一提的是陳老師于1995年出版了《臺灣雅石》一書,詳細介紹臺灣所有雅石的產(chǎn)地與欣賞要領(lǐng),發(fā)行于兩岸,帶動了玩賞雅石的風(fēng)氣,至今都讓玩石界稱贊不已。
陳老師一直有個成立文物館的夢想,他常在Facebook與部落格發(fā)表雅石文章,替雜志、報刊撰寫文稿,四處演講、展覽,結(jié)交許多兩岸的石友并成立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夢想有一天能成立臺灣雅石文物館,好將臺灣雅石推向海峽兩岸和國際,讓全世界的人知道臺灣雅石奇特又稀有。
陳老師始終認(rèn)為中國古代文人早已體會賞石的雅趣。首推唐代白居易,因為他提出“愛石十德”:1、養(yǎng)情延愛顏。2、助眼除睡眠。3、澄心無穢惡。4、草木知春秋。5、不遠有眺望。6、不行入巖窟。7、不尋見海浦。8、迎夏有納涼。9、延年無朽損。10、弄之無惡業(yè)。到了宋朝,詩人陸游也曾經(jīng)說“花若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在賞石人眼中,石頭雖無語,卻有肌理、紋路、色澤的不同,更有“瘦、皺、漏、透、丑”等欣賞要訣,也因此很多傳承的雅石在拍賣市場才能屢次創(chuàng)下成交新高的紀(jì)錄。
陳老師深深體悟石頭來自大自然,造型變化無窮,例如山水石、抽象石、象形石等,堪稱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賞石不同于其他藝術(shù),它不像攝影或繪畫,它潛藏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具有想象藝術(shù)的本質(zhì),只要常懷有對石頭的敬意,本著藝術(shù)心,感恩的心,去觀賞它,它永遠如此的引人遐思,讓人看它千遍仍覺得意猶未盡。
尤其近幾十年來,由于國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閑娛樂時間增加。消遣方式如攝影、養(yǎng)花木、書畫、養(yǎng)寵物、登山旅游……我則認(rèn)為最佳的休閑是到溪里、海邊,一邊玩樂,一邊順道采撿奇石,既可放松心情,欣賞大自然的風(fēng)景,又可鍛煉身體,享受徒手空拳便得到寶物的樂趣。采撿回家的石頭,再用空閑時間整理出美麗、耐人尋味的石相,石相之妙,如詩情畫意,令人有“相看兩不厭”的感受,既可忘卻一切生活中的辛勞煩悶,又可獲得一份無價的精神財富,還可珍藏一顆珍貴的雅石,真是一舉數(shù)得,何樂而不為呢?
依采石的經(jīng)驗,陳老師認(rèn)為要領(lǐng)悟采石的樂趣,一定要遵循采石五步驟:1、采石。2、洗石、養(yǎng)石。3、擺石,4、賞石、敬石,5、藏石。最好有富于經(jīng)驗的行家引導(dǎo)和講解,平時多閱讀有關(guān)雅石的書籍,參觀展覽,并且要有親自制作臺座的經(jīng)驗,才能真正體悟采雅石的樂趣。
陳老師將采石的樂趣與益處歸納為下列幾點:
1、能消除不良嗜好,強身保健,培養(yǎng)耐力。采石是人生耐力和毅力的最佳考驗,要尋獲一顆上等雅石,必須溯溪、涉水,在高山、溪谷、海邊的千百萬石頭中,挑選出一顆值得賞玩的,又需以體力扛回,其過程乃是最佳的體能運動,同時進行腳底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一切不良嗜好,自然會失去吸引力。
2、以石會友,能拓寬生活空間。賞石、采石自然會結(jié)交一些志同道合的石友,彼此交換心得、理念,促進情感交流,進而成為益友,組建石友會,參加或觀摩雅石展,生活空間自然拓寬、充實,不致于枯燥無聊,更能從賞玩雅石之中結(jié)交眾多石友,益處良多。
3、悟出待人處事的哲理。如果采得的是溪中之石,可領(lǐng)悟到被磨練的結(jié)果是柔美、渾圓,而山石則讓人聯(lián)想石頭在深土里耐腐蝕之特性,更令人體會到“??菔癄€、此情不渝”的詩句,海邊的石頭教人容忍,任狂風(fēng)暴雨、寒霜烈日,結(jié)果是古樸自然,色艷奇美。這些哲理應(yīng)用到我們的為人處事之中,更能增加奮發(fā)勇進的毅力與決心。
4、美化家庭、凈化人生。若將雅石陳列與生活起居布局互相調(diào)和,打成一片,將可提升工作效率、文化藝術(shù)水平,使家庭更和諧、社會更和睦,人人過幸福優(yōu)雅的人生。例如將雅石置于水盤或臺座中,適當(dāng)?shù)卮钆涿袼姿嚻?、國畫、古玩、小盆栽、花鳥等,更能使居家環(huán)境具有親切的格調(diào),增添生活情趣。家中走廊、庭院、樓梯,陳列雅石,可使友人有雅興來訪,更有鎮(zhèn)宅平安之效用。
陳老師有句名言:“雅石不是無情物,奇形自然來。容貌任君猜,觀我若有情,與君共開懷?!币虼耍咏攀?,久而久之可以養(yǎng)成心胸開闊、氣度包容、凡事容讓、清虛空闊的心境。他記得有兩首禪詩:“世人多上七層嶺,到此無從更上天。何不留此余興好,小登雨步也悠然。”和“草堂無物伴身閑,惟有屏風(fēng)枕蕈間。本向他山求得石,卻于石上看化山?!庇啥U詩可以體會賞石悟石在心靈上的樂趣,是金錢物質(zhì)所不能換取的,而玩賞雅石,當(dāng)能體會人生一切“無念、無相、無往”、“石亦禪,禪亦石”的禪境,所以說采石之樂樂無窮!
陳老師認(rèn)為玩賞雅石要有樂趣也要懂得要領(lǐng),要以“靜觀萬物皆自得”的態(tài)度,靜觀石頭內(nèi)在的變化,“以其形、觀其象、體其理、悟其趣。”不要只看雅石外表的虛無,否則到頭來只是無病呻吟罷了。
陳老師強調(diào)玩石的基本態(tài)度應(yīng)是“心雅雅石才會雅,心美雅石才會美”。玩賞雅石必須具備雅量和包容心,才會左右逢源、自得其樂?!巴嫜攀砂V不能迷”,太迷了容易玩物喪志,得不償失。因此,應(yīng)以平常心玩雅石,有空約個朋友到河谷、溪邊、海岸去撿雅石,放松心情,欣賞美麗的風(fēng)光……將帶回家的雅石,慢慢地清洗,配置臺座、水盤,再約幾個志同道合的石友,沏壺好茶,與好友喝茶論石、切磋石道,真是人生一大享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