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析《豆棚閑話》的敘事結(jié)構(gòu)與隱含作者

      2016-03-23 22:12:10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閑話居士西施

      唐 輝

      (華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6)

      ?

      ·文藝論叢·

      試析《豆棚閑話》的敘事結(jié)構(gòu)與隱含作者

      唐 輝

      (華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6)

      《豆棚閑話》以“豆棚”這個空間為主線,通過描寫豆棚里豆藤的生長來展現(xiàn)時間的變化,以鄉(xiāng)間各樣人式為主角,在“豆棚”空間下以閑話的形式講述了十二個相對獨立的故事。在這些相對獨立的故事中,敘述者不再單一且敘述視角不斷轉(zhuǎn)換,故事中套故事,展現(xiàn)了三維立體空間,形成了一個宏觀的故事隱形框架。文章從宏觀與微觀角度出發(fā),分析了《豆棚閑話》敘事結(jié)構(gòu)所展現(xiàn)的獨特的敘事技巧,并及以作者解構(gòu)的歷史人物形象和作者生活的歷史背景為基礎來分析故事中的隱含作者。

      《豆棚閑話》;敘事結(jié)構(gòu);隱含作者

      隨著清王朝對政治王權(quán)的鞏固,其思想輿論控制也逐步嚴格?!爸R分子為免受文字獄之禍,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只能就倫常節(jié)教的鼓吹,佛道因果的宣教,世道人心的變易以及男女艷遇奇聞等方面作文章?!盵1]《豆棚閑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署名為“艾衲居士”的一部白話世情小說。作者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際,真實姓名與身份已不可考據(jù)。“極摹人情世態(tài)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2]在《豆棚閑話》一書中,雖說題目名為“閑話”,但實際上作者明顯地有憤世疾俗、顛倒忠奸等情感的流露,通過敘述者聲音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如批判人性中嫉妒、貪婪、殘暴等,以及諸多的社會風氣問題。

      “艾衲居士”在該書“弁言”中從“吾鄉(xiāng)先輩詩人徐菊潭有《豆棚吟》一冊”開始,由于“不嗜作詩,乃檢遺事可堪解頤者,偶列數(shù)則”,用來“補《豆棚》之意”,故命名為《豆棚閑話》。全書從豆子的繁榮到枯萎過程展現(xiàn)了時間的推移與變化,來記敘“豆棚”下12次談話。故事中人物的談話聊天都是從豆棚下開始,也是以離開豆棚這個場景各自回家而結(jié)束。其中11個故事都是通過豆棚下的鄉(xiāng)民來講述,但這個講述者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由好幾個人來承擔。作品中的敘述者不是以第一人稱“我”的形式直接介入,而是一種上帝全知全能視角“她”或“他”來敘事,艾衲居士不僅了解主人公如何行動,且也知道筆下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與思想活動,全然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胡適曾在《〈豆棚閑話〉筆記》中這樣評論:“《豆棚閑話》的文章很平凡?!盵3]“此中十二篇都不是好小說,見解不高,文字也不佳?!盵4]這里,胡適主要是從文字語言藝術(shù)方面來談《豆棚閑話》,忽略了《豆棚閑話》的敘事結(jié)構(gòu)在白話小說史上的意義。鄭振鐸在《中國文學研究》對其敘事結(jié)構(gòu)有論述:“惟全書皆以豆棚之下的談話為線索,一氣貫串下去,卻是從前任何話本集所不曾有過的體裁。此種‘故事索’的體裁,我們在印度、波斯、阿剌伯諸故事集中,常常見到。世界最有名的故事集《天方夜談》……印度的偉大的《故事書》、《故事海》……歐洲著名的鮑卡且亞的《十日談》、 卻叟的《剛脫葆萊故事》也都是具有如此的體裁的。只有在中國,小說上雖受有很深刻的印度的影響,而這個印度很流行的小說集的體裁,卻僅僅見有《豆棚閑話》一書而已?!盵5]在這段話中,鄭振鐸認為《豆棚閑話》的敘事結(jié)構(gòu)與《天方夜譚》、《十日談》十分相似,他把這種敘事結(jié)構(gòu)稱之為“故事索”,也有人稱作“框架故事”,無論是誰都可以參與故事,且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把故事講述下去。

      美國學者韓南在《中國白話小說史》認為《豆棚閑話》“標志著和中國白話小說本身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的決裂”[6]石昌渝認為“中國白話短篇小說如果在《豆棚閑話》的起點上再向前邁進,那就要走進近代小說的范疇?!盵7]或許韓南、石昌渝評價過高,但從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豆棚閑話》的敘事結(jié)構(gòu)在白話小說史上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

      一、《豆棚閑話》的敘事結(jié)構(gòu)

      (一)宏觀上的并置結(jié)構(gòu)

      《豆棚閑話》講述了十二個故事,這些故事中有關(guān)于古代歷史人物,也有關(guān)于民間奇聞逸事,用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講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發(fā)生在這些人物身上的故事。但這不是一個所謂的短篇故事集,艾衲居士并不是把這十二個故事無系統(tǒng)地排列在一起,從宏觀來看這十二個故事在整體上構(gòu)成了一個并置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在結(jié)構(gòu)內(nèi)部又有一個復雜的敘事系統(tǒng),使得每個故事有條不紊地敘述開來。

      “并置”這個創(chuàng)作批評概念是1945年美國著名文學批評家約瑟夫·弗蘭克在研究現(xiàn)代主義小說時提出來的,與傳統(tǒng)時間藝術(shù)“變化”相區(qū)別而言,是指在文本中并列地置放各種意象和暗示、象征和聯(lián)系,使它們在文本中取得連續(xù)的參照與前后照應,從而結(jié)成一個整體。[8]從整體結(jié)構(gòu)來看,《豆棚閑話》的十二個故事構(gòu)成了并置結(jié)構(gòu)?!抖古镩e話》中十二個故事沒有因果關(guān)系上的連續(xù),都是時間單位上發(fā)生的單獨事件,任何事物都在中間,自身有著完整獨立的結(jié)構(gòu)。

      戈特弗里德·本在《表象型小說》中使用了一個比喻——小說應該按桔狀構(gòu)造——與空間形式有效地發(fā)生了聯(lián)系??臻g形式的小說不是蘿卜,日積月累,而是由許多相似的瓣組成的桔子。[9]《豆棚閑話》圍繞著唯一的“豆棚”——這一空間而建構(gòu),通過“豆棚”把所有講故事人與聽故事人聚集在這一空間中,打破了敘述的時間流,不論是讀者、聽故事與講故事的人,注意力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nèi)都被固定在諸種聯(lián)系的交互作用之中,并列地置放那些或小或大的意義單位。但在小說的各個故事中,時間是不重要的:很少有事件發(fā)生在現(xiàn)在。如:《第一則介之推火封妒婦》中“某年某月,我同幾個伙計販了藥材,前往山東發(fā)賣……”“在山東對門,山西晉地太原府綿縣地方。行到彼處未及十里,路上人娓娓說長說短……”等等。其實《豆棚閑話》僅在表面上是時間性和線性的,每一個故事幾乎都提到了豆棚中“豆藤在地上長將起來”“豆藤驟長,枝葉蓬松”“棚上豆花開遍”“結(jié)的豆莢俱鼓釘相似,圓湛起來”等描寫展現(xiàn)了時間的變化,當這些意象被并置時,敘述者發(fā)現(xiàn)通過這些可見的豆棚變化,時間的流逝被突然體驗到了。這樣使得艾衲居士所講的故事的統(tǒng)一性不是存在于時間關(guān)系中,而是存在于“豆棚”這個空間關(guān)系中,當“豆棚”空間不存在時,也就沒有所謂的故事了。時間的定格或絕對時間,恰恰也是小說空間的表現(xiàn)形式,就如照片一般以外在的空間形式來承載凝固的瞬間。在“老成人"與“幾個少年朋友”從聚集到離開豆棚這個時間段中,“豆棚”空間內(nèi)的故事并無真正的情節(jié)發(fā)展,全書十二個故事之間也沒有任何必要的相互聯(lián)系,各個故事都有同等的重要性。當《豆棚閑話》中“老成的人”開始講故事時,這是一個處于“豆棚”空間之外的場景,敘事時間流終止了,聽者的注意力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nèi)被固定在“老成的人”故事的交互作用中。于是十二個故事構(gòu)成了一個平行的并置結(jié)構(gòu),時間上二維空間的單個故事編織成了一個三維立體空間性的結(jié)構(gòu)網(wǎng)。

      (二)微觀下的線性結(jié)構(gòu)

      《豆棚閑話》前十一則故事都采取框架式結(jié)構(gòu),通過故事中“現(xiàn)在”人物的對話設計,把許多分散獨立但主題相似的故事聯(lián)結(jié)起來,同時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使故事的講述得以繼續(xù)。如:《第一則介之推火封妒婦》中通過“幾個少年朋友”與“老成人”對話,才把“妒”這個主題的兩個故事聯(lián)結(jié)起來。又如:《第二則范少伯水葬西施》通過“老者”與“眾后生”的來回對話,講述了從“大禹治水”到“越王勾踐”時代間的紅顏禍水與朝代興亡之間的林林總總。妲己破壞朝綱使得武王興兵伐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搏褒姒一笑被犬戎滅國,后將故事落腳點停在西子與范蠡的故事傳奇上。可見這些故事都是按照朝代更替時間線索來安排的,同時每個小故事又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線索來講述,通過“豆棚”間講述者與聽者之間的對話,二者間不同想法的碰撞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同時也使得每一則故事中不同的小故事銜接得天衣無縫。

      《豆棚閑話》中大多數(shù)故事是以某個人的某段經(jīng)歷為線索,而這個人一般不是主人公,聯(lián)結(jié)各種不同事件,編織成完整的故事。如《第一則介之推火封妒婦》通過“我”在山東或山西的見聞來知曉此故事,現(xiàn)講述給“豆棚”下的“你們”。然當“老成人”與“幾個少年朋友”進入到所講故事的另一層空間時,這時講述的故事是以傳統(tǒng)線性方式進行,情節(jié)完整且沿著時間發(fā)展順序建構(gòu)。以《第五則小乞兒真心孝義》為例,講述了吳定用行乞來的食物給母親祝壽,母親忌辰時孝行回來路上拾金不昧,又日趕鬧佛會途中救失婦之人且送其回家,偶行黃梅市仗義掏金助賣子償富者的老者,卻被狀告縣衙,因縣主英明得三百兩和一婦人,后生三子成書香世家。故事以喜劇大團圓的方式告終,且故事情節(jié)完整,按照時間發(fā)展的順序來展開。在整部小說十二個故事中,結(jié)構(gòu)可謂大同小異,遵循線性結(jié)構(gòu)講述的方式,邏輯關(guān)系清晰使讀者比較容易把握每則故事的時間脈絡、因果關(guān)系。

      二、《豆棚閑話》中的隱含作者

      《豆棚閑話》在主故事、骨干故事及中小故事的套嵌之外,還有表層結(jié)構(gòu)——即艾衲居士在《豆棚閑話》中發(fā)表的議論。他將所講故事的行動分派給了不同敘述者,而且這些不同敘述者都不是這十二個故事中的主角。但是實際上這些不同敘述者擔任了“專斷的講述”者職責,艾衲居士的意識也正是隱含在這些不同敘述者背后。每一章故事開篇前的議論,以及《第十二則陳齋長論地談天》“創(chuàng)作紀實”等,并沒有使全書結(jié)構(gòu)松散,而是時刻提醒讀者存在一個“上帝”般講述者——艾衲居士。這個附表層結(jié)構(gòu)使艾衲居士時隱時現(xiàn)地介入,把現(xiàn)在、過去與創(chuàng)作現(xiàn)實聯(lián)結(jié)起來,艾衲居士有時與故事中人物一起說古道今,有時直接出來發(fā)表議論。

      “隱含作者”這一概念是韋恩·布思在《小說修辭學》中首次提出來,申丹認為“隱含作者”既涉及作者的編碼又涉及讀者的解碼?!熬途幋a而言,‘隱含作者’就是處于某種創(chuàng)作狀態(tài)、以某種立場和方式來‘寫作的正式作者’;就解碼而言,‘隱含作者’則是文本‘隱含’的供讀者推導的這一寫作者的形象?!盵10]如此一來,《豆棚閑話》并非一般“閑話”,如“介之推火封妒婦”“范少伯水葬西施”“首陽山叔齊變節(jié)”中的人物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艾衲居士在易代之際重塑、議論這些經(jīng)典故事中人物的背后,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意識呢?

      (一)介之推

      介之推在古典文化中承擔著隱士、忠臣等意象,但是介之推這個歷史形象的定型是經(jīng)過了一段漫長的演變過程。其最早在《左傳》記載:“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祀[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盵11]在這段文字中,《左傳》只是記載隱居后去世了,并未提及介子推是如何死去的。之后是屈原的《楚辭·九章·昔往日》也提到介子推:“介予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yōu)游。”[12]而王逸注“立枯”二字時,認為介子推是抱樹燒死,這一觀點在《莊子·盜跖》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盵13]《呂氏春秋·介立》增加了介之推新事件——“晉文公反國,介子推不肯受賞,自為賦詩”、“懸書公門,而伏于山下”,之后的《史記·晉世家》通過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將介之推定義為隱士。劉向的《列仙傳》更進一步將介之推限定為隱士,“后數(shù)十年,莫知所在”,即功成身退、得道成仙的隱士?!逗鬂h書·周舉傳》記載周舉稍遷并州刺史時,因介子推寒食節(jié)死了不少人,于是向百姓宣傳恢復熟食??梢姈|漢時期在太原一帶,寒食節(jié)風俗已經(jīng)流行起來。而《東周列國志》對介之推的一系列故事情節(jié)進行了一系列整合。通過介之推故事形象的一個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介之推的隱士、忠臣形象到明末逐漸定型。

      可是艾衲居士“介之推火封妒婦”中的介之推的忠臣、孝子、隱士文化意象被瓦解,猶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那么介之推這一人物形象隱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傾向呢?首先是介之推承載的道德典型在日常生活中受盡妒婦折磨的事件前被瓦解,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不再是“神話般”的存在。其次,艾衲居士是明末清初人,介之推道德形象的瓦解暗示著艾衲居士“自我”有著明朝遺民色彩,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孝子、忠臣、隱士形象由于時代變化,與儒道正統(tǒng)文化思想漸行漸遠,引發(fā)了艾衲居士的思考。第三,介之推文化意象的解構(gòu)隱含著作者對現(xiàn)實世界的關(guān)切,典范的消解隱含作者對真正的隱士、忠臣的呼喚與向往。

      (二)西施與范蠡

      艾衲居士在這則故事里將西施的故事放在褒姒的后面,褒姒故事仍按歷史主流敘事,使得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被犬戎所滅,即紅顏禍水。西施與范蠡故事的流傳在世已久,文學作品也數(shù)不勝數(shù),但《豆棚閑話》有明確的針對對象,“亡國之妖顛倒朝綱……昨日前村中做戲,我看了一本《浣紗記》……可見越國復得興霸,……西施倒是第一個功臣……”[14]可見“范少伯水葬西施”這一則故事是以明朝梁辰魚傳奇《浣紗記》為依據(jù)的。梁辰魚《浣紗記》以范蠡與西施的聚散離合為線索,將愛情與國家大事融為了一體,西施在劇中出演明白事理,識大體的正面形象,之后無名氏的《倒浣紗傳奇》仍是繼續(xù)《浣紗記》情節(jié),范蠡擔心勾踐見西施有亡國之患,故下令皮囊沉西施,西施責難范蠡忘情負義,而范蠡則認為其是紅顏禍水,終被沉水而亡,后轉(zhuǎn)世修煉與范蠡共列仙班。具體分析可見《倒浣紗傳奇》中西施是被作為反面人物、范蠡是被作為正面人物來刻畫的?!抖古镩e話》的西施沒有了“千古美人”歷史光環(huán),其形象被描述為:“一個老大嫁不出門的滯貨,偶然成了虛名”[15]“一個村莊女子”[16];范蠡則是一個貪婪的小人形象。

      在某一程度上說,褒姒與西施的共同點是:帝王寵愛她們而荒廢了朝綱,繼而國家被滅亡。可艾衲居士在處理西施意象時,并沒有延續(xù)這則故事前半段處理褒姒的方式,而是通過不同人物間對話,將千古美人村姑化。艾衲居士處于王朝更替時代,他對兩則故事不同的處理方式,是否隱含了其內(nèi)心深處的某種意識?首先,艾衲居士消解了文學史上西子所承載的古典文化與美學價值,同時借老者之口:“那吳王既待你如此恩情,只該從中調(diào)停那越王歸國,兩不相犯。一面扶持吳王興些霸業(yè),前不負越,后不負吳,這便真旱千載奮杰女子。何苦先許身于范蠡,后又當做鵝酒送與吳王?!盵17]通過分析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到,艾衲居士認為沒有什么真正的愛情理想,應有女子對丈夫的忠貞、報恩之心——使越王歸國、吳王霸業(yè)興,而不是先后委身于范蠡、吳王。我國古代歷來有“香草美人傳統(tǒng)”,再加上清初文網(wǎng)之森嚴、“世道不平”等原因,其對西子的評價隱含著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意識。在某種程度上,這段評價隱含著作者對前朝的依戀,不應變易其主。同時,作者認為自己有責任使?jié)M族統(tǒng)治者離開中原,以及扶持前朝的統(tǒng)治。其次,西施介入了吳國與越國的復雜政治斗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西施對越國的愛國情感。艾衲居士借老者之口分析了蘇軾筆下“欲把西湖比西子”不是贊賞西子,而是“前人將西湖比西子者,正說著西湖無益于杭城,卻與西施具那傾國傾城之貌有害吳國意思一樣?!盵18]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談,這種仍認為西施是吳國的“紅顏禍水”觀點,表現(xiàn)了艾衲居士真正的自我與隱含自我的一個矛盾,試圖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作者反思歷史上西施是“紅顏禍水”的審美觀念,不再從以前的角度來審視歷史,西施不再具有文人們的理想美學境界,隱含著作者把她當成世俗生活中衡量自我的一個工具與價值符號。

      (三)伯夷與叔齊

      伯夷與叔齊的故事與“介之推”“西施與范蠡”故事一樣,都是中國歷史故事中的典范。“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19]以及《史記》的第一篇列傳就是記載伯夷與叔齊二位,孔子與司馬遷都對伯夷與叔齊“不食周粟”的行為極為推崇。三國時曹操也有詩歌贊頌說:“伯夷叔齊,古之遺賢。讓國不用,餓殂首山?!盵20]可見伯夷與叔齊故事的經(jīng)典化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我們都知道,伯夷、叔齊在中國古代儒家文化中是忠孝節(jié)義的代表,不僅是各朝各代統(tǒng)治者稱贊的對象也是文人與士大夫?qū)W習的對象。

      而艾衲居士講述的是伯夷與叔齊逃到首陽山食采薇之后思想變化的故事,伯夷依舊是對商王朝統(tǒng)治者忠貞不渝,而叔齊為了“五斗米”而偷下山投靠新興統(tǒng)治者。這時,出現(xiàn)了眾獸對叔齊的做法的質(zhì)問,但叔齊順利下山,且準備投靠新朝,但快到京城投宿于某店時夢見自己被忠心耿耿的商朝遺民虜獲,驚險一番后被齊物主解救,認為:“物主這派論頭,自信此番出山卻是不差,待有功名到手,再往西山收拾家兄枯骨,未為晚也?!盵21]在這則故事里,伯夷扮演著忠于舊朝的角色,叔齊則被賦予背叛舊朝、狡猾虛偽的形象。相比較前兩個歷史故事來說,這則故事多了人物心理的刻畫,如:“此來我好差矣!家兄伯夷乃是應襲君爵的國主,于千古倫理上大義看來,守著商家的祖功宗訓是應該的?!叭沾中母?,走上山來,只道山中惟我二人,也還算個千古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品?!跄魏窝枥?、肚皮中軟當當、空洞洞,委實支撐不過。猛然想起人生世間,所圖不過‘名’、‘利’二字?!O或今朝起義,明日興師,萬一偶然腳蹋手滑,未免做了招災惹禍的都頭。……”[22]這是叔齊下山依附新朝時的心理辯解,聯(lián)系艾衲居士生活的背景,這是否隱含著作者對當時降清者的批判呢?但筆者認為不是這么簡單,艾衲居士作為一個易代之際的知識分子,重新塑造叔齊的形象以及刻畫細膩的心理特征,不僅是為了批判和貶低叔齊一類的便捷者,同時也否定了伯夷這類代表著當時社會中通過虛假隱退來獲得清高名聲之人,“誰料近來借名養(yǎng)傲者既多,而托隱求征者益復不少,滿山留得些不消耕種、不要納稅的薇蕨資糧,又被那會起早占頭籌的采取凈盡?!盵23]可見這種批評是雙向的。那么,“托隱求征”的伯夷、“下山變節(jié)”的叔齊都不是艾衲居士所推崇的,這種批判背后隱含著作者矛盾的心理,即企圖通過歷史現(xiàn)象來思考如何找到自己與朝代更替的平衡點。

      艾衲居士對典范的顛覆與重塑,隱含著作者對易代之際的現(xiàn)實的思考,試圖通過挖掘歷史進行反思。作者一直努力以現(xiàn)實的邏輯去重新解釋歷史,描繪了一系列荒誕的情節(jié)試圖與歷史真的面目對話,但小說中某些思想互相矛盾也可看出艾衲居士“獨立思考”的精神,其對現(xiàn)實的清醒認識也給他帶來了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迷茫與痛苦,一直在思考與尋找和現(xiàn)實世界的契合點。

      三、結(jié)語

      《豆棚閑話》中所描寫的世界不僅有對生活現(xiàn)實的觀照,也有通過對歷史典范的荒誕性的解構(gòu),如一些離奇的情節(jié)與怪誕的場景,共同展現(xiàn)了明末清初生活的某些切面,更重要的是艾衲居士對現(xiàn)實世界的思考。它的問世,突破了以往的敘事結(jié)構(gòu),為中國白話小說史添上了絢爛的一筆?!抖古镩e話》包括12個故事,其發(fā)生地點在“豆棚”這個特定空間,安排不同的講述者輪流出演。但故事并不是在一個非常緊密的連續(xù)時間段內(nèi)講述,而是從主人種豆搭棚乘涼的炎夏到豆??蓍碌纳钋锏臅r間內(nèi)進行跨度,這種敘事安排在白話小說史上是極其少有的。每則故事均以人們聚集在豆棚中的空間開始,即有關(guān)豆的詩歌或者故事生發(fā)開去而進入故事空間,最終將時光鏡頭拉到當下的空間場景,回到豆棚講述人各自離開回家作為結(jié)束。秋天快要完盡時,怕官府說他們鬧事,于是推倒了豆棚,各自離開散去。

      “作品的藝術(shù)形式取決于作家的創(chuàng)作動機、藝術(shù)匠心和創(chuàng)作心理活動。從作家主體而言,這是三者合一。”[24]把《豆棚閑話》放進歷史的和時代的背景中去,其在文學傳統(tǒng)上以及藝術(shù)形式的繼承上跟中國白話小說是一脈相承的,但其特殊之處已沒有說書人的框架與話語,在以前的話本小說中,作者一般采取說書人的方式講述故事。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在宏觀框架上使用了并置式的敘事技巧。然而當我們觸及每一個小故事時,會發(fā)現(xiàn)小故事是按著傳統(tǒng)的線性結(jié)構(gòu)來架構(gòu)的。在整部小說故事集中,艾衲居士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各自需要,精心構(gòu)建了許多的敘述空間,第一個敘述空間就是“豆棚”,使得文本內(nèi)部立體化與空間化,這與以前的擬話本小說的說書人的形式——你說我聽的單向交流方式極其不同。豆棚空間中營造了眾多敘述者與聽眾之間的有效的對話,促進了故事情節(jié)的進展,以及通過不同的講述者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艾衲居士不僅繼承了古典白話小說的敘事技巧,同時也有歷史性的創(chuàng)新之處,屬于他自己獨特的敘事風格,對后代文學創(chuàng)作也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也分析了被作者重塑的三個典型故事來看作者的隱含意識,看時代在作家筆下所留的印記,從而看到作家對時代的思考以及在這中間尋找平衡點的微妙關(guān)系。

      “從閱讀的角度來說,隱含作者是從作品中推導出來的作者形象。”[25]深入分析《豆棚閑話》的每個故事,會發(fā)現(xiàn)故事中作者的身影幾乎處處隱存。作者生活的易代之際,統(tǒng)治者對人民思想控制的空前加強,文人們?nèi)绾伟l(fā)表他們對這個社會的獨特思考呢?重塑文化人物形象,可能是艾衲居士的發(fā)泄窗口,文筆尖銳深刻,以及隱含著作者自己在這個風云變幻的時代該何去何從的困惑,以及對同時代人的批判意識。

      [1][5]王增斌.明清世態(tài)人情小說史稿[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8:347,354.

      [2]張兵.話本小說史話[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120.

      [3][4]胡適.胡適全集·第十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40,541.

      [6]韓南著,尹慧珉譯.中國白話小說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191.

      [7]石昌渝.中國小說流派論[M].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288.

      [8]李丹.“并置”的藝術(shù)——現(xiàn)代主義小說的空間形式解讀[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8:105.

      [9]【美】約瑟夫·弗蘭克等著,秦林芳編譯.現(xiàn)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142.

      [10][25]申丹.敘事、文體與潛文本:重讀英美經(jīng)典短篇小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37,124.

      [11]【春秋】左丘明撰,舒勝利,陳霞村譯注.左傳[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83.

      [12]文懷沙.屈原九章今繹[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97.

      [13]南開大學文學院《文學與文化》編委會.文學與文化·第10輯[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281.

      [14][15][16][17][18][21][22][23]【清】艾衲居士,古墨吳浪子.豆棚閑話·西湖佳話[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12,15,12,13,13,59,55,55.

      [19]孔子,孟子著.論語·孟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50.

      [20]劉爽.圣賢先哲的立世之道[M].中國臺灣:臺海出版社,2008:265.

      [24]方平.《十日談》的敘述系統(tǒng)——關(guān)于作品的藝術(shù)形式的研究[J].外國文學評論,1987(4):97.

      (實習編輯:徐雯婷)

      2016-04-29

      唐 輝(1992-),女,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I207.41

      A

      1004-342(2016)05-43-06

      猜你喜歡
      閑話居士西施
      豬肉西施
      都市(2023年6期)2023-10-26 03:30:57
      閑話“臘肉”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18
      網(wǎng)邊閑話
      中華詩詞(2020年6期)2020-12-14 07:46:10
      青塘居士詩詞選
      中華詩詞(2020年1期)2020-09-21 09:24:30
      成雙結(jié)對
      鼠年閑話鼠
      公民與法治(2020年2期)2020-05-30 12:28:54
      趣味語文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莊子說》(十三)
      中老年健康(2016年1期)2016-03-07 09:13:07
      朋友眼里出西施
      中學生(2015年25期)2015-03-01 03:44:25
      清丰县| 江北区| 金乡县| 辰溪县| 葫芦岛市| 海门市| 万山特区| 汝阳县| 嫩江县| 新民市| 肃宁县| 栾川县| 峨眉山市| 兴业县| 繁峙县| 进贤县| 壶关县| 洛隆县| 涞水县| 乐陵市| 迭部县| 长宁县| 兴文县| 东乡县| 波密县| 洪江市| 禹城市| 泗洪县| 日土县| 嘉祥县| 斗六市| 贺兰县| 曲阜市| 越西县| 汉中市| 汝城县| 宜阳县| 石台县| 浮梁县| 伊金霍洛旗|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