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不斷穩(wěn)步推進,高等教育為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了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改革已經初見成效。但是由于教育改革受到政治形態(tài)的制約,高等教育改革在體制改革方面受到制約,高校缺乏自主權,因此改革必須要重新思考教育理論與改革理論與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契合度。
【關鍵詞】高等教育改革 教育理論 改革理論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02-01
為了改革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標以及大概方向需要高等院校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思路制定,教育改革的最基礎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社會棟梁。高等教育改革理論而言希望可以將教育改革中的不足之處加以彌補,讓教育可以更加完善健全,并且不斷接收到新鮮的知識血液精華,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弊端是必然事件,一旦教育弊端被放大那么就會成為比較具有普遍性的代表性行為,比較淺顯的弊端可能會得到改善與解決,但是如果弊端思想被根深蒂固就很難實現改革,實行高等教育的改革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改革措施實現高等教育的拓展完善,高等教育改革應當對已有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革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大學的教學任務以及目的等等進行反復研究和探討,讓高等院校成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來發(fā)展。
從改革理論上講,高等教育改革與所有改革一樣,目的都是要祛除原有生態(tài)系統中陳舊和不合理的因素,加入符合當前實踐經驗的新元素。我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到今天,雖然一直在不斷調整變革,但是一些弊端仍然存在,當前改革的重點就是要發(fā)現這些舊疾。弊端本來是指那些少見的、違背常理的行為,但是一旦這種弊端頻繁的干擾到了正常的改革進程或者這些弊端本身已經為大眾所接受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威脅就更加嚴重了。我國當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弊端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改革中已經被發(fā)現并且被糾正,另外一種是已經被接受,不再被視為偏離正軌的行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達到育人的目標,現有的改革不徹底性意味著我們只能無限趨近于目標,只有發(fā)現舊有系統中的深層次問題才能完全實現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標。
鑒于以上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特點,在改革實踐中應該注重改革的創(chuàng)新性和發(fā)展性,改變有可能是重復的、無用的,但是改革則必須是前進的上升,不斷糾正錯位的目標。在時間中還要把握好度,掌控好改的頻率和步伐,在保證當前高等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的情況下逐步推行各項改革措施。最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須堅持獨立性的原則,不斷排除來自系統外因素的干擾,堅持高等教育的本質,弱化來自政治經濟方面的干擾力度。
高等教育在改革落實中存在許多矛盾點,高等院校中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獲得新知識,更多的是為了在以后就業(yè)中可以獲得更好的機會,但是這二者卻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巨大的沖突,高等院校中的專業(yè)性學科較多,學生在選擇專業(yè)時往往會帶入私人情感到其中,包括學生對所學專業(yè)職業(yè)的重視和喜好,由于專業(yè)的特殊性導致高等院校內學院之間都是單獨性的發(fā)展,而彼此之間的協作效果也不盡如意。不僅是學生對高等院校而言也無法平衡處理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需要把握好教育改革的內涵與精髓,不僅僅需要遵循改革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應當將高等教育中的不足之處徹底去除讓改革得到新的發(fā)展需求以及目標,對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不能盲目前進應當做到適度發(fā)展,具體體現在改革的力度上以及改革的具體方面操作上等等,高等教育改革中必然會存在許多干擾因素,而高校對學生考試成績等方面的要求以及評判標準需要適當的緩解。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個面向未來不斷與各方博弈的過程,一時的阻礙不會影響大方向,改革的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各方阻力的過程,失敗的經驗有時候比成功的經驗更讓人受益匪淺。隨著實踐的不斷變化,改革的方式和目標都要不斷修正。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改革可以說已經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改革怎樣從宏觀細化到微觀,從外部深入到內部,由管理方式的改革向教學層面的改革都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在這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高等教育的辦學理念和精神,不斷積淀獨特的文化氣質,蔡元培曾說過:“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文化人才,不斷鍛造符合時代標準的人才新高度, 建立符合我國時代發(fā)展要求的高等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陳廷柱.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推進高等教育改革應注意的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10(07)
[2]談松華.戰(zhàn)略機遇期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走向[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0(02)
[3]趙俊芳.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六十年的歷程與經驗[J]. 中國高教研究. 2009(10)
[4]陳學飛,展立新. 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觀的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 2009(08)
作者簡介:
李妍(1984年3月-), 女,山西臨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