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霞
【摘要】課程導入既要滿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也要要適合學生實際知識水平。對初中物理教學來說,設計和實踐好教學過程中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利于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業(yè)務水平。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學中常見的新課導入方法進行簡要分析,并以《光學》教學實踐為例,淺析實驗導入、游戲?qū)?、設疑導入和復習導入四種方法,以求能對初中物理新課導入問題做一些有益啟示。
【關(guān)鍵詞】新課標 初中物理 課程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49-02
引言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連續(xù)幾次進行新課改,新課改強調(diào)由“老師教,學生被動學”轉(zhuǎn)變成“做課堂的主人”的模式教學思想。[1]新課改的思想在各科目中開展的如火如荼,物理教學改革也身在其中。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教學課程設計比較單一,針對教學改革來說初中物理呈現(xiàn)課程設計難、教學過程難和教學工作任務重等一系列問題,其中新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中的導入過程為難中之難。
從七年級開始,初級中學便設計物理這個科目。對剛開始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物理不同于之前接觸的自然科學,物理更直觀、更形象、更貼近生活。相反對老師來說,物理是一個門抽象的學科,難以教授的科目,甚至有些定律不能講解只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如此嚴峻形勢,要求物理教師:既要上好物理課,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又要設計好物理課的各環(huán)節(jié),保證知識點傳授,這樣一來課程設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一系列不同的導入方法,如此這樣方能減輕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的壓力,也巧妙的解決教學工作者的實際難點第一個難點。本文論述了物理新課中常用的導入方法,以《光學》為例子進行論述,列舉了實驗導入、游戲?qū)搿⒃O疑導入和復習導入的方法來解決導入難的問題。
一 、實驗導入
“實驗導入”指的是運用實驗導入新課,是物理學中所特有的科學方法。實驗導入的主要任務是在學習者和新的學習課題之間創(chuàng)設理想的誘發(fā)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愿望,增強探索精神,明確學習目的,動員必要的已有經(jīng)驗和認識,運用學會的學習方法。[2]實驗導入是物理課堂導入的最主要的方法,也是物理教學過程中最簡單最基礎的方法,其中可以適用于所有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解釋。如《機械動力》、《聲現(xiàn)象》、《物態(tài)變化》、《光學》等。
具體運用在《光學》教學中,可設計對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解釋?!豆鈱W》這一章節(jié)對于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太陽光、電燈光、車燈光等在現(xiàn)實生活照中光隨處可見,所以說是熟悉的;但用具體的物理知識點來解釋它們?yōu)槭裁磿嬖谶@一現(xiàn)象卻又是困難的,這無疑是陌生的。在上述情況下,就可以利用這種熟悉和陌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導入過程。如這樣巧妙的導入:
上課前老師利用一塊平面鏡,將太陽光反射到教室不同的角落中。讓學生觀察其中的特點和規(guī)律。設計反射的基本原理導入反射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現(xiàn)象施反射、物理光學的現(xiàn)象等。一個簡單的實驗便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鋪設教學情景,這樣很巧妙的過度到光學反射的教學過程中。
實驗導入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就比較牢固。近幾年來,在我所教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較差生在接受這樣實驗導入后提高對物理的興趣,也可以在一學年之內(nèi)達到中等甚至上等水平。這也實踐證明,采用此實驗的導入方法是一條成功之路。
二、游戲?qū)?/p>
游戲?qū)胧侵冈诔尸F(xiàn)新知識前組織生動有趣的游戲,通過游戲復習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游戲?qū)氲姆椒ú粌H在英語、語文、地理等學科中廣泛使用,也在物理教學過程同樣適用。當然游戲?qū)敕ㄊ欠闲W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深受小學生歡迎的導人方法,[3]但對于七到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愛玩,愛游戲的心理還依然存在,所以游戲?qū)胍廊贿m用。無論是實驗導入還是游戲?qū)?,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很明顯,游戲?qū)爰ぐl(fā)起學生的目的功能更強,甚至在游戲中學生也參與了實踐,這樣不僅能調(diào)動課堂的氛圍,還能讓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在具體《光學》教學導入過程設計中,要達到學生在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學習到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如課程導入設計如下:
鏡可分為幾種、光一共有幾種顏色、反射定律誰發(fā)現(xiàn)的等問題組合成有獎競答或者有獎?chuàng)尨鸬挠螒?。(課前可以準備些簡單的小禮品,例如棒棒糖,鉛筆,筆芯等。)或者還可以設計,在上新課之前由同學們先介紹下課前預習的情況,玩知識接龍的游戲。游戲的設計不是一層不變的,相反我們可以在不同的課程上設計不同的方法,靈活運用。
游戲?qū)氲闹黧w是老師,客體是學生,主體需要提供一定的物質(zhì)載體來教育影響客體。而對于13到15歲的初中生來說正處于愛玩的年紀,通常情況游戲?qū)τ谶@個年紀的學生有著較大的吸引力。且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強、思維縝密的學科,這就要求著我們的老師將課堂設計既要活躍的氛圍,也要有縝密的教學細節(jié),這樣才能將復雜的知識點用輕松愉悅的方式傳遞給客體。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游戲?qū)刖褪墙處熤黧w的潤滑劑。
三、設疑導入
設疑導入是根據(jù)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的心理,利用各種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提出帶有懸念性的問題來導入新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彼^的“憤”“悱”,都是學生的主觀狀態(tài),是學生在教師的提示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達成的主觀狀態(tài)。[4]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才能使之思考。課程實踐中老師提出疑問,學生的用明確的有目的思維去思考,這樣在課堂中就會越加積極地投入教學實際情況中去。魏書生老師提出的“六步”教學法中的第一步就是“定向就是告訴學生新課的重點和難點”,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設計的疑問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5]具體《光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光的反射、折射,還是光學定律的講授都可以用到設疑來解決。教師在進入新課程之前,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中來設計疑問。例如:
生活中我們在汽車的后視鏡中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包含了什么樣的物理知識? 在我們?nèi)粘I钪杏泻芏噙@樣的實際情況有很多,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可以設置疑問然后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并解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
設疑導入就是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帶著問題去學習課程,這樣就有著探索精神。設疑導入根據(jù)課堂要講授的內(nèi)容,教師提出有關(guān)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新課,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尋求問題的答案。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解決問題”教學法,[6]即著名的“五步法”其中就要求教學要“產(chǎn)生出一個真實的問題,作為思想的刺激物思維。
四、復習導入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7]這樣的方法不僅適用于數(shù)學之中,在初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也顯得很重要。物理的知識點條理比較清晰,而且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性非常強,要做好物理課程的教學就必須將以前的知識點進行結(jié)合,這樣才能接受全新的知識點。具體在《光學》課程導入設計中,可以這樣設計:
假設講光的折射,就可以先將光的定律先進行復習,這樣更能具體的將光的折射情況解釋清楚。做好已有的知識點的鋪墊后,然后進行授入新課程,這樣的例子將會更好。
通過這種方法導入新課,可以淡化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使學生迅速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能有效降低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難度。
總而言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堂課要求教師要有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導入語。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使用最多的也就是以上四種導入法。實踐證明,優(yōu)秀的導入設計是教學過程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既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又要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要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使之達到學習的目的。教學導入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學生的特點不同,教學內(nèi)容不同,教師的素質(zhì)不同,導入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但導入的方式也不是一層不變的,也并非單一的,既可以不同課程不同導入,也可同一課程多重方法結(jié)合起來同時使用。使用導入的方法關(guān)鍵還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來設計。不管怎么說,合理的導入一方面可以提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初中物理教學過中的創(chuàng)新,從而更好的完成初中物理在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一瑛著.教育路上的思與行.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01.P170.
[2] 葉義基主編;陳德繁副主編.拾萃集 東莞高級中學.第1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P212.
[3] 李箭編著.英語教學技能設計指導與訓練.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12.P121.
[4] 覃賢茂著.易經(jīng)說什么 在大學的92堂《周易》公選課.南昌:江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3.01.P34.
[5] 方渭泉主編.語文教研論文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10.P103.
[6] 周延波,耿春華主編.教學方法與技能.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03.P197.
[7] 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編著.數(shù)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中公版.北京: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2012.07.P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