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東
(華安縣林業(yè)局,福建 華安 363800)
林下種植風柜斗草的技術與效益分析
陳向東
(華安縣林業(yè)局,福建 華安 363800)
風柜斗草是一種珍稀名貴草藥,在中草藥市場具有巨大的開發(fā)潛力。因此,介紹林下人工種植風柜斗草的相關技術,有效提高草藥產量,改變野生資源匱乏、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同時,詳細分析林下種植所帶來的市場、經濟、社會、生態(tài)效益,促進林下種植模式的推廣和林藥產業(yè)發(fā)展。
風柜斗草;林下種植技術;效益
風柜斗草對急性肝炎具有極佳的療效,其藥用價值已經得到廣泛肯定,在我國特別是福建地區(qū)被廣泛應用,是一種價值很高的天然中草藥[1]。但是,隨著資源的過度利用,野生草藥正日漸減少。為了滿足市場對風柜斗草的高需求,充分發(fā)揮藥用價值,本文通過試驗研究,全面梳理并介紹人工在林下種植風柜斗草的方法和技術,包括選地整地、繁殖、田間管理、采收加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為草藥的科學栽培和高效管理提供參考。同時,對林下種植的市場、經濟、社會、生態(tài)效益進行分析,證明林下種植方式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可因地制宜進行有效推廣。
風柜斗草屬野牡丹科植物,主要品種有楮頭紅、肉穗草、葉底紅。本文重點介紹楮頭紅品種(閩南地區(qū)大部分是這個品種)。風柜斗草為一年生草本,楮頭紅花期8—10月,果期9—12月。風柜斗草喜生長在蔭濕的環(huán)境和濕潤肥沃的土壤中,常長于海拔500 m以上的密林下或溪邊,多群生。人工種植時,常栽于杉木林、闊葉林或竹林等林下濕潤的下緩坡地。其生長對光照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適合的蔭蔽度,強光照不利于植株生長[2]。風柜斗草主要產于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和貴州等省區(qū)。
表1 2014—2016年風柜斗草的種植產量與種植效益
試驗地面積0.6 hm2,班號為000林班65(1)小班,位于華安縣湖林鄉(xiāng)湖林村,無霜期達310 d,年平均氣溫20.3℃,年平均降水量1 620 mm,海拔高614~763 m,東經117°36′49.616″,北緯25°8′29.809″,坡度24°,坡向東北,坡位為長坡下部,立地類型Ⅱ類,土層厚度大于80 cm,腐殖質厚度8 cm。天然針闊混交林,林齡33 a,郁閉度0.7。
采用60 cm×25 cm(寬×深)沿水平(等高線)條帶翻耕,并整成10 cm高、60 cm寬的畦,畦間距為1.5 m,種植株行距5 cm×10 cm,667 m2種植3萬株(種苗30 kg左右),剪去上部2/3(超過5cm部分),留頭部及萌發(fā)芽進行種植。2014年1月整地,3月下旬—4月底種植。分3個年度(2014、2015、2016年)觀察,于每年12月下旬進行采收,記錄數據如表1所示。
2.1 選地整地
宜選擇林木健壯的杉木林、闊葉林或竹林等作為種植林,山坡、山谷兩側均可,要求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質層加厚、濕潤。林下光照條件適度,最適宜的蔭蔽度為70%左右。
種植前應全鋤及條帶整地,清除雜草枯枝,修剪枝條,除樹根,翻耕林地的表土層和腐殖質層。在春季整地修畦,畦的寬度和高度分別控制在0.5~1.0 m、10~15 cm,長度根據地形情況和種植面積確定[3]。施足基肥,以鈣鎂磷肥為主,以667 m2種植地施50 kg左右的肥料為宜。平地要修建排水溝,預防水患;山地種植要安裝噴灌設施,旱季澆水灌溉。
2.2 繁殖
2.2.1 播種育苗。宜在春季2—3月播種。在前一年的果收期采摘取種,選擇飽滿、成熟的種子,晾干備用,也可在采種后直接播種。播種前整畦耙地,澆水灌溉,保持土壤濕潤。播種方式有2種,一種是直接在畦上均勻撒播種子,播種后細土覆蓋,土層厚度以不超過0.5 cm為度;另一種是采用火燒土,將種子與火燒土充分混合后,在畦上均勻撒播,播種后細土覆蓋,無須壓實。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度,及時噴水?;馃恋奈院捅K暂^好,含磷鉀成分,將其與種子混播可促進植株生長。播種后為促進種子出苗,應維持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和土壤含水量,適時施肥,保證養(yǎng)分。
2.2.2 野生苗移植。選取植株健壯的野生苗作為種苗。雨后的土壤疏松濕潤,適合移植。移苗后快速栽種,不要耽擱。種苗應剪去上部2/3(超過5 cm部分),留頭部及萌發(fā)芽進行種植,用土輕輕覆蓋壓實,防止植株破損,深度以2 cm為宜,栽種行距5 cm×(5~10)cm。移植后應及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4]。
2.2.3 組織培養(yǎng)。為提高風柜斗草的繁殖率和繁殖質量,近年來業(yè)內開始嘗試采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方式。組織培養(yǎng)的材料為風柜斗草的頂芽和莖段,培養(yǎng)無菌苗。采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擺脫播種育苗、野生苗移植的限制,從而大量培育種苗[5]。
2.3 田間管理
2.3.1 控制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都將影響植株的生長,甚至造成過早枯萎。通常土壤含水量應控制在40%左右。剛播種或種苗新移植后,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后續(xù)根據土壤狀況及時采取噴灌或排水措施,有效控制土壤含水量。
2.3.2 施肥。仿野生種植盡量不施肥。施肥時遵循分次、少量、肥輕的原則,施肥頻率適度,每年不超過2次,肥料以有機農家肥為主,少量優(yōu)質無機肥料為輔,無機肥667 m2用量不應超過1 kg,可兌水噴灑。
2.3.3 除草。風柜斗草的種植地常伴有其他雜草和林木的枯枝落葉,雜草的生長會占用種植資源,過多的枯枝落葉會覆蓋和損傷植株,不利于風柜斗草的生長發(fā)育。田間管理時應及時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可手工拔草,或用專用小鋤輕除。為了保持土壤疏松,也應適當除草松土,淺松土,忌中耕,以免破壞根莖。
2.3.4 除苗移苗。在風柜斗草的生長過程中,應注意清除枯、殘、弱苗,保證正常苗木的生長發(fā)育。若植株過密,應將多余的優(yōu)良植株移植到稀疏的地方進行栽培,也可視情況及時采收過密的苗木。
2.3.5 牲畜鳥禽防護。防止林中的牲畜、鳥禽對風柜斗草的踩踏、啄食、破壞,適當增加防護和驅趕設施。
2.4 采收加工
風柜斗草為一年生草本,新種植地可在當年底用剪刀采收一部分,剪除成熟植株,留茬1.5 cm左右,采收期選在每年12月至翌年1月為宜,待種子成熟自然脫落后再采摘,宜從較密的植株叢中采收,控制留株密度,通常1 m2保留300~400株對風柜斗草的生長最為有利,這樣采收又可永續(xù)利用。
植株采集后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去除莖葉根部的泥土,平鋪曬干或晾干。
3.1 市場效益
風柜斗草的藥效不斷得到肯定,市場銷量很大。但由于大量的采摘,野生風柜斗草的數量急速減少,且自然繁殖較慢,產量和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風柜斗草在醫(yī)藥市場中仍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tài)。科學的人工種植和管理將利于提高風柜斗草的產量和質量,及時填補市場缺口,對于風柜斗草在醫(yī)藥市場的產銷具有重要意義。
3.2 經濟效益
試驗地于2014—2016年12月底分3次采收(見表1),0.6 hm2林地共采收干品209.4 kg,市場單價500元/ kg,總收入共計10.47萬元,扣除成本6.46萬元,純收入達4.01萬元。667 m2產干品23.27 kg,產值達1.163 5萬元/667 m2,扣除投資成本7 175元/667 m2,收益達4 460元/667 m2,平均年收益1 487元/667 m2。與傳統的杉木種植相比,以福建地區(qū)為例,26 a來667 m2產量20 m3左右,按市場單價1 200元/m3計算,26 a總收入共計2.4萬元,除去成本3 500元/667 m2,年純收入788元/667 m2。二者簡單比較,種植風柜斗草667 m2可增收699元,但從表1可以看出,風柜斗草是一次種植、多年受益的項目,除了種植第1年外,每年的純收益都在3 000元以上。隨著野生風柜斗草的減少,其市場價格不斷升高,為人工種植帶來了商機和經濟效益。
種植風柜斗草可為當地農民創(chuàng)收,也使林業(yè)資源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開拓了農林增收的新渠道,為農林發(fā)展帶來了新的經濟效益,對拉動地區(qū)經濟增長具有顯著作用。
3.3 社會效益
在草藥種植過程中,整地、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林下種植風柜斗草的方式可拓寬農民的就業(yè)渠道,使當地農民除了農作物種植外,可投入到中草藥的栽培中,從而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促進就業(yè)市場的發(fā)展。風柜斗草的種植可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經濟收入的改善對于百姓安居樂業(yè)、治安穩(wěn)定、社會和諧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林下種植風柜斗草可充分利用林木資源,將藥業(yè)和林業(yè)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依賴、影響、促進,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兩大產業(yè)的協調發(fā)展。風柜斗草的科學種植,并逐漸形成體系,將有利于樹立行業(yè)的典型示范,使農民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農作物種植模式,推動農村產業(yè)結構的有效調整。
3.4 生態(tài)效益
不與林木爭地,提高了林地的綜合利用率,林下種植風柜斗草將土地栽種變?yōu)榱窒略苑N,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木資源,節(jié)約農耕土地資源,拓展生產空間。林下種植風柜斗草增加了林地的植被覆蓋面積,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狀況,減少森林火災。風柜斗草的栽種可增加林地氧氣含量,凈化空氣,增加空氣相對濕度,維持林地的環(huán)境質量。林下種植風柜斗草可增加林地的植物物種,同時為林間昆蟲、其他動植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間,可豐富林地的生物多樣性,維持林間生態(tài)平衡。風柜斗草的肥料可來源于農家的牲畜家禽糞便,以及林木的枯枝落葉,實現廢物利用,避免因糞便、枝葉的隨處堆放影響環(huán)境美觀,對風柜斗草的施肥也將提高林下土壤的肥力,為林木的生長提供更充足的養(yǎng)分,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生存環(huán)境。
風柜斗草是一種珍貴的中草藥,在醫(yī)藥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掌握科學的林下種植方法,對于風柜斗草的高效栽培、持續(xù)增產具有關鍵性作用。林下種植風柜斗草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在充分發(fā)揮草藥醫(yī)藥價值,改變市場供不應求狀況的同時,可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增收創(chuàng)收,提高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同時,大大推動農林產業(yè)的相互協調發(fā)展,促進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此種方式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達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雙贏的一種生態(tài)發(fā)展模式??梢哉f,林下種植風柜斗草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
[1]李金雨,陳麗璇,胡維冀.風柜斗草栽培技術及開發(fā)利用研究概況[J].福建農業(yè)科技,2010(6):35-37.
[2]陳豪,何麗君,林麗芳.民間草藥風柜斗草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12(10):55-56.
[3]黃秀珍,鄒秀紅.福建泉州野牡丹科藥用植物的資源狀況[J].福建中醫(yī)藥,2011(3):52-54.
[4]趙峰.林下種植中草藥的探討[J].農業(yè)與技術,2013(4):79-79.
[5]張緒璋,周以飛,潘大仁.肉穗草組織培養(yǎng)與擴繁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8(6):48-51.
S567.239
A
1674-7909(2016)30-16-3
陳向東(1972-),男,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yè)行業(yè)林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