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梅
摘 要: 韓國語初級階段準確發(fā)音會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由于師資結構、教材字母編排等諸多因素,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學生剛開始接觸韓國語發(fā)音就失去信心,從而不敢表達,如此就達不到實際教學的目的。在字母教學中引入“訓民正音”的制字原理進行指導語音教學,會更有效地幫助初學者掌握語音。
關鍵詞: 訓民正音 制字原理 元音 輔音
伴隨中韓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社會對韓國語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長,所以韓國語教育得到迅速的發(fā)展。
目前開設韓國語專業(yè)的高校眾多,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校普遍存在漢族教師、朝鮮族教師、韓國外教三類教師,發(fā)音教學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外語教學是口傳式教學,教師對字母發(fā)音教育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對于韓國語初學者來說,學習發(fā)音階段很關鍵。字母教育應該比較體系化,讓學生容易學習,也要讓學生感興趣。韓國語的入門較難,但實際在高職院校使用的韓國語教材的語音模塊隨意安排元音和輔音的順序,字母介紹也不詳細,導致比較混亂的狀態(tài)。
1.發(fā)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隊伍。字母發(fā)音教育是韓國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高校教師基本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語音訓練,漢族教師只憑自己的學習經歷為基礎進行語音教育,發(fā)音上準確性不高,并且在實際授課中目標語基本使用漢語。高職院校聘請的韓國外教的水平參差不齊,他們的專業(yè)也是五花八門,甚至有的外教沒有教師資格證。朝鮮族教師受地區(qū)方言的影響,雖然語調上有點發(fā)硬,但發(fā)音還比較到位。不管是哪些教師,在進行語音教學的時候,還是按照教材的字母編排順序來進行,這樣看來教材的元音、輔音的編排十分重要。
1.2教材。目前高校使用的教材出版模式以出版社為主導、高校教師廣泛參與的形式進行,也有把韓國的原版教材直接翻譯過來使用。字母的編排上五花八門,存在字母編排不夠系統(tǒng)、錄音不準確等問題。引進的韓國語原版教材在字母的介紹上非常簡單、籠統(tǒng),中國出版的大多數教材在字母編排上存在不合理現象。如,世界出版社的《韓國語教程1》在語音階段字母順序不夠合理。實際上對初學者來說,學習韓國語字母發(fā)音是一個難點,這樣的編排顯然忽視韓國語的制字原理,以及語音教學規(guī)律、學生學習外語的規(guī)律。
2.訓民正音的制字原理
2.1韓國語輔音的制字原理。訓民正音的解例本上解釋了韓國語的制字原理是采用象形原理、加筆畫的原理及陰陽、五行、方位的原理。訓民正音的解例本指出:“正音二十八字,各象其形而制之。初聲凡十七字”,這是對象形原理的解釋。韓國語的牙音像舌根閉喉之形,舌音像舌附上腭之形,唇音像口形,齒音像齒形,喉音像喉形。送氣音比起松音多筆畫,這采用加筆畫的原理,即“聲出稍厲,故加劃”。
2.2韓國語元音的制字原理。訓民正音的解例本上有制字解的相關內容。韓國語元音的制字原理采用的是象形的原理、“初出字”和“再出字”的原理及陰陽、五行、方位的原理。對韓國語點的制字原理的解釋是,元音“舌縮而聲深,天開于子也。形之圓,像乎天地”。訓民正音對元音橫的解釋是,“舌小縮而聲不深不淺,地辟于丑也。形之平,像乎地也”。訓民正音對元音豎的解釋是,“舌不縮而聲淺,人生于寅也。形之立,像乎人也”。“初出字”和“再出字”的原理是橫豎加在一起造出四個基本單元音,這四個單元音是“始于天地,為初出也”,然后在這“初出字”的基礎上加一個豎或加一個橫再進行造字。
3.韓國語的字母教育
3.1韓國語的輔音學習。韓國語的輔音學習順序按照訓民正音的創(chuàng)作原理,先學習舌根音(松音)、舌尖前音(鼻音)、雙唇鼻音、擦音、后鼻音。這些基本輔音是依據象形原理制造的,可以結合口腔圖之類的材料進行形象教學,也可以給學生講解訓民正音的制字原理。這樣的順序學生很容易接受掌握。對于初學者來說,韓國語的字母像幾何型的文字,字形相似、發(fā)音相似,所以不好掌握。輔音的學習順序依據訓民正音的制字原理,舌根音的松音到送氣音;舌尖鼻音到舌尖前音再到舌尖送氣音;學習雙唇音的時候,先學雙唇鼻音到雙唇松音,再到雙唇送氣音;學習舌面音的時候,先從擦音到舌面松音,再到舌面送氣音;學習喉音的時候,以后鼻音到喉音的順序教學。這樣循序漸進地按照加筆畫的原理講授,學生更容易把握韓國語的輔音。
3.2韓國語的元音學習。訓民正音模仿天地人制作了基本字,然后組合基本字發(fā)展初出字和再出字,進一步把元音進行體系化。訓民正音里四個基本元音是依據天和地制作“初出字”,雙元音是“再出字”。根據訓民正音的制字原理,先學習“初出字”然后學習“再出字”,也就是說,單元音的學習結束后再學習雙元音,逐漸增加難度,最好不要把單元音和雙元音的順序弄亂,否則學生學習的時候會混亂。
4.改進方案
4.1做好教材編寫工作。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廣大教師及韓國語教育專家在編寫字母部分的時候應采取嚴謹的態(tài)度,要注重制字原理,注重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認真考慮字母的順序,并把它體系化。編寫教材也可以考慮韓國語的制字原理中的象形原理,增加比較形象的圖片加以形象化,這都有助于初學者學習韓國語元音和輔音。教師在發(fā)音教學上雖然起主導監(jiān)督的作用,但好的教材也是引導者,是學生學習外語的媒介。實際教學中,以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實踐,配合現代化的語音設施,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掌握韓國語字母。
4.2教師的業(yè)務水平的提高。韓國語教師的最理想狀態(tài)是具備足夠的韓國語專業(yè)知識,能操一口流利的標準韓國語,具備語言教學方法論知識,具有積極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高校的韓國語發(fā)音學習階段都引進韓國的國文教師當然最好,但也不現實。只能提高現有韓國語教師的業(yè)務素質,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加強學習。所以,各高校應該給老師們多提供這樣的進修機會,提高老師們的業(yè)務素質。
韓國語教師要了解訓民正音的制字原理,根據訓民正音的制字原理進行指導字母學習,學生會更容易接受。各個高校的初級階段配置優(yōu)質師資,鉆研教學,編寫優(yōu)質教材,不斷探索字母教學的有效模式,共同提高韓國語語音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敬愛.為了中國語圈學習者的韓國語發(fā)音教學方案的研究[D].韓國中央大學,2009.8.
[2]樸英順.學習者語言與韓國語教育-韓國語教育(2)[J].國際韓國語教學學會,2001.
[3][韓]李翊,[韓]李翊燮,[韓]李相億,[韓]蔡琬.韓國語概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3.8.